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完120炮,中方人員興高采烈,美方專家也是手舞足蹈。天黑收工迴營地,中方人員加餐又發單項獎。老肯也不食言,他給中方人員,每人也發了一百元單項獎。中方人員第一次拿到兩份單項獎,樂不可支,晚飯後,要求趙隊長給大家放一場錄相。趙隊長答應了。
老肯給大夥發放單項獎後,自己肚子也餓了,便走進美方餐車,美美地吃了一頓西餐。吃過晚飯後,他一方麵看錄相喝咖啡,一方麵美滋滋地想著心事:物質剌激很管用嘛!中國人的名詞雖多,什麽打翻身仗呀放衛星呀;然而,缺少物質刺激,中國人的衛星,一個也放不上去。所以,今後還必須多給中國雇員一點甜頭!
須臾,趙春江來找老肯,商量明天的工作安排。今天放120炮,是美2隊十月份打翻身仗的起點。迴想勞民傷財的八、九月份,中方隊經理心頭還隱隱作痛,美方隊經理心裏也極不平靜。九月份的生產簡報概括得好:“從八月下旬開始,塔裏木河河水開始上漲,使美2隊到93公裏前沿供應點的千裏運輸線完全中斷,不少地方水深達2米以上,該隊從9月5日起被迫停工。為了恢複生產,該隊經過十多個晝夜的奮戰,用推土機重新推出了一條嶄新的運輸線,全長150公裏,於18日又恢複了生產。該隊僅用14天有效的生產時間,完成了48次覆蓋剖麵35.8公裏,獲有效生產炮717炮,平均日生產51炮。”由此可見,八、九月份是極艱難和極不平常的月份。那些日子,從水淹千裏運輸線到炸橋、排洪、推路、運迴急需生產物資,以及恢複生產奪取生產炮數、獲得717張有效生產炮數記錄,美2隊的每個成員,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血的代價。作為隊經理的中方和美方,更是操碎了心。因此,十月份一開始就有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對中方和美方隊經理來說,都是個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老肯愛麵子,跟中國人一樣,最怕落後;因為落後就要挨打。所以,兩位隊經理,兩顆心碰擊在一起,對這個新起點,不僅心裏美滋滋的,而且有信心有決心,要把這個新起點和新開端,持之以恆、堅持到底。他倆的誓言是:十月份美2隊定要打一場翻身仗,走在美1隊和中國隊前頭!
但是,沙漠裏各隊的電台,都是聯著網的,一方唿叫,他方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所以誰也不是井底青蛙,隻能看見自己那片小天地。今日美2隊鼓足最大幹勁,放了120炮,那麽其他兄弟隊他們的戰績如何呢?從電台傳來的消息,令人慨歎:中國隊五天,刷了五次記錄!美1隊也在突飛猛進。請看下麵五組數目字:9月28日 放121炮!
9月29日 放140炮!
9月30日 放155炮!
10月1日 放160炮!
10月2日 放200炮!
“他奶奶的!照這樣下去,中國隊的日生產記錄還得刷新!”老肯嚇傻了,也氣壞了。他那兩隻牛眼睛,本來就大,如今大得嚇人。他一著急,坐都坐不住,踱步轉圈的同時,手一揚,手中的咖啡杯再次飛上了天。他再也無心思看錄相了,衝著本隊的人員和設備,也衝著塔克拉瑪幹,他火了,急了,罵大街了!
然而罵了片刻之後,他又咧咧嘴,搖搖頭,對中國隊上述的數目字表示懷疑:“不可能的!不可能的!絕對是弄虛作假!中國人當年的浮誇風,今日又重演,可笑又可悲!”
為了揭穿這個秘密,他決定去一趟中國隊,名譽上取經,實際上給弄虛作假的中國隊爆爆光揚揚名丟丟羞,使人們再也不敢弄虛作假、擾亂軍心、誤人子弟了!
當晚,雙方隊經理開碰頭會時,老肯同中方隊經理趙春江打聲招唿,說他明日去中國隊取經,美2隊生產上的事由趙春江全麵負責。趙春江點點頭,並祝他取迴真經。
第二天一早 ,老肯開著一台小莫爾車,翻沙山越沙梁,帶著某種目的,窩著一肚子火,風馳電掣,去中國隊取經了。
幸好兩隊的工區相距甚近,放炮時隱隱約約還能聽到隆隆炮聲,因此,盡管沙山難爬,沙梁難越,但隻花去大半個上午時間,便進入中國隊工區了。正在工地上指揮作戰的魯軍和李濤,代表全隊職工,熱情地接待他和歡迎他,並且讓他盡情參觀取經。昨天晚上,魯軍和李濤已從電台獲悉,老肯今天前來他們隊取經,所以作了多方麵準備,今天的陣容特別齊整,大夥兒幹活也特別賣力氣。
但是工地上條件差,中國隊對客人的接待,有點寒暄,隻遞給肯尼迪兩瓶礦泉水。老肯很有禮貌地擺手拒絕,並指了指自己的車,意思是說他車上也帶有礦泉水。其實,今日的老肯,是帶著情緒來的,所以雖說仍然笑咧咧和腆著個大肚子,但唇角的笑意,卻是冷峻的嚴肅的,甚至還帶點譏諷的。這個中國通,漢語很有功底。他無須翻譯,直接同魯軍對話。他告訴魯軍:“魯經理!李經理!我今天是來你隊取經的!”魯軍笑道:“知道!知道!你隊的趙春江隊長已經用電台通知我們了。肯經理,我們熱烈歡迎你到中國隊取經!但願你取經迴隊後,能使美2隊突飛猛進,打好十月份的翻身仗!”老肯不等魯軍和李濤帶路,便自個兒步入測線,進行現場摸底,先鑽井組,後放線班。鑽井組打井時,他一個點一個點地跟著,對每口組合井以及打井的每個環節,都進行認真的探測和筆錄。當他用秒表測得鑽井工打一口井的時間時,不覺驚叫起來:“咦!一口4米深的炮井,這位張先生僅用8秒鍾,奇跡!奇跡!”
在鑽井組,他還發現,工人們對進口設備的使用,靈活自如,得心應手,每個環節和各個工序的配合,熟門熟路,井然有序。鑽井組是火車頭 隻有他們跑得快,後麵的班組 ,才能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麵。今日親臨現場,目睹中國隊你追我趕的局麵,老肯不能不信服;並且由衷地發出感歎:“唉!我太低估中國隊了。該隊天天刷新生產記錄,不是弄虛作假,而是大夥苦幹加巧幹創造出來的奇跡。門縫裏瞧人,勢必誤人子弟喲!”
老肯一時高興,就讓鑽井組的同誌,去搬自己車上的礦泉水和可口可樂,以視自己對他們的嘉獎。
當同誌們喝著礦泉水,開心地談論時,老肯衝著他們笑咧咧地問:“你們中國隊放炮,天天刷新,日新月異,真了不起!昨天放了202炮,把我嚇了一跳。據我所知,202炮,可是創造沙漠地區日放炮數的世界紀錄呀!不過,我想知道:你們一天放這麽多炮,幹了多少個鍾頭?是不是超過12個小時了?”
工人們搖搖頭:“超過十二個鍾頭,絕對沒有,一天最多就幹十個鍾頭。不過,我們中國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十個鍾頭,也能幹出二十個鍾頭的效益!”
老肯將信將疑,輕輕地搖搖頭,咧咧嘴眉飛色舞地問:“那麽,你們這個月的工資提高多少?獎金有沒有增加?”
工人們答道:“沒有,一分錢也沒有增加。這個月的工資還是那麽多;獎金也沒有增加一分錢。”
“那麽,”老肯接著又問,“我想知道,你們這樣拚命幹,哪來的幹勁?為了什麽?”
工人們風趣地說:“你們美國隊,給中國人蒙上一層神奇的色彩,我們不服; 所以我們就想超過你們美國隊,打破這種神奇的色彩!”
“ok!”老肯豎起大拇指讚道,“不服輸,有誌氣,好樣的。按照你們中國人的話講,叫做不崇洋媚外?哈哈哈!不崇洋媚外才能有創造精神,對不對?”當工人們咧咧嘴點點頭時,老肯又讚道:“中國隊,ok!”
肯尼迪離開鑽井班,繼續跋涉沙山,去爆炸班檢查井深和藥量。成型炸藥,每筒一公斤,藥量各隊基本上一致;但是井深弄不好就會五花八門和偷工減料了。鑽井組打的井,如質量不過關,造成井壁塌陷,爆炸班下藥時就達不到預定的深度了。但是老肯抽查五個點的組合井共30口井,炸藥下到預定深度有27口井,占百分之九十;下不到預定深度的,隻有3口井,占百分之十。老肯就這種現象問爆炸班同誌――下麵便是雙方一問一答。老肯問:
“炸藥下不到預定深度,你們為什麽不叫鑽機迴來補炮?”
“這個問題唄,中國隊有個規定,6口組合井,其中一口下不到預定深度,一般不再叫鑽機迴來補炮;如超過這種比例,就必須叫鑽機迴來補炮。”爆炸班長迴答。
“這個預定深度,你說說看,多少米?”
“2.5米。”
“請你告訴我:炸藥若是下不到預定深度,如何影響資料的記錄質量?”
“隻一口井的炸藥沒有下到預定深度,對資料質量沒有多大影響。”
“你會看資料嗎?”
“不會。”
“你們的組合井屬什麽形式?”
“線性組合。”
“組合內距和組合基距各多少?”
“組合內距10米;組合基距50米;這個數字比你們美2隊少5米,對不對?”
老肯真不愧是物探專家!對考生提的問題深入淺出、豐富多彩,一看一問,洞察秋毫,一個小小的細節也瞞不過他的目光。他對爆炸班同誌的答卷,還算滿意。但是對他們缺乏一絲不苟的精神,不讚賞也不發表評論,因而沒有給予鼓勵和嘉獎。
他辭別爆炸班,又去放線班,並對放線班的工作進行抽樣檢查。他發現放線班埋置的檢波器,既垂直又平穩,周圍都用腳踩實,刮八級大風也不至於歪倒。老肯抽查三段線80多個檢波器的埋置情況,結果個個垂直平穩,沒有能挑出弊病,因而滿意地點點頭。為了對他們表示點“意思意思”,老肯又從自己車上搬下來兩箱飲料,對大家進行慰問和嘉獎。當大家喝飲料時,老肯笑咧咧又對該班進行口試。 下麵便是一問一答的記實:
問:“你們班有幾道備用錢?如果一天放250炮,每人須搬幾次‘家’?”
答:“我們隻有8道備用線,如果一天放250炮,我們每人少說須搬31次家。”
問:“你們的組合檢波器叫什麽形式?組合個數多少?沿測線組合內距幾米? 垂直測線內距幾米?沿測線基距又是多少米?”
答:“組合形式叫平形四邊形;組合個數共36個;沿測線組合內距5米;垂直測線組內距也是5米;沿測線基距55米。”問:“你們每天早出晚歸, 兢兢業業,炮數也上去了,但據說獎金一分錢也沒有增加;你們心裏沒有怨言嗎?”
答:“沒有怨言。我們這樣幹,目的就是想超過你們美國隊,不讓外國人小看中國人!”
“ok!"
談話間,工地上“嘭!嘭!嘭!”又放了3炮。看樣子這一天的紀錄還得刷新!
現場取經,耳濡目染,又傾聽中國工人們發自肺腑的心聲,老肯深受教育。來前對中國隊日日刷新的生產炮數十分偏見,無限懷疑;現場參觀後使他不僅相信那些數目字是真的,而且還相信“一切生產因素中人的因素第一”和“人定勝天”這兩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真的。同樣的工區,同樣的設備,為什麽在競爭中,美2隊落後,差距在哪裏?老肯終於悟出一點道理:西方人曆來重視製度,一切按部就班;但是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生搬硬套,或者墨守成規,勢必束縛人們的手腳,打擊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然而如果能把西方人那種嚴密的管理製度,同東方人“人定勝天”和“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導思想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使人們的腦海裏牢固地樹立製度觀念,又能把人們的聰明才智充分地發揮出來,那麽,它將是一個完美無缺和戰無不勝的法寶!
老肯從現場參觀取經當中,能悟出這樣一個道理,總算今天沒有白來。老肯是個實幹家,他迫不及待地要迴美2隊試一試。但是,如何試呢?他仍然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因而查完排列後,他請教魯軍:“魯經理,請你告訴我:你們中國隊如何運用‘人定勝天’和‘人的因素第一’這兩件法寶的?”
魯軍略微沉思,正待迴答,但李濤反應敏捷,被他搶了先。他告訴肯經理說:“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生活準則和工作準則, 不死搬硬套外國人那一套。已故毛澤東主席告誡我們:‘在一切生產力中,人的因素第一。’他還告訴我們:人定勝天;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群眾中隱藏著極其豐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在生產中,在嚴酷的自然力麵前,我們非常注意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體說來,有以下四點:第一,注意發揮黨、團員的先鋒和模範作用;第二抓好班組長,充分發揮其模範帶頭作用和骨幹作用;第三做好群眾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他們緊密地團結在黨團員周圍,夠條件的積極分子,隨時吸取到黨團組織裏麵來;第四……”
在外國人麵前,高談突出政治、充分發揮黨團員的先鋒和模範作用,似乎有點滑稽可笑。魯軍擔心老肯反感,因而打斷李濤的話,作了如下補充:“其實, 剛才李隊長講的那三條,對中國人來說,老生常談習以為常,沒有什麽新東西。肯經理你是個外國人;外國人沒有黨團組織,所以你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左右為難。但是有一點,可要牢牢記住:那就是‘人民群眾中隱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創造力。’記住這條一真理,你就會虛懷若穀、謙虛謹慎,在組織生產中,自然而然就會注意充分地發揮和調動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嚴格獎懲製度,即立功者受獎, 消極怠工者受罰;並且獎懲分明,獎懲公開,使大家心服口服。另外,定期總結經驗、以利再戰;實行定額管理,人盡其職,物盡其用;充分發揮各班組長的主觀能動性,等等,也都是中國隊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並且奪取勝利的好經驗。”
李濤接著作了補充:“再一條經驗就是:狠抓設備的管理、維修和保養。在沙漠裏麵作業,拚的就是設備。作為組織生產的隊經理,心中比誰都清楚;所以這一條不是什麽新經驗了。但是有一點,在設備的管理和維修中,也要突出‘人定勝天’和人的因素第一的原則,比如人民群眾的合理化建議,必須采納。但是,我聽說你們美2隊隊經理,趾高氣揚,唯我獨尊,對人民群眾特別是對中國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置之不理,或者不給予采納,這就不好了。合理化建議,就是人民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具體表現,也是他們主人翁態度和責任感的高度體現。作為一個隊經理,他是全隊生產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如果對人民群眾合理化的建議不理不睬,甚於冷嘲熱刺、橫挑鼻子豎挑眼,那麽他就不可能充分地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號隊經理,在勞動競爭中,必然是瘸子賽跑--挨尾!”
談到這裏,魯軍輕鬆地一笑,道:“肯經理,你此次取經,可以把這些經驗帶迴美2隊,好好試一試。我們中國隊不保守,希望你下次再來。”
魯軍講話深入淺出,但也近唿冷嘲熱刺、旁敲側擊,真夠老肯迴味的。然而老肯似懂非懂,隻管咧咧嘴點點頭,臉色一陣紅一陣白, 可見迴味時內心上並不好受,定是打翻了五味瓶的!臨走時,老肯謙遜地說:“你們中國隊總結出來的經驗很好,很值得我們美2隊學習。同樣的工區,同樣的設備,你們能在競賽中日日刷新,勇於奪魁,並創造出一流的世界記錄,很值得我們美2隊好好學習!”
老肯走後,人們紛紛議論:老肯取迴真經,迴去肯定甩開胳膊大幹一場。但是如果把中國隊拋在後麵,咱們怎麽辦?大家的迴答是:你追我趕更上一層樓唄!
老肯給大夥發放單項獎後,自己肚子也餓了,便走進美方餐車,美美地吃了一頓西餐。吃過晚飯後,他一方麵看錄相喝咖啡,一方麵美滋滋地想著心事:物質剌激很管用嘛!中國人的名詞雖多,什麽打翻身仗呀放衛星呀;然而,缺少物質刺激,中國人的衛星,一個也放不上去。所以,今後還必須多給中國雇員一點甜頭!
須臾,趙春江來找老肯,商量明天的工作安排。今天放120炮,是美2隊十月份打翻身仗的起點。迴想勞民傷財的八、九月份,中方隊經理心頭還隱隱作痛,美方隊經理心裏也極不平靜。九月份的生產簡報概括得好:“從八月下旬開始,塔裏木河河水開始上漲,使美2隊到93公裏前沿供應點的千裏運輸線完全中斷,不少地方水深達2米以上,該隊從9月5日起被迫停工。為了恢複生產,該隊經過十多個晝夜的奮戰,用推土機重新推出了一條嶄新的運輸線,全長150公裏,於18日又恢複了生產。該隊僅用14天有效的生產時間,完成了48次覆蓋剖麵35.8公裏,獲有效生產炮717炮,平均日生產51炮。”由此可見,八、九月份是極艱難和極不平常的月份。那些日子,從水淹千裏運輸線到炸橋、排洪、推路、運迴急需生產物資,以及恢複生產奪取生產炮數、獲得717張有效生產炮數記錄,美2隊的每個成員,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血的代價。作為隊經理的中方和美方,更是操碎了心。因此,十月份一開始就有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對中方和美方隊經理來說,都是個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老肯愛麵子,跟中國人一樣,最怕落後;因為落後就要挨打。所以,兩位隊經理,兩顆心碰擊在一起,對這個新起點,不僅心裏美滋滋的,而且有信心有決心,要把這個新起點和新開端,持之以恆、堅持到底。他倆的誓言是:十月份美2隊定要打一場翻身仗,走在美1隊和中國隊前頭!
但是,沙漠裏各隊的電台,都是聯著網的,一方唿叫,他方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所以誰也不是井底青蛙,隻能看見自己那片小天地。今日美2隊鼓足最大幹勁,放了120炮,那麽其他兄弟隊他們的戰績如何呢?從電台傳來的消息,令人慨歎:中國隊五天,刷了五次記錄!美1隊也在突飛猛進。請看下麵五組數目字:9月28日 放121炮!
9月29日 放140炮!
9月30日 放155炮!
10月1日 放160炮!
10月2日 放200炮!
“他奶奶的!照這樣下去,中國隊的日生產記錄還得刷新!”老肯嚇傻了,也氣壞了。他那兩隻牛眼睛,本來就大,如今大得嚇人。他一著急,坐都坐不住,踱步轉圈的同時,手一揚,手中的咖啡杯再次飛上了天。他再也無心思看錄相了,衝著本隊的人員和設備,也衝著塔克拉瑪幹,他火了,急了,罵大街了!
然而罵了片刻之後,他又咧咧嘴,搖搖頭,對中國隊上述的數目字表示懷疑:“不可能的!不可能的!絕對是弄虛作假!中國人當年的浮誇風,今日又重演,可笑又可悲!”
為了揭穿這個秘密,他決定去一趟中國隊,名譽上取經,實際上給弄虛作假的中國隊爆爆光揚揚名丟丟羞,使人們再也不敢弄虛作假、擾亂軍心、誤人子弟了!
當晚,雙方隊經理開碰頭會時,老肯同中方隊經理趙春江打聲招唿,說他明日去中國隊取經,美2隊生產上的事由趙春江全麵負責。趙春江點點頭,並祝他取迴真經。
第二天一早 ,老肯開著一台小莫爾車,翻沙山越沙梁,帶著某種目的,窩著一肚子火,風馳電掣,去中國隊取經了。
幸好兩隊的工區相距甚近,放炮時隱隱約約還能聽到隆隆炮聲,因此,盡管沙山難爬,沙梁難越,但隻花去大半個上午時間,便進入中國隊工區了。正在工地上指揮作戰的魯軍和李濤,代表全隊職工,熱情地接待他和歡迎他,並且讓他盡情參觀取經。昨天晚上,魯軍和李濤已從電台獲悉,老肯今天前來他們隊取經,所以作了多方麵準備,今天的陣容特別齊整,大夥兒幹活也特別賣力氣。
但是工地上條件差,中國隊對客人的接待,有點寒暄,隻遞給肯尼迪兩瓶礦泉水。老肯很有禮貌地擺手拒絕,並指了指自己的車,意思是說他車上也帶有礦泉水。其實,今日的老肯,是帶著情緒來的,所以雖說仍然笑咧咧和腆著個大肚子,但唇角的笑意,卻是冷峻的嚴肅的,甚至還帶點譏諷的。這個中國通,漢語很有功底。他無須翻譯,直接同魯軍對話。他告訴魯軍:“魯經理!李經理!我今天是來你隊取經的!”魯軍笑道:“知道!知道!你隊的趙春江隊長已經用電台通知我們了。肯經理,我們熱烈歡迎你到中國隊取經!但願你取經迴隊後,能使美2隊突飛猛進,打好十月份的翻身仗!”老肯不等魯軍和李濤帶路,便自個兒步入測線,進行現場摸底,先鑽井組,後放線班。鑽井組打井時,他一個點一個點地跟著,對每口組合井以及打井的每個環節,都進行認真的探測和筆錄。當他用秒表測得鑽井工打一口井的時間時,不覺驚叫起來:“咦!一口4米深的炮井,這位張先生僅用8秒鍾,奇跡!奇跡!”
在鑽井組,他還發現,工人們對進口設備的使用,靈活自如,得心應手,每個環節和各個工序的配合,熟門熟路,井然有序。鑽井組是火車頭 隻有他們跑得快,後麵的班組 ,才能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麵。今日親臨現場,目睹中國隊你追我趕的局麵,老肯不能不信服;並且由衷地發出感歎:“唉!我太低估中國隊了。該隊天天刷新生產記錄,不是弄虛作假,而是大夥苦幹加巧幹創造出來的奇跡。門縫裏瞧人,勢必誤人子弟喲!”
老肯一時高興,就讓鑽井組的同誌,去搬自己車上的礦泉水和可口可樂,以視自己對他們的嘉獎。
當同誌們喝著礦泉水,開心地談論時,老肯衝著他們笑咧咧地問:“你們中國隊放炮,天天刷新,日新月異,真了不起!昨天放了202炮,把我嚇了一跳。據我所知,202炮,可是創造沙漠地區日放炮數的世界紀錄呀!不過,我想知道:你們一天放這麽多炮,幹了多少個鍾頭?是不是超過12個小時了?”
工人們搖搖頭:“超過十二個鍾頭,絕對沒有,一天最多就幹十個鍾頭。不過,我們中國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十個鍾頭,也能幹出二十個鍾頭的效益!”
老肯將信將疑,輕輕地搖搖頭,咧咧嘴眉飛色舞地問:“那麽,你們這個月的工資提高多少?獎金有沒有增加?”
工人們答道:“沒有,一分錢也沒有增加。這個月的工資還是那麽多;獎金也沒有增加一分錢。”
“那麽,”老肯接著又問,“我想知道,你們這樣拚命幹,哪來的幹勁?為了什麽?”
工人們風趣地說:“你們美國隊,給中國人蒙上一層神奇的色彩,我們不服; 所以我們就想超過你們美國隊,打破這種神奇的色彩!”
“ok!”老肯豎起大拇指讚道,“不服輸,有誌氣,好樣的。按照你們中國人的話講,叫做不崇洋媚外?哈哈哈!不崇洋媚外才能有創造精神,對不對?”當工人們咧咧嘴點點頭時,老肯又讚道:“中國隊,ok!”
肯尼迪離開鑽井班,繼續跋涉沙山,去爆炸班檢查井深和藥量。成型炸藥,每筒一公斤,藥量各隊基本上一致;但是井深弄不好就會五花八門和偷工減料了。鑽井組打的井,如質量不過關,造成井壁塌陷,爆炸班下藥時就達不到預定的深度了。但是老肯抽查五個點的組合井共30口井,炸藥下到預定深度有27口井,占百分之九十;下不到預定深度的,隻有3口井,占百分之十。老肯就這種現象問爆炸班同誌――下麵便是雙方一問一答。老肯問:
“炸藥下不到預定深度,你們為什麽不叫鑽機迴來補炮?”
“這個問題唄,中國隊有個規定,6口組合井,其中一口下不到預定深度,一般不再叫鑽機迴來補炮;如超過這種比例,就必須叫鑽機迴來補炮。”爆炸班長迴答。
“這個預定深度,你說說看,多少米?”
“2.5米。”
“請你告訴我:炸藥若是下不到預定深度,如何影響資料的記錄質量?”
“隻一口井的炸藥沒有下到預定深度,對資料質量沒有多大影響。”
“你會看資料嗎?”
“不會。”
“你們的組合井屬什麽形式?”
“線性組合。”
“組合內距和組合基距各多少?”
“組合內距10米;組合基距50米;這個數字比你們美2隊少5米,對不對?”
老肯真不愧是物探專家!對考生提的問題深入淺出、豐富多彩,一看一問,洞察秋毫,一個小小的細節也瞞不過他的目光。他對爆炸班同誌的答卷,還算滿意。但是對他們缺乏一絲不苟的精神,不讚賞也不發表評論,因而沒有給予鼓勵和嘉獎。
他辭別爆炸班,又去放線班,並對放線班的工作進行抽樣檢查。他發現放線班埋置的檢波器,既垂直又平穩,周圍都用腳踩實,刮八級大風也不至於歪倒。老肯抽查三段線80多個檢波器的埋置情況,結果個個垂直平穩,沒有能挑出弊病,因而滿意地點點頭。為了對他們表示點“意思意思”,老肯又從自己車上搬下來兩箱飲料,對大家進行慰問和嘉獎。當大家喝飲料時,老肯笑咧咧又對該班進行口試。 下麵便是一問一答的記實:
問:“你們班有幾道備用錢?如果一天放250炮,每人須搬幾次‘家’?”
答:“我們隻有8道備用線,如果一天放250炮,我們每人少說須搬31次家。”
問:“你們的組合檢波器叫什麽形式?組合個數多少?沿測線組合內距幾米? 垂直測線內距幾米?沿測線基距又是多少米?”
答:“組合形式叫平形四邊形;組合個數共36個;沿測線組合內距5米;垂直測線組內距也是5米;沿測線基距55米。”問:“你們每天早出晚歸, 兢兢業業,炮數也上去了,但據說獎金一分錢也沒有增加;你們心裏沒有怨言嗎?”
答:“沒有怨言。我們這樣幹,目的就是想超過你們美國隊,不讓外國人小看中國人!”
“ok!"
談話間,工地上“嘭!嘭!嘭!”又放了3炮。看樣子這一天的紀錄還得刷新!
現場取經,耳濡目染,又傾聽中國工人們發自肺腑的心聲,老肯深受教育。來前對中國隊日日刷新的生產炮數十分偏見,無限懷疑;現場參觀後使他不僅相信那些數目字是真的,而且還相信“一切生產因素中人的因素第一”和“人定勝天”這兩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真的。同樣的工區,同樣的設備,為什麽在競爭中,美2隊落後,差距在哪裏?老肯終於悟出一點道理:西方人曆來重視製度,一切按部就班;但是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生搬硬套,或者墨守成規,勢必束縛人們的手腳,打擊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然而如果能把西方人那種嚴密的管理製度,同東方人“人定勝天”和“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導思想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使人們的腦海裏牢固地樹立製度觀念,又能把人們的聰明才智充分地發揮出來,那麽,它將是一個完美無缺和戰無不勝的法寶!
老肯從現場參觀取經當中,能悟出這樣一個道理,總算今天沒有白來。老肯是個實幹家,他迫不及待地要迴美2隊試一試。但是,如何試呢?他仍然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因而查完排列後,他請教魯軍:“魯經理,請你告訴我:你們中國隊如何運用‘人定勝天’和‘人的因素第一’這兩件法寶的?”
魯軍略微沉思,正待迴答,但李濤反應敏捷,被他搶了先。他告訴肯經理說:“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生活準則和工作準則, 不死搬硬套外國人那一套。已故毛澤東主席告誡我們:‘在一切生產力中,人的因素第一。’他還告訴我們:人定勝天;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群眾中隱藏著極其豐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在生產中,在嚴酷的自然力麵前,我們非常注意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體說來,有以下四點:第一,注意發揮黨、團員的先鋒和模範作用;第二抓好班組長,充分發揮其模範帶頭作用和骨幹作用;第三做好群眾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他們緊密地團結在黨團員周圍,夠條件的積極分子,隨時吸取到黨團組織裏麵來;第四……”
在外國人麵前,高談突出政治、充分發揮黨團員的先鋒和模範作用,似乎有點滑稽可笑。魯軍擔心老肯反感,因而打斷李濤的話,作了如下補充:“其實, 剛才李隊長講的那三條,對中國人來說,老生常談習以為常,沒有什麽新東西。肯經理你是個外國人;外國人沒有黨團組織,所以你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左右為難。但是有一點,可要牢牢記住:那就是‘人民群眾中隱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創造力。’記住這條一真理,你就會虛懷若穀、謙虛謹慎,在組織生產中,自然而然就會注意充分地發揮和調動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嚴格獎懲製度,即立功者受獎, 消極怠工者受罰;並且獎懲分明,獎懲公開,使大家心服口服。另外,定期總結經驗、以利再戰;實行定額管理,人盡其職,物盡其用;充分發揮各班組長的主觀能動性,等等,也都是中國隊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並且奪取勝利的好經驗。”
李濤接著作了補充:“再一條經驗就是:狠抓設備的管理、維修和保養。在沙漠裏麵作業,拚的就是設備。作為組織生產的隊經理,心中比誰都清楚;所以這一條不是什麽新經驗了。但是有一點,在設備的管理和維修中,也要突出‘人定勝天’和人的因素第一的原則,比如人民群眾的合理化建議,必須采納。但是,我聽說你們美2隊隊經理,趾高氣揚,唯我獨尊,對人民群眾特別是對中國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置之不理,或者不給予采納,這就不好了。合理化建議,就是人民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具體表現,也是他們主人翁態度和責任感的高度體現。作為一個隊經理,他是全隊生產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如果對人民群眾合理化的建議不理不睬,甚於冷嘲熱刺、橫挑鼻子豎挑眼,那麽他就不可能充分地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號隊經理,在勞動競爭中,必然是瘸子賽跑--挨尾!”
談到這裏,魯軍輕鬆地一笑,道:“肯經理,你此次取經,可以把這些經驗帶迴美2隊,好好試一試。我們中國隊不保守,希望你下次再來。”
魯軍講話深入淺出,但也近唿冷嘲熱刺、旁敲側擊,真夠老肯迴味的。然而老肯似懂非懂,隻管咧咧嘴點點頭,臉色一陣紅一陣白, 可見迴味時內心上並不好受,定是打翻了五味瓶的!臨走時,老肯謙遜地說:“你們中國隊總結出來的經驗很好,很值得我們美2隊學習。同樣的工區,同樣的設備,你們能在競賽中日日刷新,勇於奪魁,並創造出一流的世界記錄,很值得我們美2隊好好學習!”
老肯走後,人們紛紛議論:老肯取迴真經,迴去肯定甩開胳膊大幹一場。但是如果把中國隊拋在後麵,咱們怎麽辦?大家的迴答是:你追我趕更上一層樓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