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議和?


    張作霖迴複了曹錕嗬嗬二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還沒到最後呢,鹿死誰手,尚且未知,無奈何,曹錕本想放他一馬,可這個老土匪,偏要來硬的,沒法子了,隻能死磕到底了……


    因此戰爭仍要繼續下去。長辛店的戰鬥結束,彌漫了許久的硝煙也逐漸散去。一頭瘸了腿的驢子在塵囂漸平的陣地上走來走去,似乎是在尋覓著什麽,驢子的後臀位置被炮彈炸爛,露出了森森白骨,驢子的狀況很不好,雖時都有


    可能暴斃的樣子。


    沾染著血跡的驢蹄子踩在鬆軟的泥土地上,陷下去的凹槽裏帶著血花。陣地上還有許多具來不及收拾的屍體,有奉軍士兵、也有直軍士兵,驢子打著響鼻,搜尋著屍體。然後來到兩具摞在一起的屍體麵前,將上麵的那具用鼻子拱開,露出了下麵的於小七,於小七緊閉著雙眼,眉頭緊鎖,被班長護在身下,但是他的腹部已經被子彈打爛,早已死去多時。驢子的腦袋在於小


    七的臉上蹭來蹭去,試圖想把他叫醒,於小七始終沒能從地上爬起來。


    或許是意識到了什麽,驢子緩緩跪下,趴在了於小七的身邊,將腦袋放在他的身上,閉著眼睛靠在一起,驢子的眼角流出了兩行淚水,淚水落下,打濕於小七的臉頰。


    ……


    “你的驢子,我還給你了,一路好走。”


    看著滿目瘡痍的戰場,以及遍地的死屍,柏天賜的心情久久難以平複。因為人類心中萌發的野心,給世間帶來了戰爭,戰爭又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創傷……


    眾生平等,人們隻在意大人物的行為舉止和喜怒哀樂,又會有誰會來關注一下小人物的生死存亡呢?


    ……


    “我很好奇,張作霖都已經快完了,至今都沒有見識到徐樹錚有什麽行動,他出了什麽事?”作為看戲的袁兆龍,一直都在關注著東南的動靜,反直係三角同盟的成立是徐樹錚前後奔波出來的結果,理應是由皖軍主導才對,這場戰爭的爆發理應是“第二次直皖戰爭”,卻被張作霖喧賓奪主,強行主


    導了反直係三角同盟。


    說實話,袁兆龍真的是非常期待看一場戲,笑麵虎孫傳芳大戰常勝將軍徐樹錚。然而,北方的奉軍都快要被吳佩孚擊潰了,河南的趙倜眼看著也要被馮祥的西北軍給消滅了,東南這邊,始終卻沒有動靜。


    難不成,徐樹錚慫了?並沒有出現袁兆龍所期待的劇情。


    其實原因很簡單,還是那句話,沒有永恆的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反直係三角聯盟的成立,樹立了核心思想是反曹錕,擱置盟友間的一切矛盾。


    這是三角聯盟成立的基礎。可是,反直係之後呢?又該如何呢?


    問題便浮現了出來,張作霖想當老大,孫先生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徐樹錚更是一心希望段祺瑞東山再起。因此,三角同盟各自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絕對的盟友那是不存在的,說好了一起反直係,尚未開始,孫先生便退出了,粵係軍閥之間的內鬥牽製了孫先生北伐的雄心壯誌。


    所謂的反直係同盟早已是名存實亡。


    而徐樹錚又是在坐山觀虎鬥,最好是直係和奉係拚一個兩敗俱傷,繼而趁機北上,至於擋在他麵前的孫傳芳,徐樹錚還不放在眼裏。


    所以說,任憑吳佩孚與張作霖在北方如何開戰,打的是如何熱鬧,徐樹錚都選擇了按兵不動。


    打吧,使勁的打吧,打的是越狠越好,最好是直軍和奉軍的有生力量都給消滅掉,如此一來,才是對皖係最好的結果。


    背信棄義是常識,見怪不怪。


    “司令,柏天賜傳迴來的情報,請您過目。”秘書交給袁兆龍一份絕密文件,袁兆龍打開後看了看,不禁笑了起來,吳佩孚不愧是個指揮天才,居然抄了張作霖的山海關後路,對奉軍形成了包圍之勢,看起來,胃口像是很大的樣子,試圖一口吞掉十


    多萬奉軍,不過在袁兆龍看來,這是不可能的,想吃掉十萬奉軍,起碼他至少得有二十萬部隊才能做到。


    直奉之戰,袁兆龍不想再做過多的關注了,雖未結束,張作霖依然存在著翻盤的機會,可袁兆龍認為,再打下去,不過是他張作霖自取其辱罷了。


    曹錕又給了他一筆新的訂單,價值三百萬的軍火大單,袁兆龍又要發一筆大財了。由此可見,信心爆棚的曹錕是想擴軍了。


    送上門的錢財,斷然沒有拒絕的道理,不過嘛,袁兆龍已經開始在考慮起了,打敗了張作霖之後,直鄂聯盟是否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性了……


    北方風雲漸平,南方卻是風起雲湧,鄧仲元死後,雖然孫德祥及時介入了粵軍第一師的管理係統,掌控了部隊的指揮權,但畢竟非同一派係將領越權指揮,依然是遭受到了極大程度的反對聲音。


    孫德祥接手之後,第一時間裏對粵軍內部進行了大清理,將陳炯明安插在部隊中的細作統統給拔除,盡全力的穩定粵地局勢。


    此時,孫先生將部隊指揮權從孫德祥的手中要了迴來,依然堅持發起了北伐之戰,向盤踞在江西地區的直軍發起了進攻,拿下江西,希望以此來打通粵軍通向長江口岸的通道。從黎元洪到孫德祥,一致的認為,此時的北伐絕非明智之舉,但是孫先生一意孤行,他們二人也不好多說什麽,畢竟孫先生是革命黨,是“非常大總統”,人家是粵係軍閥現在的領袖,意見隻能供他參考,


    卻不能命令孫先生。


    執意如此,黎元洪隻能將粵地發生的事情傳達給袁兆龍,讓袁兆龍來勸說孫先生。革命黨的敵人不是直軍,而是粵軍叛將陳炯明,陳炯明一日不除,革命黨便始終麵臨威脅。可是孫先生此時聽不得別人勸告,堅持認為,第一師的指揮權已經穩固,不存在陳炯明幹擾,趁著直軍和奉軍打的難分難解之時,發起北伐,一定可以拿下江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軍閥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尾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尾龍並收藏重生之軍閥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