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瞧著同僚一個個都看過來,好像是希望他能穩重些,把這個苗頭壓下去,盛正業挺直腰杆,目不斜視,不與這些人對視。
他能說什麽?
新法裏還有好多他給的建議,那小子提出的法子,簡直可怕,整理出的賬冊清晰明了,稍懂算學的外行都能檢查核對!
盛正業一本正經道:“臣支持推行新賬法,此法經過數月商討修訂,邏輯縝密嚴謹,條條賬目可追可查,可加強征管稅目的控製,還能促進……若能推廣,定能使國賬清正,還我大宣朗朗乾坤。”
文武百官簡直驚掉了眼球。
盛大人你要是被脅迫了就眨眨眼?
若是稍微有些優點,群臣也許有部分還能信,可新賬法未免被戶部尚書吹到天上去了?
世間哪裏有這麽好的事情?
眼瞧著朝堂上要激動起來,明盛帝道:“顧愛卿,將備好的東西,讓諸位大人好生看看。”
要搞事情了!
顧璋心裏樂滋滋,臉上卻麵不改色,讓人窺探不出半分情緒,他領著戶部幾位,將整理好的賬冊,逐一分發給各位大臣。
群臣人手一份。
顧璋這才道:“這是去年京中所有支出與收入賬冊。”
給他們賬冊做什麽?
顧璋沒等他們翻開,就道:“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京城俸祿、各部開支、京城守備軍軍費……就憑空消失了二十五萬三千二百一十五兩白銀。”
還有零有整的,說得好像還挺像迴事。
明盛帝威嚴的聲音從上方傳來:“諸位愛卿不如親自看看?”他聲音沒太多起伏,也不大,卻透著股陰雨天低壓壓的烏雲滾滾而來的壓迫感。
等反應過來顧璋說了什麽,群臣都還有些怔怔的。
二十五萬三千多兩白銀?憑空消失,也就是都被貪汙了,做了假賬?
“這怎麽可能。”
“我們禮部每一分錢都是認真清算過的。”
“二十五萬兩白銀,都夠全京城百姓幾年的花銷了。”
盡管心中不敢相信,但是肉眼可見的,幾乎所有人都開始翻看賬本,麵色十分嚴肅難看。
顧璋好心又友善地提醒道:“諸位可著重看一下畫了紅圈的位置。”
大殿之上,頓時響起了“嘩嘩嘩”的翻頁聲。
這本與京城有關的賬冊,幾乎與在座各位大人息息相關,有的是自己官職管轄的範圍,有的幹脆就是自己任職的衙門提交的開支,更有甚者,就是本人提交給戶部的賬冊。
好半晌,金鑾大殿上沒有一個人說話的聲音。
明盛帝原本被顧璋逗散的怒火又被這本賬冊勾了起來,怒極反笑:“葛大人與朱大人有何感想?”
賬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場文官哪個不是過五關斬六將才站到這裏?算學都不差,即使算不準,也能看出來被顧璋圈起來的數字前後根本合不上,差距甚大!
雖稱不上權傾朝野,但是權勢不小的兩位官員,直接被革去官職,一人被貶去荒涼小縣,一人被判流放寧古塔。
槍打出頭鳥,這兩人算是做得最明顯的,也是主動參合進貪汙的。
群臣見狀未免都有些唏噓,一邊義憤填膺地罵那兩人不忠不義,一邊又表態自己絕無諸如此類的心。
顧璋輕嗤:“與諸位有沒有貪腐之心無關,人性如此,諸位前輩不會天真到覺得手下所有官員都大公無私吧?”
隻需要稍微動一動手指,用一點手中的小權利,就能過上比原來富裕許多倍的生活,麵對巨大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不動心呢?
即使本身清正廉潔,誰又能保證自己同僚、下屬個個都品行高潔?
“人性是最不可靠的東西,否則要規則和律法有什麽用?”顧璋頓了頓,神色格外嚴肅道:“宣朝律法已成,但混雜的賬目卻給人可乘之機。”
“全新的方法,代表舉國上下賬房先生、商戶、衙門,稅法,人丁全都要跟著變,顧修撰如何保證其中不出岔子?”吏部左侍郎戎景山問。
顧璋:“……”
戎景山這個濃眉大眼的,去年年底他還在美食節上幫著這家夥哄兒子,顧璋心想,等下了早朝他就要去找戎銳告狀!
戎景山繼承了其父親談鋒犀利,思維敏捷的特點,顧璋口才也是極好的,兩人一來一往說得眾人都忍不住跟著思考起來,緊接著就忍不住參與進來。
似乎許多人都忘記,他們上一秒還在討論,能不能推行,話題一下就轉移到,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現場是吵得不可開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點,甚至總能從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來辯論幾句。
顧璋可算明白,燕先竹口中“不吵幾架的話,上早朝還有什麽意義?”
“無論誰有點子,大家都同意,直接推行,豈不亂套了。”
顧璋吵了個爽,仿佛參加了一群腦力頂尖的人,相互比拚口才和智慧的巔峰角逐。
即使全程精神緊繃,思維高速運轉,但舌戰群儒贏下來後可謂酣暢淋漓,快意至極!
隻剩下幾個保守派的頑固官員,仍舊臭著臉。
既如此,顧璋也直接沉了臉:“既然幾位對原來賬法如此有信心,不知敢不敢把手中賬冊,給我瞧瞧?”
其中保守派就有兵部尚書萬剛,他視線在大殿上掃了一圈,對上一個個武將的眸子,許多人都避開,隻有威武將軍還“渾然正氣”地與他對視。
威武將軍:“?”
顧璋拿到京畿衛內部的賬冊,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一頁頁翻看起來。
萬剛還在勸,說原本的賬法已經穩妥地運行了多年,既然可以用新的法子查出疏漏,新的法子就用來檢查就好,何必非要冒險改革呢?
這個方法戶部早就討論過了,做兩遍賬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可若隻是抽查的話,許多人還是會抱著僥幸心理。
“看來萬大人對賬冊很有信心。”顧璋邊翻看邊淡淡道。
萬剛心中一緊,不會真被這廝查出什麽來了?
顧璋指了指萬剛手裏的賬冊:“萬大人知道手裏的賬冊是誰做的嗎?”
萬剛性子最為穩妥,辦事從不求最好,但一定不能辦砸,故而被安排到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明盛帝覺得,穩妥是後勤保障最關鍵的一點。
他這樣穩重平實的性子,對顧璋這樣的跳脫、出格的人是最瞧不上的,打心眼裏覺得他們指不定哪一日就要鬧出大亂子,尤其是顧璋做什麽都笑嘻嘻的,像是在玩一樣。
故而萬剛從沒把這個頗得聖寵的新科狀元放在眼裏,這樣的人,還沒等走到高處,就會出岔子把自己給作沒了。
可如今被顧璋這樣語氣平古無波地一問,倒是讓他心中一顫,與顧璋漆黑的雙眸對視,讓他身體不由自主迴憶起早年在邊關被敵軍箭矢瞄準的渾噩和驚顫之感。
萬剛遲疑:“莫非,這賬冊是你一人做的?”
顧璋也不答話,慢條斯理地一頁頁翻動著京畿衛內部的賬目。
他不答話,萬剛這樣事事穩妥、思慮周全的性格,就下意識開始東想西想了起來,越想越覺得心翻來覆去的煎熬,沒個痛快。
“嘩——”
“嘩——”
“嘩——”
紙張翻動,每一聲好像都翻動在人心尖上。
這樣走馬觀花地看,能看出什麽來?百官都在心中暗想。
顧璋很快翻到最後一頁,他找明盛帝要來一支朱紅色的筆。
緊接著,一連在賬冊上圈出十二個圈,醒目又刺眼。
顧璋將賬冊放到送朱筆來的小太監手裏,嗤笑道:“一共十二處,萬大人不妨看看,這就是你堅持要用的舊賬法。”
賬冊還沒到萬剛手裏,萬剛的表情已經又青又紅又紫,仿佛打翻了調色盤。
他不是驚訝賬冊有誤,畢竟經過剛剛一遭,誰都不敢說下屬人人都幹淨,隻要數額不大就沒太大問題。他驚訝的是顧璋竟然就這麽翻一翻,看一看,連筆都沒拿,就能發現賬目中的問題?
顧璋覺得還挺刺激!
他見萬剛翻開賬冊,給他說了個頁數,又報了個錢數,問道:“實際的錢財還不到賬上一半,萬大人可想過,手下人為何敢這樣做賬?”
萬剛還想說什麽,就對上顧璋含笑的眼睛:“莫非這貪墨的一半錢財裏,也有萬大人一份,所以您才舍不得啟用舊賬?”
萬剛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這個鍋他可不能背!他好端端的一分錢沒收,可不能被潑這樣一身汙水!
“休要胡言!”萬剛感覺自己的聲音都在顫抖了,連忙向明盛帝看去,想要解釋一番,自己絕對沒有做這樣事情。
可一看向明盛帝,對上他銳利如鷹隼的眸子,萬剛忽而腦袋一片空白,額頭冒出豆大的汗珠。
誰能把賬冊翻一遍就挑出錯漏?怕不是明盛帝早早就拿到這本賬目,讓顧璋提前清算了一遍!
整個早朝下來,文武百官看向顧璋的眼神都帶上了忌憚,也充斥著滿滿的震撼。
世間聰慧之人不少見,神童也有不少,可顧璋今日在大殿上簡單翻看一遍賬冊,就能準確標出錯漏所在,這未免有些太駭人了!
腦海中要同時算多少數據?要記住多少賬數?如何才能在短短片刻間找出藏得極深的錯漏?
短短幾個月就能想出一套這樣思慮周全的法子,還不提前漏出太多風聲,不給任何人和手中賬目反應的時間,這是什麽樣的城府,什麽樣的耐心和謀略?
許多人看向顧璋,再想一想他平日裏表現出來的模樣。
呸!
長得倒是淳樸陽光小少年的模樣,芯是黑芝麻做的吧?眼又多,還黑得冒油。
顧璋和明盛帝配合打得不算隱秘,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見。
也有一部分官員和萬剛一樣的想法,這肯定是明盛帝的主意!
誰能腦力強到這般變態的地步,怎麽可能有人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本領?這一切肯定都是明盛帝授意的!
看向顧璋“淳樸無害又善良”的稚嫩麵龐,心中不免生起一絲憐惜,繼而對明盛帝的手段又更敬畏了些。
竟然能把全京城的貪腐都查得清清楚楚,豈不是眼線遍布全京城?
這天早朝比往日花費時間長數倍。
明盛帝倒還好,登基這麽多年,威嚴頗重,其君威莫測早早深入人心。
可群臣實實在在認識到,這小子哪裏是愛吃愛玩愛鬧的小白兔?
眼睛比天空中的海東青都銳利,卻給自己披一層小白兔的皮,簡直心髒!!!
明盛帝可不覺得自家顧小狀元心髒,在他戴了十分滿的濾鏡眼裏,顧璋還真就跟個小白兔似的,什麽都寫在臉上,就是聰明得過分了些。
他能說什麽?
新法裏還有好多他給的建議,那小子提出的法子,簡直可怕,整理出的賬冊清晰明了,稍懂算學的外行都能檢查核對!
盛正業一本正經道:“臣支持推行新賬法,此法經過數月商討修訂,邏輯縝密嚴謹,條條賬目可追可查,可加強征管稅目的控製,還能促進……若能推廣,定能使國賬清正,還我大宣朗朗乾坤。”
文武百官簡直驚掉了眼球。
盛大人你要是被脅迫了就眨眨眼?
若是稍微有些優點,群臣也許有部分還能信,可新賬法未免被戶部尚書吹到天上去了?
世間哪裏有這麽好的事情?
眼瞧著朝堂上要激動起來,明盛帝道:“顧愛卿,將備好的東西,讓諸位大人好生看看。”
要搞事情了!
顧璋心裏樂滋滋,臉上卻麵不改色,讓人窺探不出半分情緒,他領著戶部幾位,將整理好的賬冊,逐一分發給各位大臣。
群臣人手一份。
顧璋這才道:“這是去年京中所有支出與收入賬冊。”
給他們賬冊做什麽?
顧璋沒等他們翻開,就道:“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京城俸祿、各部開支、京城守備軍軍費……就憑空消失了二十五萬三千二百一十五兩白銀。”
還有零有整的,說得好像還挺像迴事。
明盛帝威嚴的聲音從上方傳來:“諸位愛卿不如親自看看?”他聲音沒太多起伏,也不大,卻透著股陰雨天低壓壓的烏雲滾滾而來的壓迫感。
等反應過來顧璋說了什麽,群臣都還有些怔怔的。
二十五萬三千多兩白銀?憑空消失,也就是都被貪汙了,做了假賬?
“這怎麽可能。”
“我們禮部每一分錢都是認真清算過的。”
“二十五萬兩白銀,都夠全京城百姓幾年的花銷了。”
盡管心中不敢相信,但是肉眼可見的,幾乎所有人都開始翻看賬本,麵色十分嚴肅難看。
顧璋好心又友善地提醒道:“諸位可著重看一下畫了紅圈的位置。”
大殿之上,頓時響起了“嘩嘩嘩”的翻頁聲。
這本與京城有關的賬冊,幾乎與在座各位大人息息相關,有的是自己官職管轄的範圍,有的幹脆就是自己任職的衙門提交的開支,更有甚者,就是本人提交給戶部的賬冊。
好半晌,金鑾大殿上沒有一個人說話的聲音。
明盛帝原本被顧璋逗散的怒火又被這本賬冊勾了起來,怒極反笑:“葛大人與朱大人有何感想?”
賬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場文官哪個不是過五關斬六將才站到這裏?算學都不差,即使算不準,也能看出來被顧璋圈起來的數字前後根本合不上,差距甚大!
雖稱不上權傾朝野,但是權勢不小的兩位官員,直接被革去官職,一人被貶去荒涼小縣,一人被判流放寧古塔。
槍打出頭鳥,這兩人算是做得最明顯的,也是主動參合進貪汙的。
群臣見狀未免都有些唏噓,一邊義憤填膺地罵那兩人不忠不義,一邊又表態自己絕無諸如此類的心。
顧璋輕嗤:“與諸位有沒有貪腐之心無關,人性如此,諸位前輩不會天真到覺得手下所有官員都大公無私吧?”
隻需要稍微動一動手指,用一點手中的小權利,就能過上比原來富裕許多倍的生活,麵對巨大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不動心呢?
即使本身清正廉潔,誰又能保證自己同僚、下屬個個都品行高潔?
“人性是最不可靠的東西,否則要規則和律法有什麽用?”顧璋頓了頓,神色格外嚴肅道:“宣朝律法已成,但混雜的賬目卻給人可乘之機。”
“全新的方法,代表舉國上下賬房先生、商戶、衙門,稅法,人丁全都要跟著變,顧修撰如何保證其中不出岔子?”吏部左侍郎戎景山問。
顧璋:“……”
戎景山這個濃眉大眼的,去年年底他還在美食節上幫著這家夥哄兒子,顧璋心想,等下了早朝他就要去找戎銳告狀!
戎景山繼承了其父親談鋒犀利,思維敏捷的特點,顧璋口才也是極好的,兩人一來一往說得眾人都忍不住跟著思考起來,緊接著就忍不住參與進來。
似乎許多人都忘記,他們上一秒還在討論,能不能推行,話題一下就轉移到,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現場是吵得不可開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點,甚至總能從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來辯論幾句。
顧璋可算明白,燕先竹口中“不吵幾架的話,上早朝還有什麽意義?”
“無論誰有點子,大家都同意,直接推行,豈不亂套了。”
顧璋吵了個爽,仿佛參加了一群腦力頂尖的人,相互比拚口才和智慧的巔峰角逐。
即使全程精神緊繃,思維高速運轉,但舌戰群儒贏下來後可謂酣暢淋漓,快意至極!
隻剩下幾個保守派的頑固官員,仍舊臭著臉。
既如此,顧璋也直接沉了臉:“既然幾位對原來賬法如此有信心,不知敢不敢把手中賬冊,給我瞧瞧?”
其中保守派就有兵部尚書萬剛,他視線在大殿上掃了一圈,對上一個個武將的眸子,許多人都避開,隻有威武將軍還“渾然正氣”地與他對視。
威武將軍:“?”
顧璋拿到京畿衛內部的賬冊,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一頁頁翻看起來。
萬剛還在勸,說原本的賬法已經穩妥地運行了多年,既然可以用新的法子查出疏漏,新的法子就用來檢查就好,何必非要冒險改革呢?
這個方法戶部早就討論過了,做兩遍賬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可若隻是抽查的話,許多人還是會抱著僥幸心理。
“看來萬大人對賬冊很有信心。”顧璋邊翻看邊淡淡道。
萬剛心中一緊,不會真被這廝查出什麽來了?
顧璋指了指萬剛手裏的賬冊:“萬大人知道手裏的賬冊是誰做的嗎?”
萬剛性子最為穩妥,辦事從不求最好,但一定不能辦砸,故而被安排到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明盛帝覺得,穩妥是後勤保障最關鍵的一點。
他這樣穩重平實的性子,對顧璋這樣的跳脫、出格的人是最瞧不上的,打心眼裏覺得他們指不定哪一日就要鬧出大亂子,尤其是顧璋做什麽都笑嘻嘻的,像是在玩一樣。
故而萬剛從沒把這個頗得聖寵的新科狀元放在眼裏,這樣的人,還沒等走到高處,就會出岔子把自己給作沒了。
可如今被顧璋這樣語氣平古無波地一問,倒是讓他心中一顫,與顧璋漆黑的雙眸對視,讓他身體不由自主迴憶起早年在邊關被敵軍箭矢瞄準的渾噩和驚顫之感。
萬剛遲疑:“莫非,這賬冊是你一人做的?”
顧璋也不答話,慢條斯理地一頁頁翻動著京畿衛內部的賬目。
他不答話,萬剛這樣事事穩妥、思慮周全的性格,就下意識開始東想西想了起來,越想越覺得心翻來覆去的煎熬,沒個痛快。
“嘩——”
“嘩——”
“嘩——”
紙張翻動,每一聲好像都翻動在人心尖上。
這樣走馬觀花地看,能看出什麽來?百官都在心中暗想。
顧璋很快翻到最後一頁,他找明盛帝要來一支朱紅色的筆。
緊接著,一連在賬冊上圈出十二個圈,醒目又刺眼。
顧璋將賬冊放到送朱筆來的小太監手裏,嗤笑道:“一共十二處,萬大人不妨看看,這就是你堅持要用的舊賬法。”
賬冊還沒到萬剛手裏,萬剛的表情已經又青又紅又紫,仿佛打翻了調色盤。
他不是驚訝賬冊有誤,畢竟經過剛剛一遭,誰都不敢說下屬人人都幹淨,隻要數額不大就沒太大問題。他驚訝的是顧璋竟然就這麽翻一翻,看一看,連筆都沒拿,就能發現賬目中的問題?
顧璋覺得還挺刺激!
他見萬剛翻開賬冊,給他說了個頁數,又報了個錢數,問道:“實際的錢財還不到賬上一半,萬大人可想過,手下人為何敢這樣做賬?”
萬剛還想說什麽,就對上顧璋含笑的眼睛:“莫非這貪墨的一半錢財裏,也有萬大人一份,所以您才舍不得啟用舊賬?”
萬剛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這個鍋他可不能背!他好端端的一分錢沒收,可不能被潑這樣一身汙水!
“休要胡言!”萬剛感覺自己的聲音都在顫抖了,連忙向明盛帝看去,想要解釋一番,自己絕對沒有做這樣事情。
可一看向明盛帝,對上他銳利如鷹隼的眸子,萬剛忽而腦袋一片空白,額頭冒出豆大的汗珠。
誰能把賬冊翻一遍就挑出錯漏?怕不是明盛帝早早就拿到這本賬目,讓顧璋提前清算了一遍!
整個早朝下來,文武百官看向顧璋的眼神都帶上了忌憚,也充斥著滿滿的震撼。
世間聰慧之人不少見,神童也有不少,可顧璋今日在大殿上簡單翻看一遍賬冊,就能準確標出錯漏所在,這未免有些太駭人了!
腦海中要同時算多少數據?要記住多少賬數?如何才能在短短片刻間找出藏得極深的錯漏?
短短幾個月就能想出一套這樣思慮周全的法子,還不提前漏出太多風聲,不給任何人和手中賬目反應的時間,這是什麽樣的城府,什麽樣的耐心和謀略?
許多人看向顧璋,再想一想他平日裏表現出來的模樣。
呸!
長得倒是淳樸陽光小少年的模樣,芯是黑芝麻做的吧?眼又多,還黑得冒油。
顧璋和明盛帝配合打得不算隱秘,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見。
也有一部分官員和萬剛一樣的想法,這肯定是明盛帝的主意!
誰能腦力強到這般變態的地步,怎麽可能有人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本領?這一切肯定都是明盛帝授意的!
看向顧璋“淳樸無害又善良”的稚嫩麵龐,心中不免生起一絲憐惜,繼而對明盛帝的手段又更敬畏了些。
竟然能把全京城的貪腐都查得清清楚楚,豈不是眼線遍布全京城?
這天早朝比往日花費時間長數倍。
明盛帝倒還好,登基這麽多年,威嚴頗重,其君威莫測早早深入人心。
可群臣實實在在認識到,這小子哪裏是愛吃愛玩愛鬧的小白兔?
眼睛比天空中的海東青都銳利,卻給自己披一層小白兔的皮,簡直心髒!!!
明盛帝可不覺得自家顧小狀元心髒,在他戴了十分滿的濾鏡眼裏,顧璋還真就跟個小白兔似的,什麽都寫在臉上,就是聰明得過分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