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綺節處置丫頭的手段很簡單, 把幾個鬧騰得最厲害的賣了,餘下的敲打一遍,表現最好的撥到周氏房裏伺候——寶鵲走了,周氏跟前大丫頭的位置空缺, 剩下的丫頭為了當太太身邊第一得用的大丫頭,還不得擠破頭去討好周氏?
接下來幾個月,家裏應該能清淨不少, 其餘婆子、丫頭看到那幾個最喜歡到處挑撥是非的丫頭的下場,誰敢再多嘴嚼舌?
處置了幾個上躥下跳的,剩下的少說能老實到年底。如果以後她們好了瘡疤忘了疼,又惹事生非,再賣幾個就是。
他們家從不磋磨下人。李大伯和周氏不是刻薄人, 李綺節更不願輕易踐踏別人的尊嚴, 尤其是今年家中添了不少新仆人, 她還特意接管了家務, 暗中改了些老規矩。她待李家的下人就和對鋪子裏的夥計一樣,隻要丫頭們能老老實實當差,別的她從不多管。
瑤江縣一般的人家雇傭奴仆,如果是雇工,月錢是提前說好的, 每月發放或者一個季度一結。而買的下人完全是私人勞力, 各家隻需要管下人一年四季的衣裳和每天的夥食,逢年過節才賞些米糧肉布,從沒有發放月銀一說。
李家的下人不管是雇工還是簽了賣身契的奴, 一律有月錢,規矩寬鬆,幹的活也輕省,不用她們一天到晚站在房裏聽差,打罵更是從來沒有。
這樣厚待,有像劉婆子、曹氏一樣感慨自己運氣好,碰到好主家的,也縱出了一批眼高手低、挑肥揀瘦的。
李綺節私下裏思量一番,決定不再猶豫,直接從根子上下手,人心難測,主子稍微弱勢一點,就會被下人騎到頭上逞威風。她懶得一步步去收服下人,恩威並施是大家族管家媳婦的必備法則,他們家暫時用不著,簡單粗暴的手段見效更快。
名單是分別從曹氏和劉婆子那裏打聽來的,兩邊一比較,確定不會冤枉人。
世家大族馴服下人時,必須考慮周全、步步為營,李綺節沒這個顧慮。他們李家才幾口人?下人才多少個?別說收拾幾個丫頭,就是把一院子的下人全賣了,也不至於筋動骨,利利落落懲治就成。
世家大族的下人奴仆是世世代代的家生子,幾輩子互通婚姻,關係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這些下人,往往比主子的消息更靈通,主子不知道的,他們門兒清。下人們彼此串聯,連主子都得忍氣吞聲。處置一個小廝,很可能因為小廝是某某大奶奶身邊婆子的外孫而得罪那位大奶奶,或者剛要挪動幾個丫頭,後腳人家的姨媽舅媽已經求到老祖宗跟前去了。
大宅門的管家媳婦難做,不僅得時時刻刻提防著各房的明槍暗箭,還得和下人們鬥智鬥勇,一不小心就可能鑽進下人婆子的套子裏,裏裏外外討不到好,還落得滿身埋怨。
李家不同,一來,家裏人口簡單,關係和睦,管家的人不必礙手礙腳。二來,他們家的下人都是從人牙子家買的,除了寶珠、進寶這樣的姐弟倆,剩下的很少沾親帶故,縱使一時聯合起來,也翻不了天去。三來,下人的身家性命都握在主子手裏,主子一旦動了真火,他們除了苦苦哀求以外,又能如何?
人牙子早就得了李綺節的吩咐,一大早到了李家,坐在院子外邊和劉婆子、曹氏說閑話,等她幹脆利落地打發掉幾個丫頭後,立刻站起身,拍拍衣裙,帶著一批新丫頭走進院子,任她挑選。
下人們見狀,知道李綺節不是一時意氣,而是早就謀劃好了,隻等著丫頭們自己作死,要不怎麽連人牙子都找好了?
那些逃過一劫的,越想越覺得慶幸。有幾個嘴頭不好,被遣去幹粗活的丫頭,一開始還不甘心,等到人牙子進來,當場嚇得麵如死灰,大駭不已,雙股戰戰,要不是身邊有人攙扶,早就軟倒在地了:她們見識過人牙子的手段,賣掉的人再被送迴去,除了那些醃臢地兒,還能有什麽好去處?
三小姐瞧著脾性溫和,說話時總是眉眼帶笑,身邊的丫頭可以直唿她的小名,原以為是個好欺負的,沒想到她真動起手來,竟然如此狠辣!
自此,李家新買來的這批丫頭徹底變規矩了,她們不得不認清自己的身份和處境——奴仆終歸是奴仆。李家確實隻是戶普普通通的富戶人家,主婦周氏也確實沒見過什麽世麵,是窮苦人出身,可主子畢竟是主子,容不得她們一直放肆下去。她們隻是與人為奴的可憐人,生死都捏在別人手上,還是規規矩矩當差罷!隻盼能早日攢夠贖身的銀錢,才能在人前挺起脊梁。
李綺節處置完丫頭,家裏的氣氛為之一肅。幾天後,周氏很快從丫頭中挑出一個穩重的來代替寶鵲。
寶珠說那丫頭名叫寶釵,今年十三歲。
李綺節聽到寶釵兩個字,頓時一個激靈,想笑又不敢笑——她正喝茶呢,急急咽下一口香花熟水,因為驚訝,差點嗆著自己,“怎麽叫了這麽個名兒?“
寶珠一臉莫名,“這名兒不好嗎?“
李綺節輕咳一聲,有些心虛,“挺好的。“
寶釵生了一張細瘦的瓜子臉,細眉眼,迎著日光看人的時候,眼皮耷拉,像睜不開眼睛似的。她不愛多話,誠然又是一個悶葫蘆。
七月流火,展眼到了天氣轉涼的時候,寶釵提醒周氏,家中該預備巧果和巧芽了。
李大伯嫌棄家裏早前備下的那張拔步床樣式不夠喜慶,特意托人到南邊尋摸合適的描金拔步床給李綺節當陪嫁。貨船走一趟蘇州府,南下的時候滿滿一船新絲、茶葉,迴來的時候換成一艙當地的布匹、家具,賬目在李大伯手上,家裏另造了一份冊子,這些事李綺節不便多問,隻能由周氏親自照管。
周氏這幾天忙著打發寶鵲出門、對嫁妝單子、給李昭節姐妹尋女先生,事情湊到一處,把乞巧給忘了。
乞巧拜禮需要家中翁姑出麵主持,李綺節雖然管著家務,但畢竟是未嫁的小娘子,祭禮的一應事宜還是得由主婦周氏張羅。
周氏算算日子,這時候泡七穀發豆芽已經晚了,急得直跺腳:“快讓灶房預備發巧芽的生花盆兒,多發幾盆放著。“
寶釵道:“生花盆兒幾天前已經備下了,豆芽已經發了一指高,丫頭天天看著,一天換三遍淨水。巧果還沒炸,灶房的劉嬸問太太,幾時開油鍋?“
“把曆書拿來。“
寶釵取來曆書,周氏翻了翻,“後天開炸吧。“
乞巧那天正好是李綺節的生辰,這是她在李家度過的最後一個生辰,李乙和李子恆屆時肯定都要歸家,炸巧果得提前備好,不然到時候肯定忙不過來。
“讓劉婆子男人去縣裏一趟,置辦些瓜果菜蔬迴來,還有貨棧裏賣的鬆糖、瓜條兒,一樣稱兩斤。“
周氏歎了口氣,李大伯早就說過今年要開宴為李綺節慶生,她竟給忘得一幹二淨。乞巧有四樣講究,巧芽、巧果、巧飯、巧瓜,巧芽和巧果做起來最麻煩,尤其是巧芽,得提前十天就開始泡豆穀,準備好這兩樣,剩下的巧飯和巧瓜隻需要乞巧當天準備就成。現在隻能把乞巧交給婆子去操心,她得把精力放在為李綺節籌辦生日上。
寶珠這天去灶房提熱水,看到劉婆子坐在門前擦洗模子,奇道:“劉嬸,家裏要炸油鍋啦?“
模子是用木頭打的,用來製作各種麵點,常年鎖在櫃子裏,隻有重陽或者過年時蒸花糕才會拿出來用。
“明天炸巧果。“劉婆子答應一聲,把擦幹淨的模子擺在窗下晾曬,一套攏共有八樣,菱形、圓月形、拐棍形、尖角形、荷花形、梅花形、菊花形,還有最樸素的長條形,“對了,三娘喜歡什麽形狀的果子?我明天多做幾個。“
“多做幾個菊花的,每一朵瓣上點一枚紅糖,撒上桂花蜜,好吃又好看。“
“欸。“
寶珠迴到房裏,和李綺節說起炸巧果的事,“我去看看巧芽發得怎麽樣了,去年咱們的巧芽發得不好,今年一定要超過去年的。“
不就是發豆芽麽,最後能吃就行,管它發成什麽樣。
李綺節無可無不可,手裏拈著一枚細如須發的毛針,漫不經心地在一張繡帕上戳來戳去。前一陣李乙迴家,看她竟然一點針線活兒都不做,全部推給丫頭們忙活,很不高興,當著周氏的麵發話,勒令她撿起針線功夫,嫁衣可以交給繡娘們縫製,繡帕必須由她親自做!
李乙平時很少動怒,偶爾變臉也是故意裝深沉居多,真生起氣來,李綺節也不敢正麵和他相扛。她當然可以選擇把李乙的話當成耳旁風,左耳進右耳出就是,可一想到自己都要出閣了,而李乙鬢邊霜色越濃,漸漸露出老態,那點陽奉陰違的小心思,轉瞬消失得幹幹淨淨。
然而決心好下,真做起來才曉得其中艱難。這一陣閑暇時李綺節基本上都圍著針線活兒打轉,看丫頭們平時飛針走線,一刻鍾就能繡出一叢鮮活的蘭草,她哼哧哼哧半天,隻能繡半片歪歪扭扭的葉子。
連寶珠都不好意思違心誇她手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李綺節長歎一口氣,放下小笸籮,揉揉酸疼的指尖,才一轉眼的工夫,手上已經被毛針戳出好幾個血點了,“還是拿算盤來吧,我算會兒賬目。這幾樣活計你替我做了,別讓人瞧見。“
寶珠抿嘴一笑,接過笸籮,把繞成一團的絲線解開,一樣樣理順:“就說你是白費事嘛,不會針線活兒能咋了?咱們家又不要自己裁衣裳。“
看李綺節眉頭微蹙,她想了想,手裏的絲線在食指大小的小竹筒上繞了一圈又一圈,很快團出一隻小線圈子,“三娘不必憂愁,孫少爺那邊想來也不缺做活計的丫頭,以後外麵衣裳交給別人,孫少爺的貼身物件我替你做,絕不讓其他人沾手。“
李綺節輕笑一聲:“哪裏就至於如此。“
她不是在為針線活兒發愁,幾件衣裳罷了,誰做都一樣,難不成她不會做針線,孫天佑就嫌棄她了?
寶珠手熟,很快咬線頭收針,酉時末天還沒黑透時,她已經著手繡第三張絲帕了。
丫頭燃起油燈,李綺節催寶珠放下針線,“放著罷,又不急著用它,別把眼睛熬壞了。“
寶珠嗔了一句:“三娘!“
別人家待嫁的小娘子,巴不得整天不出門,繡嫁衣的繡嫁衣,做鞋子的做鞋子,大紅的袖衫,花團錦簇的霞帔,鑲金飾翠的鳳冠,衣領裙角的花枝藤蔓……一點都不假以他人之手。
不是家家戶戶都窮到必須新娘子自己動手裁衣,而是小娘子們借著一針一線,打發掉出閣前煎熬的日日夜夜,一點一點消減對家人的不舍離情,把心中那份難以言說的忐忑和恐懼,化作一腔期盼,全部繡進禮衣中,絲絲縷縷的經緯間,無不揉雜小娘子們對未來的美好冀望。
李綺節倒好,清算嫁妝的時候精神百倍,縫製嫁衣就直打瞌睡,不僅不自己動手做,連樣式衣料都不關心,後來幹脆把嫁衣禮冠一股腦拋給繡娘們忙活,問都懶得問一聲。
哪有這樣沒心沒肺的新嫁娘?不知道的,還以為李綺節對婚事不滿,無心出嫁呢!
寶珠隻能慶幸,好在孫少爺現今打著孫家公子的名頭在外邊走動,家裏沒有長輩,不然事情傳到孫家,三娘還沒進門,就得烙下一個“懶惰“的壞名聲!
想那孟七娘溫柔賢惠,乖巧順從,嫁到楊家還沒一年,已經傳出婆媳不和的齷齪來,虧得孟七娘大度,每次迴娘家都隻說高大姐的好處,從不抱怨。如果當初嫁給楊五郎的人是三娘,以她的脾氣,早和高大姐鬧起來了。
寶珠把毛針紮在一團棉花上,手指拂過繡帕上的紋路,難得的素色熟羅,觸感像綿軟的雲絮,熟羅是孫少爺送來的。按洪武年間的規矩,平民百姓不能穿熟羅的衣裳,但現在民間老百姓生活富裕,吃穿上開始講究起來,絲羅錦綢從不避忌,熟羅自然也不再是忌諱。
楊五郎早已經是陳年往事,三娘以後要嫁的人是孫少爺。孫少爺實在,隔三差五就派人往李家送禮,不是什麽名貴東西,不過是些吃的喝的玩的,鎮上就能買到,難得的是他肯為三娘費心。
寶珠冷眼旁觀了一陣,可以篤定孫少爺確確實實是對三娘有情,才會對婚事這般上心。大大小小的事都親自過問,一次次讓人傳話過來,詢問三娘的意見,以後儼然會把三娘捧在手心裏嬌寵珍愛。
不知不覺間,寶珠早已經把孫天佑出身上的那一點瑕疵拋諸腦後,現在她隻盼孫少爺和三娘成婚以後,能夠和和美美、安安穩穩過一輩子。
可李綺節言談間很少表露對婚事的向往或是懼怕,訂親前她從不著急,訂親後她也沒陡然放鬆,始終平靜從容,完全不像個待嫁的新娘子,態度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漫不經心,讓寶珠不由得暗暗提心吊膽:三娘到底在想什麽呢?
如果李綺節知道寶珠一直在懷疑她可能對婚事不滿,肯定會哭笑不得:如果嫁的是別人,她可能真會憂心忡忡,但既然已經明白孫天佑的心意,自己也下定決心要和對方共度一生,為什麽還要浪費時間和心力去患得患失?成親以後要糾結的事情還多著呢,婚禮不過是磨合的開始罷了。
而且,這個時代的婚禮,新娘子從頭到尾不用在賓客麵前露臉,婚服衣冠和整個流程必須符合禮製,不能自由發揮,隻需要按著規矩來就行。她見識過幾場婚宴,除了單純看熱鬧的賓客女眷,對新人來說,整個過程隻能用枯燥乏味四個字來形容,唯有宴席散後,夫妻倆才能單獨相對,所以她才樂得輕鬆:婚事什麽的,自有長輩們操勞,加上還有一個跟打了雞血似的孫天佑在前頭忙裏忙外,根本沒有她的用武之力,她隻需要管好自己的私人財務,把嫁妝一樣一樣理清了就行。
抓緊時間享受最後的單身時光,才是她的要緊事啊!
可惜孫天佑很沒有眼力見,無時不刻不想昭顯一下他的存在感,以提醒李綺節她很快就要嫁給對方。見天差人往李家送東西就算了,這天他竟然連個借口都懶得找,厚著臉皮登門蹭飯。
離年底越近,李大伯越覺得孫天佑麵目可憎,極是礙眼,大刀闊斧坐在堂屋正中,沉著臉問他為什麽到李家村來。
孫天佑語氣真誠,態度恭敬,但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他在睜著眼睛說瞎話:“今天侄兒去鎮上收貨,原本打算趕在落城門前返迴縣裏,誰知走在路上時,船底突然漏水了,因怕打濕船艙裏的貨物,隻能先靠岸休整,現在夥計們還在渡口卸貨呢。“
似乎怕李大伯不信,他特意側過身,露出半截濕噠噠的衣擺。
說的是倒黴事兒,但語氣裏的歡快怎麽都掩不住。
李大伯冷哼一聲,一旁的周氏則嚇了一跳:三娘生辰在即,九郎肯定是故意找借口來李家盤亙的,但他又不像是在說假話……難道說,他為了留宿李家,故意把一艘船給鑿破了?
那可是一艘大船呐!不是光禿禿幾片舢板小漁舟!
真真是青春正好的少年郎,行事沒有顧忌,隻曉得憑心意放肆!
周氏先是覺得不可思議,然後是一陣好笑,接著不免歎息,歎息之餘,又隱隱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悵惘。對於女兒家們來說,婚姻就像一場豪賭,賭注是小娘子們的一生,不論賭局輸贏,她們除了默默承受之外,沒有其他選擇。所以女人們必須賢良淑德,牢牢恪守三從四德,才能保證自己地位穩固。兩情相悅的婚姻,可遇而不可求。
孫天佑或許有失分寸,但少年人情正濃時,做出什麽驚人的舉動來都不足為奇。有情,總比無情好。
年底就是婚期,按規矩,新人最好迴避些時日,可正逢七夕,馬上就是李綺節的正生日,總不能真把孫天佑往外邊趕吧?
孫天佑知道周氏在猶豫,淡笑一聲,靜靜坐著喝茶。看他這副架勢,估計趕也趕不走。
周氏和李大伯小聲商量了一會兒,李大伯翻了個白眼,不滿地輕嗤一聲,“罷了,讓人收拾屋子去。“
接下來幾個月,家裏應該能清淨不少, 其餘婆子、丫頭看到那幾個最喜歡到處挑撥是非的丫頭的下場,誰敢再多嘴嚼舌?
處置了幾個上躥下跳的,剩下的少說能老實到年底。如果以後她們好了瘡疤忘了疼,又惹事生非,再賣幾個就是。
他們家從不磋磨下人。李大伯和周氏不是刻薄人, 李綺節更不願輕易踐踏別人的尊嚴, 尤其是今年家中添了不少新仆人, 她還特意接管了家務, 暗中改了些老規矩。她待李家的下人就和對鋪子裏的夥計一樣,隻要丫頭們能老老實實當差,別的她從不多管。
瑤江縣一般的人家雇傭奴仆,如果是雇工,月錢是提前說好的, 每月發放或者一個季度一結。而買的下人完全是私人勞力, 各家隻需要管下人一年四季的衣裳和每天的夥食,逢年過節才賞些米糧肉布,從沒有發放月銀一說。
李家的下人不管是雇工還是簽了賣身契的奴, 一律有月錢,規矩寬鬆,幹的活也輕省,不用她們一天到晚站在房裏聽差,打罵更是從來沒有。
這樣厚待,有像劉婆子、曹氏一樣感慨自己運氣好,碰到好主家的,也縱出了一批眼高手低、挑肥揀瘦的。
李綺節私下裏思量一番,決定不再猶豫,直接從根子上下手,人心難測,主子稍微弱勢一點,就會被下人騎到頭上逞威風。她懶得一步步去收服下人,恩威並施是大家族管家媳婦的必備法則,他們家暫時用不著,簡單粗暴的手段見效更快。
名單是分別從曹氏和劉婆子那裏打聽來的,兩邊一比較,確定不會冤枉人。
世家大族馴服下人時,必須考慮周全、步步為營,李綺節沒這個顧慮。他們李家才幾口人?下人才多少個?別說收拾幾個丫頭,就是把一院子的下人全賣了,也不至於筋動骨,利利落落懲治就成。
世家大族的下人奴仆是世世代代的家生子,幾輩子互通婚姻,關係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這些下人,往往比主子的消息更靈通,主子不知道的,他們門兒清。下人們彼此串聯,連主子都得忍氣吞聲。處置一個小廝,很可能因為小廝是某某大奶奶身邊婆子的外孫而得罪那位大奶奶,或者剛要挪動幾個丫頭,後腳人家的姨媽舅媽已經求到老祖宗跟前去了。
大宅門的管家媳婦難做,不僅得時時刻刻提防著各房的明槍暗箭,還得和下人們鬥智鬥勇,一不小心就可能鑽進下人婆子的套子裏,裏裏外外討不到好,還落得滿身埋怨。
李家不同,一來,家裏人口簡單,關係和睦,管家的人不必礙手礙腳。二來,他們家的下人都是從人牙子家買的,除了寶珠、進寶這樣的姐弟倆,剩下的很少沾親帶故,縱使一時聯合起來,也翻不了天去。三來,下人的身家性命都握在主子手裏,主子一旦動了真火,他們除了苦苦哀求以外,又能如何?
人牙子早就得了李綺節的吩咐,一大早到了李家,坐在院子外邊和劉婆子、曹氏說閑話,等她幹脆利落地打發掉幾個丫頭後,立刻站起身,拍拍衣裙,帶著一批新丫頭走進院子,任她挑選。
下人們見狀,知道李綺節不是一時意氣,而是早就謀劃好了,隻等著丫頭們自己作死,要不怎麽連人牙子都找好了?
那些逃過一劫的,越想越覺得慶幸。有幾個嘴頭不好,被遣去幹粗活的丫頭,一開始還不甘心,等到人牙子進來,當場嚇得麵如死灰,大駭不已,雙股戰戰,要不是身邊有人攙扶,早就軟倒在地了:她們見識過人牙子的手段,賣掉的人再被送迴去,除了那些醃臢地兒,還能有什麽好去處?
三小姐瞧著脾性溫和,說話時總是眉眼帶笑,身邊的丫頭可以直唿她的小名,原以為是個好欺負的,沒想到她真動起手來,竟然如此狠辣!
自此,李家新買來的這批丫頭徹底變規矩了,她們不得不認清自己的身份和處境——奴仆終歸是奴仆。李家確實隻是戶普普通通的富戶人家,主婦周氏也確實沒見過什麽世麵,是窮苦人出身,可主子畢竟是主子,容不得她們一直放肆下去。她們隻是與人為奴的可憐人,生死都捏在別人手上,還是規規矩矩當差罷!隻盼能早日攢夠贖身的銀錢,才能在人前挺起脊梁。
李綺節處置完丫頭,家裏的氣氛為之一肅。幾天後,周氏很快從丫頭中挑出一個穩重的來代替寶鵲。
寶珠說那丫頭名叫寶釵,今年十三歲。
李綺節聽到寶釵兩個字,頓時一個激靈,想笑又不敢笑——她正喝茶呢,急急咽下一口香花熟水,因為驚訝,差點嗆著自己,“怎麽叫了這麽個名兒?“
寶珠一臉莫名,“這名兒不好嗎?“
李綺節輕咳一聲,有些心虛,“挺好的。“
寶釵生了一張細瘦的瓜子臉,細眉眼,迎著日光看人的時候,眼皮耷拉,像睜不開眼睛似的。她不愛多話,誠然又是一個悶葫蘆。
七月流火,展眼到了天氣轉涼的時候,寶釵提醒周氏,家中該預備巧果和巧芽了。
李大伯嫌棄家裏早前備下的那張拔步床樣式不夠喜慶,特意托人到南邊尋摸合適的描金拔步床給李綺節當陪嫁。貨船走一趟蘇州府,南下的時候滿滿一船新絲、茶葉,迴來的時候換成一艙當地的布匹、家具,賬目在李大伯手上,家裏另造了一份冊子,這些事李綺節不便多問,隻能由周氏親自照管。
周氏這幾天忙著打發寶鵲出門、對嫁妝單子、給李昭節姐妹尋女先生,事情湊到一處,把乞巧給忘了。
乞巧拜禮需要家中翁姑出麵主持,李綺節雖然管著家務,但畢竟是未嫁的小娘子,祭禮的一應事宜還是得由主婦周氏張羅。
周氏算算日子,這時候泡七穀發豆芽已經晚了,急得直跺腳:“快讓灶房預備發巧芽的生花盆兒,多發幾盆放著。“
寶釵道:“生花盆兒幾天前已經備下了,豆芽已經發了一指高,丫頭天天看著,一天換三遍淨水。巧果還沒炸,灶房的劉嬸問太太,幾時開油鍋?“
“把曆書拿來。“
寶釵取來曆書,周氏翻了翻,“後天開炸吧。“
乞巧那天正好是李綺節的生辰,這是她在李家度過的最後一個生辰,李乙和李子恆屆時肯定都要歸家,炸巧果得提前備好,不然到時候肯定忙不過來。
“讓劉婆子男人去縣裏一趟,置辦些瓜果菜蔬迴來,還有貨棧裏賣的鬆糖、瓜條兒,一樣稱兩斤。“
周氏歎了口氣,李大伯早就說過今年要開宴為李綺節慶生,她竟給忘得一幹二淨。乞巧有四樣講究,巧芽、巧果、巧飯、巧瓜,巧芽和巧果做起來最麻煩,尤其是巧芽,得提前十天就開始泡豆穀,準備好這兩樣,剩下的巧飯和巧瓜隻需要乞巧當天準備就成。現在隻能把乞巧交給婆子去操心,她得把精力放在為李綺節籌辦生日上。
寶珠這天去灶房提熱水,看到劉婆子坐在門前擦洗模子,奇道:“劉嬸,家裏要炸油鍋啦?“
模子是用木頭打的,用來製作各種麵點,常年鎖在櫃子裏,隻有重陽或者過年時蒸花糕才會拿出來用。
“明天炸巧果。“劉婆子答應一聲,把擦幹淨的模子擺在窗下晾曬,一套攏共有八樣,菱形、圓月形、拐棍形、尖角形、荷花形、梅花形、菊花形,還有最樸素的長條形,“對了,三娘喜歡什麽形狀的果子?我明天多做幾個。“
“多做幾個菊花的,每一朵瓣上點一枚紅糖,撒上桂花蜜,好吃又好看。“
“欸。“
寶珠迴到房裏,和李綺節說起炸巧果的事,“我去看看巧芽發得怎麽樣了,去年咱們的巧芽發得不好,今年一定要超過去年的。“
不就是發豆芽麽,最後能吃就行,管它發成什麽樣。
李綺節無可無不可,手裏拈著一枚細如須發的毛針,漫不經心地在一張繡帕上戳來戳去。前一陣李乙迴家,看她竟然一點針線活兒都不做,全部推給丫頭們忙活,很不高興,當著周氏的麵發話,勒令她撿起針線功夫,嫁衣可以交給繡娘們縫製,繡帕必須由她親自做!
李乙平時很少動怒,偶爾變臉也是故意裝深沉居多,真生起氣來,李綺節也不敢正麵和他相扛。她當然可以選擇把李乙的話當成耳旁風,左耳進右耳出就是,可一想到自己都要出閣了,而李乙鬢邊霜色越濃,漸漸露出老態,那點陽奉陰違的小心思,轉瞬消失得幹幹淨淨。
然而決心好下,真做起來才曉得其中艱難。這一陣閑暇時李綺節基本上都圍著針線活兒打轉,看丫頭們平時飛針走線,一刻鍾就能繡出一叢鮮活的蘭草,她哼哧哼哧半天,隻能繡半片歪歪扭扭的葉子。
連寶珠都不好意思違心誇她手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李綺節長歎一口氣,放下小笸籮,揉揉酸疼的指尖,才一轉眼的工夫,手上已經被毛針戳出好幾個血點了,“還是拿算盤來吧,我算會兒賬目。這幾樣活計你替我做了,別讓人瞧見。“
寶珠抿嘴一笑,接過笸籮,把繞成一團的絲線解開,一樣樣理順:“就說你是白費事嘛,不會針線活兒能咋了?咱們家又不要自己裁衣裳。“
看李綺節眉頭微蹙,她想了想,手裏的絲線在食指大小的小竹筒上繞了一圈又一圈,很快團出一隻小線圈子,“三娘不必憂愁,孫少爺那邊想來也不缺做活計的丫頭,以後外麵衣裳交給別人,孫少爺的貼身物件我替你做,絕不讓其他人沾手。“
李綺節輕笑一聲:“哪裏就至於如此。“
她不是在為針線活兒發愁,幾件衣裳罷了,誰做都一樣,難不成她不會做針線,孫天佑就嫌棄她了?
寶珠手熟,很快咬線頭收針,酉時末天還沒黑透時,她已經著手繡第三張絲帕了。
丫頭燃起油燈,李綺節催寶珠放下針線,“放著罷,又不急著用它,別把眼睛熬壞了。“
寶珠嗔了一句:“三娘!“
別人家待嫁的小娘子,巴不得整天不出門,繡嫁衣的繡嫁衣,做鞋子的做鞋子,大紅的袖衫,花團錦簇的霞帔,鑲金飾翠的鳳冠,衣領裙角的花枝藤蔓……一點都不假以他人之手。
不是家家戶戶都窮到必須新娘子自己動手裁衣,而是小娘子們借著一針一線,打發掉出閣前煎熬的日日夜夜,一點一點消減對家人的不舍離情,把心中那份難以言說的忐忑和恐懼,化作一腔期盼,全部繡進禮衣中,絲絲縷縷的經緯間,無不揉雜小娘子們對未來的美好冀望。
李綺節倒好,清算嫁妝的時候精神百倍,縫製嫁衣就直打瞌睡,不僅不自己動手做,連樣式衣料都不關心,後來幹脆把嫁衣禮冠一股腦拋給繡娘們忙活,問都懶得問一聲。
哪有這樣沒心沒肺的新嫁娘?不知道的,還以為李綺節對婚事不滿,無心出嫁呢!
寶珠隻能慶幸,好在孫少爺現今打著孫家公子的名頭在外邊走動,家裏沒有長輩,不然事情傳到孫家,三娘還沒進門,就得烙下一個“懶惰“的壞名聲!
想那孟七娘溫柔賢惠,乖巧順從,嫁到楊家還沒一年,已經傳出婆媳不和的齷齪來,虧得孟七娘大度,每次迴娘家都隻說高大姐的好處,從不抱怨。如果當初嫁給楊五郎的人是三娘,以她的脾氣,早和高大姐鬧起來了。
寶珠把毛針紮在一團棉花上,手指拂過繡帕上的紋路,難得的素色熟羅,觸感像綿軟的雲絮,熟羅是孫少爺送來的。按洪武年間的規矩,平民百姓不能穿熟羅的衣裳,但現在民間老百姓生活富裕,吃穿上開始講究起來,絲羅錦綢從不避忌,熟羅自然也不再是忌諱。
楊五郎早已經是陳年往事,三娘以後要嫁的人是孫少爺。孫少爺實在,隔三差五就派人往李家送禮,不是什麽名貴東西,不過是些吃的喝的玩的,鎮上就能買到,難得的是他肯為三娘費心。
寶珠冷眼旁觀了一陣,可以篤定孫少爺確確實實是對三娘有情,才會對婚事這般上心。大大小小的事都親自過問,一次次讓人傳話過來,詢問三娘的意見,以後儼然會把三娘捧在手心裏嬌寵珍愛。
不知不覺間,寶珠早已經把孫天佑出身上的那一點瑕疵拋諸腦後,現在她隻盼孫少爺和三娘成婚以後,能夠和和美美、安安穩穩過一輩子。
可李綺節言談間很少表露對婚事的向往或是懼怕,訂親前她從不著急,訂親後她也沒陡然放鬆,始終平靜從容,完全不像個待嫁的新娘子,態度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漫不經心,讓寶珠不由得暗暗提心吊膽:三娘到底在想什麽呢?
如果李綺節知道寶珠一直在懷疑她可能對婚事不滿,肯定會哭笑不得:如果嫁的是別人,她可能真會憂心忡忡,但既然已經明白孫天佑的心意,自己也下定決心要和對方共度一生,為什麽還要浪費時間和心力去患得患失?成親以後要糾結的事情還多著呢,婚禮不過是磨合的開始罷了。
而且,這個時代的婚禮,新娘子從頭到尾不用在賓客麵前露臉,婚服衣冠和整個流程必須符合禮製,不能自由發揮,隻需要按著規矩來就行。她見識過幾場婚宴,除了單純看熱鬧的賓客女眷,對新人來說,整個過程隻能用枯燥乏味四個字來形容,唯有宴席散後,夫妻倆才能單獨相對,所以她才樂得輕鬆:婚事什麽的,自有長輩們操勞,加上還有一個跟打了雞血似的孫天佑在前頭忙裏忙外,根本沒有她的用武之力,她隻需要管好自己的私人財務,把嫁妝一樣一樣理清了就行。
抓緊時間享受最後的單身時光,才是她的要緊事啊!
可惜孫天佑很沒有眼力見,無時不刻不想昭顯一下他的存在感,以提醒李綺節她很快就要嫁給對方。見天差人往李家送東西就算了,這天他竟然連個借口都懶得找,厚著臉皮登門蹭飯。
離年底越近,李大伯越覺得孫天佑麵目可憎,極是礙眼,大刀闊斧坐在堂屋正中,沉著臉問他為什麽到李家村來。
孫天佑語氣真誠,態度恭敬,但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他在睜著眼睛說瞎話:“今天侄兒去鎮上收貨,原本打算趕在落城門前返迴縣裏,誰知走在路上時,船底突然漏水了,因怕打濕船艙裏的貨物,隻能先靠岸休整,現在夥計們還在渡口卸貨呢。“
似乎怕李大伯不信,他特意側過身,露出半截濕噠噠的衣擺。
說的是倒黴事兒,但語氣裏的歡快怎麽都掩不住。
李大伯冷哼一聲,一旁的周氏則嚇了一跳:三娘生辰在即,九郎肯定是故意找借口來李家盤亙的,但他又不像是在說假話……難道說,他為了留宿李家,故意把一艘船給鑿破了?
那可是一艘大船呐!不是光禿禿幾片舢板小漁舟!
真真是青春正好的少年郎,行事沒有顧忌,隻曉得憑心意放肆!
周氏先是覺得不可思議,然後是一陣好笑,接著不免歎息,歎息之餘,又隱隱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悵惘。對於女兒家們來說,婚姻就像一場豪賭,賭注是小娘子們的一生,不論賭局輸贏,她們除了默默承受之外,沒有其他選擇。所以女人們必須賢良淑德,牢牢恪守三從四德,才能保證自己地位穩固。兩情相悅的婚姻,可遇而不可求。
孫天佑或許有失分寸,但少年人情正濃時,做出什麽驚人的舉動來都不足為奇。有情,總比無情好。
年底就是婚期,按規矩,新人最好迴避些時日,可正逢七夕,馬上就是李綺節的正生日,總不能真把孫天佑往外邊趕吧?
孫天佑知道周氏在猶豫,淡笑一聲,靜靜坐著喝茶。看他這副架勢,估計趕也趕不走。
周氏和李大伯小聲商量了一會兒,李大伯翻了個白眼,不滿地輕嗤一聲,“罷了,讓人收拾屋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