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英風塵樸樸地迴到劉公島,他去了一趟京城。
守序在南海號的會議室接見了他,“金兄此行可還順利?”
金士英向守序表示謝意,“多虧國主贈送的建虜首級,讓金某得償所願。”
“山東都指揮使司成山衛指揮僉事,威海營守備。”守序拿起金士英的告身,“恭喜金兄了,一迴國就成為四品武將。”
金士英道:“原本也不會這般快就能辦下來,京城有許多衙門要跑。我要繼承父親的世職,也少不得要花許多銀子打通關節。”
“哦,那金兄得到了貴人相助?”
金士英有些激動,他朝北拱手道:“是皇上親自關注了我的事,那些衙門才沒敢拖延。”
戰事正緊,一顆八旗副都統的首級在京城造成不小的轟動。皇帝好不容易發現一個能打建虜的將領,還是血戰殉國的忠良之後。如今正是用人之時,來自宮廷的幹預讓金士英的北京之行很是順利。
金士英父親金國鳳的世職不在山東,他的籍貫在山西。是登萊巡撫的請求,讓皇帝大筆一揮,把他調到了山東。金士英掛職的成山衛在威海衛東邊,管轄著成山頭附近區域,是個更小的軍衛。
指揮僉事是金士英的衛所本官,威海營守備是在鎮戍製下金士英的實際職務,衛所本官對金士英來說隻是個帶俸官,實際並不管衛事,成山衛有自己的見任官管衛事。這套職官體係有點像宋朝寄祿官和差遣分開的體製。
金士英表情很凝重,“國主,現在事情很不妙,建州大軍十萬破關南下,北直隸到處都是狼煙。我到登萊後看到曾中丞已經在布置登州城守諸事了。”
守序起身道:“建州兵距離我們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近。”他說完便領著金士英下船,順著島上的道路拾級而上,登上最高處的瞭望台。守序遞給金士英一具望遠鏡。黑壓壓的難民紮堆居住在海邊,燃起星星點點的篝火。威海衛附近農業並不發達,還有些荒地樹林之屬,如今都被難民們砍伐下來搭建窩棚,充作取暖做飯的燃料。
“我初步打探了一下,都是西麵諸府來的難民。”守序道。
金士英從北京迴來走的是海路,他從天津上船直接到了登州,對陸上戰局發展並不了解。“難民已經到了威海衛,看起來,實際的戰局比登州了解到的情況還要糟。”
守序問他,“你現在是威海營守備,接下來打算怎麽辦?”
如此多難民聚集附近,讓威海衛城如臨大敵。如果難民一旦有變,就憑衛城現有的那點力量根本彈壓不了。
金士英放下望遠鏡,“事態緊急,我得立即去威海布置衛城的防禦。”
“建州兵隨時會出現在威海,你確定要去冒險?”
金士英神態很坦然,“為天子守一方土,金某職責所在,不敢懈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守序問道,“那登州能給你能多少支援?”
金士英指了指港口的船,“就隻有送我來的那艘船,裝了2000石糧食。”
威海衛好歹也是座海防要塞,威海營作為附近唯一的戰鬥力量,登州才給這麽點支援,守序有些驚訝,“其他沒有了?”
金士英苦笑搖頭,“我去京城這一趟,才知道朝廷有多困難。朝廷隻給了我官位告身和名義,沒有錢也沒有兵。登州的曾中丞現在要把全部的力量都用來抵禦建虜,也很難抽出物資來支援我。”
“那你從哪裏開始?”
“曾中丞讓我用遼東迴來的人就地成立威海營,威海營有500的兵額,缺編的部分,我可以從難民中招募。”
“武器怎麽辦?”
“中丞給我簽發了手令,允許我調用威海衛和成山衛武庫裏的庫存器械,應該勉強足夠。”
登萊巡撫位高權重,可要辦的事情也多,東挪西湊,才擠出來一點資源給金士英。
守序歎了口氣,“你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請說吧,我盡力而為。”
金士英漲紅了臉開口道,“真有件事需要國主幫忙,新軍肇建,我需要一些銀子。”
守序道:“我現在手頭的銀子也不太多,很難支援你啊。”
看著金士英臉色漲得通紅,守序想想道,“金兄,你知道我在南邊有一方國土,現在是地多人少。如果你能說服一些難民隨我南下,每一人登船我給你2兩銀子如何?”
金士英聽完後認真地問起守序:“國主莫不是要販賣他們做奴?”
守序立即否認,“怎麽會,除了一些戰俘,我國中並無多少奴隸。”
“貴國土地肥沃嗎?這可是數千難民。”
“台灣膏腴之地,非常適合開墾。福建的鄭芝龍前幾年移民數萬去了台南。難民若去了我那裏,人人都能分到田地。”
見金士英陷入了思索中,守序也不想隱瞞什麽,“台北就是有些瘴氣,北方人去了比起南方移民可能難以適應。”
水土不服很好理解,金士英道,“請國主容我考慮幾日,我需要先了解難民的狀況。”
守序同意。其實這些天劉公島上陸續有了300多人,多數都是難民中比較有錢的那部分人。他們在威海尋求可以南下的中國商船,商船的倉位總是寶貴的,各個船主也隻能滿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因此有些船主就向守序詢問能否接納難民,守序答應了,人口正是他需要的。
其實守序能提供很好的條件,這些移民即便到了江南,多數人也沒什麽出路。無產無業坐吃山空,將來的生活會是大問題。而在台灣,守序能夠分給他們土地,如果不會種地,那邊也有很多非農業的崗位需求。但守序作為半個洋夷,難民對跟他去台灣還是顧慮重重,招募移民的工作進展很慢。這個時候如果有來自明朝官方的背書,將會是一大助力。
金士英與守序又交談了一陣,便離開劉公島,匆匆帶兵去威海衛上任。
幾天後,情況越來越嚴重。天降大雪,威海衛城外出現了大批凍餓而死的難民。金士英盡力在難民中招募了一些青壯,他的威海營最後超編了200人,可這也是杯水車薪。已經不允許他再猶豫下去了,金士英再次登島,與他同行的是與守序有過幾麵之緣的臨清商人王士則。
如今的王士則早已沒有了當初豪氣衝天的模樣,精神狀態很差,他是代表登萊巡撫曾櫻來的,見到守序便火急火燎的問道:“國主可否賣我一些大炮?”
南海號現在也隻剩下20門炮,守序聽了有些為難,“這是中丞大人的意思?”
王士則道:“對,建奴已經圍住了萊州府,登州危在旦夕,請國主千萬要允諾在下。”
守序皺眉道:“王先生,不是我不想幫你們,可我船上的炮也不太夠了。”
王士則一揖到底,“國主大人,守序兄,我求求你了。我是從臨清跑出來的,臨清百姓屍骸如山若嶺,登州千萬不能再像臨清一樣失守了。”
金士英道:“國主大人,現在登州卡住從內地至膠東的北方道路;中間的濰縣軍民在建虜圍城中拚死抵抗;即墨營和文登營守住了南線,如此才確保膠東的安全。此三城若一城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王士則著急上火,“我出來時,巡撫大人告訴我,隻要大人肯賣紅夷大炮,他會盡力滿足你的所有需要。”
守序歎了口氣,“我賣,但隻有6門炮,不能再多了。火藥和炮彈得你們自己解決。”
王士則重重舒了一口氣,“火藥炮子無須國主操心。這6門炮國主你買多少錢?”
守序想了想,“銀子你們留著吧,現在正是用錢時。我隻要人和船。”
“什麽人,什麽船?”
“鐵匠、船匠、舵工,能跑南洋的船和船戶。”
王士則一口答應下來,“包在我身上,這些登州都有。船戶和舵工我從軍戶裏給你招募。”
守序道:“要可靠。”
“你放心,都是家世清白的良民。我把他們全家都送過來給你。”
對王士則來說,兵荒馬亂之中搞些人和船比銀子要簡單多了。登州附近聚集的難民更多,隻要在文檔裏動動手腳,報這些人被建奴掠去就是。他這隻是賣人,明軍中還有大把砍人的部隊,殺自己老百姓向上謊報軍功。戰船就更簡單了,戰事緊急頻繁出動,“漂沒”了唄。現在軍情如火,難民成群,紅夷大炮和人的比重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了。
金士兵見巡撫的事情談完了,說道,“國主大人,我也同意你上次的建議。”
守序點點頭,人換銀子糧食鯨肉,“我的船現在能裝近2000人,請兩位按照這個數辦吧。”
王士則思索一陣道:“我能再給你5艘船,請國主把島上的鯨肉糧食棉布都賣給我。”
眾多的移民湧入台灣,那邊短期內肯定會缺糧,守序本來是想把這些糧食都運迴去的。但他想到望遠鏡中那些嗷嗷待哺的饑民,長歎一聲,同意了。
金士英道:“威海衛和成山衛的刀槍軍服勉強能用,可是火器太差了。我也想找國主買點武器,不是紅夷炮,能有些佛朗機和火銃就行。”
守序此時已經完全不想討價還價了,“我賣。隻要你們能把我的船裝滿移民,武器和糧食我都賣。”
守序在南海號的會議室接見了他,“金兄此行可還順利?”
金士英向守序表示謝意,“多虧國主贈送的建虜首級,讓金某得償所願。”
“山東都指揮使司成山衛指揮僉事,威海營守備。”守序拿起金士英的告身,“恭喜金兄了,一迴國就成為四品武將。”
金士英道:“原本也不會這般快就能辦下來,京城有許多衙門要跑。我要繼承父親的世職,也少不得要花許多銀子打通關節。”
“哦,那金兄得到了貴人相助?”
金士英有些激動,他朝北拱手道:“是皇上親自關注了我的事,那些衙門才沒敢拖延。”
戰事正緊,一顆八旗副都統的首級在京城造成不小的轟動。皇帝好不容易發現一個能打建虜的將領,還是血戰殉國的忠良之後。如今正是用人之時,來自宮廷的幹預讓金士英的北京之行很是順利。
金士英父親金國鳳的世職不在山東,他的籍貫在山西。是登萊巡撫的請求,讓皇帝大筆一揮,把他調到了山東。金士英掛職的成山衛在威海衛東邊,管轄著成山頭附近區域,是個更小的軍衛。
指揮僉事是金士英的衛所本官,威海營守備是在鎮戍製下金士英的實際職務,衛所本官對金士英來說隻是個帶俸官,實際並不管衛事,成山衛有自己的見任官管衛事。這套職官體係有點像宋朝寄祿官和差遣分開的體製。
金士英表情很凝重,“國主,現在事情很不妙,建州大軍十萬破關南下,北直隸到處都是狼煙。我到登萊後看到曾中丞已經在布置登州城守諸事了。”
守序起身道:“建州兵距離我們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近。”他說完便領著金士英下船,順著島上的道路拾級而上,登上最高處的瞭望台。守序遞給金士英一具望遠鏡。黑壓壓的難民紮堆居住在海邊,燃起星星點點的篝火。威海衛附近農業並不發達,還有些荒地樹林之屬,如今都被難民們砍伐下來搭建窩棚,充作取暖做飯的燃料。
“我初步打探了一下,都是西麵諸府來的難民。”守序道。
金士英從北京迴來走的是海路,他從天津上船直接到了登州,對陸上戰局發展並不了解。“難民已經到了威海衛,看起來,實際的戰局比登州了解到的情況還要糟。”
守序問他,“你現在是威海營守備,接下來打算怎麽辦?”
如此多難民聚集附近,讓威海衛城如臨大敵。如果難民一旦有變,就憑衛城現有的那點力量根本彈壓不了。
金士英放下望遠鏡,“事態緊急,我得立即去威海布置衛城的防禦。”
“建州兵隨時會出現在威海,你確定要去冒險?”
金士英神態很坦然,“為天子守一方土,金某職責所在,不敢懈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守序問道,“那登州能給你能多少支援?”
金士英指了指港口的船,“就隻有送我來的那艘船,裝了2000石糧食。”
威海衛好歹也是座海防要塞,威海營作為附近唯一的戰鬥力量,登州才給這麽點支援,守序有些驚訝,“其他沒有了?”
金士英苦笑搖頭,“我去京城這一趟,才知道朝廷有多困難。朝廷隻給了我官位告身和名義,沒有錢也沒有兵。登州的曾中丞現在要把全部的力量都用來抵禦建虜,也很難抽出物資來支援我。”
“那你從哪裏開始?”
“曾中丞讓我用遼東迴來的人就地成立威海營,威海營有500的兵額,缺編的部分,我可以從難民中招募。”
“武器怎麽辦?”
“中丞給我簽發了手令,允許我調用威海衛和成山衛武庫裏的庫存器械,應該勉強足夠。”
登萊巡撫位高權重,可要辦的事情也多,東挪西湊,才擠出來一點資源給金士英。
守序歎了口氣,“你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請說吧,我盡力而為。”
金士英漲紅了臉開口道,“真有件事需要國主幫忙,新軍肇建,我需要一些銀子。”
守序道:“我現在手頭的銀子也不太多,很難支援你啊。”
看著金士英臉色漲得通紅,守序想想道,“金兄,你知道我在南邊有一方國土,現在是地多人少。如果你能說服一些難民隨我南下,每一人登船我給你2兩銀子如何?”
金士英聽完後認真地問起守序:“國主莫不是要販賣他們做奴?”
守序立即否認,“怎麽會,除了一些戰俘,我國中並無多少奴隸。”
“貴國土地肥沃嗎?這可是數千難民。”
“台灣膏腴之地,非常適合開墾。福建的鄭芝龍前幾年移民數萬去了台南。難民若去了我那裏,人人都能分到田地。”
見金士英陷入了思索中,守序也不想隱瞞什麽,“台北就是有些瘴氣,北方人去了比起南方移民可能難以適應。”
水土不服很好理解,金士英道,“請國主容我考慮幾日,我需要先了解難民的狀況。”
守序同意。其實這些天劉公島上陸續有了300多人,多數都是難民中比較有錢的那部分人。他們在威海尋求可以南下的中國商船,商船的倉位總是寶貴的,各個船主也隻能滿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因此有些船主就向守序詢問能否接納難民,守序答應了,人口正是他需要的。
其實守序能提供很好的條件,這些移民即便到了江南,多數人也沒什麽出路。無產無業坐吃山空,將來的生活會是大問題。而在台灣,守序能夠分給他們土地,如果不會種地,那邊也有很多非農業的崗位需求。但守序作為半個洋夷,難民對跟他去台灣還是顧慮重重,招募移民的工作進展很慢。這個時候如果有來自明朝官方的背書,將會是一大助力。
金士英與守序又交談了一陣,便離開劉公島,匆匆帶兵去威海衛上任。
幾天後,情況越來越嚴重。天降大雪,威海衛城外出現了大批凍餓而死的難民。金士英盡力在難民中招募了一些青壯,他的威海營最後超編了200人,可這也是杯水車薪。已經不允許他再猶豫下去了,金士英再次登島,與他同行的是與守序有過幾麵之緣的臨清商人王士則。
如今的王士則早已沒有了當初豪氣衝天的模樣,精神狀態很差,他是代表登萊巡撫曾櫻來的,見到守序便火急火燎的問道:“國主可否賣我一些大炮?”
南海號現在也隻剩下20門炮,守序聽了有些為難,“這是中丞大人的意思?”
王士則道:“對,建奴已經圍住了萊州府,登州危在旦夕,請國主千萬要允諾在下。”
守序皺眉道:“王先生,不是我不想幫你們,可我船上的炮也不太夠了。”
王士則一揖到底,“國主大人,守序兄,我求求你了。我是從臨清跑出來的,臨清百姓屍骸如山若嶺,登州千萬不能再像臨清一樣失守了。”
金士英道:“國主大人,現在登州卡住從內地至膠東的北方道路;中間的濰縣軍民在建虜圍城中拚死抵抗;即墨營和文登營守住了南線,如此才確保膠東的安全。此三城若一城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王士則著急上火,“我出來時,巡撫大人告訴我,隻要大人肯賣紅夷大炮,他會盡力滿足你的所有需要。”
守序歎了口氣,“我賣,但隻有6門炮,不能再多了。火藥和炮彈得你們自己解決。”
王士則重重舒了一口氣,“火藥炮子無須國主操心。這6門炮國主你買多少錢?”
守序想了想,“銀子你們留著吧,現在正是用錢時。我隻要人和船。”
“什麽人,什麽船?”
“鐵匠、船匠、舵工,能跑南洋的船和船戶。”
王士則一口答應下來,“包在我身上,這些登州都有。船戶和舵工我從軍戶裏給你招募。”
守序道:“要可靠。”
“你放心,都是家世清白的良民。我把他們全家都送過來給你。”
對王士則來說,兵荒馬亂之中搞些人和船比銀子要簡單多了。登州附近聚集的難民更多,隻要在文檔裏動動手腳,報這些人被建奴掠去就是。他這隻是賣人,明軍中還有大把砍人的部隊,殺自己老百姓向上謊報軍功。戰船就更簡單了,戰事緊急頻繁出動,“漂沒”了唄。現在軍情如火,難民成群,紅夷大炮和人的比重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了。
金士兵見巡撫的事情談完了,說道,“國主大人,我也同意你上次的建議。”
守序點點頭,人換銀子糧食鯨肉,“我的船現在能裝近2000人,請兩位按照這個數辦吧。”
王士則思索一陣道:“我能再給你5艘船,請國主把島上的鯨肉糧食棉布都賣給我。”
眾多的移民湧入台灣,那邊短期內肯定會缺糧,守序本來是想把這些糧食都運迴去的。但他想到望遠鏡中那些嗷嗷待哺的饑民,長歎一聲,同意了。
金士英道:“威海衛和成山衛的刀槍軍服勉強能用,可是火器太差了。我也想找國主買點武器,不是紅夷炮,能有些佛朗機和火銃就行。”
守序此時已經完全不想討價還價了,“我賣。隻要你們能把我的船裝滿移民,武器和糧食我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