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夫人分別了之後,洛青菱便拍了拍路嬤嬤的手,讓她收拾好東西去通知王家婆子。
路嬤嬤雖說對於她如此著急感到十分的詫異,卻也沒說什麽,先讓紫鴛過去知會一聲,自己抱著洛青菱迴了院子。
說要收拾,其實也沒什麽好收拾的,不過是替洛青菱披上一件輕緞子的鬥篷,以免受涼罷了。
迴到院子裏帶上一堆的丫鬟婆子,這就出門了。
洛府家生子住的地方很近,坐在素帷小轎裏頭沒有半刻就到了。王家婆子接到了紫鴛的消息之後便帶著她早早的等在了街口,這會兒正跟在路嬤嬤旁邊小步快走著,一邊還跟轎子裏的洛青菱介紹著這塊地方。
洛青菱打斷了她,“王家婆子,那被母親救下來的孩子長什麽樣的?”
被她打斷了,這王家婆子一愣,不過她是跟在大夫人身邊的,女兒又正是紫鴛,自然對洛青菱十分巴結。這會兒聽見她這麽問,便笑著轉了話題。
“那孩子長的倒是不錯,白白淨淨的,隻是跟個悶葫蘆似的,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後來請了大夫來瞧過了,說是腦子不好,已經傻了。真是個可憐見的,看起來多好一孩子,怎麽就傻了呢!”
王家婆子還在不停地絮叨著,可是洛青菱的心思早已經不在這上頭了。轎子一停,她便迫不及待的衝了出來,倒把在一邊的王家婆子嚇了一跳。
素帷小轎停在了一處小院的門口,這一整條街的奴仆們早已接到了消息,這會兒都站到了幾家門口。有抱著孩子的,有垂髫小兒,還有一群見過的沒見過的麵孔。
洛青菱下轎的時候,便是在這群人的眼光中出來的。
她微微有些不自在,不過瞬間將這些都拋諸腦後,快步衝進了眼前的院子裏。
那被救下來的孩子正被王家婆子的男人牽著,站在院子當中,要給洛青菱行禮。他麵無表情,眼神直直的瞧著前方,一直到洛青菱都走到他跟前了,他依然是這幅模樣。
王家那男人有些尷尬,訕訕的同洛青菱解釋,“六姑娘,這孩子是個傻的,什麽都不懂……”
他接下去說的話再也沒入的洛青菱的耳朵了,她仔細地看著跟前這個比她略高一些的男童,心底泛起了無限的喜悅,同時泛起了無限的酸澀。
是寧歸,真的是寧歸!
可是他已經成了一個傻子!
上蒼憐憫,幸而他還活著,這便足
夠了。正如大夫人說的那樣,養上一輩子又如何?這是她的親人啊,縱是要讓她養一輩子,那也是她該做的。
她欠寧歸的,實在是太多了。
被一個人這樣盯著,任誰都會覺得奇怪,哪怕是個癡兒。寧歸本來渙散的眼神漸漸的凝聚,看向一直盯著他的洛青菱,眨了眨眼,依舊是麵無表情。
寧歸的麵容也與漢人不太一樣,確切來說,這個時候的他的頭發甚至都不是黑色,雖然隨著年紀的增長,頭發變得全黑,但依然並非漢人模樣。
這個世道,胡人和漢人在一起生下來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大半是胡姬和漢人生的,還有一些是被擄掠的漢人女子和胡人生的。這些孩子若是沒有一個漢人的爹,在大韻的國土上隻會被人欺淩。
而這些孩子在他們的父母心中,大多也是恥辱,所以這些孩子又大多是孤兒。
寧歸正是其中之一,無父無母,才會被人拐來也沒有人上門討要自己的孩子。
雖說在如今大韻的權貴之中流行豢養胡姬美人,但一旦有了孩子,那身價便會大跌,生下來的孩子也並不會被承認。正如上一輩子的洛青菱,雖然流著洛家的血,但誰都不會承認她是洛家的正經主子。
洛青菱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寧歸,他的膚色十分的白皙,眼窩很深,兩道眉粗而不亂,唇抿成了一條線。身上穿著青色粗布的衣裳,膝蓋上頭還打著一塊補丁,不過勝在幹淨整潔。他就那麽直直的站在那兒,不言不語,若是不知道他是傻子的人,大概會覺得這是個早熟又聰慧的孩子。
如此安靜又乖巧,也難怪一向不喜外族人的王家婆子都會歎一聲可惜了。
洛青菱壓下心中的酸澀,笑著抬頭對路嬤嬤和王家婆子說道,“我瞧他這個樣子挺乖順的,怎麽就傻了呢?”
王家婆子湊了上來,“姑娘說的是啊!他平日裏也都是這樣的,除了不說話,你叫他去哪他就去哪兒,自個兒在一邊坐上一天都沒事。一開始還懷疑他是不是啞巴,可那大夫說並非天生如此,大概是傻了,就不會說話了。”
竟然是這樣麽?
再將眼神轉向他,單單看著他的模樣,卻也並不覺得他是個傻子。隻是站了這麽久他也沒一句話,縱然是知道上輩子他便是個不愛說話的也不會這樣,更何況他如今不過是個孩子罷了。
洛青菱的眼神微微有些黯淡,看來,是真的傻了。
“對了,他有名
兒沒?我該叫他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王家婆子的麵上有些尷尬,搖了搖頭,“六姑娘,這孩子是個孤兒,哪裏來的名呢?”
洛青菱一拍手,“既是如此,那我替他取個名字好不好?”歪著頭想了想,她笑了起來,“就叫寧歸吧!祖父不是有一首詩最是出名麽?裏頭便有一句我記得很清楚,叫‘百年之後願寧歸’。雖說我不太懂這其中的意思,不過我覺得這個寓意是極好的,你們覺著怎樣?”
偏過頭去,笑靨如花,誰也沒瞧見她眼底的那一抹痛苦。
寧歸啊……寧歸!
她這麽說,幾個丫鬟婆子如何懂得她真正的意思,隻都笑著叫好。大多當她是孩兒心性,平日裏體虛不常見人,此時見到一個同齡的孩子覺得親切才給他取名的。
洛青菱牽起寧歸的袖口,認真的盯著他幽深的眸子,“從今之後,你便叫做寧歸了,你可要記得啊。”
可寧歸依然懵懵懂懂的,眼神瞧都沒有瞧她,任她牽著,神智卻不知去了哪裏。他這幅模樣,叫洛青菱心頭滴血,卻不好表現出來。
路嬤嬤雖說對於她如此著急感到十分的詫異,卻也沒說什麽,先讓紫鴛過去知會一聲,自己抱著洛青菱迴了院子。
說要收拾,其實也沒什麽好收拾的,不過是替洛青菱披上一件輕緞子的鬥篷,以免受涼罷了。
迴到院子裏帶上一堆的丫鬟婆子,這就出門了。
洛府家生子住的地方很近,坐在素帷小轎裏頭沒有半刻就到了。王家婆子接到了紫鴛的消息之後便帶著她早早的等在了街口,這會兒正跟在路嬤嬤旁邊小步快走著,一邊還跟轎子裏的洛青菱介紹著這塊地方。
洛青菱打斷了她,“王家婆子,那被母親救下來的孩子長什麽樣的?”
被她打斷了,這王家婆子一愣,不過她是跟在大夫人身邊的,女兒又正是紫鴛,自然對洛青菱十分巴結。這會兒聽見她這麽問,便笑著轉了話題。
“那孩子長的倒是不錯,白白淨淨的,隻是跟個悶葫蘆似的,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後來請了大夫來瞧過了,說是腦子不好,已經傻了。真是個可憐見的,看起來多好一孩子,怎麽就傻了呢!”
王家婆子還在不停地絮叨著,可是洛青菱的心思早已經不在這上頭了。轎子一停,她便迫不及待的衝了出來,倒把在一邊的王家婆子嚇了一跳。
素帷小轎停在了一處小院的門口,這一整條街的奴仆們早已接到了消息,這會兒都站到了幾家門口。有抱著孩子的,有垂髫小兒,還有一群見過的沒見過的麵孔。
洛青菱下轎的時候,便是在這群人的眼光中出來的。
她微微有些不自在,不過瞬間將這些都拋諸腦後,快步衝進了眼前的院子裏。
那被救下來的孩子正被王家婆子的男人牽著,站在院子當中,要給洛青菱行禮。他麵無表情,眼神直直的瞧著前方,一直到洛青菱都走到他跟前了,他依然是這幅模樣。
王家那男人有些尷尬,訕訕的同洛青菱解釋,“六姑娘,這孩子是個傻的,什麽都不懂……”
他接下去說的話再也沒入的洛青菱的耳朵了,她仔細地看著跟前這個比她略高一些的男童,心底泛起了無限的喜悅,同時泛起了無限的酸澀。
是寧歸,真的是寧歸!
可是他已經成了一個傻子!
上蒼憐憫,幸而他還活著,這便足
夠了。正如大夫人說的那樣,養上一輩子又如何?這是她的親人啊,縱是要讓她養一輩子,那也是她該做的。
她欠寧歸的,實在是太多了。
被一個人這樣盯著,任誰都會覺得奇怪,哪怕是個癡兒。寧歸本來渙散的眼神漸漸的凝聚,看向一直盯著他的洛青菱,眨了眨眼,依舊是麵無表情。
寧歸的麵容也與漢人不太一樣,確切來說,這個時候的他的頭發甚至都不是黑色,雖然隨著年紀的增長,頭發變得全黑,但依然並非漢人模樣。
這個世道,胡人和漢人在一起生下來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大半是胡姬和漢人生的,還有一些是被擄掠的漢人女子和胡人生的。這些孩子若是沒有一個漢人的爹,在大韻的國土上隻會被人欺淩。
而這些孩子在他們的父母心中,大多也是恥辱,所以這些孩子又大多是孤兒。
寧歸正是其中之一,無父無母,才會被人拐來也沒有人上門討要自己的孩子。
雖說在如今大韻的權貴之中流行豢養胡姬美人,但一旦有了孩子,那身價便會大跌,生下來的孩子也並不會被承認。正如上一輩子的洛青菱,雖然流著洛家的血,但誰都不會承認她是洛家的正經主子。
洛青菱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寧歸,他的膚色十分的白皙,眼窩很深,兩道眉粗而不亂,唇抿成了一條線。身上穿著青色粗布的衣裳,膝蓋上頭還打著一塊補丁,不過勝在幹淨整潔。他就那麽直直的站在那兒,不言不語,若是不知道他是傻子的人,大概會覺得這是個早熟又聰慧的孩子。
如此安靜又乖巧,也難怪一向不喜外族人的王家婆子都會歎一聲可惜了。
洛青菱壓下心中的酸澀,笑著抬頭對路嬤嬤和王家婆子說道,“我瞧他這個樣子挺乖順的,怎麽就傻了呢?”
王家婆子湊了上來,“姑娘說的是啊!他平日裏也都是這樣的,除了不說話,你叫他去哪他就去哪兒,自個兒在一邊坐上一天都沒事。一開始還懷疑他是不是啞巴,可那大夫說並非天生如此,大概是傻了,就不會說話了。”
竟然是這樣麽?
再將眼神轉向他,單單看著他的模樣,卻也並不覺得他是個傻子。隻是站了這麽久他也沒一句話,縱然是知道上輩子他便是個不愛說話的也不會這樣,更何況他如今不過是個孩子罷了。
洛青菱的眼神微微有些黯淡,看來,是真的傻了。
“對了,他有名
兒沒?我該叫他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王家婆子的麵上有些尷尬,搖了搖頭,“六姑娘,這孩子是個孤兒,哪裏來的名呢?”
洛青菱一拍手,“既是如此,那我替他取個名字好不好?”歪著頭想了想,她笑了起來,“就叫寧歸吧!祖父不是有一首詩最是出名麽?裏頭便有一句我記得很清楚,叫‘百年之後願寧歸’。雖說我不太懂這其中的意思,不過我覺得這個寓意是極好的,你們覺著怎樣?”
偏過頭去,笑靨如花,誰也沒瞧見她眼底的那一抹痛苦。
寧歸啊……寧歸!
她這麽說,幾個丫鬟婆子如何懂得她真正的意思,隻都笑著叫好。大多當她是孩兒心性,平日裏體虛不常見人,此時見到一個同齡的孩子覺得親切才給他取名的。
洛青菱牽起寧歸的袖口,認真的盯著他幽深的眸子,“從今之後,你便叫做寧歸了,你可要記得啊。”
可寧歸依然懵懵懂懂的,眼神瞧都沒有瞧她,任她牽著,神智卻不知去了哪裏。他這幅模樣,叫洛青菱心頭滴血,卻不好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