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移民村見聞
“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在於移民”。這話從李鵬總理嘴裏說出,便顯得沉甸甸了。伴隨三峽工程的開工禮炮,壩區紅線範圍內和庫區一線水位移民工作相繼拉開序幕。截止目前,壩區近萬移民已被宜昌縣就地“消化”;庫首第一縣秭歸,除就地後靠部份移民外,1996年先後分十批成建製將90米水位線下4000多移民外遷至枝江、當陽、宜昌市有關鄉村。為了驗證國家移民局製定的“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九字方針,記者趕在大江截流前走訪了秭歸、興山、枝江和宜昌市縣,對眾多移民村莊進行了實地考察。
總體說來,移民們感念黨的開發性移民好政策,搬遷後都陸陸續續住上了新房,既能安居,亦還樂業。在走訪過程中,記者做夢也沒想到會發現兩個不同類型的移民新村:一個是壩區所在地的朱家灣,另一個則是枝江縣董市鎮的平湖村。朱家灣人憑借天時地利,靠轉變觀念致富;平湖村移民則是仰仗人和條件“借雞下蛋”,靠勤勞智慧適應生存方式的改變,在他鄉的土地上創造奇跡!
三峽移民第一村
夏日傍晚,記者象土包子進城模樣出現在朱家灣,東逛逛,西走走,聽得目瞪口呆,逛得流連忘返,看得熱淚盈眶:這裏,整齊劃一的街區,道路寬闊,遊人如織;造型各異的別墅型樓房,鱗次櫛比,顯得雍容華貴,豔麗非常;商店餐館比賽似地遍布街區,分明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城市風采。入夜,壩區十裏江峽大道耀眼的街燈與朱家灣的霓虹交相輝映,路上的行人少了,喧鬧的歌聲卻從幢幢秀樓的歌舞廳飛出窗外,凝成濃烈的現代化都市氣氛,置身其間,著實令人亢奮和驚歎!
朱家灣小康社會的迷人風景是近幾年創造的奇跡,其機遇是三峽工程賜予的。這個背依青山,麵臨長江,座落在西陵峽左岸隸屬於宜昌縣樂天溪鎮的小村莊,有三個村民小組,共286戶749人。92年人均純收入不足500元。如同三峽庫區許許多多的城鎮和村莊一樣,朱家灣人世代與貧窮作伴,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全村除農業外,唯一的副業便是一個固定資產不足4萬元的水上運輸隊。
1993年初,三峽工程前期準備工程大幹快上,壩區一片沸騰。朱家灣紅線範圍內需征地987畝,移民162人。業主單位和本縣移民部門領導原以為朱家灣移民不易,沒料到剛與村幹部接觸,便得到爽快的答複:“搬,叫什麽時候搬就什麽時候搬!”“想三峽,盼大壩,我們幾代人就等著三峽開工哩”。“別的不敢說,征地移民,朱家灣絕不拖後腿!”
地讓了,讓出的全是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柑桔園啊,朱家灣人眼含熱淚臉帶笑;
家搬了,搬到臨時搭建的居民棚,冬難禦寒夏難抗熱,朱家灣人苦在心裏嘴不吭。
麵對困境,選擇艱辛,朱家灣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幹部統一認識,決心“下海”,在市場經濟的大海裏練習“遊泳”。
支書黎祥傑說:“要想脫貧致富,我們要抓機遇,做”三邊“文章。這就是:江邊、路邊、大壩邊。”
村主任黎開芹表態:“占天時、地利,人和得靠腦子!”
別小看這個拉家常似的諸葛亮會,朱家灣的發跡史在此萌芽。幾年來,他們興辦企業,借地生財、築巢引鳳,迅速地走上了富裕之路。
1993年,第一個闖市場的建築隊誕生;
1994年,預製廠和農貿市場相繼組建;
1995年,土建隊,福利加工廠開張……三年內,安置移民200人就業,村辦七個小攤子年純收入居然達到122萬元。
這是興辦企業的實績。而借地生財、築巢引鳳的實踐,更顯出朱家灣人的精明,尤其是思想觀念的難能可貴的變化。
1993年,朱家灣人隻會賣地收取薄利,外單位征用土地每畝隻給二三萬元;從1994年開始,他們就學精了,自已動手搞“三通一平”,使生地變成熟地,每畝地價漲到20萬甚至30萬元;到1995年,朱家灣人更是精明了,他們利用黃金地段的二畝地入股,與中國三峽經濟發展公司聯合開發“三峽廣場”項目,一舉獲利600萬元。
說到改善投資環境、築巢引鳳的舉措,更令人欽佩朱家灣人的謀略和膽識。由百餘個攤位構成的弘樂市場,商賈雲集,生意興隆;短短幾年間,來朱家灣洽談合資合作項目的客人不斷,使數百名外來“打工仔”、“打工妹”在此“落戶”生根。1996年底,這個村先後開發的三峽廣場、三峽壩區建材專業市場、弘樂商業城等大型項目,形成了壩區目前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市場群,日客流量近萬人。
黎祥傑不無得意地告訴我:“自93年以來,我們通過內引外聯各種方式,已吸納資金1.8億元。先後共引進客商200多家,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者35家,個體工商戶110家,餐飲業主55家。他們為什麽進得來,而且又呆得住呢,就一條,我們共同遵守一個原則:”機遇大家抓,利益大家得,困難大家解,我們的任務是搞好服務,使客人來了有舒適感、安全感、溫暖感“!
據了解,該村投資280萬元興建的設施齊全的中心小學,在校230名學生中,半數以上是外來客商子女。記者進一步調查:全村人平住房麵積在100平米以上,最高的私人樓房有七層,最矮的也有三層;家家戶戶裝有電話且擁有彩電和供娛樂的歌舞廳,摩托車的比例比自行車大,全村140名50歲以上的老人已有100人參加了養老保險。村裏還主動騰房請公安、銀行、郵局等部門來此辦公、
營業、社會治安狀況良好。
縱觀朱家灣村集體經濟,黎祥傑滿麵春風報給我一串數據:1996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646萬元,人平純收入5880元,村級集體積累1700萬元;與搬遷前的93年相比,總產值增長3.2倍,人平純收入增長6.8倍,集體積累增長42.5倍。
站在黎祥傑麵前,我覺得自己矮了許多。與他和朱家灣的生存環境相比,我這個城裏人成了鄉裏人。在他的辦公室,牆上掛滿了各種獎狀獎牌,尤以“1996年度宜昌市雙文明建設紅旗單位”最引人注目。
黎祥傑今年的奮鬥目標很明確:人均純收入突破7000元,力爭成為億元村。
事業是秤,人心即碑。黎祥傑,黎開芹領導著朱家灣人自力更生,靠觀念轉換創造出驕人的成績,為三峽庫區開發性移民闖出了新路,多麽令人敬佩啊!
告別朱家灣這座繁華“都市”,走出弘樂廣場大門,我發現這兒沒有牌樓,也沒有朱家灣的村名,遂萌發一種心願,想為這裏豎一塊碑,將其鑲嵌在弘樂大廈的正麵牆上,書寫這樣七個大字:
“三峽移民第一村”!
新老移民聚“平湖”
座落在湖北枝江縣董市鎮附近的平湖村,原先既無耕地,亦無村落。24年前,葛洲壩水庫移民——秭歸縣茅坪鎮的部分鄉民響應黨的號召,舉家外遷來到這裏安家落戶,成了第一代拓荒者。他們取毛澤東詩詞“高峽出平湖”之意,以“平湖”作了村名。
暑往寒來,24個春秋過去了。葛洲壩移民以勤勞和勇敢與河灘荒野相伴,演繹出一部戰天鬥地的英雄史詩。199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成為董市鎮的首富村。
1996年,平湖村出現了少有的喧鬧。按照宜昌市政府移民安置統一規劃,平湖村要接納安置老家秭歸縣移民50戶188人。土地資源有限,500人的平湖村一下子承受得了麽?老移民在這裏生活了20多年,早已成了道地的枝江人了;而新老鄉們過去住在長江邊上的屈原鎮西陵村,靠種柑桔過日子,陡然來到江漢平源的棉花之鄉,要從頭開始學習種麥子種棉花,行麽?
懷揣疑問,記者於七月中旬驅車來到了平湖村。
想象中的平湖村並非眼簾的景象,車到岔路口便不敢冒然左右了:濃濃的林蔭大道旁,整齊劃一的小洋樓矗成了一個威武壯觀的人字型街市,令人歎為觀止。半信半疑地下車打聽,果然是目的地,岔道口豎著一塊石牌:“平湖村”。
並不費勁便找到了村主任和村支部望運年。兩位村幹部談起當年的艱苦企業,雙雙流露出溫馨的神色,“那過去了的,將變成親切的懷念”。
打探集體經濟的實底,望書記衝我狡黠地一笑:“有田地植棉種麥,有企業搞多種經營,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生活不斷改善提高,籠統點吧,非報具體數據不行?”
我也笑:“是窮是富,你們家家戶戶小洋樓早已把秘密泄露出去了。談談你們的新老鄉吧,他們可比不得你們。”
王主任幫腔:“他們,很快就會跟我們一樣。政府把家鄉人安排到這裏落戶,是看得起,是信得過,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扶他們一把。我們這裏有句話,”老鄉幫老鄉,一起奔小康“!”
這話在人字的一撇方向得到充分驗證。
從村口右邊放眼望去,一字兒排列的嶄新樓群在綠色的田野旁蔚為壯觀。望運年介紹說,新移民家家戶戶占地建築麵積相同,房前屋後各留30米,連廚房廁所的設計樣式都統一規範,美觀實用。村裏為每家每戶接通自來水和閉路電視,還供應煤氣。村裏減免了新移民戶一年的提留款,還為他們的孩子上學減免了學雜費,對個別困難戶還給予了生活補貼。
訪問幾戶家庭,打聽他們這一雙雙侍弄柑桔的手如何用來種棉花。他們挺難為情地衝望運年笑,說是書記帶頭幫五戶,還組織專門班子和技術人員手把手地教,從育種、打地膜、栽種、剪枝、噴藥……實行全過程傳幫帶。
望運年告訴我:國家移民局長漆林曾先後兩次到平湖視察,新移民剛來時他來看了,對他們能否適應新的生活環境表示擔心;前不久又來了,看到他們絕大部分住上了新樓房,很滿意,還拉著他一起照相哩。
我也想拉他一起照相。這位已到知天命年齡的農村基層幹部,用他的言行感召村民,把平湖村治理得聞名遐爾,惹得遠近20多個縣的農村幹部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前來參觀考察的人員絡繹不絕。
走進新移民的責任田,宛如置身綠色世界。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上,簇簇茁壯成長的良棉惹人喜受。望運年肯定地說:“這麽好的棉花,隻要後期管理不失誤,收成一定不壞。我們幫他們,是真心實意,他們學技術,也是真心實意。你看,他們不但學會了棉花管理,還學會了在棉田裏套種黃豆、玉米呐。說起來也真難為他們了,從山區到平原,一是氣候不適應,二是生產方式不同,在山區用背簍背東西,在平原則必須改用肩膀挑,過去種柑桔,半年辛苦半年閑,在這裏一年到頭總是忙……秭歸人勤快,埋頭苦幹是有名的,憑這一點,他們趕上我們的生活水準就不會要太多時間。”
說到動情處,望運年終於向我透露了他的心跡:
“新的一年,平湖村有一個奮鬥目標,歸納起來是”八化“:住宅全部樓房化;街道地麵水泥化;用水全部自來化;家電電器化;通訊程控化;電視有線化;房前屋後庭院化;出門摩托化!”
麵對平湖村,麵對望運年,心中湧起翻滾的波瀾。
試想,平湖村明年實現“八化”,這裏的村民何等風光?中國諸多城鎮的居民,幾人能達此境?
我向望運年和平湖村的村民祝福!
“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在於移民”。這話從李鵬總理嘴裏說出,便顯得沉甸甸了。伴隨三峽工程的開工禮炮,壩區紅線範圍內和庫區一線水位移民工作相繼拉開序幕。截止目前,壩區近萬移民已被宜昌縣就地“消化”;庫首第一縣秭歸,除就地後靠部份移民外,1996年先後分十批成建製將90米水位線下4000多移民外遷至枝江、當陽、宜昌市有關鄉村。為了驗證國家移民局製定的“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九字方針,記者趕在大江截流前走訪了秭歸、興山、枝江和宜昌市縣,對眾多移民村莊進行了實地考察。
總體說來,移民們感念黨的開發性移民好政策,搬遷後都陸陸續續住上了新房,既能安居,亦還樂業。在走訪過程中,記者做夢也沒想到會發現兩個不同類型的移民新村:一個是壩區所在地的朱家灣,另一個則是枝江縣董市鎮的平湖村。朱家灣人憑借天時地利,靠轉變觀念致富;平湖村移民則是仰仗人和條件“借雞下蛋”,靠勤勞智慧適應生存方式的改變,在他鄉的土地上創造奇跡!
三峽移民第一村
夏日傍晚,記者象土包子進城模樣出現在朱家灣,東逛逛,西走走,聽得目瞪口呆,逛得流連忘返,看得熱淚盈眶:這裏,整齊劃一的街區,道路寬闊,遊人如織;造型各異的別墅型樓房,鱗次櫛比,顯得雍容華貴,豔麗非常;商店餐館比賽似地遍布街區,分明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城市風采。入夜,壩區十裏江峽大道耀眼的街燈與朱家灣的霓虹交相輝映,路上的行人少了,喧鬧的歌聲卻從幢幢秀樓的歌舞廳飛出窗外,凝成濃烈的現代化都市氣氛,置身其間,著實令人亢奮和驚歎!
朱家灣小康社會的迷人風景是近幾年創造的奇跡,其機遇是三峽工程賜予的。這個背依青山,麵臨長江,座落在西陵峽左岸隸屬於宜昌縣樂天溪鎮的小村莊,有三個村民小組,共286戶749人。92年人均純收入不足500元。如同三峽庫區許許多多的城鎮和村莊一樣,朱家灣人世代與貧窮作伴,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全村除農業外,唯一的副業便是一個固定資產不足4萬元的水上運輸隊。
1993年初,三峽工程前期準備工程大幹快上,壩區一片沸騰。朱家灣紅線範圍內需征地987畝,移民162人。業主單位和本縣移民部門領導原以為朱家灣移民不易,沒料到剛與村幹部接觸,便得到爽快的答複:“搬,叫什麽時候搬就什麽時候搬!”“想三峽,盼大壩,我們幾代人就等著三峽開工哩”。“別的不敢說,征地移民,朱家灣絕不拖後腿!”
地讓了,讓出的全是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柑桔園啊,朱家灣人眼含熱淚臉帶笑;
家搬了,搬到臨時搭建的居民棚,冬難禦寒夏難抗熱,朱家灣人苦在心裏嘴不吭。
麵對困境,選擇艱辛,朱家灣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幹部統一認識,決心“下海”,在市場經濟的大海裏練習“遊泳”。
支書黎祥傑說:“要想脫貧致富,我們要抓機遇,做”三邊“文章。這就是:江邊、路邊、大壩邊。”
村主任黎開芹表態:“占天時、地利,人和得靠腦子!”
別小看這個拉家常似的諸葛亮會,朱家灣的發跡史在此萌芽。幾年來,他們興辦企業,借地生財、築巢引鳳,迅速地走上了富裕之路。
1993年,第一個闖市場的建築隊誕生;
1994年,預製廠和農貿市場相繼組建;
1995年,土建隊,福利加工廠開張……三年內,安置移民200人就業,村辦七個小攤子年純收入居然達到122萬元。
這是興辦企業的實績。而借地生財、築巢引鳳的實踐,更顯出朱家灣人的精明,尤其是思想觀念的難能可貴的變化。
1993年,朱家灣人隻會賣地收取薄利,外單位征用土地每畝隻給二三萬元;從1994年開始,他們就學精了,自已動手搞“三通一平”,使生地變成熟地,每畝地價漲到20萬甚至30萬元;到1995年,朱家灣人更是精明了,他們利用黃金地段的二畝地入股,與中國三峽經濟發展公司聯合開發“三峽廣場”項目,一舉獲利600萬元。
說到改善投資環境、築巢引鳳的舉措,更令人欽佩朱家灣人的謀略和膽識。由百餘個攤位構成的弘樂市場,商賈雲集,生意興隆;短短幾年間,來朱家灣洽談合資合作項目的客人不斷,使數百名外來“打工仔”、“打工妹”在此“落戶”生根。1996年底,這個村先後開發的三峽廣場、三峽壩區建材專業市場、弘樂商業城等大型項目,形成了壩區目前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市場群,日客流量近萬人。
黎祥傑不無得意地告訴我:“自93年以來,我們通過內引外聯各種方式,已吸納資金1.8億元。先後共引進客商200多家,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者35家,個體工商戶110家,餐飲業主55家。他們為什麽進得來,而且又呆得住呢,就一條,我們共同遵守一個原則:”機遇大家抓,利益大家得,困難大家解,我們的任務是搞好服務,使客人來了有舒適感、安全感、溫暖感“!
據了解,該村投資280萬元興建的設施齊全的中心小學,在校230名學生中,半數以上是外來客商子女。記者進一步調查:全村人平住房麵積在100平米以上,最高的私人樓房有七層,最矮的也有三層;家家戶戶裝有電話且擁有彩電和供娛樂的歌舞廳,摩托車的比例比自行車大,全村140名50歲以上的老人已有100人參加了養老保險。村裏還主動騰房請公安、銀行、郵局等部門來此辦公、
營業、社會治安狀況良好。
縱觀朱家灣村集體經濟,黎祥傑滿麵春風報給我一串數據:1996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646萬元,人平純收入5880元,村級集體積累1700萬元;與搬遷前的93年相比,總產值增長3.2倍,人平純收入增長6.8倍,集體積累增長42.5倍。
站在黎祥傑麵前,我覺得自己矮了許多。與他和朱家灣的生存環境相比,我這個城裏人成了鄉裏人。在他的辦公室,牆上掛滿了各種獎狀獎牌,尤以“1996年度宜昌市雙文明建設紅旗單位”最引人注目。
黎祥傑今年的奮鬥目標很明確:人均純收入突破7000元,力爭成為億元村。
事業是秤,人心即碑。黎祥傑,黎開芹領導著朱家灣人自力更生,靠觀念轉換創造出驕人的成績,為三峽庫區開發性移民闖出了新路,多麽令人敬佩啊!
告別朱家灣這座繁華“都市”,走出弘樂廣場大門,我發現這兒沒有牌樓,也沒有朱家灣的村名,遂萌發一種心願,想為這裏豎一塊碑,將其鑲嵌在弘樂大廈的正麵牆上,書寫這樣七個大字:
“三峽移民第一村”!
新老移民聚“平湖”
座落在湖北枝江縣董市鎮附近的平湖村,原先既無耕地,亦無村落。24年前,葛洲壩水庫移民——秭歸縣茅坪鎮的部分鄉民響應黨的號召,舉家外遷來到這裏安家落戶,成了第一代拓荒者。他們取毛澤東詩詞“高峽出平湖”之意,以“平湖”作了村名。
暑往寒來,24個春秋過去了。葛洲壩移民以勤勞和勇敢與河灘荒野相伴,演繹出一部戰天鬥地的英雄史詩。199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成為董市鎮的首富村。
1996年,平湖村出現了少有的喧鬧。按照宜昌市政府移民安置統一規劃,平湖村要接納安置老家秭歸縣移民50戶188人。土地資源有限,500人的平湖村一下子承受得了麽?老移民在這裏生活了20多年,早已成了道地的枝江人了;而新老鄉們過去住在長江邊上的屈原鎮西陵村,靠種柑桔過日子,陡然來到江漢平源的棉花之鄉,要從頭開始學習種麥子種棉花,行麽?
懷揣疑問,記者於七月中旬驅車來到了平湖村。
想象中的平湖村並非眼簾的景象,車到岔路口便不敢冒然左右了:濃濃的林蔭大道旁,整齊劃一的小洋樓矗成了一個威武壯觀的人字型街市,令人歎為觀止。半信半疑地下車打聽,果然是目的地,岔道口豎著一塊石牌:“平湖村”。
並不費勁便找到了村主任和村支部望運年。兩位村幹部談起當年的艱苦企業,雙雙流露出溫馨的神色,“那過去了的,將變成親切的懷念”。
打探集體經濟的實底,望書記衝我狡黠地一笑:“有田地植棉種麥,有企業搞多種經營,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生活不斷改善提高,籠統點吧,非報具體數據不行?”
我也笑:“是窮是富,你們家家戶戶小洋樓早已把秘密泄露出去了。談談你們的新老鄉吧,他們可比不得你們。”
王主任幫腔:“他們,很快就會跟我們一樣。政府把家鄉人安排到這裏落戶,是看得起,是信得過,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扶他們一把。我們這裏有句話,”老鄉幫老鄉,一起奔小康“!”
這話在人字的一撇方向得到充分驗證。
從村口右邊放眼望去,一字兒排列的嶄新樓群在綠色的田野旁蔚為壯觀。望運年介紹說,新移民家家戶戶占地建築麵積相同,房前屋後各留30米,連廚房廁所的設計樣式都統一規範,美觀實用。村裏為每家每戶接通自來水和閉路電視,還供應煤氣。村裏減免了新移民戶一年的提留款,還為他們的孩子上學減免了學雜費,對個別困難戶還給予了生活補貼。
訪問幾戶家庭,打聽他們這一雙雙侍弄柑桔的手如何用來種棉花。他們挺難為情地衝望運年笑,說是書記帶頭幫五戶,還組織專門班子和技術人員手把手地教,從育種、打地膜、栽種、剪枝、噴藥……實行全過程傳幫帶。
望運年告訴我:國家移民局長漆林曾先後兩次到平湖視察,新移民剛來時他來看了,對他們能否適應新的生活環境表示擔心;前不久又來了,看到他們絕大部分住上了新樓房,很滿意,還拉著他一起照相哩。
我也想拉他一起照相。這位已到知天命年齡的農村基層幹部,用他的言行感召村民,把平湖村治理得聞名遐爾,惹得遠近20多個縣的農村幹部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前來參觀考察的人員絡繹不絕。
走進新移民的責任田,宛如置身綠色世界。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上,簇簇茁壯成長的良棉惹人喜受。望運年肯定地說:“這麽好的棉花,隻要後期管理不失誤,收成一定不壞。我們幫他們,是真心實意,他們學技術,也是真心實意。你看,他們不但學會了棉花管理,還學會了在棉田裏套種黃豆、玉米呐。說起來也真難為他們了,從山區到平原,一是氣候不適應,二是生產方式不同,在山區用背簍背東西,在平原則必須改用肩膀挑,過去種柑桔,半年辛苦半年閑,在這裏一年到頭總是忙……秭歸人勤快,埋頭苦幹是有名的,憑這一點,他們趕上我們的生活水準就不會要太多時間。”
說到動情處,望運年終於向我透露了他的心跡:
“新的一年,平湖村有一個奮鬥目標,歸納起來是”八化“:住宅全部樓房化;街道地麵水泥化;用水全部自來化;家電電器化;通訊程控化;電視有線化;房前屋後庭院化;出門摩托化!”
麵對平湖村,麵對望運年,心中湧起翻滾的波瀾。
試想,平湖村明年實現“八化”,這裏的村民何等風光?中國諸多城鎮的居民,幾人能達此境?
我向望運年和平湖村的村民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