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整個京城都覺得朝花宴上與燕芷無關,是顧璋自己隨身帶著酥烙花生,還不小心拿錯了才鬧了笑話,唯有她知道真相,愈發覺得燕芷是被人英雄救美後喜歡上了。
燕芷冷靜的不自辯,而是反問道:“我記得你的婚期也快到了吧,怎麽這時候還能出來玩?”
盛千琴被戳中了痛點,他們盛家頂梁柱就是她爺爺盛正業,朝中也不知發生了什麽,他家裏上上下下都在忙戶部的事情,連她的婚禮都疏忽了,即使有母親為她操持,也不及她原來預想的盛大。
盛千琴嗤笑道:“我勸妹妹還是慎重的好,聽說顧家農家出身,在京城甚至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還是租的宅子,你要真嫁過去,怕是整個宅子,都沒你現在的院子大。”
“對了,我還聽說顧璋母親是後娘養的,而且家裏就這麽一個獨苗苗,這種婆婆最會刁難人,你身份又比她高,怕是要刁難你立威,沒兩年就會像脫了水的白菜,再也沒如今水靈了。”
說完,盛千琴也不等燕芷反應,就轉身離開。
她心中嘔血,從小燕芷就比她幸運,事事不如她,卻過得比她好多了,連最不讓人看好的婚事,竟然都等來了連中六元的郎君,壓她未婚夫祝子瑜一頭。
明眼看著就知道顧璋簡在帝心,人也聰慧,日後定會走到高處,她燕芷憑什麽,憑什麽運氣這麽好?
燕芷抿唇,嘟囔道:“才不會。”
她果然最煩這些了,一點也不想和這些人打交道,可偏偏不得不與京中貴女們保持表麵和平。
她揉了揉用顧璋教的法子抽來的小白團周邊,可愛的小白團胖乎乎的,還嗷嗚著啃雞腿。
她戳戳白團子圓鼓鼓的兩頰:“咱不聽壞人的話,知道嗎?”
***
參加美食節的官員太多了。
百姓沒察覺,但是但凡上過朝,麵過聖的官員都能認出來,風聲一下就走漏了。
許是顧璋之前驚人操作太多,或許是美食節上他帶著明盛帝玩得太積極,竟然大部分官員都理所當然的覺得,是他主動邀請明盛帝出宮遊樂,外食。
禦史台的人連忙把事情打聽了個遍。
原來是顧小狀元去宮裏吃飯的時候,順帶和皇上講了自己要辦美食節的事情,還說得繪聲繪色,勾得皇上起了這個心思。
不僅出宮去參加美食節了,還在外頭吃了那麽多東西,甚至還縱著顧小狀元去玩那些投壺、套圈、你畫我猜那些遊戲!
這像話嗎?
這哪裏是狀元,這股勸皇上享樂嬉戲的勁兒,簡直和禍國殃民的妖妃無異!
還有此前隔三差五入宮吃飯,說商討戶部大事,也沒見什麽,依他們看,多半就是去吃飯聊天!
顧璋自己玩樂跳脫他們就忍了,如今都開始霍霍皇上了。
一忍再忍,忍無可忍!
禦史大夫們紛紛開始寫參人的奏折。
很快這些折子,就跟雪花似的落在了皇上的龍案前。
自先皇立下了“言官不以言獲罪”的規矩之後,宣朝的禦史台存在感就很強。
上至皇帝,下至京中小官,可以說沒有誰是沒被噴過的,效果也是顯著的,除了律法之外,有了這樣一個監督部門,官員們紛紛克己複禮,還約束家中子孫,不敢做出什麽過分囂張的事情來。
甚至還揪出來不少錯事,讓有些道貌岸然的官員品行暴露,沒釀出更大的禍事來。
可即使禦史台存在感這麽強,也很少有官員被禦史台這樣集火猛攻。
顧璋可謂獨樹一幟。
還是個才得狀元的翰林小官,就吸引了堪比朝中一二品大臣的火力。
要知道隻有噴那些地位高、根基深的大官時,禦史台才會群起而攻之,以提高威懾力,將壓力給到皇上和該官員,讓皇上重視起來,務必嚴肅查證處理!
要讓人知道,即使你再高的地位,再深的根基,也不能恣意妄為。
皇上其實心胸十分寬廣,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樣,曠野一樣遼闊,從前即使被噴得沒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多在圍場玩幾天,被迫收迴了旨意,也沒有真的去發落和針對哪位禦史大夫。
也正因為他這份心胸,才讓禦史台的官員,敢說、敢言、敢諫,否則即使有“不以言獲罪”的規矩,皇上不滿,小絆子一使,斷了人升遷的路,任誰也不敢像如今這般大膽。
但這迴看到龍案上全是參他欽點的顧小狀元的折子,皇上是真的惱了。
他的小狀元招誰惹誰了?
美食節分明是他自己想去的,竟然也怪罪到他的小狀元頭上?
隔三岔五入宮也是來匯報戶部那邊進度的,即使來蹭飯,他也是樂意的,怎麽就諂媚逢迎,巧言令色,阿諛奉承了?
瑤光不氣他就是好的,從未阿諛諂媚過!
還有頭前那些事,竟然也都被一股腦都變成了參人的罪名。
想到顧璋說過的那些話,明盛帝氣得冷哼一聲,把他聽聞顧璋說法後,就命大理寺整理的京城及附近案件、治安情況的折子拿出來。
他還將京城的各種數據、寧都稅收提高的情況都在早朝上公之於眾,而後便將怒斥了禦史台參顧璋的禦史大夫們一頓,說分明是他自己想去的美食節的,難道他這個做皇帝的,要在皇宮中坐牢才行嗎?說顧璋做的分明樁樁件件皆是功績,身為禦史台言官卻隻看表麵,不及裏層,還沒個十六歲的少年看得明白……
禦史參人折子上的每句話,都能成為明盛帝斥責的點,他把禦史台上上下下訓了個沒臉。
禦史台:“……”
他們難道不是一直這樣嗎?
隻要不符合德行,或者察覺到某官員可能有問題,就直接上折子參人,若冤枉了,就讓人寫折子為自己辯解。
要是樁樁件件全都查實查清,他們還做什麽言官,直接變身包公當大理寺卿好了!
他們是言官,不是探案的啊!
從前怎麽不見皇上您發這麽大的火?
禦史台的官員被劈頭蓋臉訓斥了一通,這迴是真想通了!
日後顧璋隻要不做踐踏律法,殺人放火這樣的事情,即使把天捅了個窟窿,那也是萬萬參不得的!
即使噴皇上,也比噴那小子強!
顧璋平日裏是不需要上早朝的,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事情都已經結束了。
他其實心中有些感動,不過麵上還是嬉皮笑臉對和他提起此事的燕先竹道:“沒想到皇上還真挺信守承諾,我還以為他答應護著我是玩笑話呢。”
畢竟連皇上本人都被噴得改了主意。
燕先竹:“……”
他怎麽覺得,這小子還真有點禦史口中巧言魅君的潛質?
***
翻過年去。
開春後不久,顧璋和戶部官員們,就將所有關於新賬法的規則,以及推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應對方法全部商討確定下來。
這天注定是個讓滿朝文武都銘記的日子。
許多官員對顧璋的印象,都是好說話又總笑眯眯的,總之是個聰慧至極,卻又愛吃愛玩愛享樂的小少年。
甚至偶然會因為太過活潑,太過與眾不同的跳脫,忘了他的聰慧和敏銳。
但這天,伴隨著小太監的高唿聲:“宣翰林修撰顧璋覲見”
視線中,身著莊重深色的官服顧璋,領著一眾官員,向金鑾大殿正前方走來。
少年身形挺拔,眼神異常認真嚴肅,周身所攜威嚴肅穆的氣勢,與過於年輕的麵容,形成了一股迫人的割裂感。
第85章 新賬法
難得看到這樣的顧璋, 許多官員心中都有些驚詫。
隨即又在強烈的割裂感中,迴憶起了去年曇花一現的那樁事。
燕先竹站在百官前方,看到顧璋與平日裏完全不同的模樣, 心中還是難免羨慕自家弟弟。
無論平日裏如何,隻要是辦正事的時候,顧璋還是極為妥帖,讓人放心的。
燕先竹原本以為他會憂心,覺得少年的肩膀扛不起這樣大的責任,真到了這一天, 他才發現心中竟沒有太大的波瀾。
顧璋更是一點也不虛!
全托係統的福,得到係統這麽多年了, 他可算覺得享了一迴係統的福氣。
他已經私底下試過好多次了,但凡是看到賬本, 需要計算的大量數字之類的東西。隻要是原來他能隱隱感覺有問題的地方, 隻要集中注意力研究一會兒, 就沒有什麽錯漏能逃得過他的眼睛!
而且隨著他本身能力越強,找到錯漏的速度就會越快。
在獲得這個獎勵之前,顧璋就已經看過整個國家上上下下數不清的賬本了, 高強度的洗禮下,本就比尋常人更敏銳, 經驗足了之後愈發嫻熟。
得到了係統的獎勵,更是直接將這種辨別力的敏銳程度, 提高到一個頂尖的水平,也靠著這份敏銳,他將新賬法打磨得更加完美。
可以說已經遠遠超過當前這一時期的水平。
顧璋先擺實事, 他把戶部頭幾十年混亂的賬目都拿來鞭屍,然後又痛斥除了戶部官員之外, 幾乎無人能看懂國賬。
聽到這裏的時候,滿朝文武都還在心裏暗暗點頭,特別是那些找戶部申請銀子困難的,更是覺得痛快,沒錯,就是這樣!
顧璋道:“承沐皇恩,臣已攜戶部眾人完成新賬法的製定,相比原來使用的賬冊,新賬……。”
顧璋還沒說完,整個朝堂都安靜下來,連唿吸聲都放輕了一些。
他們沒聽錯吧?
他們分明記得,去年顧修撰上早朝,確實是給了個清晰明了的法子,但是是用來“校對”賬本的。
說白了,就是給戶部原本的程序裏,再多加了一個補丁,多檢查一遍。
誰也不覺得有啥,畢竟大船還在那裏,隻是往裏頭捶了一個釘子。
怎麽從捶一個釘子,直接變成把船掀翻了,砸爛了,然後重新建造一艘新船?!!!
他們是聽說戶部最近在忙忙叨叨,誰也沒想到是這樣大的變化。
給正在運轉的龐大國家,製定一套全新的規則,這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兒能幹的事嗎?
“臣有異,此舉稍有不慎,怕是會亂象叢生,舉國上下都會出現問題,戶部盛大人覺得如何?”每年都要找戶部領錢的兵部第一個站出來。
要是被小子整出了亂子,明年的軍餉還能不能拿到?武器、裝備、馬匹、糧草,樣樣都要錢!
兵部尚書萬剛之前樂嗬嗬的看新科狀元和禦史台的你來我往,覺得還怪有趣的。
如今頭一次體會到禦史台的心慌,這要是出了什麽亂子,他可怎麽辦?光是想一想領不到錢,還要麵對那麽大一攤子事,就覺得眼前一黑,還是穩妥些好!
被cue的戶部尚書:“……”
燕芷冷靜的不自辯,而是反問道:“我記得你的婚期也快到了吧,怎麽這時候還能出來玩?”
盛千琴被戳中了痛點,他們盛家頂梁柱就是她爺爺盛正業,朝中也不知發生了什麽,他家裏上上下下都在忙戶部的事情,連她的婚禮都疏忽了,即使有母親為她操持,也不及她原來預想的盛大。
盛千琴嗤笑道:“我勸妹妹還是慎重的好,聽說顧家農家出身,在京城甚至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還是租的宅子,你要真嫁過去,怕是整個宅子,都沒你現在的院子大。”
“對了,我還聽說顧璋母親是後娘養的,而且家裏就這麽一個獨苗苗,這種婆婆最會刁難人,你身份又比她高,怕是要刁難你立威,沒兩年就會像脫了水的白菜,再也沒如今水靈了。”
說完,盛千琴也不等燕芷反應,就轉身離開。
她心中嘔血,從小燕芷就比她幸運,事事不如她,卻過得比她好多了,連最不讓人看好的婚事,竟然都等來了連中六元的郎君,壓她未婚夫祝子瑜一頭。
明眼看著就知道顧璋簡在帝心,人也聰慧,日後定會走到高處,她燕芷憑什麽,憑什麽運氣這麽好?
燕芷抿唇,嘟囔道:“才不會。”
她果然最煩這些了,一點也不想和這些人打交道,可偏偏不得不與京中貴女們保持表麵和平。
她揉了揉用顧璋教的法子抽來的小白團周邊,可愛的小白團胖乎乎的,還嗷嗚著啃雞腿。
她戳戳白團子圓鼓鼓的兩頰:“咱不聽壞人的話,知道嗎?”
***
參加美食節的官員太多了。
百姓沒察覺,但是但凡上過朝,麵過聖的官員都能認出來,風聲一下就走漏了。
許是顧璋之前驚人操作太多,或許是美食節上他帶著明盛帝玩得太積極,竟然大部分官員都理所當然的覺得,是他主動邀請明盛帝出宮遊樂,外食。
禦史台的人連忙把事情打聽了個遍。
原來是顧小狀元去宮裏吃飯的時候,順帶和皇上講了自己要辦美食節的事情,還說得繪聲繪色,勾得皇上起了這個心思。
不僅出宮去參加美食節了,還在外頭吃了那麽多東西,甚至還縱著顧小狀元去玩那些投壺、套圈、你畫我猜那些遊戲!
這像話嗎?
這哪裏是狀元,這股勸皇上享樂嬉戲的勁兒,簡直和禍國殃民的妖妃無異!
還有此前隔三差五入宮吃飯,說商討戶部大事,也沒見什麽,依他們看,多半就是去吃飯聊天!
顧璋自己玩樂跳脫他們就忍了,如今都開始霍霍皇上了。
一忍再忍,忍無可忍!
禦史大夫們紛紛開始寫參人的奏折。
很快這些折子,就跟雪花似的落在了皇上的龍案前。
自先皇立下了“言官不以言獲罪”的規矩之後,宣朝的禦史台存在感就很強。
上至皇帝,下至京中小官,可以說沒有誰是沒被噴過的,效果也是顯著的,除了律法之外,有了這樣一個監督部門,官員們紛紛克己複禮,還約束家中子孫,不敢做出什麽過分囂張的事情來。
甚至還揪出來不少錯事,讓有些道貌岸然的官員品行暴露,沒釀出更大的禍事來。
可即使禦史台存在感這麽強,也很少有官員被禦史台這樣集火猛攻。
顧璋可謂獨樹一幟。
還是個才得狀元的翰林小官,就吸引了堪比朝中一二品大臣的火力。
要知道隻有噴那些地位高、根基深的大官時,禦史台才會群起而攻之,以提高威懾力,將壓力給到皇上和該官員,讓皇上重視起來,務必嚴肅查證處理!
要讓人知道,即使你再高的地位,再深的根基,也不能恣意妄為。
皇上其實心胸十分寬廣,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樣,曠野一樣遼闊,從前即使被噴得沒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多在圍場玩幾天,被迫收迴了旨意,也沒有真的去發落和針對哪位禦史大夫。
也正因為他這份心胸,才讓禦史台的官員,敢說、敢言、敢諫,否則即使有“不以言獲罪”的規矩,皇上不滿,小絆子一使,斷了人升遷的路,任誰也不敢像如今這般大膽。
但這迴看到龍案上全是參他欽點的顧小狀元的折子,皇上是真的惱了。
他的小狀元招誰惹誰了?
美食節分明是他自己想去的,竟然也怪罪到他的小狀元頭上?
隔三岔五入宮也是來匯報戶部那邊進度的,即使來蹭飯,他也是樂意的,怎麽就諂媚逢迎,巧言令色,阿諛奉承了?
瑤光不氣他就是好的,從未阿諛諂媚過!
還有頭前那些事,竟然也都被一股腦都變成了參人的罪名。
想到顧璋說過的那些話,明盛帝氣得冷哼一聲,把他聽聞顧璋說法後,就命大理寺整理的京城及附近案件、治安情況的折子拿出來。
他還將京城的各種數據、寧都稅收提高的情況都在早朝上公之於眾,而後便將怒斥了禦史台參顧璋的禦史大夫們一頓,說分明是他自己想去的美食節的,難道他這個做皇帝的,要在皇宮中坐牢才行嗎?說顧璋做的分明樁樁件件皆是功績,身為禦史台言官卻隻看表麵,不及裏層,還沒個十六歲的少年看得明白……
禦史參人折子上的每句話,都能成為明盛帝斥責的點,他把禦史台上上下下訓了個沒臉。
禦史台:“……”
他們難道不是一直這樣嗎?
隻要不符合德行,或者察覺到某官員可能有問題,就直接上折子參人,若冤枉了,就讓人寫折子為自己辯解。
要是樁樁件件全都查實查清,他們還做什麽言官,直接變身包公當大理寺卿好了!
他們是言官,不是探案的啊!
從前怎麽不見皇上您發這麽大的火?
禦史台的官員被劈頭蓋臉訓斥了一通,這迴是真想通了!
日後顧璋隻要不做踐踏律法,殺人放火這樣的事情,即使把天捅了個窟窿,那也是萬萬參不得的!
即使噴皇上,也比噴那小子強!
顧璋平日裏是不需要上早朝的,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事情都已經結束了。
他其實心中有些感動,不過麵上還是嬉皮笑臉對和他提起此事的燕先竹道:“沒想到皇上還真挺信守承諾,我還以為他答應護著我是玩笑話呢。”
畢竟連皇上本人都被噴得改了主意。
燕先竹:“……”
他怎麽覺得,這小子還真有點禦史口中巧言魅君的潛質?
***
翻過年去。
開春後不久,顧璋和戶部官員們,就將所有關於新賬法的規則,以及推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應對方法全部商討確定下來。
這天注定是個讓滿朝文武都銘記的日子。
許多官員對顧璋的印象,都是好說話又總笑眯眯的,總之是個聰慧至極,卻又愛吃愛玩愛享樂的小少年。
甚至偶然會因為太過活潑,太過與眾不同的跳脫,忘了他的聰慧和敏銳。
但這天,伴隨著小太監的高唿聲:“宣翰林修撰顧璋覲見”
視線中,身著莊重深色的官服顧璋,領著一眾官員,向金鑾大殿正前方走來。
少年身形挺拔,眼神異常認真嚴肅,周身所攜威嚴肅穆的氣勢,與過於年輕的麵容,形成了一股迫人的割裂感。
第85章 新賬法
難得看到這樣的顧璋, 許多官員心中都有些驚詫。
隨即又在強烈的割裂感中,迴憶起了去年曇花一現的那樁事。
燕先竹站在百官前方,看到顧璋與平日裏完全不同的模樣, 心中還是難免羨慕自家弟弟。
無論平日裏如何,隻要是辦正事的時候,顧璋還是極為妥帖,讓人放心的。
燕先竹原本以為他會憂心,覺得少年的肩膀扛不起這樣大的責任,真到了這一天, 他才發現心中竟沒有太大的波瀾。
顧璋更是一點也不虛!
全托係統的福,得到係統這麽多年了, 他可算覺得享了一迴係統的福氣。
他已經私底下試過好多次了,但凡是看到賬本, 需要計算的大量數字之類的東西。隻要是原來他能隱隱感覺有問題的地方, 隻要集中注意力研究一會兒, 就沒有什麽錯漏能逃得過他的眼睛!
而且隨著他本身能力越強,找到錯漏的速度就會越快。
在獲得這個獎勵之前,顧璋就已經看過整個國家上上下下數不清的賬本了, 高強度的洗禮下,本就比尋常人更敏銳, 經驗足了之後愈發嫻熟。
得到了係統的獎勵,更是直接將這種辨別力的敏銳程度, 提高到一個頂尖的水平,也靠著這份敏銳,他將新賬法打磨得更加完美。
可以說已經遠遠超過當前這一時期的水平。
顧璋先擺實事, 他把戶部頭幾十年混亂的賬目都拿來鞭屍,然後又痛斥除了戶部官員之外, 幾乎無人能看懂國賬。
聽到這裏的時候,滿朝文武都還在心裏暗暗點頭,特別是那些找戶部申請銀子困難的,更是覺得痛快,沒錯,就是這樣!
顧璋道:“承沐皇恩,臣已攜戶部眾人完成新賬法的製定,相比原來使用的賬冊,新賬……。”
顧璋還沒說完,整個朝堂都安靜下來,連唿吸聲都放輕了一些。
他們沒聽錯吧?
他們分明記得,去年顧修撰上早朝,確實是給了個清晰明了的法子,但是是用來“校對”賬本的。
說白了,就是給戶部原本的程序裏,再多加了一個補丁,多檢查一遍。
誰也不覺得有啥,畢竟大船還在那裏,隻是往裏頭捶了一個釘子。
怎麽從捶一個釘子,直接變成把船掀翻了,砸爛了,然後重新建造一艘新船?!!!
他們是聽說戶部最近在忙忙叨叨,誰也沒想到是這樣大的變化。
給正在運轉的龐大國家,製定一套全新的規則,這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兒能幹的事嗎?
“臣有異,此舉稍有不慎,怕是會亂象叢生,舉國上下都會出現問題,戶部盛大人覺得如何?”每年都要找戶部領錢的兵部第一個站出來。
要是被小子整出了亂子,明年的軍餉還能不能拿到?武器、裝備、馬匹、糧草,樣樣都要錢!
兵部尚書萬剛之前樂嗬嗬的看新科狀元和禦史台的你來我往,覺得還怪有趣的。
如今頭一次體會到禦史台的心慌,這要是出了什麽亂子,他可怎麽辦?光是想一想領不到錢,還要麵對那麽大一攤子事,就覺得眼前一黑,還是穩妥些好!
被cue的戶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