第一千二百零七章謀爵


    次日一早,外頭已經風歇雪住。


    “入冬以來,可是下了好幾場雪。”初瑜站在窗前,看了看窗外朦朧的雪景,轉身對丈夫道。


    曹顒剛洗漱了,站在妻子旁邊,看著外頭隱隱的雪色。


    雖說十月立冬,可立冬後還有一陣小陽春的氣候,正經的降雪多是冬月、臘月。即便十月偶有降雪,雪量也少,化的也快。


    今年卻是反常,不僅下了幾場雪,雪量也大。


    直隸一帶十年九旱,不過今冬若是雨雪充足,明年開春直隸將不被旱情困擾。


    他與唐執玉的農耕計劃,也更容易出成績。


    想到此處,曹顒不由皺眉,莫非真要便宜李紱?


    曹顒心中,有些為唐執玉抱不平。


    若不是皇上將李紱升上來,明年農事經營的好,唐執玉也能去了“署”字,督撫直隸。


    這時,就見樂菊挑了簾子,樂蘭、樂桂兩個,提了食盒進來。


    初瑜上前,帶著樂蘭幾個擺好桌子。


    因天氣冷,上的都是肉粥肉包子,好耐寒耐饑。


    曹顒吃了四個羊肉包子,喝了一碗雞肉菠菜粥,才撂下筷子。


    這會兒功夫,初瑜已經使人找了一件大毛衣裳出來。


    “是不是早了些?”曹顒問道。


    往年多是進了九,才開始換大毛衣裳,現下還有半月才進九。


    “今年不必往常,多穿些,也比凍著強。”初瑜說道:“說起的大毛衣裳,有一件事還需問老爺一聲。前幾日,二老太太跟太太念叨一遭,說四妹妹陪嫁的大毛衣服不富裕,想向這邊借幾張皮子。我應了,借不借的沒意思,隻當咱們給四妹妹添妝。隻是府裏的皮子,多是有年頭的,爺您瞧著,是不是打發個人去盛京一趟,采買些皮子迴來。妞妞出門,便也可以換成新皮子。”


    這些家務事,曹顒向來由妻子做主。


    再說,對於自己那個二嬸,他也曉得其秉性,說是“借”,不過是變相向他們討要罷了。


    因是給四姐做嫁妝的,計較起來也沒意思。


    “二姐姐與王爺前幾日打發管事迴京送壽禮,應該還沒迴盛京,讓曹元安排個人,等萬壽節後同那管事一道去盛京去采買就是,正好也多采買些山貨、野味迴來做年禮。”曹顒道。


    雍正同康熙不同,登基四年多,都在京裏,不曾北巡避暑。


    蒙古王公,都是輪班進進京或者遣子弟進京陛見。


    先皇差不多年年都要到關外避暑,關外的山貨與野味便隨之遍及京城。


    這幾年皇上不出關,世麵上的山貨與野味也稀缺起來。


    初瑜應了,曹顒換上大毛衣裳,罩上補服,夫妻兩個相伴出來,到蘭院給李氏請了安。


    陪著李氏說了兩句話,外頭天色漸亮,時間差不多了,曹顒便出門。


    今天是戶部禦前輪班,不許要先到官署,他直接騎馬到了宮門外。


    除了張廷玉外,其他幾位侍郎已經到了,正在太和門前候著。


    見到曹顒,幾人忙上前見過。


    曹顒拱拱手,還了半禮,便站在幾位侍郎身前。


    除了幾位侍郎,太和門外,還有些遞了牌子請見的外地督撫。


    其中大半都是曹顒認識的,其中就有唐執玉同李紱。


    這兩人同是直隸官,又是上下級,就站在一處。


    按照規矩,皇上在用過早膳後,會先傳這些遞牌子請見的官員,最後才輪到輪班大學士與六部官員。


    就在曹顒拱手為禮,同幾位督撫見過時,便就遠處走過兩人。為首的是內侍裝扮,後頭跟著的正是仰著下巴、耷拉著嘴角的田文鏡。


    一時之間,眾人都望過去,卻是目光各異。


    他容長臉,麵色紫紅,額頭上是深深的抬頭紋,眯著眼睛,麵向有些刻薄,身上穿著鬆鬆誇誇的補服,看著很是單薄,不見什麽官威,倒像個倔強的老農。


    走出太和門,他的腳步頓了頓,看著李紱冷哼一聲,才對其他人拱拱手,大踏步離去。


    曹顒見狀,有些無語。


    田文鏡現下隻是河南巡撫,有風聲說要加封總督,可畢竟還沒有加封。


    也就是說,門前這些人,除了唐執玉還有另外一個侯見的巡撫外,其他人都比田文鏡品級高。


    田文鏡這般托大,果然引起眾人側目。


    田文鏡卻視若未見,片刻功夫,就隻剩下一個身影。


    眾人都望向李紱,李紱不由露出幾分苦笑。


    看來自己同田文鏡之爭,皇上已經有了定論。而且這個定論,還是偏著田文鏡的,否則他不至於這麽得意。


    他能想到這點,自然也有人想到此處,便有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思,小聲議論。


    那個引田文鏡出來的內侍果然“不負重負”,傳口諭,傳召李紱陛見。


    李紱隨著那內侍進了太和門,背影挺著直直的,竟帶了幾分悲壯。


    曹顒則是看了唐執玉一眼,唐執玉正看著李紱的背影,麵上帶了幾分擔憂。


    曹顒眨了眨眼,確認沒看錯,確實是擔憂之色。


    換做旁人,曹顒會疑其作態,畢竟現下李紱督直隸,正是唐執玉的頂頭上司。


    可眼前之人是認識了十多年的唐執玉,曹顒相信這份擔憂之情之真。


    轉念一想,他也就明白唐執玉擔心李紱的緣故。


    李紱與唐執玉之爭,並不單單是兩人的義氣之爭,還是科班正途官與納捐雜牌官之爭。


    唐執玉亦是進士出身的正途官,希望李紱能在這次禦前官司中獲勝也是人之常情。


    同僚這些年,曹顒也瞧出來,唐執玉對於雜捐與正途出身的下屬麵上看著差不多,實際上還是差別對待。對於前者更防範些,對於後者則是更器重些。


    他如此作為,曹顒也能理解。


    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員,打小被聖賢書影響,多還蒙著一層遮羞布,愛惜名聲如愛惜羽毛一樣;雜捐出身的官員,不是權貴子弟混履曆外,就是赤裸裸抱著貪墨的念頭來的,成才者少。


    李紱去了足有兩刻鍾,迴來的時候腳步依舊堅定,臉色兒卻有些泛白。


    已經是卯正二刻(早晨六點半),還不見張廷玉的身影。


    曹顒心裏有數,八成張廷玉現下就在禦前。


    李紱離去後,雍正又傳了兩個官員,才輪到唐執玉。


    等到唐執玉從禦前退下來,已經將近辰正(早上八點)。


    因曹顒帶著幾位侍郎,前往禦前,正好同他迎麵趕上。


    唐執玉退避到一旁,神情卻有些恍然,似憂似喜。


    曹顒見狀,心裏納罕。


    少一時,到了養心殿外。


    就有內侍出來召,戶部幾位堂官入內。


    進了養心殿,雍正正坐在龍椅上,麵前左右侍立著幾位大學士與十三阿哥,張廷玉正在其中。


    曹顒與幾位侍郎上前兩步,跪請了聖安,而後才退到一旁。


    開放海禁與發展海貿之事,由曹顒親自遞上折子,報稟此事,雍正早已看過,現下又經過部議,自然順利通過。


    接下來,又由兩位侍郎,分別稟了戶部其他幾件政事。


    整個朝議下來,也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


    這都是拖了張廷玉這個大學士的福,他分管戶部,又兼戶部尚書,將主要精力多放在戶部,使得戶部鮮少有懸而未決的公務,朝議自然是順當許多。


    從養心殿退下時,張廷玉並沒有隨同眾人出來,依舊留在禦前。


    殿外,吏部兩位尚書不知何時到的,正在候著。


    不是吏部輪班,吏部兩位尚書齊至?


    曹顒心裏疑惑,止住了腳步,拱拱手同兩位尚書見過,才帶了幾位侍郎出宮迴了衙門。


    還有三日便是萬壽節,真要是升遷加恩的旨意,也不會這個時候傳召吏部尚書。


    曹顒心中隱隱有些猜測,卻又覺得不可思議,便埋在心中,靜觀其變。


    當天下午,蔣堅便到曹顒麵前,轉述了剛聽到的大新聞:李紱遷工部右侍郎,田文鏡晉河南總督。


    李田之爭,塵埃落定。


    田文鏡全勝,李紱慘敗。


    直隸總督與工部右侍郎,都是正二品,可卻是不可比的。


    前者是天下首牧,後者六部中排行最靠後。


    一個是炙手可熱,一個是冷衙門副京堂。


    雍正用這種幹脆利索的方式,表示著他對田文鏡的恩寵與支持。


    “還有消息說,待過了萬壽節,唐大人的‘署’字就要摘了。”這一句話,蔣堅卻是壓低了音量。


    先前,唐執玉同直隸總督失之交臂,蔣堅也曾為他抱過不平,現下這個境況,對李紱來說是夠倒黴,對唐執玉來說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曹顒將進京陛見的督撫在心裏過了一圈,點了點頭,心裏也覺得當是如此。


    唐執玉那邊,許是早晨在禦前便得了口風,神色才會那樣複雜。


    落衙之前,曹顒又交代一番。


    明天是裕親王府上門下大定的日子,曹顒要往東府,同曹項一起待王府來客,要遲些才能到衙門。


    迴到府中,府中已經有“不速之客”候著。


    紮薩克圖汗王府長吏蘇德來了,正在客廳候著。


    曹顒聽曹元迴稟,挑了挑嘴角,沒有立時去見客的意思。


    他先去蘭院打了個轉,而後迴了梧桐苑,換下補服,穿上家常衣服。


    “客人已經走了?”因蘇德是喀爾喀的人,所以初瑜頗為關注。


    “沒,先晾晾他。”曹顒隨口道。


    初瑜見他心有成竹,不由莞爾,道:“莫不是十六叔同十七叔那邊通了氣,在理藩院卡他?”


    曹顒點點頭,道:“八九不離十,要不然這個蘇德怎麽急著上門,連禮數都不顧了,做了‘惡客’。”


    想著十六阿哥對恆生的熱心,初瑜心裏不由有些泛酸,道:“怎麽感覺照看恆生這些年,到頭來要被十六叔搶走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曹顒心裏也有些不自在,還是笑著開解妻子,道:“你不用難受,用不了兩年,咱們也會搶個半子迴來。”


    想到幾個兒女就要婚嫁,初瑜不由恍然,腦子裏出現自己及笄外,帶了忐忑之心上花轎的情景,不由說道:“讓天慧晚嫁也好。”


    雖說曹顒決定晾晾蘇德,也不好晾太久,因為外頭天色已經暗下來。


    到了前院,就見蘇德憂心碌碌的神情,坐在客廳的椅子上發呆,連曹顒到了都沒發覺。


    “蘇大人。”曹顒喚了一聲,走進客廳。


    蘇德醒過神來,忙站起身來,道:“曹大人……”


    兩人見禮,賓主落座,曹顒吩咐小廝重新上了茶,方道:“衙門裏抽不開身,耽擱的有些晚,倒是勞煩蘇大人久等。”


    蘇德忙起身,道:“下官不告而來,實是冒昧,這裏跟曹大人賠罪了。”說著,已經做了長揖。


    他五大三粗,偏生做這斯文禮節,看著很是笨拙可笑。


    曹顒擺擺手,道:“蘇大人不必如此,我這府宅,也不是什麽顯貴地方,以你我兩家的淵源,盡可來得。”


    見他話間有親近之意,蘇德忙道:“就是,就是,若非如此,我們世子爺也不會囑咐下官,多來拜見曹大人。”


    曹顒端起茶,吃了一口,嘴裏也是客氣話。


    這迴蘇德倒是沒有兜圈子,直接帶了幾分懇求,說明了來意。


    原來,今日理藩院那邊,十七阿哥穿見了蘇德,問起紮薩克圖汗王近支譜係之事,還專程提及兩個同老汗王血緣關係比較親近的兩位王孫的情況。


    話裏話外,流露出的信息,喀爾喀紮薩克圖汗王府旗,除了蘇德,像是還有人進京。


    蘇德急得不行,見過十七阿哥後,想要打探,卻是找不到門路,無奈之下,隻好再次到曹府。


    曹顒聽了,道:“襲爵之事,本就不是朝夕之功。蘇大人進京才半月,不必太心急。”


    蘇德抬起頭,見曹顒神色不驚的模樣,心裏不由懊惱。


    難道還真要托個三、五月,乃至三年兩載不成?


    “曹大人,不看旁人麵上,隻看霖少爺。我們世子爺最疼霖少爺,這迴霖少爺去喀爾喀,住的日子太短,我們世子爺還深為遺憾。等世子爺襲了爵,少不得要進京一趟,到時父子也能團聚。”蘇德甚是“情真意切”地說道。


    “父子”?


    曹顒想著恆生在喀爾喀受的委屈,挑了挑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於康熙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重生於康熙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