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力蠻虛弱得腦子暈暈的,但也下意識生起一個念頭——隻恨不得去人家裏,把剩下十幾個箱籠都好好供起來!
即使是意誌堅定如薛將軍,此刻也不免想,十幾個箱籠的行李實在是太少了,帶幾十個,幾百個來他都不嫌多!
顧璋覺得熱切的眼神有點多,趕緊溜之大吉了,走前提醒道:“煮過的藥渣別扔,打磨成粉製成水劑,灑在城外的土地裏,應該會有些抑製的效果。”
荊蒼找齊藥材後,立馬熬了一鍋藥,然後試著降低藥效,喂給情況最嚴重的一批中毒者喝了,目前情況,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然後大家就發現,情況真的有好轉,藥喝下去沒多久,嘴唇上的烏紫就褪去不少,淤積在身體裏的寒毒,也散去許多,力蠻這種底子好的,都可以下床走路了!
從力蠻第一個能下床起,短短幾天的時間裏,原本病懨懨看起來命不久矣的病患,一個接一個的好起來,這樣好的結果,無論傷兵營的醫官還是將士,都是從來沒想過的!
傷兵營裏的每一個大夫,每一個兵卒,都對顧璋再次升騰起了濃濃的謝意和敬重,一次還是巧合,這都是第二次了。
顧大人,有神醫之卓越天資!
顧璋:?
他連把脈都不會,這樣造謠真的好嗎?
發現確實有用,他連忙躲著傷兵營走,他還有自己的事要做呢!
沒錯,秋收的日子到了。
百姓們辛辛苦苦種植了大半年的糧食,用了各種麻煩的法子培養,被匈奴虎視眈眈……經曆了重重挫折,這才終於等來一點糧食增產。
軍中戒備極嚴,手裏擁有千裏眼的幾位將領,忙得腳不沾地,日夜不眠,擔負起最重的巡防責任。
匈奴大軍是退了,但是秋收以來,誰也不好說匈奴會不會打一個迴馬槍,來搶奪豐收的糧草。
每年秋收,都是一場硬仗!
即使是這樣,也抵擋不住百姓們的喜悅。
“真的增產了!!!”
“我家的地裏收了一石一鬥,我已經多少年沒種出過一石的產量了!”
“我家有一石兩鬥,哈哈哈哈——”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誰的功勞,顧大人!
真的文韜武略樣樣不凡,有真本事、還願意為他們著想的大好官!
邊收獲,邊幹勁兒十足的誇顧璋,一時間,顧璋在剛赤府的風頭,簡直比薛將軍都高,就差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上無。
不過大好官顧璋在苦惱一個事。
他突然發現,這一增產,就到了最低的糧食稅收標準了。
但是一繳稅,增產的部分就要抵消不少,運氣不好正好卡在線上的,幾乎等於白幹。
宗鄉苦著臉:“大人,大夥辛辛苦苦忙活一場,要是真收,大家怎麽甘心,怎麽想都難受啊。”
顧璋也能理解,人性如此,鉚足了勁兒幹活,結果最後收獲沒多少,本就讓人喪氣了,若是本來有,再失去,那就更讓人鬱悶了。
剛赤府地處邊關,處事必須謹慎,不能讓百姓對朝廷失望,甚至生出怨懟。
他手指一下下敲擊著桌麵:“法不可廢,稅乃國之根本,若隨意動搖,怕是不妥,後患無窮。”
辛少昌也皺著眉頭,與宗鄉更為當地人考慮不同,他更知糧稅的重要性:“剛赤百姓大多都習慣不交糧稅,許多貧瘠的土地,不善耕種的人家,甚至一輩子都沒交過糧稅。”
顧璋嚴肅:“那這次就更不能鬆口,否則日後產量更多了,會不會更心疼?那時若再鑽空子,就更難管理了。”
許多事情一開始沒做好,後來再想做,就難了。
顧璋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眸色變幻,他沉吟道:“這樣,”
辛少昌和宗鄉看向顧璋,有什麽辦法能和平的、不出亂子的把糧食稅征收上來嗎?
還是麵對一群幾乎沒有繳納糧稅習慣的,甚至是辛辛苦苦一整年,經曆了這麽多擔憂,對增產的糧食滿懷期待的百姓。
宗鄉小聲勸道:“大人,大夥都盼了好久了,屬下去村子裏的時候,都能聽見大家在說今年終於鬆快點了,可以買匹布裁衣服,可以去醫館裏買點藥油,豐收了要殺隻雞慶祝……”
他是從頭到尾親力親為的,和中途加入的辛少昌不同,和另外三個被威逼著完成指標的縣令也不同,他和百姓接觸得最多,還能感同身受。
顧璋瞥了他一眼:“你附耳過來。”
宗鄉走到顧璋身邊,有些好奇地低頭附耳,顧璋順手就拍了一下他的腦殼,看到宗鄉吃痛委屈的表情,顧璋舒坦了。
說得好像他跟那些不顧民生的貪官似的,他是這種人嗎?!
顧璋這才道出剛剛相處的法子。
聽到顧璋的話,宗鄉頓時麵露歡喜,喜不自禁道:“這是真的嗎?可太好了!”
辛少昌眉頭一鬆,笑道:“真是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沒兩天。
剛赤府轄下各個村落的百姓,都著急忙慌地敦促村長,扯著大嗓門喊:
“村長,你倒是快點算啊。”
“咱們村到底要交多少糧食稅啊,村長可要算仔細點,千萬不能算少了!”
“再不算好,裝車出發,護送的巡邏隊都要被申請完了。”
著急的村民們拖出了三輪車,手推車,旁邊擺著一堆堆糧食,都等不及分你我,打算算清楚之後,就馬上帶著糧食衝入府城!
至於各家要交多少,迴來再分!
村長多少年沒算這麽細致、這麽複雜的稅了,也是急得額頭冒汗,捏筆的手心都汗濕了。
有村裏老人出主意道:“算不清楚有個大概也行啊,要不咱們多交點?”
村長嫌礙事的揮揮趕他走:“走走走,淨會瞎出主意,你這點小把戲,還能糊弄得了顧大人嗎?”
他可是聽宗老爺說了,顧大人一雙神眸,全天下的賬冊都一看便知作假和漏洞。
又過了會兒,總算是算完了,村長連忙說了個數,早就等不及的村民一手扛起一個糧食大包,放到車上,跟拎雞崽一樣輕鬆,好像渾身都有用不完的力氣,“快走快走,咱千萬不能落在最後!”
申請到了巡邏隊的保護,一路上,村裏的壯漢們使出吃奶的力氣,恨不得讓人力車跑得比馬還快!
“衝衝衝!”
“快快快,再快點!”
坐在車上,準備再驗算一遍的村長:“……”
這群有力氣沒處使的混賬,他要被顛下去了!
府城裏。
顧璋親自坐鎮,驗收糧食,嚴防死守多交的情況!
“顧大人,這是我們村的收成記錄,該交的糧食稅,都帶來了!”
顧璋表情嚴肅地坐在桌案前,旁邊宗鄉和一群衙役負責稱量,接過這個村遞來的記錄,他簡單翻看。
一個村子這點小賬目,他看一遍就心裏有數,他提起朱筆,在不對的位置改動兩處:“李村長,你多算了足足兩石。”
李村長笑容僵硬,他算了好久的,怎麽這樣隨便翻一翻,就能發現他偷偷加了兩石?
顧璋遞給他一個牌子,寫上了原本糧稅,又寫了個-2:“罰你村少領2鬥良種。”
李村長笑容頓時變成哭喪臉,想給自己村求情,就被一股兇悍的大力氣,撞到了一邊。
後頭排隊的村長,迫不及待上前,一屁股把意圖耽擱時間,嘰嘰歪歪的人撞到一邊,豪氣幹雲道:“該我了!顧大人您放心,我們村最老實,絕對不幹這種事!”
顧璋一檢查,嘴角抽抽,這不是你們老實吧,這是想動點小心思都沒這個能力,一眼看去就是好幾處算錯的。
顧璋無奈,拿著朱筆一處處改正,這個村一共才八十多戶人家,他最後改正的數據,足足有二十三處。
不過這個屬於能力問題,顧璋也沒罰,將糧稅數據寫在木牌上,遞迴去,叮囑道:“迴去好好練練,明年還是這個水平,錯多少罰多少。”
喜氣洋洋的村長頓時臉色一變,趕緊老老實實保證:“我迴去肯定好好練,明年絕對不算錯了。”
岩武城一個個村子都來繳納了糧食稅。
其餘三個縣城,顧璋則是交給了三位縣令,想來見過了他查賬的能力,也不敢糊弄。
等收齊了所有糧食稅,顧璋站起來,朗聲道:“剛赤府地處邊關,所收的糧食不會上繳。在成賬之後,大多會送到薛將軍軍隊裏,成為當年糧草,助將士們勇武殺敵,斬滅匈奴!”
百姓聽了,都覺得心中豪氣翻湧,他們即使沒能入軍營,但是殺敵也有他們一份!
“殺匈奴!殺匈奴!殺匈奴!”
“等以後咱們種出了更多的糧食,直接殺得匈奴不敢再來犯!”
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仇恨,讓人團結,讓人同仇敵愾,熱血沸騰。
宗鄉和辛少昌對視一眼,心中歎服。
若以此為挾,要求百姓繳納糧食稅,即使收齊了,怕是也會有些不忿,畢竟自己都吃不飽,軍中有朝廷供養,吃得可比普通百姓好。
但是此時此刻,換個說法,讓每一個人都與有榮焉,倒是再恰當不過了。
顧璋趁著氣氛正好,又笑道:“寧都府送來的良種就存在我身後的府衙糧倉中,我會按照今日發放木牌上記載的數量,對良種進行處理,讓其更適合剛赤府土地,三日後,諸位可來此處領取。”
“好!”
“都聽顧大人的。”
“您可別累著,反正是明年春天播種,晚上幾日也行的。”
百姓們高高興興走了。
等過幾日,他們就能見到能讓他們產量猛漲的、他們剛赤府能用的良種了!
碗口大的麥粒!
金山一樣的麥穗!
他們也能種!
顧璋維持威嚴的麵容,在聽到臨走百姓的議論時,差點裂開,腳步一個踉蹌。
這年頭,真話沒人信,吹牛倒是一大堆追捧,豈有此理!
又過了兩日。
周邊三個縣的糧稅都收上來了,安安穩穩地清算入庫。
百年難得一見的稀奇事,匈奴退兵後,竟然沒有再發動任何攻擊,無論搶奪某村的糧食,還是小隊兵馬流竄偷襲,就連探子都沒幾個。
這樣難得平靜的秋,百姓們歡天喜地,但軍中將領,顧璋等文人,都能隱隱感覺到不對。
即使是意誌堅定如薛將軍,此刻也不免想,十幾個箱籠的行李實在是太少了,帶幾十個,幾百個來他都不嫌多!
顧璋覺得熱切的眼神有點多,趕緊溜之大吉了,走前提醒道:“煮過的藥渣別扔,打磨成粉製成水劑,灑在城外的土地裏,應該會有些抑製的效果。”
荊蒼找齊藥材後,立馬熬了一鍋藥,然後試著降低藥效,喂給情況最嚴重的一批中毒者喝了,目前情況,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然後大家就發現,情況真的有好轉,藥喝下去沒多久,嘴唇上的烏紫就褪去不少,淤積在身體裏的寒毒,也散去許多,力蠻這種底子好的,都可以下床走路了!
從力蠻第一個能下床起,短短幾天的時間裏,原本病懨懨看起來命不久矣的病患,一個接一個的好起來,這樣好的結果,無論傷兵營的醫官還是將士,都是從來沒想過的!
傷兵營裏的每一個大夫,每一個兵卒,都對顧璋再次升騰起了濃濃的謝意和敬重,一次還是巧合,這都是第二次了。
顧大人,有神醫之卓越天資!
顧璋:?
他連把脈都不會,這樣造謠真的好嗎?
發現確實有用,他連忙躲著傷兵營走,他還有自己的事要做呢!
沒錯,秋收的日子到了。
百姓們辛辛苦苦種植了大半年的糧食,用了各種麻煩的法子培養,被匈奴虎視眈眈……經曆了重重挫折,這才終於等來一點糧食增產。
軍中戒備極嚴,手裏擁有千裏眼的幾位將領,忙得腳不沾地,日夜不眠,擔負起最重的巡防責任。
匈奴大軍是退了,但是秋收以來,誰也不好說匈奴會不會打一個迴馬槍,來搶奪豐收的糧草。
每年秋收,都是一場硬仗!
即使是這樣,也抵擋不住百姓們的喜悅。
“真的增產了!!!”
“我家的地裏收了一石一鬥,我已經多少年沒種出過一石的產量了!”
“我家有一石兩鬥,哈哈哈哈——”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誰的功勞,顧大人!
真的文韜武略樣樣不凡,有真本事、還願意為他們著想的大好官!
邊收獲,邊幹勁兒十足的誇顧璋,一時間,顧璋在剛赤府的風頭,簡直比薛將軍都高,就差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上無。
不過大好官顧璋在苦惱一個事。
他突然發現,這一增產,就到了最低的糧食稅收標準了。
但是一繳稅,增產的部分就要抵消不少,運氣不好正好卡在線上的,幾乎等於白幹。
宗鄉苦著臉:“大人,大夥辛辛苦苦忙活一場,要是真收,大家怎麽甘心,怎麽想都難受啊。”
顧璋也能理解,人性如此,鉚足了勁兒幹活,結果最後收獲沒多少,本就讓人喪氣了,若是本來有,再失去,那就更讓人鬱悶了。
剛赤府地處邊關,處事必須謹慎,不能讓百姓對朝廷失望,甚至生出怨懟。
他手指一下下敲擊著桌麵:“法不可廢,稅乃國之根本,若隨意動搖,怕是不妥,後患無窮。”
辛少昌也皺著眉頭,與宗鄉更為當地人考慮不同,他更知糧稅的重要性:“剛赤百姓大多都習慣不交糧稅,許多貧瘠的土地,不善耕種的人家,甚至一輩子都沒交過糧稅。”
顧璋嚴肅:“那這次就更不能鬆口,否則日後產量更多了,會不會更心疼?那時若再鑽空子,就更難管理了。”
許多事情一開始沒做好,後來再想做,就難了。
顧璋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眸色變幻,他沉吟道:“這樣,”
辛少昌和宗鄉看向顧璋,有什麽辦法能和平的、不出亂子的把糧食稅征收上來嗎?
還是麵對一群幾乎沒有繳納糧稅習慣的,甚至是辛辛苦苦一整年,經曆了這麽多擔憂,對增產的糧食滿懷期待的百姓。
宗鄉小聲勸道:“大人,大夥都盼了好久了,屬下去村子裏的時候,都能聽見大家在說今年終於鬆快點了,可以買匹布裁衣服,可以去醫館裏買點藥油,豐收了要殺隻雞慶祝……”
他是從頭到尾親力親為的,和中途加入的辛少昌不同,和另外三個被威逼著完成指標的縣令也不同,他和百姓接觸得最多,還能感同身受。
顧璋瞥了他一眼:“你附耳過來。”
宗鄉走到顧璋身邊,有些好奇地低頭附耳,顧璋順手就拍了一下他的腦殼,看到宗鄉吃痛委屈的表情,顧璋舒坦了。
說得好像他跟那些不顧民生的貪官似的,他是這種人嗎?!
顧璋這才道出剛剛相處的法子。
聽到顧璋的話,宗鄉頓時麵露歡喜,喜不自禁道:“這是真的嗎?可太好了!”
辛少昌眉頭一鬆,笑道:“真是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沒兩天。
剛赤府轄下各個村落的百姓,都著急忙慌地敦促村長,扯著大嗓門喊:
“村長,你倒是快點算啊。”
“咱們村到底要交多少糧食稅啊,村長可要算仔細點,千萬不能算少了!”
“再不算好,裝車出發,護送的巡邏隊都要被申請完了。”
著急的村民們拖出了三輪車,手推車,旁邊擺著一堆堆糧食,都等不及分你我,打算算清楚之後,就馬上帶著糧食衝入府城!
至於各家要交多少,迴來再分!
村長多少年沒算這麽細致、這麽複雜的稅了,也是急得額頭冒汗,捏筆的手心都汗濕了。
有村裏老人出主意道:“算不清楚有個大概也行啊,要不咱們多交點?”
村長嫌礙事的揮揮趕他走:“走走走,淨會瞎出主意,你這點小把戲,還能糊弄得了顧大人嗎?”
他可是聽宗老爺說了,顧大人一雙神眸,全天下的賬冊都一看便知作假和漏洞。
又過了會兒,總算是算完了,村長連忙說了個數,早就等不及的村民一手扛起一個糧食大包,放到車上,跟拎雞崽一樣輕鬆,好像渾身都有用不完的力氣,“快走快走,咱千萬不能落在最後!”
申請到了巡邏隊的保護,一路上,村裏的壯漢們使出吃奶的力氣,恨不得讓人力車跑得比馬還快!
“衝衝衝!”
“快快快,再快點!”
坐在車上,準備再驗算一遍的村長:“……”
這群有力氣沒處使的混賬,他要被顛下去了!
府城裏。
顧璋親自坐鎮,驗收糧食,嚴防死守多交的情況!
“顧大人,這是我們村的收成記錄,該交的糧食稅,都帶來了!”
顧璋表情嚴肅地坐在桌案前,旁邊宗鄉和一群衙役負責稱量,接過這個村遞來的記錄,他簡單翻看。
一個村子這點小賬目,他看一遍就心裏有數,他提起朱筆,在不對的位置改動兩處:“李村長,你多算了足足兩石。”
李村長笑容僵硬,他算了好久的,怎麽這樣隨便翻一翻,就能發現他偷偷加了兩石?
顧璋遞給他一個牌子,寫上了原本糧稅,又寫了個-2:“罰你村少領2鬥良種。”
李村長笑容頓時變成哭喪臉,想給自己村求情,就被一股兇悍的大力氣,撞到了一邊。
後頭排隊的村長,迫不及待上前,一屁股把意圖耽擱時間,嘰嘰歪歪的人撞到一邊,豪氣幹雲道:“該我了!顧大人您放心,我們村最老實,絕對不幹這種事!”
顧璋一檢查,嘴角抽抽,這不是你們老實吧,這是想動點小心思都沒這個能力,一眼看去就是好幾處算錯的。
顧璋無奈,拿著朱筆一處處改正,這個村一共才八十多戶人家,他最後改正的數據,足足有二十三處。
不過這個屬於能力問題,顧璋也沒罰,將糧稅數據寫在木牌上,遞迴去,叮囑道:“迴去好好練練,明年還是這個水平,錯多少罰多少。”
喜氣洋洋的村長頓時臉色一變,趕緊老老實實保證:“我迴去肯定好好練,明年絕對不算錯了。”
岩武城一個個村子都來繳納了糧食稅。
其餘三個縣城,顧璋則是交給了三位縣令,想來見過了他查賬的能力,也不敢糊弄。
等收齊了所有糧食稅,顧璋站起來,朗聲道:“剛赤府地處邊關,所收的糧食不會上繳。在成賬之後,大多會送到薛將軍軍隊裏,成為當年糧草,助將士們勇武殺敵,斬滅匈奴!”
百姓聽了,都覺得心中豪氣翻湧,他們即使沒能入軍營,但是殺敵也有他們一份!
“殺匈奴!殺匈奴!殺匈奴!”
“等以後咱們種出了更多的糧食,直接殺得匈奴不敢再來犯!”
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仇恨,讓人團結,讓人同仇敵愾,熱血沸騰。
宗鄉和辛少昌對視一眼,心中歎服。
若以此為挾,要求百姓繳納糧食稅,即使收齊了,怕是也會有些不忿,畢竟自己都吃不飽,軍中有朝廷供養,吃得可比普通百姓好。
但是此時此刻,換個說法,讓每一個人都與有榮焉,倒是再恰當不過了。
顧璋趁著氣氛正好,又笑道:“寧都府送來的良種就存在我身後的府衙糧倉中,我會按照今日發放木牌上記載的數量,對良種進行處理,讓其更適合剛赤府土地,三日後,諸位可來此處領取。”
“好!”
“都聽顧大人的。”
“您可別累著,反正是明年春天播種,晚上幾日也行的。”
百姓們高高興興走了。
等過幾日,他們就能見到能讓他們產量猛漲的、他們剛赤府能用的良種了!
碗口大的麥粒!
金山一樣的麥穗!
他們也能種!
顧璋維持威嚴的麵容,在聽到臨走百姓的議論時,差點裂開,腳步一個踉蹌。
這年頭,真話沒人信,吹牛倒是一大堆追捧,豈有此理!
又過了兩日。
周邊三個縣的糧稅都收上來了,安安穩穩地清算入庫。
百年難得一見的稀奇事,匈奴退兵後,竟然沒有再發動任何攻擊,無論搶奪某村的糧食,還是小隊兵馬流竄偷襲,就連探子都沒幾個。
這樣難得平靜的秋,百姓們歡天喜地,但軍中將領,顧璋等文人,都能隱隱感覺到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