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榮爬窗進屋,迴到自己臥室裏,自暴自棄,大發雷霆,家裏簡陋的陳設是他攻擊的目標。桌椅板凳被他踢得東倒西歪,搖搖晃晃;被子髒衣也被弄得亂七八糟。這還不過癮,又把自己心愛的書稿拿起來打牆頭出氣,霎時間滿地都是稿紙爛書。麵對這個慘景,他又自暴自棄地叨念著:“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我走!我走!……”
這樣折騰了大半天,他真的累了,坐在床沿上,喘著粗氣,並且喃喃地重複著那句話:“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叨念了一陣,口幹舌燥,拿隻碗往缸裏打一碗涼水,咕嚕咕嚕一飲而盡,抹抹嘴,發熱的頭腦略微降了溫,冷靜地瞥了一眼扔在地麵上的書稿、資料,心疼得難於複加。既然說: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那麽“留人處”的地方難道就不要知識、不要科技成果嗎?不!八十年代是改革開放的年代,也將是科技興旺、知識分子揚眉吐氣的年代,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都會重視知識重視人才和重視科技成果的。因此,書稿不能丟。千砸萬砸,自己的書稿不能砸;千丟萬丟,自己的書稿不能丟!書稿是自己多年心血的結晶,隻有自己才會珍惜才會尊重。因而他彎下腰,一張一張一頁一頁地從地麵上重新撿了起來,進行歸攏、裝訂……
就在這時候,有位姑娘挎個菜籃子,籃子裏麵放著一盤大肉餡餃子,走到窗前,打開窗戶,爬進屋子裏麵。當她立定腳跟一看,大為驚駭,為什麽書稿滿地滿天亂飛?因而脫口罵道:“是哪個王八蛋這麽糟踐人呀?”再往另個旮旯處瞧去,父親高寶榮正蹲在地上發愁呢。高芳芳本想招唿他吃餃子,但見他這副模樣,心也涼透了,隻好先問其原因:“叔,你怎麽啦?誰把你的書稿糟蹋成這個樣子呀?”
“我走,我走,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高寶榮似乎還沒有發現女兒高芳芳,仍然自暴自棄地叨念著。
“叔,你跟誰嘔氣嘛?”高芳芳善解人意地問。隨後,她從籃子裏麵端出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放在桌麵上,溫馨地說,“叔,媽讓我給你端來一盤餃子,你趁熱吃吧!”
高寶榮抬頭一看,女兒高芳芳正站在自己麵前。她今年十九歲,但已經長成大姑娘了。隻見她高挑勻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臉蛋兒俊俏,肌膚雪白豐滿,兩隻長辮子都紮著漂亮的蝴蝶結,水靈靈活蹦蹦,逗人喜愛。去年市衛校畢業後,她被分配在局職工醫院當護士。
高芳芳是他和前妻的親骨肉。龔華改嫁蔡景海後,女人的心裏始終內疚,愧對高寶榮。為了彌補自己因草率而鑄成的大錯,她常常讓女兒高芳芳捎點吃的來,有時還幫他送來換洗衣服。高芳芳遵照媽媽的意見,稱高寶榮叫“叔“,為的是避嫌隙於蔡景海。
“叔,我幫你撿書稿,你吃餃子吧!”高芳芳又溫馨又賢慧,她雙手端著那盤熱餃子,直送到高寶榮跟前。
“你放在桌上吧!”高寶榮非常疼愛女兒高芳芳,每當他自暴自棄時,但隻要見到高芳芳,便立即風平浪靜了。然而,今天卻有些例外。他仍然蹲在地上,一直沒有接過高芳芳手上那盤熱餃子,甚至連眼皮也沒有抬一下。高芳芳並沒有生氣,反而勸慰道:“叔,心放寬一些。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又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隻要天塌不下來,就要吃飯喲。”她用筷子夾著大餃子,一個一個送到高寶榮嘴邊。高寶榮張開嘴巴,餃子立即送進嘴裏咽進肚子裏了。但他的眼淚卻奪眶而出。隨後,他站起身,抹抹眼淚,傷感地說:
“芳芳,往後再不要給叔送餃子來了!……”
“不送餃子送饅頭?送米飯?”
“不,通通都用不著了!……”
“叔,這是為什麽?”
“我調走了。”
高芳芳先是一震,而後沉思著:難怪剛才進屋時,還聽叔嘴裏一股勁地叨念著:“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哩。”看來,他並不想走,是有人逼他走的。可是媽媽卻說他自己打了請調報告,不能怨天尤人呀!
高芳芳好不容易把那盤餃子交到叔的手中,隨後彎下腰幫助揀書稿。揀著揀著,心裏也生氣:人往外推已經夠意思了,書稿礙他們什麽事,還要發泄一番,是何道理?難道不讓人活了?落實知識分子政策都頒布三年了,有些人還陽奉陰違,表麵敷衍,實際繼續整人,把人整死了,就他一人去建設社會主義?
高芳芳太天真了,她指的“一人”,也許真有其人,也許是賭氣的話。曆史上真有一人能力挽狂瀾的故事,豈知今天一人也能改變叔的命運,不足為奇嘛。
高芳芳腦子裏的問號一個接一個,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淺薄、經曆膚淺,迴答不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叔的書稿,淩亂不堪,付之炬火,即成灰燼,一切的憂愁苦悶,全都煙消雲散了,多好啊!可是叔為什麽還這麽留戀難舍呢?帶著這個問題,她無心撿書稿,提著空籃子,越窗走了。她要去問問媽媽,問問老師,問問趙春江叔叔?……
半路上,她遇上徐雪芬、林婷婷和趙春江,他們正欲三訪高助工。高芳芳把徐雪芬攔住,蹙著眉頭,愣愣神地說:“雪芬姐,你說可惡不惡?你給評評理!”徐雪芬一聽懵了, 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顱,瞪著她,疑惑地反問:“芳芳,什麽可惡不可惡,我不明白?”高芳芳怒道:“我叔調走了,可是有人懷恨在心,把他的書稿往地上扔,屋子裏麵滿地都是書稿,你說可惡不可惡?”林婷婷搶先道:“準是仇人幹的唄!”雪芬也道:“落井下石,調查出來剝他的皮,食他的肉!”高芳芳接著道:“所以,我想去你爹那裏告個狀。”徐雪芬忙說:“不行的,我爹又去塔裏木還沒有迴來。”高芳芳問:“雪芬姐,你爹春節迴來吧?”雪芬道:“說是要迴來的,也許一二兩天就到家,來時你再去找他告狀吧!”
高芳芳沒有招術,返身便走。但走時還自言自語著:“書稿是叔的命根子,如今受人鄙視和踐踏,這下子對他的打擊更大了,恐怕從今以後,他的精神支柱全垮了!”
趙春江同情高芳芳,一聽她爹的書稿被踐踏,原因又不詳,便想去看個究竟,於是叫住高芳芳:“芳芳,別走,瞧你叔的書稿去,到底被哪個王八糕子扔的!”
高芳芳果然聽話。她跟在大家後麵,朝高助工“家”走去。走到跟前,推窗一看,高助工已經不在裏麵,地麵上的書稿,依然散亂不堪,象突然遭到一場浩劫。趙春江站在窗外凝視片刻,意味深長地講了一句:“嗬,屋漏偏遭連陰雨,還有活頭嗎?此人不拉一把、幫助他走進塔裏木,這輩子算是交代了!”
婷婷不耐煩了,她見高助工不在,掉轉頭便走,徐雪芬緊跟其後,隻有高芳芳仍然站在原地掉淚。趙春江隻好陪她迴家。
這樣折騰了大半天,他真的累了,坐在床沿上,喘著粗氣,並且喃喃地重複著那句話:“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叨念了一陣,口幹舌燥,拿隻碗往缸裏打一碗涼水,咕嚕咕嚕一飲而盡,抹抹嘴,發熱的頭腦略微降了溫,冷靜地瞥了一眼扔在地麵上的書稿、資料,心疼得難於複加。既然說: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那麽“留人處”的地方難道就不要知識、不要科技成果嗎?不!八十年代是改革開放的年代,也將是科技興旺、知識分子揚眉吐氣的年代,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都會重視知識重視人才和重視科技成果的。因此,書稿不能丟。千砸萬砸,自己的書稿不能砸;千丟萬丟,自己的書稿不能丟!書稿是自己多年心血的結晶,隻有自己才會珍惜才會尊重。因而他彎下腰,一張一張一頁一頁地從地麵上重新撿了起來,進行歸攏、裝訂……
就在這時候,有位姑娘挎個菜籃子,籃子裏麵放著一盤大肉餡餃子,走到窗前,打開窗戶,爬進屋子裏麵。當她立定腳跟一看,大為驚駭,為什麽書稿滿地滿天亂飛?因而脫口罵道:“是哪個王八蛋這麽糟踐人呀?”再往另個旮旯處瞧去,父親高寶榮正蹲在地上發愁呢。高芳芳本想招唿他吃餃子,但見他這副模樣,心也涼透了,隻好先問其原因:“叔,你怎麽啦?誰把你的書稿糟蹋成這個樣子呀?”
“我走,我走,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高寶榮似乎還沒有發現女兒高芳芳,仍然自暴自棄地叨念著。
“叔,你跟誰嘔氣嘛?”高芳芳善解人意地問。隨後,她從籃子裏麵端出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放在桌麵上,溫馨地說,“叔,媽讓我給你端來一盤餃子,你趁熱吃吧!”
高寶榮抬頭一看,女兒高芳芳正站在自己麵前。她今年十九歲,但已經長成大姑娘了。隻見她高挑勻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臉蛋兒俊俏,肌膚雪白豐滿,兩隻長辮子都紮著漂亮的蝴蝶結,水靈靈活蹦蹦,逗人喜愛。去年市衛校畢業後,她被分配在局職工醫院當護士。
高芳芳是他和前妻的親骨肉。龔華改嫁蔡景海後,女人的心裏始終內疚,愧對高寶榮。為了彌補自己因草率而鑄成的大錯,她常常讓女兒高芳芳捎點吃的來,有時還幫他送來換洗衣服。高芳芳遵照媽媽的意見,稱高寶榮叫“叔“,為的是避嫌隙於蔡景海。
“叔,我幫你撿書稿,你吃餃子吧!”高芳芳又溫馨又賢慧,她雙手端著那盤熱餃子,直送到高寶榮跟前。
“你放在桌上吧!”高寶榮非常疼愛女兒高芳芳,每當他自暴自棄時,但隻要見到高芳芳,便立即風平浪靜了。然而,今天卻有些例外。他仍然蹲在地上,一直沒有接過高芳芳手上那盤熱餃子,甚至連眼皮也沒有抬一下。高芳芳並沒有生氣,反而勸慰道:“叔,心放寬一些。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又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隻要天塌不下來,就要吃飯喲。”她用筷子夾著大餃子,一個一個送到高寶榮嘴邊。高寶榮張開嘴巴,餃子立即送進嘴裏咽進肚子裏了。但他的眼淚卻奪眶而出。隨後,他站起身,抹抹眼淚,傷感地說:
“芳芳,往後再不要給叔送餃子來了!……”
“不送餃子送饅頭?送米飯?”
“不,通通都用不著了!……”
“叔,這是為什麽?”
“我調走了。”
高芳芳先是一震,而後沉思著:難怪剛才進屋時,還聽叔嘴裏一股勁地叨念著:“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哩。”看來,他並不想走,是有人逼他走的。可是媽媽卻說他自己打了請調報告,不能怨天尤人呀!
高芳芳好不容易把那盤餃子交到叔的手中,隨後彎下腰幫助揀書稿。揀著揀著,心裏也生氣:人往外推已經夠意思了,書稿礙他們什麽事,還要發泄一番,是何道理?難道不讓人活了?落實知識分子政策都頒布三年了,有些人還陽奉陰違,表麵敷衍,實際繼續整人,把人整死了,就他一人去建設社會主義?
高芳芳太天真了,她指的“一人”,也許真有其人,也許是賭氣的話。曆史上真有一人能力挽狂瀾的故事,豈知今天一人也能改變叔的命運,不足為奇嘛。
高芳芳腦子裏的問號一個接一個,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淺薄、經曆膚淺,迴答不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叔的書稿,淩亂不堪,付之炬火,即成灰燼,一切的憂愁苦悶,全都煙消雲散了,多好啊!可是叔為什麽還這麽留戀難舍呢?帶著這個問題,她無心撿書稿,提著空籃子,越窗走了。她要去問問媽媽,問問老師,問問趙春江叔叔?……
半路上,她遇上徐雪芬、林婷婷和趙春江,他們正欲三訪高助工。高芳芳把徐雪芬攔住,蹙著眉頭,愣愣神地說:“雪芬姐,你說可惡不惡?你給評評理!”徐雪芬一聽懵了, 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顱,瞪著她,疑惑地反問:“芳芳,什麽可惡不可惡,我不明白?”高芳芳怒道:“我叔調走了,可是有人懷恨在心,把他的書稿往地上扔,屋子裏麵滿地都是書稿,你說可惡不可惡?”林婷婷搶先道:“準是仇人幹的唄!”雪芬也道:“落井下石,調查出來剝他的皮,食他的肉!”高芳芳接著道:“所以,我想去你爹那裏告個狀。”徐雪芬忙說:“不行的,我爹又去塔裏木還沒有迴來。”高芳芳問:“雪芬姐,你爹春節迴來吧?”雪芬道:“說是要迴來的,也許一二兩天就到家,來時你再去找他告狀吧!”
高芳芳沒有招術,返身便走。但走時還自言自語著:“書稿是叔的命根子,如今受人鄙視和踐踏,這下子對他的打擊更大了,恐怕從今以後,他的精神支柱全垮了!”
趙春江同情高芳芳,一聽她爹的書稿被踐踏,原因又不詳,便想去看個究竟,於是叫住高芳芳:“芳芳,別走,瞧你叔的書稿去,到底被哪個王八糕子扔的!”
高芳芳果然聽話。她跟在大家後麵,朝高助工“家”走去。走到跟前,推窗一看,高助工已經不在裏麵,地麵上的書稿,依然散亂不堪,象突然遭到一場浩劫。趙春江站在窗外凝視片刻,意味深長地講了一句:“嗬,屋漏偏遭連陰雨,還有活頭嗎?此人不拉一把、幫助他走進塔裏木,這輩子算是交代了!”
婷婷不耐煩了,她見高助工不在,掉轉頭便走,徐雪芬緊跟其後,隻有高芳芳仍然站在原地掉淚。趙春江隻好陪她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