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語氣自信,一下給顧大根和顧老爺子安心了。
他們不怕種地,也不怕累著,就怕自己沒弄好,給人地裏弄壞了,那可就罪過大了。
雖然不知道顧璋到底給他們準備了什麽,但是不論是顧大根還是顧老爺子,下意識都相信顧璋,覺得他肯定不會胡說,心裏是有數的!
翌日。
欽差蕭裕、寧都知府、燕老三人一同出現在城門口。
帶著兩列隊伍,騎著衙門的駿馬,身著官服,威風凜凜的站好。
蕭裕對顧璋道:“按照你說的,每個縣隻選出了一兩個村子,這是名單和地圖。”
寧都府下十幾個縣,顧璋自然不想讓他爹和爺爺如此受累。
等第一年的收成起來了,再由知縣主持推廣就好。
顧大根和顧老爺子都緊張的咽了下口水,“這麽多人啊。”
原本這樣的官差,有一個出現在永河村,他們全村人都要好生迎接,生怕怠慢了。
如今居然有這麽多衙役,要聽他們父子倆的話?
其中走出一位打扮不同的,知府介紹道:“這是我特地給你們派的文書,他會記錄各個村的情況,分發從永河村換來的良種,若你們需要和家中通信,也可以讓他代勞。”
顧璋見此人手中有薄繭,看起來像是出身農家的人,對這位知府多了一絲好感。
起碼是個做實事的。
顧璋送顧大根兩人上了馬車,目送隊伍緩緩朝著城外駛去。
顧大根從車窗戶鑽出頭來,朝後用力揮手:“秋娘,我會盡快迴來的!”
秋娘隻是笑了笑,但顧璋注意到,她耳根有些微微發紅。
這邊燕老和蕭裕、知府也寒暄起來。
知府感慨道:“燕老弟子真是聰慧。”
蕭裕點頭,顯然對此也感同身受。
他從袖口掏出一份公文:“此事已定,這裏的事情將會交由知府主管,由學政監督,我不日就要啟程迴京了,這是我寫的奏折,還請燕老指正。”
這是他根據這些日子和顧璋交流得來的體會寫的,但他也始終無法窺視根本,故而擔心奏折有誤。
說是給燕老看,其實還是想讓顧璋幫忙看看,免得裏麵有錯漏,到時候在朝堂上說了出來,就不好了。
燕老接過奏折,隻是簡單看看,就交給了顧璋:“你瞧瞧?蕭大人可在奏折裏使勁兒誇你。”
他笑著看向自己的小徒弟。
顧璋都被他的笑容弄的有些感到奇怪,難道這奏折有什麽古怪?他怎麽好像看到了點戲謔的味道?
顧璋接過奏折,翻看。
奏折前麵還挺正常,顧璋看了也沒問題,但是才翻了一頁,畫風就有點不對了。
表麵上是在說他給出的建議和想法,暗地裏卻句句在暗含“這想法簡直驚豔,從未見過如此驚才絕豔之輩。”
好好的一通奏折,愣是把向來臉皮厚實的顧璋都誇的紅了臉。
他不過是因為有上輩子的優勢,哪裏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他難得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這個奏折,會有多少人看到?”
燕老看到弟子被誇,當然是渾身舒坦,心中暢快,他笑道:“這樣的大事,當然是要在早朝上商議。”
顧璋:“……”
所以,這封奏折,要當著滿朝文武念出來嗎?
***
蕭裕帶著奏折迴了京城。
他才剛剛到京城,顧璋這邊也高高興興的迴了家。
他現在是每日都迴家的,即使有些晚了,也不會留宿燕府。
畢竟家裏男人都走了,就剩女眷在家,就剩他一人,自然要撐起來。
顧大根和顧老爺子剛走的時候,秋娘和王氏還有些掛心,不太習慣。
緩了幾天,就開始琢磨起營生來,每天幹勁十足。
顧璋才走到家門口,就聞到了一股醇厚的肉香。
他沒忍住直接跑去灶房,探頭往裏灶裏看:“娘!”
“小石頭迴來了。”秋娘語氣裏含著笑,給顧璋取下書袋,怕他累著,“都成秀才了,怎麽還跟小饞貓似的?”
顧璋半點不羞赧,反而還笑著反問道:“誰說當了秀才,就不能是小饞貓了?”
秋娘笑出來,覺得兒子不僅出息,還像是塊飴糖,甜人得很。
顧璋撒嬌也沒問到灶裏是什麽,隻好乖乖迴書房放好書,又出來洗手。
終於等到秋娘說好了,才進灶房幫忙盛飯、端菜。
“娘,你做旋炙了?好香啊!”
和他在外麵吃的聞起來就不一樣,也不知秋娘是怎麽做的。
“我想了好幾個營生,但你爹走了,有些就不方便了,先試試這旋炙肉怎麽樣。”秋娘從灶裏的小烤爐中用鉤子鉤出烤得幹香的肉。
“你吃過的好東西多,幫娘試試味道,看看哪種好吃,有沒有要改的?”
顧璋圍著她打轉,見到灶裏的小爐子,問道:“這爐子是啥時候買的?怪模怪樣的。”
秋娘將肉端出來放在桌上:“前段時間你爹和爺一起做的,等定下來了,再去定個大的。”
濃烈的肉香帶著獨特的枝柏香氣撲麵而來,剛剛從灶裏取出來的肉,還冒油光滋滋作響。
顧璋咽了咽口水。
他嚐了一口,外皮焦香內裏汁水充盈,咬一口滿嘴噴香,粗獷野蠻的原始香氣撲麵而來。
“之前你愛吃,咱不是多吃了幾次嗎?這東西沒什麽複雜的料,我先照著外麵的口味做了出來。”
秋娘解釋道:“咱家那邊有熏肉的習慣,不過我看府城這邊的雜嚼都沒這樣熏的,就試著加了點枝柏,還加了點我覺得合適的幾種有滋味的草藥,最後試出來這三種。”
秋娘在家裏管山裏藥材,每節給村裏人講的課都來聽了,顧璋知道她學的認真,沒想到這麽認真。
試了幾種藥材他不清楚,但是最後確認下來的這三種,都是很合適的,去腥又解膩,還能清火。
“娘這是想做口袋裏有點小錢的人的生意?”顧璋確認道。
這樣精細的做法,還明顯是選了上好的肉,和市麵上用料普通的雜嚼顯然不同。
“嗯,咱家人力不夠,賣便宜大量的賣不過來,這樣精細些成本高,做的人少,咱家也輕鬆些。”秋娘解釋道,“府城人有錢的多,隻要咱做好吃,不愁沒人買。”
顧璋美滋滋的吃完第三塊不同口味的炙烤。
一種偏清新,帶著點類似檸檬的香氣,很好的中和油膩。
一種偏厚重,明顯是更偏向目前寧都府主流的雜嚼風味,不過加了些野蒜頭碎,提味增鮮。
最後一種,香的有層次,他都沒吃出來是怎麽處理過的,隻能察覺到最後一絲迴甘,是家鄉甜草的滋味。
他覺得他娘果真厲害,腦子也轉得快,即使不需要他提示,也能自己做起來。
想得也周全,不會把自己累著。
不過他吃完這三塊添加了不同草藥香料炙烤的肉,也想起一個據說很配烤肉的植物。
孜然!
他在末世時試過,孜然磨成粉,遇到高溫會發出特別濃烈的香氣,隨著油脂的滲出,那種香味會更香濃。
可末世五十五年,已經沒有好肉了,隻有咬下去滿口汙濁的變異獸肉。
他試了一次,就沒了興致。
這會兒被勾起了肚子裏的饞蟲,他興致勃勃道:“娘,我還知道一種香料,要不咱們試試看?”
第54章 孜然
秋娘來了興致, 問道:“是什麽?價錢貴嗎?咱府城裏有賣的嗎?具體是個什麽滋味?”
她已經盡力去還原府城賣的雜嚼滋味,但是畢竟人家有自己的配方,她也沒那個本事完全還原出來。
有時候總覺得差了點滋味, 說不定兒子提起的這個調料,就是她不知道的那種。
顧璋想了想,如果沒有意外,孜然這個時候應當還在海外,他之前看過的草藥和醫書裏,都沒有提起相關的草藥和香料。
他道:“府城應當是沒有賣的, 若滋味好,咱們家應當是獨一份, 明日我帶點迴來娘試試看。”
獨一份?!
“若真的好吃,說不定可以當作咱家的獨門秘方。”秋娘也擔心過, 自己加的這幾種調味草會被品嚐出來, 到時候其它雜嚼鋪子, 若學了去,她也沒辦法。
從村裏到府城,經過了這麽多事, 她對兒子是十分信任的,誰能有她家小石頭聰明又出息呢?
秋娘頓時心中無疑, 笑道:“那咱們明日再看看。”
沒多久,王氏也從外麵迴來, 手裏拿著從外麵不同鋪子買的幾分雜嚼。
見到顧璋也在,笑得眼角都出現了褶皺:“小石頭迴來了,那咱趕緊吃飯, 別餓著了。”
飯菜端上桌。
顧璋買的一套陶瓷白玉錦鯉戲水餐具,讓整桌飯菜都顯得美味可口起來。
王氏這般節省的人, 都喜歡得緊,誇上麵的紅色小胖魚就跟年畫上一樣漂亮福氣。
“小石頭你多吃點,念書怪辛苦的。”王氏把好吃的都往顧璋麵前放,又問道,“小石頭嚐了咱家做的雜嚼,覺得怎麽樣?”
“能掙錢不?”王氏有點緊張,為了研究這門營生,可花了不少錢了,若賣不出去,那可浪費了。
顧璋給王氏夾了幾塊從中間切出來的嫩肉:“奶奶你也嚐嚐,這麽好吃,怎麽會不掙錢呢?”
顧璋說能掙錢,比旁人說一百句好吃都管用。
他們不怕種地,也不怕累著,就怕自己沒弄好,給人地裏弄壞了,那可就罪過大了。
雖然不知道顧璋到底給他們準備了什麽,但是不論是顧大根還是顧老爺子,下意識都相信顧璋,覺得他肯定不會胡說,心裏是有數的!
翌日。
欽差蕭裕、寧都知府、燕老三人一同出現在城門口。
帶著兩列隊伍,騎著衙門的駿馬,身著官服,威風凜凜的站好。
蕭裕對顧璋道:“按照你說的,每個縣隻選出了一兩個村子,這是名單和地圖。”
寧都府下十幾個縣,顧璋自然不想讓他爹和爺爺如此受累。
等第一年的收成起來了,再由知縣主持推廣就好。
顧大根和顧老爺子都緊張的咽了下口水,“這麽多人啊。”
原本這樣的官差,有一個出現在永河村,他們全村人都要好生迎接,生怕怠慢了。
如今居然有這麽多衙役,要聽他們父子倆的話?
其中走出一位打扮不同的,知府介紹道:“這是我特地給你們派的文書,他會記錄各個村的情況,分發從永河村換來的良種,若你們需要和家中通信,也可以讓他代勞。”
顧璋見此人手中有薄繭,看起來像是出身農家的人,對這位知府多了一絲好感。
起碼是個做實事的。
顧璋送顧大根兩人上了馬車,目送隊伍緩緩朝著城外駛去。
顧大根從車窗戶鑽出頭來,朝後用力揮手:“秋娘,我會盡快迴來的!”
秋娘隻是笑了笑,但顧璋注意到,她耳根有些微微發紅。
這邊燕老和蕭裕、知府也寒暄起來。
知府感慨道:“燕老弟子真是聰慧。”
蕭裕點頭,顯然對此也感同身受。
他從袖口掏出一份公文:“此事已定,這裏的事情將會交由知府主管,由學政監督,我不日就要啟程迴京了,這是我寫的奏折,還請燕老指正。”
這是他根據這些日子和顧璋交流得來的體會寫的,但他也始終無法窺視根本,故而擔心奏折有誤。
說是給燕老看,其實還是想讓顧璋幫忙看看,免得裏麵有錯漏,到時候在朝堂上說了出來,就不好了。
燕老接過奏折,隻是簡單看看,就交給了顧璋:“你瞧瞧?蕭大人可在奏折裏使勁兒誇你。”
他笑著看向自己的小徒弟。
顧璋都被他的笑容弄的有些感到奇怪,難道這奏折有什麽古怪?他怎麽好像看到了點戲謔的味道?
顧璋接過奏折,翻看。
奏折前麵還挺正常,顧璋看了也沒問題,但是才翻了一頁,畫風就有點不對了。
表麵上是在說他給出的建議和想法,暗地裏卻句句在暗含“這想法簡直驚豔,從未見過如此驚才絕豔之輩。”
好好的一通奏折,愣是把向來臉皮厚實的顧璋都誇的紅了臉。
他不過是因為有上輩子的優勢,哪裏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他難得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這個奏折,會有多少人看到?”
燕老看到弟子被誇,當然是渾身舒坦,心中暢快,他笑道:“這樣的大事,當然是要在早朝上商議。”
顧璋:“……”
所以,這封奏折,要當著滿朝文武念出來嗎?
***
蕭裕帶著奏折迴了京城。
他才剛剛到京城,顧璋這邊也高高興興的迴了家。
他現在是每日都迴家的,即使有些晚了,也不會留宿燕府。
畢竟家裏男人都走了,就剩女眷在家,就剩他一人,自然要撐起來。
顧大根和顧老爺子剛走的時候,秋娘和王氏還有些掛心,不太習慣。
緩了幾天,就開始琢磨起營生來,每天幹勁十足。
顧璋才走到家門口,就聞到了一股醇厚的肉香。
他沒忍住直接跑去灶房,探頭往裏灶裏看:“娘!”
“小石頭迴來了。”秋娘語氣裏含著笑,給顧璋取下書袋,怕他累著,“都成秀才了,怎麽還跟小饞貓似的?”
顧璋半點不羞赧,反而還笑著反問道:“誰說當了秀才,就不能是小饞貓了?”
秋娘笑出來,覺得兒子不僅出息,還像是塊飴糖,甜人得很。
顧璋撒嬌也沒問到灶裏是什麽,隻好乖乖迴書房放好書,又出來洗手。
終於等到秋娘說好了,才進灶房幫忙盛飯、端菜。
“娘,你做旋炙了?好香啊!”
和他在外麵吃的聞起來就不一樣,也不知秋娘是怎麽做的。
“我想了好幾個營生,但你爹走了,有些就不方便了,先試試這旋炙肉怎麽樣。”秋娘從灶裏的小烤爐中用鉤子鉤出烤得幹香的肉。
“你吃過的好東西多,幫娘試試味道,看看哪種好吃,有沒有要改的?”
顧璋圍著她打轉,見到灶裏的小爐子,問道:“這爐子是啥時候買的?怪模怪樣的。”
秋娘將肉端出來放在桌上:“前段時間你爹和爺一起做的,等定下來了,再去定個大的。”
濃烈的肉香帶著獨特的枝柏香氣撲麵而來,剛剛從灶裏取出來的肉,還冒油光滋滋作響。
顧璋咽了咽口水。
他嚐了一口,外皮焦香內裏汁水充盈,咬一口滿嘴噴香,粗獷野蠻的原始香氣撲麵而來。
“之前你愛吃,咱不是多吃了幾次嗎?這東西沒什麽複雜的料,我先照著外麵的口味做了出來。”
秋娘解釋道:“咱家那邊有熏肉的習慣,不過我看府城這邊的雜嚼都沒這樣熏的,就試著加了點枝柏,還加了點我覺得合適的幾種有滋味的草藥,最後試出來這三種。”
秋娘在家裏管山裏藥材,每節給村裏人講的課都來聽了,顧璋知道她學的認真,沒想到這麽認真。
試了幾種藥材他不清楚,但是最後確認下來的這三種,都是很合適的,去腥又解膩,還能清火。
“娘這是想做口袋裏有點小錢的人的生意?”顧璋確認道。
這樣精細的做法,還明顯是選了上好的肉,和市麵上用料普通的雜嚼顯然不同。
“嗯,咱家人力不夠,賣便宜大量的賣不過來,這樣精細些成本高,做的人少,咱家也輕鬆些。”秋娘解釋道,“府城人有錢的多,隻要咱做好吃,不愁沒人買。”
顧璋美滋滋的吃完第三塊不同口味的炙烤。
一種偏清新,帶著點類似檸檬的香氣,很好的中和油膩。
一種偏厚重,明顯是更偏向目前寧都府主流的雜嚼風味,不過加了些野蒜頭碎,提味增鮮。
最後一種,香的有層次,他都沒吃出來是怎麽處理過的,隻能察覺到最後一絲迴甘,是家鄉甜草的滋味。
他覺得他娘果真厲害,腦子也轉得快,即使不需要他提示,也能自己做起來。
想得也周全,不會把自己累著。
不過他吃完這三塊添加了不同草藥香料炙烤的肉,也想起一個據說很配烤肉的植物。
孜然!
他在末世時試過,孜然磨成粉,遇到高溫會發出特別濃烈的香氣,隨著油脂的滲出,那種香味會更香濃。
可末世五十五年,已經沒有好肉了,隻有咬下去滿口汙濁的變異獸肉。
他試了一次,就沒了興致。
這會兒被勾起了肚子裏的饞蟲,他興致勃勃道:“娘,我還知道一種香料,要不咱們試試看?”
第54章 孜然
秋娘來了興致, 問道:“是什麽?價錢貴嗎?咱府城裏有賣的嗎?具體是個什麽滋味?”
她已經盡力去還原府城賣的雜嚼滋味,但是畢竟人家有自己的配方,她也沒那個本事完全還原出來。
有時候總覺得差了點滋味, 說不定兒子提起的這個調料,就是她不知道的那種。
顧璋想了想,如果沒有意外,孜然這個時候應當還在海外,他之前看過的草藥和醫書裏,都沒有提起相關的草藥和香料。
他道:“府城應當是沒有賣的, 若滋味好,咱們家應當是獨一份, 明日我帶點迴來娘試試看。”
獨一份?!
“若真的好吃,說不定可以當作咱家的獨門秘方。”秋娘也擔心過, 自己加的這幾種調味草會被品嚐出來, 到時候其它雜嚼鋪子, 若學了去,她也沒辦法。
從村裏到府城,經過了這麽多事, 她對兒子是十分信任的,誰能有她家小石頭聰明又出息呢?
秋娘頓時心中無疑, 笑道:“那咱們明日再看看。”
沒多久,王氏也從外麵迴來, 手裏拿著從外麵不同鋪子買的幾分雜嚼。
見到顧璋也在,笑得眼角都出現了褶皺:“小石頭迴來了,那咱趕緊吃飯, 別餓著了。”
飯菜端上桌。
顧璋買的一套陶瓷白玉錦鯉戲水餐具,讓整桌飯菜都顯得美味可口起來。
王氏這般節省的人, 都喜歡得緊,誇上麵的紅色小胖魚就跟年畫上一樣漂亮福氣。
“小石頭你多吃點,念書怪辛苦的。”王氏把好吃的都往顧璋麵前放,又問道,“小石頭嚐了咱家做的雜嚼,覺得怎麽樣?”
“能掙錢不?”王氏有點緊張,為了研究這門營生,可花了不少錢了,若賣不出去,那可浪費了。
顧璋給王氏夾了幾塊從中間切出來的嫩肉:“奶奶你也嚐嚐,這麽好吃,怎麽會不掙錢呢?”
顧璋說能掙錢,比旁人說一百句好吃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