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把秦漢正留在了城外的軍營裏,一待就是三天。
這三天之中,李中易和秦漢正形影不離,除了秦漢正實在不敢同寢之外,一直是同飲同行。
三個的時間,足夠李中易擴大對秦漢正的認識,同時也讓秦漢正了解到,李中易究竟是個什麽樣的雄主?
自古以來的雄主,大多具有開疆拓土的雄心壯誌,李中易更有馬踏陰山之誌,秦漢正自然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中易拜秦漢正為閩浙宣撫使,命其帶上禮物和官爵,前去舊吳越國的各地,以收服各地的統軍將領。
李中易說的很明白,此時投靠了強漢朝,一切既往的過失,皆不究。若是等大軍討伐到了該地,再選擇投靠,那就為時已晚。
總之一句話,越早投靠過來,收獲的利益也就越大!
秦漢正畢竟曾任吳越國的六軍副都部署,在軍方之中的人脈,可謂是異常之廣博。
按照王單華的說法,論及軍中的影響力,除了國主錢俶之外,就屬秦漢正的影響力最大了。
派秦漢正去招降各地的將領,其實是李中易走出的一招妙棋,既檢驗了秦漢正徹底投靠過來的決心,又趁勢考察了他的能力。
秦漢正剛剛投靠過來,又是第一次接任務,自然要竭盡全力的去達成李中易的意願。
等秦漢正銜命離去之後,李中易下令拔營起寨,正式入住西府杭州。
由於錢俶的一大家子,依舊住在皇宮裏,李中易也懶得驚擾到了錢家人,索性住進了吳越國第一大鹽商汪清水的家裏。
大軍進城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各大鹽商的家。按照李中易的說法,這些鹽商即使沒做傷天害理之事,其萬貫家財的來路,也是百分百的不幹淨。
鹽商之家,除了大門之外,處處都顯示出其舊主人的錢很多。別的且不去說它了,單單是各個屋子門前的門簾,都全是絲綢所製。
更可恨的是,就連汪清水使用過的馬桶,居然是純金所製。由此可見,汪大鹽商撈了多少的不義之財?
李家軍是打進的吳越城,而是錢俶主動獻出的江山,所以,李家軍進城之後,按圖索驥將杭州城內的大富豪,以及惡名在外的大豪紳,全都抄了個底朝天。
李中易閑著沒事的時候,就領著韓湘蘭,坐在後花園的涼亭裏,一邊品茶,一邊隨時批閱送來的軍報。
韓湘蘭是幽州韓家的嫡女,從小就接受的是最正統的儒家淑女教育,舉凡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之類的雅事,可謂是樣樣精通。
尤為難得的是,韓湘蘭的一筆簪花小楷,其水平之高,比之當代的書法大家,也是不遑多讓的。
“皇上,請飲茶。”韓湘蘭斟了杯茶,捧到李中易的麵前。
李中易接過茶盞,品了一口,覺得差湯之中,居然多了股子前所未見的清香,不由看向了韓湘蘭。
韓湘蘭蹲身行禮,淺笑著說:“臣妾聽皇上昨日個咳嗽了幾聲,便自作主張,在茶湯裏加了點蘭花。”
李中易點點頭,笑道:“虧你還記得此事,你若不說,我差點就忘記了。很好,很好。”
韓湘蘭獲得了李中易的讚譽,卻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再次蹲身說:“臣妾的本份罷了,把皇上您伺候好了,就是臣妾最大的福分。”
李中易開心的笑了,隨即放下茶盞,說:“解語花,解語之花,老天待朕何其不薄也!”
韓湘蘭得了大大的誇獎,卻絲毫不露驕態,大家閨秀的氣度,一覽無餘!
李中易心裏暗自有些得意,他的運氣很不錯,五代四美,倒有兩美落入了囊中,就差大小周後了!
此次征討江南,李中易的主要目的是,統一全國並積蓄國力以待北伐,同時把大小周後一起帶迴開封去。
如果隻是統一了全國,卻沒將大小周後弄到手,那將是李中易最大的遺憾。
說白了,以李家軍水師實力之強悍,平定整個江南,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對於李中易而言,更具有挑戰性的是,怎樣把大小周後,都順利的帶迴開封去?
“稟皇上,劉兆林到了,正在行宮門外候詔。”張三正不合時宜的跑來稟報。
李中易瞥了眼低下頭去的韓湘蘭,隨即笑道:“請他至內書房小坐片刻,朕忙完了手頭上的事,馬上就去。”
等李中易走後,韓湘蘭卻皺緊了眉頭,男人對她的寵愛,她心知肚明。隻是,她的肚子實在是不爭氣,直到如今,她的膝下僅有一女,卻無再孕的半點跡象。
若想在皇宮大內之中真正的站穩腳跟,必須膝下添加至少一男,別說韓湘蘭了,就算是普通民婦也懂得這個道理。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密不可分。
想當初,漢武帝逼死了太子劉據之後,皇後衛子夫果斷自殺。其中的邏輯其實很清楚了,劉據既死,衛子夫的皇後之位肯定被廢。
哪怕,漢武帝念舊情,沒有廢了衛子夫的皇後之位。她繼續待在皇後的寶座之上,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劉兆林,字龐遠,原來是吳越國中書舍人。秦漢正在軍營之中時,曾經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李中易推薦劉兆林,李中易不管與公還是與私,都需要單獨召見一下劉兆林。
“臣劉兆林,叩見皇上,皇上萬福。”劉兆林進門之後,按照禮儀的規矩,不卑不亢的行了大禮。
李中易暗暗點頭,一般來說,越是有才之人,怪癖越多,壞毛病也越多。
這位劉兆林有沒有才華,需要聊了之後才知道,但是,單論守規矩懂禮儀這一項,就已經超過了很多同時代的所謂名士。
其實,李中易心裏很明白,很多名士之所以故意放縱脾氣,不過是想吸引上位者的眼球罷了。
李中易屬於超級務實的大師,在他的眼裏,除了一起扛過槍打過仗的老交情最可信之外,別的交情都需要仔細的甄別確定。
“劉先生,請上座。來人,上茶。”李中易和往常一樣的禮遇劉兆林,剛一見麵就賜了座,還有茶,待遇方麵已經夠可以了。
劉兆林穩穩的坐到下首的錦凳上,沒等李中易開口,便拱手道:“皇上,您統雄兵南征,其實不該先來取吳越。須知,兵力分散則弱。”
李中易心裏不以為然,臉上卻未顯露出絲毫的不悅,不知兵的文臣們向來喜歡虛言誇大,他們擅長紙上談兵,而不是真正的知兵。
說白了,李中易是給劉兆林麵子,並沒有當麵駁斥他的觀點。
以李中易之尊,他若是當麵批駁了劉兆林,那麽,劉兆林此人的名聲就要壞掉了。
“不瞞皇上,吳越錢家其實早有投奔中原上國之意,隻是造化弄人,以至於有今日之恥。”劉兆林完全沒看李中易的臉色,他自顧自的侃侃而談。
李中易暗暗點頭,吳越錢家其實根本不足為慮。曆史上的錢俶,就是先後兩次去了開封。
錢俶第一次去開封的時候,皇帝是趙匡胤,趙匡胤不愧是個大氣之人,留錢俶住了幾天,又把他放迴了吳越國。
等趙老三篡了位之後,又召錢俶去開封。這一次,讓錢俶萬萬沒有料到的是,趙老三翻臉比翻書還快,死皮賴臉的就是不放錢俶迴杭州。
錢俶被逼得沒了辦法,隻得上書給趙老三,主動獻出了吳越十三州的肥沃地盤。
實際上,李中易也考慮過,先滅了南唐,再逼降錢俶。但是,李中易第一時間,又推翻了這種想法。
李中易的治國理念之中,最核心的一條,其實是民本思想!
耕者有其田,說起來很容易,其實難於上青天!
民本思想的最核心環節,其實是有效的的持續性的抑製豪強和大戶,使他們無法肆無忌憚的兼並自由農的產業。
基於此,李中易左思右想,依然選擇了武力征服吳越國的國策。
畢竟,打下來的江山,更容易進行土改,這才是李中易必須出兵南征的根本性因素。
如今,杭州附近的良田,七成以上都成了李中易私有的皇田。等將來天下大一統了,李中易就會以低租金的形勢,把這些良田租賃給自耕農去打理。
李中易私有的良田,本質上而言,其實是真正的國有良田。
劉兆林哪裏知道李中易的心思呢,這頭一次張嘴,就錯出去了十萬八千裏。
李中易揣著明白,繼續裝糊塗,默默的傾聽劉兆林的諸多高論。
客觀的說,劉兆林還是很有實務經驗的大儒,他居然親自種了十幾年的地,對於怎樣施肥,怎麽翻土,怎樣捉蟲,都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
李中易以前不懂種田,後來,為了教育兒子們學習種地之術,他也跟著老農從頭學到了尾,也算得上是半個農學專家了。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之中,李中易和劉兆林大部分時間都在談論種地的各種訣竅,而且越談越投機,越談越有味道。
李中易看了看天色,由於心情很好,便強力留下了劉兆林,讓他陪著一起用晚膳。
這三天之中,李中易和秦漢正形影不離,除了秦漢正實在不敢同寢之外,一直是同飲同行。
三個的時間,足夠李中易擴大對秦漢正的認識,同時也讓秦漢正了解到,李中易究竟是個什麽樣的雄主?
自古以來的雄主,大多具有開疆拓土的雄心壯誌,李中易更有馬踏陰山之誌,秦漢正自然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中易拜秦漢正為閩浙宣撫使,命其帶上禮物和官爵,前去舊吳越國的各地,以收服各地的統軍將領。
李中易說的很明白,此時投靠了強漢朝,一切既往的過失,皆不究。若是等大軍討伐到了該地,再選擇投靠,那就為時已晚。
總之一句話,越早投靠過來,收獲的利益也就越大!
秦漢正畢竟曾任吳越國的六軍副都部署,在軍方之中的人脈,可謂是異常之廣博。
按照王單華的說法,論及軍中的影響力,除了國主錢俶之外,就屬秦漢正的影響力最大了。
派秦漢正去招降各地的將領,其實是李中易走出的一招妙棋,既檢驗了秦漢正徹底投靠過來的決心,又趁勢考察了他的能力。
秦漢正剛剛投靠過來,又是第一次接任務,自然要竭盡全力的去達成李中易的意願。
等秦漢正銜命離去之後,李中易下令拔營起寨,正式入住西府杭州。
由於錢俶的一大家子,依舊住在皇宮裏,李中易也懶得驚擾到了錢家人,索性住進了吳越國第一大鹽商汪清水的家裏。
大軍進城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各大鹽商的家。按照李中易的說法,這些鹽商即使沒做傷天害理之事,其萬貫家財的來路,也是百分百的不幹淨。
鹽商之家,除了大門之外,處處都顯示出其舊主人的錢很多。別的且不去說它了,單單是各個屋子門前的門簾,都全是絲綢所製。
更可恨的是,就連汪清水使用過的馬桶,居然是純金所製。由此可見,汪大鹽商撈了多少的不義之財?
李家軍是打進的吳越城,而是錢俶主動獻出的江山,所以,李家軍進城之後,按圖索驥將杭州城內的大富豪,以及惡名在外的大豪紳,全都抄了個底朝天。
李中易閑著沒事的時候,就領著韓湘蘭,坐在後花園的涼亭裏,一邊品茶,一邊隨時批閱送來的軍報。
韓湘蘭是幽州韓家的嫡女,從小就接受的是最正統的儒家淑女教育,舉凡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之類的雅事,可謂是樣樣精通。
尤為難得的是,韓湘蘭的一筆簪花小楷,其水平之高,比之當代的書法大家,也是不遑多讓的。
“皇上,請飲茶。”韓湘蘭斟了杯茶,捧到李中易的麵前。
李中易接過茶盞,品了一口,覺得差湯之中,居然多了股子前所未見的清香,不由看向了韓湘蘭。
韓湘蘭蹲身行禮,淺笑著說:“臣妾聽皇上昨日個咳嗽了幾聲,便自作主張,在茶湯裏加了點蘭花。”
李中易點點頭,笑道:“虧你還記得此事,你若不說,我差點就忘記了。很好,很好。”
韓湘蘭獲得了李中易的讚譽,卻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再次蹲身說:“臣妾的本份罷了,把皇上您伺候好了,就是臣妾最大的福分。”
李中易開心的笑了,隨即放下茶盞,說:“解語花,解語之花,老天待朕何其不薄也!”
韓湘蘭得了大大的誇獎,卻絲毫不露驕態,大家閨秀的氣度,一覽無餘!
李中易心裏暗自有些得意,他的運氣很不錯,五代四美,倒有兩美落入了囊中,就差大小周後了!
此次征討江南,李中易的主要目的是,統一全國並積蓄國力以待北伐,同時把大小周後一起帶迴開封去。
如果隻是統一了全國,卻沒將大小周後弄到手,那將是李中易最大的遺憾。
說白了,以李家軍水師實力之強悍,平定整個江南,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對於李中易而言,更具有挑戰性的是,怎樣把大小周後,都順利的帶迴開封去?
“稟皇上,劉兆林到了,正在行宮門外候詔。”張三正不合時宜的跑來稟報。
李中易瞥了眼低下頭去的韓湘蘭,隨即笑道:“請他至內書房小坐片刻,朕忙完了手頭上的事,馬上就去。”
等李中易走後,韓湘蘭卻皺緊了眉頭,男人對她的寵愛,她心知肚明。隻是,她的肚子實在是不爭氣,直到如今,她的膝下僅有一女,卻無再孕的半點跡象。
若想在皇宮大內之中真正的站穩腳跟,必須膝下添加至少一男,別說韓湘蘭了,就算是普通民婦也懂得這個道理。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密不可分。
想當初,漢武帝逼死了太子劉據之後,皇後衛子夫果斷自殺。其中的邏輯其實很清楚了,劉據既死,衛子夫的皇後之位肯定被廢。
哪怕,漢武帝念舊情,沒有廢了衛子夫的皇後之位。她繼續待在皇後的寶座之上,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劉兆林,字龐遠,原來是吳越國中書舍人。秦漢正在軍營之中時,曾經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李中易推薦劉兆林,李中易不管與公還是與私,都需要單獨召見一下劉兆林。
“臣劉兆林,叩見皇上,皇上萬福。”劉兆林進門之後,按照禮儀的規矩,不卑不亢的行了大禮。
李中易暗暗點頭,一般來說,越是有才之人,怪癖越多,壞毛病也越多。
這位劉兆林有沒有才華,需要聊了之後才知道,但是,單論守規矩懂禮儀這一項,就已經超過了很多同時代的所謂名士。
其實,李中易心裏很明白,很多名士之所以故意放縱脾氣,不過是想吸引上位者的眼球罷了。
李中易屬於超級務實的大師,在他的眼裏,除了一起扛過槍打過仗的老交情最可信之外,別的交情都需要仔細的甄別確定。
“劉先生,請上座。來人,上茶。”李中易和往常一樣的禮遇劉兆林,剛一見麵就賜了座,還有茶,待遇方麵已經夠可以了。
劉兆林穩穩的坐到下首的錦凳上,沒等李中易開口,便拱手道:“皇上,您統雄兵南征,其實不該先來取吳越。須知,兵力分散則弱。”
李中易心裏不以為然,臉上卻未顯露出絲毫的不悅,不知兵的文臣們向來喜歡虛言誇大,他們擅長紙上談兵,而不是真正的知兵。
說白了,李中易是給劉兆林麵子,並沒有當麵駁斥他的觀點。
以李中易之尊,他若是當麵批駁了劉兆林,那麽,劉兆林此人的名聲就要壞掉了。
“不瞞皇上,吳越錢家其實早有投奔中原上國之意,隻是造化弄人,以至於有今日之恥。”劉兆林完全沒看李中易的臉色,他自顧自的侃侃而談。
李中易暗暗點頭,吳越錢家其實根本不足為慮。曆史上的錢俶,就是先後兩次去了開封。
錢俶第一次去開封的時候,皇帝是趙匡胤,趙匡胤不愧是個大氣之人,留錢俶住了幾天,又把他放迴了吳越國。
等趙老三篡了位之後,又召錢俶去開封。這一次,讓錢俶萬萬沒有料到的是,趙老三翻臉比翻書還快,死皮賴臉的就是不放錢俶迴杭州。
錢俶被逼得沒了辦法,隻得上書給趙老三,主動獻出了吳越十三州的肥沃地盤。
實際上,李中易也考慮過,先滅了南唐,再逼降錢俶。但是,李中易第一時間,又推翻了這種想法。
李中易的治國理念之中,最核心的一條,其實是民本思想!
耕者有其田,說起來很容易,其實難於上青天!
民本思想的最核心環節,其實是有效的的持續性的抑製豪強和大戶,使他們無法肆無忌憚的兼並自由農的產業。
基於此,李中易左思右想,依然選擇了武力征服吳越國的國策。
畢竟,打下來的江山,更容易進行土改,這才是李中易必須出兵南征的根本性因素。
如今,杭州附近的良田,七成以上都成了李中易私有的皇田。等將來天下大一統了,李中易就會以低租金的形勢,把這些良田租賃給自耕農去打理。
李中易私有的良田,本質上而言,其實是真正的國有良田。
劉兆林哪裏知道李中易的心思呢,這頭一次張嘴,就錯出去了十萬八千裏。
李中易揣著明白,繼續裝糊塗,默默的傾聽劉兆林的諸多高論。
客觀的說,劉兆林還是很有實務經驗的大儒,他居然親自種了十幾年的地,對於怎樣施肥,怎麽翻土,怎樣捉蟲,都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
李中易以前不懂種田,後來,為了教育兒子們學習種地之術,他也跟著老農從頭學到了尾,也算得上是半個農學專家了。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之中,李中易和劉兆林大部分時間都在談論種地的各種訣竅,而且越談越投機,越談越有味道。
李中易看了看天色,由於心情很好,便強力留下了劉兆林,讓他陪著一起用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