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外圍,張敬堯直接對壘的是鄂軍第五師,師長杜雲傑,副師長柏天賜,兩個人的名氣在北洋中不算大,杜雲傑是趙永亮一手提拔起來的,之前一直都是個團長,繼任師長之後,並無顯赫的履曆。


    而柏天賜的威風都在歐洲戰場上,在國內,知道他的人一個巴掌都數的過來。


    麵對這二人,張敬堯的心裏鬆了口氣,幸好“鄂軍五虎”一個都沒來,不然的話,可就棘手多了。曲同豐將部隊停駐在了豫、皖、鄂三省交界處,便不再往湖南行動了,曲同豐也有自己的算盤,若是將部隊開向了湖南,東南西北,要麽是鄂軍,要麽是直軍,要麽就是桂軍,整個的被包圍了起來,想撤


    都撤不出來。


    直接成了甕中之鱉,曲同豐可不想陪著張敬堯一起送死,還不如把戰場擺在河南,進退自如,總比四麵八方都是敵人要強得多……當張敬堯得知曲同豐拒絕來湖南支援的消息之後,他除了破口大罵之外,別無他法,他又命令不動曲同豐,隻能上報段祺瑞,說曲同豐這廝不按照實現製定的軍事路線行動,想讓段祺瑞命令曲同豐將部隊


    拉到湖南來。


    曲同豐這邊還沒有等到迴信,一個更令張敬堯沮喪的消息傳來了,吳光新的部隊也調不出來了,因為他碰上了陳林的第四師,被拖在了重慶。雖然袁兆龍的鄂軍做不到像段祺瑞那樣同時對抗三大軍閥,可是分兵三路同時對抗三個師還是不成問題的。給他們分而治之,免得聚成一起,收拾起來太麻煩。這一戰,袁兆龍的目的相當明確,徹底清除


    皖係在湖南的一切軍事力量!長沙被張敬堯占領的太久了,是時候該騰出地方來了。本來整個湖南都應該是鄂係的地盤,隻是因為護法運動之時,趙永亮收了禮,賣了段祺瑞一個麵子,將長沙讓給了皖係,保留皖係在湖南名義上的存


    在。


    一個湖北怎能容得下夢想插上翅膀的袁兆龍呢,是時候需要再往外走一走了。把湖南吃掉,意味著長江以南的區域將會再無皖係軍事力量的存在了。


    最高的巔峰也是衰落的起點,任何一個政權都不可能永久的昌盛,潮起潮落,跌宕起伏,這是必然要經過的過程。同時對抗三大軍閥,究竟是誰給的勇氣呢?肯定不是靜茹……


    可不管怎樣,段祺瑞已經擺出了開戰的架勢,武力統一勢在必行!誰勸也沒用。徐世昌自知勸不動段祺瑞,說了他也不會聽,隻能以他個人的名義,請求三大軍閥不要再刺激段祺瑞了,認個錯,服個軟,這件事做做樣子就算了,如果開戰的話,遭難的肯定還會是老百姓


    ,損害的是中國的利益,希望三大軍閥能夠看在國家的麵子上就此罷手。


    三大軍閥的迴複都是一樣的,毫無例外,都拒絕了徐世昌。


    徐世昌有可能是總統被架空的太久了,沒有看清楚現狀,這不是互相叫板的問題了,而是他段祺瑞的皖係試圖消滅三大軍閥,為了避免被消滅,地方軍閥們隻能聯手對抗皖係。


    不是一個巴掌拍不響,而是他們這巴掌撤走之後,段祺瑞的那隻巴掌將會直接甩在他們的臉上!一樣要打出響來,結果可能會直接給抽死……


    用一種通俗易懂的說法,他們被迫的自衛反擊而已……


    袁兆龍給這三位皖係將軍們備下了厚禮,五萬大軍三路出擊!趙永亮率領成軍不久的第六師迎戰曲同豐,為確保鄂不會因為一群新兵蛋子而導致一路落敗,從而影響整個戰局,孫德祥的青年軍進行輔助,“鄂軍五虎”中的兩隻老虎,還有號稱是鄂軍王牌的青年軍也出


    動了,雙保險在手,確保河南戰場不會因此戰敗,曲同豐壓力陡增。


    陳林那邊更是沒有問題了,陳林經營川蜀許久,第四師也一直紮根重慶,屬於是以逸待勞,吳光新也曾經經略過四川,隻可惜被陳林聯合眾小軍閥們給趕了出去。


    這一次迴來,也是抱著一雪前恥的打算,吳光新是迴來複仇的!而袁兆龍本人則是去了第五師這一路,由他來掛任總司令,督戰長沙。


    順便檢驗一下柏天賜的真實能力是否像傳聞中的那樣厲害,有沒有真正的將歐洲戰場上的經驗與中國本土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才是袁兆龍最關心的問題。


    鄂軍這麽多部隊,從第一師到第五師,山東的不算,比較陌生的就是這個第五師,師長杜雲傑是趙永亮以前手底下的團長,現在成了個師長,雖然是他批準的,可袁兆龍對這個叫杜雲傑的還是比較陌生。


    當時第五師選派師長的時候,趙永亮一個勁的向他推薦這個叫杜雲傑的團長來當師長,並且親自帶了他一段時間,若不是手上無人可用,袁兆龍還真的有些猶豫。


    杜雲傑在當團長的時候,也打過不少的漂亮戰役,可畢竟指揮一個團三兩千人作戰和指揮一個師上萬人作戰,完全是兩碼事,袁兆龍不太清楚這個叫杜雲傑的人到底有幾斤幾兩,真的有些放心不下。


    杜雲傑和柏天賜二人一起掌管第五師,兩個人在袁兆龍的心裏其實都是候選人,張敬堯並不可怕,湖南皖軍兵力有限,他的指揮能力也一般,從五虎中隨便調一個出來都能吊打他!袁兆龍想通過這一戰來檢驗一下他們二人的真實水準,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麽誇張,好從兩個人中挑選出一個來做師長。尤其是被袁兆龍給予厚望的柏天賜,更是袁兆龍的考察重點。作為袁兆龍的重點


    培養對象,他也想像曹錕那樣培養出一個吳佩孚來……


    “天賜,瞧見了吧,三路大軍同時出征,袁司令卻偏偏選中了咱們這一路督戰,咱們身上的責任重大啊!”杜雲傑感歎道。柏天賜笑道:“這也不難理解,趙副司令和陳師長,他們二人都是飽經沙場洗禮的名將,七八年的戎馬生涯所積累的經驗足夠獨當一麵,尤其是趙副司令,自從參加鄂軍以來,從未吃過敗仗,這也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軍閥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尾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尾龍並收藏重生之軍閥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