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表叔和楊天保父子被李乙趕出院門。


    楊表叔說盡好話,賠盡小心,李乙不為所動,因為顧忌李綺節的名聲,他忍著氣,沒有大聲吵嚷,隻喝令楊家人速速滾出李家。


    楊表叔滿麵羞愧,恨鐵不成鋼地瞪一眼捂著腦袋嚷疼的楊天保,帶著楊家仆從,狼狽離去。


    李大伯和周氏又是驚訝又是氣憤,茶也不吃了,月餅也不啃了,一遞一聲道:“楊家欺人太甚!我侄女一頂一的乖順伶俐,他們竟然要退親?“


    李大伯一巴掌拍在八仙桌上,氣得吹胡子瞪眼睛:“退就退!“


    周氏橫了李大伯一眼,嗔怪道:“官人莫說氣話了,快去勸勸二叔,好歹別氣出病來。“


    院子裏的李家家仆麵麵相覷,大氣不敢出一聲,悄悄散了。


    唯有李綺節一人暗暗歡喜:“總算了卻一樁煩心事。“


    李乙揣著一肚子火氣,踏進堂屋,一眼看見李綺節臉上還沒來得及藏起來的笑容,徐徐吐出一口濁氣。


    知女莫若父,李乙當然曉得女兒李綺節不樂意嫁給楊天保。


    到底是年紀小,隻知道意氣用事,不明白楊家的退親意味著什麽,也不知道她將來會麵臨多少煩難和苦楚。


    說起來都怪他這個做父親的當年一時心軟,放縱李綺節放腳,才會導致如今的局麵。


    媒婆進門,看她一雙天足,還沒開口,先就暗自搖頭了,怎麽可能為她謀求到好親事?


    真論起來,縣裏不纏腳的小娘子比比皆是,並不是說大腳就不能嫁人了。可有名有姓的體麵人家,都不屑於娶一個大腳媳婦進門,難道要把李綺節下嫁到鄉間人家去?


    李乙搖了搖頭,他自己便是從鄉野之地走出來的,鄉下雖然清淨,不講究大腳或是小腳,但大多是合族而居,一大家子從祖輩到重孫輩,男女老少,幾十口人住在一個大院子裏。整天雞飛狗跳,吵吵鬧鬧,兩口子夜裏背著人說幾句私房話,都會被姑嬸妯娌們聽見。一天到晚,扯不清的雞毛蒜皮。


    以李綺節的脾性,絕對不願嫁到那樣的人家去。


    按李乙的打算,最好李綺節能夠嫁給縣裏一戶殷實之家,和自家連著親,知根知底的,彼此還住得近,方便時時照應,他才能安心。


    楊家和李家是世交,祖祖輩輩姻親往來,家中富裕,楊天保不僅生得端正體麵,還拜在秀才門下上學讀書,將來肯定能掙一份功名,他隻有一個姐姐,家中人口簡單,正是最完美的選擇。


    可楊家卻退親了。


    大概是打擊太大,李乙連中飯都沒心思吃,脫了外麵穿的大衣裳,坐在房裏唉聲歎氣。


    李大伯進去勸了李乙幾句,豪氣道:“二弟不必發愁,咱們家三娘這樣的人品和相貌,多少人想求娶她,我都看不上!楊家身在福中不知福,三娘沒嫁到他們家,是他們家沒這個福氣!我看三娘那孩子主意大,比你這個阿爺有本事,要是她是個男兒身,我早幾年就把她搶到家裏做親兒子了!你呀,就是心思重,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管怎麽樣,三娘吃不了虧!“


    李大伯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昨天大侄女非要去縣城,第二天楊家就上門來退親了,李大伯覺得事情有些蹊蹺,他心裏隱隱約約有種感覺:大侄女似乎巴不得和楊天保撇清幹係。


    李乙麵上應著,強打起精神和李大伯說笑了幾句。


    寶珠把熱好的飯菜送到房裏,因李大伯在一旁殷殷相勸,李乙勉強吃了半碗蔥油拌麵,動了幾筷子糟鵝掌,喝了一盅甜米糟。


    李綺節見李乙肯吃點東西了,心下稍寬。


    要不是知道李乙是愛女心切,擔心她找不到好人家,才會如此傷懷鬱悶,李綺節都要懷疑李乙是不是有女婿狂熱症了。


    別人家的嶽丈,是女婿前世的死敵,怎麽看女婿怎麽不順眼,輕輕一個冰冷眼神,能把女婿嚇得屁滾尿流。


    李乙倒好,恨不能把未來女婿捧在手心裏嗬護。每迴楊天保上門,他都堆著一臉笑,把楊天保從頭誇到腳,再從腳誇到頭,親爹都沒他這麽稀罕的。


    現在楊天保這個未來女婿飛了,李綺節跟沒事人一樣照常吃吃喝喝,李乙卻如喪考妣、水米不進,大有以淚洗麵的架勢。


    李家家仆在私下裏說笑:“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咱們二老爺的親事沒談成咧!“


    劉婆子啐了一口:“胡唚什麽呢!那是因為三小姐心大,二老爺心重。“


    大郎李子恆呢?


    他心直,聽說楊家上門退親後,當即一卷袖子,抄起立在牆角的扁擔,鬧著要去找楊天保算賬。


    李綺節三言兩語就把大哥給勸住了:“這事鬧得越大,對我的名聲越不利。現在我們和楊家悄悄的把親事了結,等再過一兩年,彼此都忘了這事,再各自說親,誰也礙不著誰。大哥你到楊家去鬧一鬧,惡氣是出了,滿城人也都知道妹妹被人退親了。“


    李子恆一跺腳,丟了扁擔,握拳咬牙道:“咱們就隻能任楊家這麽欺負?“


    李綺節讓寶珠給李子恆篩了一杯去燥的武夷茶:“誰讓縣太爺是他們楊家人呢!“


    依據朝廷律法,本地舉子不可能獲封戶籍所在地的縣令,楊舉人卻當上了,不僅當上了,還當得風生水起。


    如果說其中沒有貓膩,李綺節是不信的。


    明朝官員的薪俸在曆朝曆代中屬於最低廉的水平。老朱家是窮苦人出身,痛恨一切貪官汙吏。一麵磕巴小氣,給官員的俸祿極低;一麵鐵麵無私,對*抓得非常嚴。


    朝堂上一批批被切瓜砍菜一樣摘了腦袋的大官就不說了,地方上的芝麻小官也處處受人監視。貪墨五十兩的,就可能被活活剝去人皮,再在裏頭填塞上稻草,做成人皮燈籠,擺在府衙裏,威懾官府裏的官員。


    寶鈔發行以來,官員們的俸祿開始以紙鈔的形式發放。一個七品小官,明麵上的薪資除了用來應付交際應酬,隻能勉強養活一家幾口人。


    在這種情況下,楊縣令還能年年攢下一筆不菲錢鈔,不僅接連蓋了好幾所庭院深深的幾進宅院,還出手闊綽,四處結交文人異士,不管誰有煩難,隻要求到他麵前,他都願意慷慨解囊,助人度過難關。


    楊縣令不是仗義疏財、靠名聲吃飯的江湖中人,他用楊家的積蓄來喂養本地的仁人誌士,肯定所圖不小。


    對於楊縣令那種笑裏藏刀的老狐狸,李綺節認為,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和他打交道。


    萬萬沒有想到,李綺節白天才和李子恆道明其中的利害關係,當天夜裏,老狐狸楊舉人就帶著兒子楊天佑找上李家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小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青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青梅並收藏明朝小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