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接天橋,前路便是一條石徑,彎彎曲曲地向前蔓延,然而這路卻並非筆直,看其走向,既有通往山後的,也有直接通往峰頂的。(.)蕭遙不知靈鷲宮具體在什麽位置,因此不願漏過了任何一處地方,於是信步而行,便向著通往山後的那條路走去。


    順著石徑,蕭遙繞過一個山坳,眼前忽然出現了一條石弄堂似的窄道。山間雲霧飄繞,眼前數丈之內目不視物,他緩步而行,還沒走出幾步,卻見不遠處的地麵上似乎有什麽東西,走近一看,原來是兩具橫置的枯骨,顯然死去已有些年頭了。見到這兩具屍骨,蕭遙心神一震,趕忙在四下裏查看一番,卻並未再見其他的屍體,想來這兩人可能是半路遇襲,慘遭敵人殺害後,此處便成了他們的埋骨之地。見此情景,他又接著向前走去,然而繞了一圈下來,除了幾處搏鬥的痕跡外,再無其他有價值的發現,顯然這裏在縹緲峰上並非是什麽重要的地方。不過蕭遙倒也並不氣餒,順著小徑,轉而向峰頂快步行去,他越走越高,身周白霧越濃,不到一個時辰,便已到了縹緲峰絕頂,雲霧之中,放眼都是鬆樹。


    見到這些粗壯氣派的鬆樹,蕭遙心神一震,突然一陣喜悅。眼前這些鬆樹雖然虯枝錯節,看起來甚是雜亂,像是天然生成的,但它們栽種的位置卻極為講究,都是栽在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大道兩側,而那些青石都是長約八尺,寬約三尺,甚是整齊。雖然雲遮霧繞,看不清楚遠處的景色,但僅憑這一點,便足以斷定這石板路絕非天然形成,而路兩旁的鬆樹也是人為栽種的,至於之所以看起來十分淩亂,那或許是因為這靈鷲宮覆滅之後,百餘年來從未有人經營過這裏,因此才逐漸地荒廢了下來。蕭遙踏上大道,沒一會兒,身上便被雲霧沾濕,但他卻毫不在意,因為走過這條約有二裏來長的青石大道後,石路盡處,赫然便有一座巨大的石堡巍然聳立,堡門左右各有一頭石雕的猛鷲,高達三丈有餘,尖喙巨爪,神駿非凡。


    蕭遙緩緩走到城堡門前,直到此時,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座建築帶給他的震撼。毫無疑問,這處石堡,便是當年名震江湖,統禦著中原武林沿海群雄的靈鷲宮了。


    推開半掩著的堡門,蕭遙閃身進入,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吃了一驚,隻見偌大的庭院之中荒草叢生,地上還零零散散地丟著一些兵刃,目之所及,一派荒蕪蕭殺之景,其他地方由於有雲霧遮蓋,看的並不是十分清楚,但微風吹過時,卻也能隱約看到那些缺了一角的樓閣、或者是傾頹的房舍。蕭遙穿雲破霧,隨意行走在靈鷲宮之中,隻見果然處處都已失去了生機,不少庭院早已坍塌,成了一堆碎石破瓦,而僅存的未被損壞的房屋,也大多被瘋長的野草占據,除了透過一些保存完好的石雕,至今還能夠感受到靈鷲宮當年的威風凜凜外,其他遺留下來的建築,便統統都隻能算是斷壁殘垣,目之所及,一片凝重。


    見此情景,蕭遙心中也是唏噓不已,想道縱然是如此一個龐然大物,卻也抵不過時光荏苒,歲月催老。正在感慨間,他卻突然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勁,於是站定腳步,細細思索了起來。半晌之後,他忽然一拍大腿,望著這一片廢墟,似是自言自語道:“有問題。”


    一言方畢,他左右一看,徑直朝著一塊廢石走去。那石頭之前或許是旁邊一座石屋的牆壁,此刻卻與其他一些碎石一起,零零散散地灑落在了地上。蕭遙走到石邊,蹲下伸去用手一摸,一層厚厚的青苔泥頓時沾在了他的指尖上。搓了搓這層青苔,蕭遙若有所思地站起身來,又看了看其他地方,臉上已布滿了疑惑不解的神色。


    原來,蕭遙在見到靈鷲宮已成了一片斷壁殘垣的廢墟後,忽然想到當年,那圖謀合夥反叛天山童姥的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們雖然攻上了縹緲峰,與鈞天部諸女也確實發生了戰鬥,但後來虛竹憑著童姥所傳的功力力挫群雄,後來又找到了密室,學會了天山六陽掌和天山折梅手,替這些人拔除了生死符。他以誠相待,以禮相敬,群豪雖都是桀傲不馴的人物,卻也感恩懷德,心悅誠服,當時又有段譽在旁插科打諢,以言語使得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從此再無反叛之心,下山之時,個個都是千恩萬謝而去,這群人如何會使靈鷲宮變成這幅模樣呢?


    正是思及此處,蕭遙才猛然想起之前杜大尋無意間提到的摩尼教,說這些人幾十年前也曾來打聽過靈鷲宮,隻是因為“全無影蹤”,後來才悻悻離去。他並不是覺得杜大尋有意替摩尼教隱瞞,跟自己撒謊,而是想起或許當年的摩尼教徒使了一招瞞天過海,也許他們找到了靈鷲宮,也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但為了欺人耳目,所以才對外謊稱什麽也沒找到,裝作氣急敗壞的樣子,將氣都撒到了當地的牧民身上,打殺欺壓一番後,這才心滿意足地離去。剛才他以手摳下一層青苔,正是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畢竟,若是當年虛竹難以服眾,雖暫時壓下了群豪造反,但後來卻又被那些一直遭童姥欺壓,且習慣了反複無常的洞主島主們背信棄義地再度攻上縹緲峰,那麽靈鷲宮成今天這個樣子便也沒什麽奇怪,可要是摩尼教徒找到此處後出手毀滅的,這兩者之間相隔的時間接近百年,這段時間並不算短,通過時光留在廢墟上的一些痕跡,便可清清楚楚地看出來。


    蕭遙看那層青苔雖厚,且紮根極深,似乎像是百年前留下的痕跡,但他轉念一想,這縹緲峰上雲遮霧繞,濕氣極大,青苔這種東西又是喜濕,若是摩尼教毀的靈鷲宮,此處環境如此潮濕,這幾十年過去,多半也會如此。想到這裏,不由得有些拿不定主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雕之大元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憐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憐成並收藏神雕之大元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