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家婆子那兒迴來了之後,洛青菱心中緊繃著的一根弦總算是鬆了一些。
雖說寧歸如今已經癡癡傻傻,但人還活著,還平平安安的,這便已足夠了。對於此時的洛青菱而言,能得知親人平安的消息總比日夜提心吊膽要好上許多。不過說起來,自己成了洛府嫡女之後,年紀反倒比寧歸要小上兩歲了。
放心了之後,洛青菱便如之前一般,窩在自己的院子裏不出門了。
洛青菱倚著墊了用五色絲線繡迎春花的引枕在軟榻上,手裏捧了甜白瓷畫蝶戲蘭花的茶盅,裏頭泡了去年秋日摘的桂花熏製的花茶。素來不愛出門的夏荷正坐了張小錦杌子在安若曦邊上,拿了秋色錦正繡著百蝶穿花的圖樣。她的繡活雖還及不上她娘,但已經比許多年紀還大她的繡娘要好了,就連那錦繡閣裏的大娘看過她的繡活之後都誇她有天分。
不過說起來,她的繡工好,並不止是天分好的問題。夏荷一年都不愛出去幾迴,躲在屋子裏的時候便是繡花,這樣苦練下來,繡活若不好也說不過去了。
除了夏荷在屋子裏之外,紫鴛也正坐在屋子裏頭,在屋裏頭撒了迎春花的花瓣。此時她正迴頭對洛青菱笑道,“姑娘,這屋子裏偶爾敞開了通通氣也是好的,這些花瓣兒都是秋菊今兒早起去摘的,上頭還有晨露呢。”
洛青菱點了點頭,目光往右移去,右邊雕花高幾上擺了一個青瓷美人觚,裏麵插了幾支沾著露珠兒的花兒,都是應季的,挑出品相最好的插上去。
這洛府嫡女的日子,過得還真是不錯啊。
微微垂下眼,洛青菱輕笑。這所有錦繡浮華的物件,吃得穿的用的無不精細用心,都是由於她是洛府裏的嫡女,老夫人最疼愛的孫女兒的緣故。
這時路嬤嬤掀了珠簾進了裏屋,手裏拿了托盤,上擺著一碗藥湯,老遠都能聞到那濃濃的藥味,口中說著:“姑娘,這是煎好放在一邊晾涼了的藥湯,如今溫度正好,你趕緊喝了吧。”
想必是前幾日洛青菱借著藥湯過燙的借口,過後偷偷倒了那些藥的事情被路嬤嬤發現了,這會兒連這個借口都給堵上了。藥碗端過來之後,路嬤嬤就站在一邊,非要盯著洛青菱將藥灌進嘴裏不可。
洛青菱無奈一笑,她並不知柳姨娘的人究竟是誰,更不知那毒是下在了哪裏。興許是藥裏,又興許是香裏,抑或者是她絞盡腦汁都想不出的地方。
她瞧了一眼還在冒著熱氣的藥碗,對著路嬤嬤一笑,“
嬤嬤,惠蘭已經迴來了罷?”
似是覺得她轉移注意力,但路嬤嬤仍是點了點頭,“她在第二日迴來了,聽說春香被趕出府了一直心懷愧疚,想去春香家中瞧瞧。”
洛青菱想了想便問道,“那十八兩銀子是怎麽迴事?”
“後來老夫人也問過她的。”路嬤嬤一臉無奈,“那惠蘭隻說是平日裏攢下來的,可誰都知道她來這院子不過一年,又是個三等的丫鬟,就算不吃不喝也攢不了這麽多錢。老夫人聽過後也隻是讓她迴來,並沒追究她的錯。”
聽到這洛青菱一驚,老夫人竟沒追究麽?
對於老夫人的脾氣洛青菱還是知道一些的,旁的不說,但是老夫人有一項是旁人都知道的,那就是老夫人極其護短。凡是她喜歡的人,哪怕做的再錯,隻要是與外人對峙的時候,老夫人都會盡可能的護著自己的人。
春香此次雖說傷了老夫人的心,但她好歹有著與老夫人十多年的情分在。若是老夫人趁機發落惠蘭這不奇怪,但此次竟什麽懲治都沒有,這便是怪事了。
難不成是因為這一次春香傷透了老夫人的心,老夫人再不將她看在眼裏了?
洛青菱微微搖了搖頭,不,老夫人絕不會這樣。
那麽看來,這個之前自己認為是極其老實的惠蘭,其實是個有心計的?
想起惠蘭那行事做派,洛青菱又不由得否定了自己剛剛所想的事情。那惠蘭若真是個有心計的,平日裏做事說話總會看得出來。更何況並非人人都有自己這種詭譎的遭遇,她此時不過十多歲的孩子,如何能做到這種事情?
不過說起來,自己對那惠蘭其實也並不熟悉,看來今後要好好觀察一番了。
她揉了揉眉心,這屋子裏盡是一些不能放心的人,自個兒做事都要束手束腳的,得盡快打破這種局麵才行。
路嬤嬤板著臉站在旁邊,說話的聲音都如同一條直線似的,“姑娘,您還是趁熱將藥喝了罷,涼了藥性就不好了。”
洛青菱一怔,想起當初那次偶然聽到的消息,上輩子這嫡女死去是由於跟在她身邊那個人下的藥過量了,才導致她受不住死了。不然也最多如同那洛禮明一樣,被人當作是天生體虛養到二十來歲才死,畢竟柳姨娘還不想那麽快打草驚蛇。
所以眼前這藥,縱使是放了那毒,亦是可以吃的。
她不由得苦笑,畢竟這身子早已中過毒了,這會兒吃或不吃,倒也
沒多大的區別。她捏著鼻子一口灌下,站在一邊的路嬤嬤迅速遞過裝蜜餞的陶瓷罐子。
洛青菱一隻手端著藥碗,一隻手在蜜餞罐子裏摸了摸,咽下最後一口藥湯的時候迅速將蜜餞放入嘴裏。
苦味和甜味在舌尖糾纏,漸漸的蔓延開來。那苦味漸漸的散去,洛青菱又撚起一顆蜜餞,口中的甜味愈多,抵過了苦味。
瞧見她吃下了藥,路嬤嬤鬆了口氣,將蜜餞罐子的蓋子合上,將藥碗放到托盤上頭,端著托盤出去。走到了門口,正好碰到了不知從哪迴來的秋菊。
秋菊一瞧見路嬤嬤,原本輕飄飄的腳步立時停住,乖巧的垂手站在一邊。路嬤嬤嚴厲的盯了她一眼,“如此毛毛躁躁,仔細給姑娘闖了禍!”
被路嬤嬤訓斥對於秋菊來說是家常便飯,更知道她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隻乖順的應下,在路嬤嬤走了之後吐了吐舌頭,大步竄進了屋子裏。
秋菊竄進了裏屋,大大咧咧的掀開珠簾,攪得那些珠串兒一陣亂響。
瞧屋子裏的人都抬起頭來看她,她撓了撓頭,看向洛青菱,“姑娘,上次您找我問的事兒我打探到了!”
聽她這麽說,洛青菱支起身子,拍了拍身邊的軟塌,“過來坐這,說給我聽。”
秋菊本就是個不細心的頑性子,猶豫了一下便笑著坐了上去,實實的整個身子都窩了進去,看的紫鴛不由得朝天翻了一個白眼。
雖說寧歸如今已經癡癡傻傻,但人還活著,還平平安安的,這便已足夠了。對於此時的洛青菱而言,能得知親人平安的消息總比日夜提心吊膽要好上許多。不過說起來,自己成了洛府嫡女之後,年紀反倒比寧歸要小上兩歲了。
放心了之後,洛青菱便如之前一般,窩在自己的院子裏不出門了。
洛青菱倚著墊了用五色絲線繡迎春花的引枕在軟榻上,手裏捧了甜白瓷畫蝶戲蘭花的茶盅,裏頭泡了去年秋日摘的桂花熏製的花茶。素來不愛出門的夏荷正坐了張小錦杌子在安若曦邊上,拿了秋色錦正繡著百蝶穿花的圖樣。她的繡活雖還及不上她娘,但已經比許多年紀還大她的繡娘要好了,就連那錦繡閣裏的大娘看過她的繡活之後都誇她有天分。
不過說起來,她的繡工好,並不止是天分好的問題。夏荷一年都不愛出去幾迴,躲在屋子裏的時候便是繡花,這樣苦練下來,繡活若不好也說不過去了。
除了夏荷在屋子裏之外,紫鴛也正坐在屋子裏頭,在屋裏頭撒了迎春花的花瓣。此時她正迴頭對洛青菱笑道,“姑娘,這屋子裏偶爾敞開了通通氣也是好的,這些花瓣兒都是秋菊今兒早起去摘的,上頭還有晨露呢。”
洛青菱點了點頭,目光往右移去,右邊雕花高幾上擺了一個青瓷美人觚,裏麵插了幾支沾著露珠兒的花兒,都是應季的,挑出品相最好的插上去。
這洛府嫡女的日子,過得還真是不錯啊。
微微垂下眼,洛青菱輕笑。這所有錦繡浮華的物件,吃得穿的用的無不精細用心,都是由於她是洛府裏的嫡女,老夫人最疼愛的孫女兒的緣故。
這時路嬤嬤掀了珠簾進了裏屋,手裏拿了托盤,上擺著一碗藥湯,老遠都能聞到那濃濃的藥味,口中說著:“姑娘,這是煎好放在一邊晾涼了的藥湯,如今溫度正好,你趕緊喝了吧。”
想必是前幾日洛青菱借著藥湯過燙的借口,過後偷偷倒了那些藥的事情被路嬤嬤發現了,這會兒連這個借口都給堵上了。藥碗端過來之後,路嬤嬤就站在一邊,非要盯著洛青菱將藥灌進嘴裏不可。
洛青菱無奈一笑,她並不知柳姨娘的人究竟是誰,更不知那毒是下在了哪裏。興許是藥裏,又興許是香裏,抑或者是她絞盡腦汁都想不出的地方。
她瞧了一眼還在冒著熱氣的藥碗,對著路嬤嬤一笑,“
嬤嬤,惠蘭已經迴來了罷?”
似是覺得她轉移注意力,但路嬤嬤仍是點了點頭,“她在第二日迴來了,聽說春香被趕出府了一直心懷愧疚,想去春香家中瞧瞧。”
洛青菱想了想便問道,“那十八兩銀子是怎麽迴事?”
“後來老夫人也問過她的。”路嬤嬤一臉無奈,“那惠蘭隻說是平日裏攢下來的,可誰都知道她來這院子不過一年,又是個三等的丫鬟,就算不吃不喝也攢不了這麽多錢。老夫人聽過後也隻是讓她迴來,並沒追究她的錯。”
聽到這洛青菱一驚,老夫人竟沒追究麽?
對於老夫人的脾氣洛青菱還是知道一些的,旁的不說,但是老夫人有一項是旁人都知道的,那就是老夫人極其護短。凡是她喜歡的人,哪怕做的再錯,隻要是與外人對峙的時候,老夫人都會盡可能的護著自己的人。
春香此次雖說傷了老夫人的心,但她好歹有著與老夫人十多年的情分在。若是老夫人趁機發落惠蘭這不奇怪,但此次竟什麽懲治都沒有,這便是怪事了。
難不成是因為這一次春香傷透了老夫人的心,老夫人再不將她看在眼裏了?
洛青菱微微搖了搖頭,不,老夫人絕不會這樣。
那麽看來,這個之前自己認為是極其老實的惠蘭,其實是個有心計的?
想起惠蘭那行事做派,洛青菱又不由得否定了自己剛剛所想的事情。那惠蘭若真是個有心計的,平日裏做事說話總會看得出來。更何況並非人人都有自己這種詭譎的遭遇,她此時不過十多歲的孩子,如何能做到這種事情?
不過說起來,自己對那惠蘭其實也並不熟悉,看來今後要好好觀察一番了。
她揉了揉眉心,這屋子裏盡是一些不能放心的人,自個兒做事都要束手束腳的,得盡快打破這種局麵才行。
路嬤嬤板著臉站在旁邊,說話的聲音都如同一條直線似的,“姑娘,您還是趁熱將藥喝了罷,涼了藥性就不好了。”
洛青菱一怔,想起當初那次偶然聽到的消息,上輩子這嫡女死去是由於跟在她身邊那個人下的藥過量了,才導致她受不住死了。不然也最多如同那洛禮明一樣,被人當作是天生體虛養到二十來歲才死,畢竟柳姨娘還不想那麽快打草驚蛇。
所以眼前這藥,縱使是放了那毒,亦是可以吃的。
她不由得苦笑,畢竟這身子早已中過毒了,這會兒吃或不吃,倒也
沒多大的區別。她捏著鼻子一口灌下,站在一邊的路嬤嬤迅速遞過裝蜜餞的陶瓷罐子。
洛青菱一隻手端著藥碗,一隻手在蜜餞罐子裏摸了摸,咽下最後一口藥湯的時候迅速將蜜餞放入嘴裏。
苦味和甜味在舌尖糾纏,漸漸的蔓延開來。那苦味漸漸的散去,洛青菱又撚起一顆蜜餞,口中的甜味愈多,抵過了苦味。
瞧見她吃下了藥,路嬤嬤鬆了口氣,將蜜餞罐子的蓋子合上,將藥碗放到托盤上頭,端著托盤出去。走到了門口,正好碰到了不知從哪迴來的秋菊。
秋菊一瞧見路嬤嬤,原本輕飄飄的腳步立時停住,乖巧的垂手站在一邊。路嬤嬤嚴厲的盯了她一眼,“如此毛毛躁躁,仔細給姑娘闖了禍!”
被路嬤嬤訓斥對於秋菊來說是家常便飯,更知道她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隻乖順的應下,在路嬤嬤走了之後吐了吐舌頭,大步竄進了屋子裏。
秋菊竄進了裏屋,大大咧咧的掀開珠簾,攪得那些珠串兒一陣亂響。
瞧屋子裏的人都抬起頭來看她,她撓了撓頭,看向洛青菱,“姑娘,上次您找我問的事兒我打探到了!”
聽她這麽說,洛青菱支起身子,拍了拍身邊的軟塌,“過來坐這,說給我聽。”
秋菊本就是個不細心的頑性子,猶豫了一下便笑著坐了上去,實實的整個身子都窩了進去,看的紫鴛不由得朝天翻了一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