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戰是和
桂係、滇係遠非皖係之敵,唐繼堯和陸榮廷也沒有把握勝過段祺瑞,他們在心裏盤算著,將袁兆龍一並拉過來,鄂係、桂係、滇係三者的力量合在一起,起碼有最強的袁兆龍在這裏抗雷,多少的能夠轉移視線。
唐繼堯和陸榮廷心裏打的小算盤,孫先生怎會看不出來,他也一樣希望袁兆龍能夠加入他們,起碼有他在,護法運動就多了一根保駕護航的主心骨。隻是,袁兆龍真的會加入嗎?
孫先生拿捏不準袁兆龍的想法……
是戰,還是和?
在對待軍閥們的問題上,馮國璋與段祺瑞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馮國璋崇尚以和為貴,和平統一,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循序漸進,以和平的方式推動軍閥改革,一步步慢慢來,收繳和分化軍閥們手中的權力。
安撫大軍閥,鎮壓小軍閥,先易後難,後發製人。
而段祺瑞就不一樣了,段祺瑞高舉武力統一的大旗,力主用強硬的態度強行整頓軍閥勢力,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馮國璋認為段祺瑞此舉隻會導致生靈塗炭,得不償失,而段祺瑞認為馮國璋行事作風過於婆婆媽媽,軍閥之亂迫在眉睫,已經到了不整頓不可的地步了,大大小小軍閥們都在招兵買馬,現在不收拾他們,等到他們日後一旦成了氣候,再想整頓就來不及了。
所以,段祺瑞先從非北洋派係的革命黨開始出手,先是否定了革命黨的根本臨時約法,再看看他們究竟會是何等態度,是隱忍還是反抗。
在段祺瑞的心目中,作為異己的革命黨始終是北洋的心腹大患,革命黨一日不除,國家一日不得安寧!
一個傾向於和平統一,一個傾向於武力統一,馮國璋與段祺瑞之間再一次出現了不可磨合的分歧,很嚴重的執政分歧。
開完會,又一次不歡而散,馮國璋鐵青著臉一怒之下,*統府也不迴了,直接迴到了家中。
把自己關在書房裏,悶悶不樂,晚飯都沒吃。
“老爺,老爺,您吃一口吧,餓壞了身子就不好了。”
管家帶著仆人,手裏端著飯菜,站在門外商量道。
“不吃!滾!都給老子滾!聒噪!”馮國璋餘怒未消的聲音從書房裏傳出來。
“大*統怎麽了。”一身便裝的曹琨背著手來到了門口。
“曹大人。”管家向曹琨行禮,解釋道:“從參議院迴來,我們家老爺就很生氣的模樣,飯也不吃,把自己關起來,一直都這樣,萬一氣壞了身子可咋辦呀,曹大人,您是老爺最信任的同僚,您還是勸勸老爺吧。”
曹琨點點頭,接過放著飯菜的盤子,端在手裏。“你們都去忙別的吧,交給我了。”
“得嘞,那就多謝曹大人了。”管家等人退走。
曹琨端著飯菜,敲門道:“大*統,是我,曹琨。”
裏麵傳出來聲音。“佩瑤來了,進來吧。”
曹琨推開房門進去,馮國璋正坐在椅子上,氣唿唿的喘粗氣,筆墨紙硯散了一地。
曹琨搖搖頭,將飯菜從盤子裏拿出來放在書桌上。
曹琨道:“不管是再生氣,飯總歸是要吃的,傷了身體,最開心的還是敵人。究竟是出了什麽事,把大*統氣成這個樣子呢?”
“哼,除了他段祺瑞,還能有誰!”馮國璋一拍桌子,想起白天發生的事就來氣。
不用猜,曹琨就知道是為什麽,直、皖兩大派係的合作看似是天作之合,曹琨一直不看好馮國璋與段祺瑞能夠合作的長久。
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天無二日,時間久了,自然會生出裂痕。如同曹琨預料的的一樣,馮國璋還是紅了臉。
“還是因為革命黨的事嗎?”曹琨問道。
馮國璋一拍桌子,恨恨道:“段祺瑞這廝,非要動武,這個武夫,除了打仗,就不知道別的!參議院公然與我作對,眼裏絲毫沒有我這個大*統!他是不是把我當成黎元洪了!”
意見不和可以商量,總歸能夠找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的,那誰知,段祺瑞蠻橫的態度令馮國璋很不滿意,對著馮國璋指定的條款國策指手畫腳,這種越權的行為令馮國璋很是難堪。
他把自己當什麽了,黎元洪嗎?
馮國璋忍不了了,直接在參議院和段祺瑞拍了桌子,兩人激烈的對峙,爭吵,鬧得不歡而散。
“不奇怪,段祺瑞自大慣了,從黎元洪當*統的時候,他就說了算,何況這次又自攜再造共和之功,更是猖狂不可一世。不過,這也是咱們的一次機會。”
“機會?什麽機會?任由段祺瑞和革命黨這麽鬧下去嗎?”
馮國璋不喜歡和革命黨打交道,倒也不願意看著北洋與革命黨因為約法的問題,再一次大打出手,革命黨已今非昔比,坐擁西南兩大軍閥的支持,倘若強行開戰,南方地區定然又是生靈塗炭。
革命黨的死活馮國璋不在乎,不想管,他隻關心老百姓的安危。
不想看著老百姓因為戰火而流離失所,維護老百姓,這是他的責任。
他反對一切形式上的戰爭,和為貴。
眼瞅著段祺瑞與革命黨之間愈演愈烈,距離開戰也是幾秒鍾的問題,馮國璋開始有些後悔,後悔放縱段祺瑞亂來了,他在中間斡旋,然而卻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局勢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曹琨道:“大*統,若是皖係與革命黨開戰,未必不是件好事。”
“好事,哼,還不知道又會有多少無辜的老百姓慘死在戰火中呢!戰後重建又需要錢,哪裏來的好事!”
馮國璋不認可曹琨的觀點。
曹琨解釋道:“大*統,您設想一下,若是皖係與革命黨開戰,拚個兩敗俱傷那是最好,借皖係之手除掉革命黨,也是不錯,畢竟,革命黨崇尚的理念對我北洋而言,極為不利,革命黨時刻動搖著我北洋治國的根基,是天敵,天敵不除,定是後禍!”
同僚之間的矛盾可以調節,但政敵之間的理念分歧卻是不可融合的,將來**政體,決不可能是北洋與革命黨共存,必然隻能有一個占據主導地位。
被曹琨這麽一提醒,馮國璋一愣,摸著下巴細細一琢磨,好像的確是這麽迴事。
桂係、滇係遠非皖係之敵,唐繼堯和陸榮廷也沒有把握勝過段祺瑞,他們在心裏盤算著,將袁兆龍一並拉過來,鄂係、桂係、滇係三者的力量合在一起,起碼有最強的袁兆龍在這裏抗雷,多少的能夠轉移視線。
唐繼堯和陸榮廷心裏打的小算盤,孫先生怎會看不出來,他也一樣希望袁兆龍能夠加入他們,起碼有他在,護法運動就多了一根保駕護航的主心骨。隻是,袁兆龍真的會加入嗎?
孫先生拿捏不準袁兆龍的想法……
是戰,還是和?
在對待軍閥們的問題上,馮國璋與段祺瑞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馮國璋崇尚以和為貴,和平統一,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循序漸進,以和平的方式推動軍閥改革,一步步慢慢來,收繳和分化軍閥們手中的權力。
安撫大軍閥,鎮壓小軍閥,先易後難,後發製人。
而段祺瑞就不一樣了,段祺瑞高舉武力統一的大旗,力主用強硬的態度強行整頓軍閥勢力,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馮國璋認為段祺瑞此舉隻會導致生靈塗炭,得不償失,而段祺瑞認為馮國璋行事作風過於婆婆媽媽,軍閥之亂迫在眉睫,已經到了不整頓不可的地步了,大大小小軍閥們都在招兵買馬,現在不收拾他們,等到他們日後一旦成了氣候,再想整頓就來不及了。
所以,段祺瑞先從非北洋派係的革命黨開始出手,先是否定了革命黨的根本臨時約法,再看看他們究竟會是何等態度,是隱忍還是反抗。
在段祺瑞的心目中,作為異己的革命黨始終是北洋的心腹大患,革命黨一日不除,國家一日不得安寧!
一個傾向於和平統一,一個傾向於武力統一,馮國璋與段祺瑞之間再一次出現了不可磨合的分歧,很嚴重的執政分歧。
開完會,又一次不歡而散,馮國璋鐵青著臉一怒之下,*統府也不迴了,直接迴到了家中。
把自己關在書房裏,悶悶不樂,晚飯都沒吃。
“老爺,老爺,您吃一口吧,餓壞了身子就不好了。”
管家帶著仆人,手裏端著飯菜,站在門外商量道。
“不吃!滾!都給老子滾!聒噪!”馮國璋餘怒未消的聲音從書房裏傳出來。
“大*統怎麽了。”一身便裝的曹琨背著手來到了門口。
“曹大人。”管家向曹琨行禮,解釋道:“從參議院迴來,我們家老爺就很生氣的模樣,飯也不吃,把自己關起來,一直都這樣,萬一氣壞了身子可咋辦呀,曹大人,您是老爺最信任的同僚,您還是勸勸老爺吧。”
曹琨點點頭,接過放著飯菜的盤子,端在手裏。“你們都去忙別的吧,交給我了。”
“得嘞,那就多謝曹大人了。”管家等人退走。
曹琨端著飯菜,敲門道:“大*統,是我,曹琨。”
裏麵傳出來聲音。“佩瑤來了,進來吧。”
曹琨推開房門進去,馮國璋正坐在椅子上,氣唿唿的喘粗氣,筆墨紙硯散了一地。
曹琨搖搖頭,將飯菜從盤子裏拿出來放在書桌上。
曹琨道:“不管是再生氣,飯總歸是要吃的,傷了身體,最開心的還是敵人。究竟是出了什麽事,把大*統氣成這個樣子呢?”
“哼,除了他段祺瑞,還能有誰!”馮國璋一拍桌子,想起白天發生的事就來氣。
不用猜,曹琨就知道是為什麽,直、皖兩大派係的合作看似是天作之合,曹琨一直不看好馮國璋與段祺瑞能夠合作的長久。
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天無二日,時間久了,自然會生出裂痕。如同曹琨預料的的一樣,馮國璋還是紅了臉。
“還是因為革命黨的事嗎?”曹琨問道。
馮國璋一拍桌子,恨恨道:“段祺瑞這廝,非要動武,這個武夫,除了打仗,就不知道別的!參議院公然與我作對,眼裏絲毫沒有我這個大*統!他是不是把我當成黎元洪了!”
意見不和可以商量,總歸能夠找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的,那誰知,段祺瑞蠻橫的態度令馮國璋很不滿意,對著馮國璋指定的條款國策指手畫腳,這種越權的行為令馮國璋很是難堪。
他把自己當什麽了,黎元洪嗎?
馮國璋忍不了了,直接在參議院和段祺瑞拍了桌子,兩人激烈的對峙,爭吵,鬧得不歡而散。
“不奇怪,段祺瑞自大慣了,從黎元洪當*統的時候,他就說了算,何況這次又自攜再造共和之功,更是猖狂不可一世。不過,這也是咱們的一次機會。”
“機會?什麽機會?任由段祺瑞和革命黨這麽鬧下去嗎?”
馮國璋不喜歡和革命黨打交道,倒也不願意看著北洋與革命黨因為約法的問題,再一次大打出手,革命黨已今非昔比,坐擁西南兩大軍閥的支持,倘若強行開戰,南方地區定然又是生靈塗炭。
革命黨的死活馮國璋不在乎,不想管,他隻關心老百姓的安危。
不想看著老百姓因為戰火而流離失所,維護老百姓,這是他的責任。
他反對一切形式上的戰爭,和為貴。
眼瞅著段祺瑞與革命黨之間愈演愈烈,距離開戰也是幾秒鍾的問題,馮國璋開始有些後悔,後悔放縱段祺瑞亂來了,他在中間斡旋,然而卻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局勢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曹琨道:“大*統,若是皖係與革命黨開戰,未必不是件好事。”
“好事,哼,還不知道又會有多少無辜的老百姓慘死在戰火中呢!戰後重建又需要錢,哪裏來的好事!”
馮國璋不認可曹琨的觀點。
曹琨解釋道:“大*統,您設想一下,若是皖係與革命黨開戰,拚個兩敗俱傷那是最好,借皖係之手除掉革命黨,也是不錯,畢竟,革命黨崇尚的理念對我北洋而言,極為不利,革命黨時刻動搖著我北洋治國的根基,是天敵,天敵不除,定是後禍!”
同僚之間的矛盾可以調節,但政敵之間的理念分歧卻是不可融合的,將來**政體,決不可能是北洋與革命黨共存,必然隻能有一個占據主導地位。
被曹琨這麽一提醒,馮國璋一愣,摸著下巴細細一琢磨,好像的確是這麽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