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遮掩醜聞
太子原本不想再搭理他這位四姨母。
上次聽了她之言, 卻弄巧成拙,不光將陶家表妹助力給了新冒出來的三弟,還害得自己的正妃被穀有金那個假貨折辱。
這股鬱氣, 換了誰都不能忍。
可是現在, 陶慧茹信誓旦旦,說她知道三王妃的隱秘, 還真是將他的好奇心勾起, 想要知道陶慧茹要說什麽。
不過這四姨母還真是京城宅門裏的包打聽,知道他如今短了些耐心,上來就道出來三王妃婚前的一段隱秘。
原來這陶雅姝在容林女學時,居然膽大包天, 跟女學的男夫子廖靜軒暗中結下情愫。
當初她入宮對陛下冷冷淡淡, 也是因為心有所屬的緣故。
太子聽得眉頭舒展,連忙問:“你說得可都是真的?我那三弟, 豈不是頭頂綠雲而不自知?隻是……你光偷聽了她和楚琳琅的話, 又有何用?得拿出真憑實據, 才好啊!”
陶慧茹知道太子生怕陶家倒戈的心思,所以一早就想好了,隻低眉順眼道:“陶雅姝入宮前的貼身丫鬟, 有兩個在她入宮時, 就已經嫁人了。若是太子能將她們找出來, 撬開嘴巴,這貼身丫鬟知道的, 豈不是比我多?”
太子雖然早就打定主意,不再跟四姨母瞎攪合, 可是現在聽得又是有些心動了。
他也知道陶雅姝先前跟家裏鬧得很僵, 原也不解, 可聽了陶慧茹的這一番話,那麽一切就都能解釋通了。
原來這位陶表妹早就心有所屬,這才痛快答應嫁入三王府,要為心上人守身如玉啊!
可是看她那日與三皇子很是互敬互愛的樣子,到底是人前做戲,還是看三皇子儀表堂堂,就見異思遷了?
想到這,三皇子覺得,若表妹的這段私情有切實的證據,再讓三皇子知道,隻怕是個男人都不能忍啊!
隻要三皇子對陶雅姝心懷芥蒂,那麽陶家必然也指望不上這個老三了。
陶家不臨陣倒戈,那麽他也不必驚慌了。
就像外祖所言,他乃皇家的嫡長子,母親也是堂堂一國皇後。隻要不犯大錯,就算父皇也不能依著個人的喜好,將他廢棄!
不過這一次,若不是有真憑實據,他是萬萬都不會出手的。
而那陶慧茹出了太子府的時候,也是滿心的打算。
太子如今可不是一兩句話能驅動得了的了,他方才聽得雖然心動,卻對四姨母表明,一定要有真憑實據才行。
看來不得不費些心力,拿出陶雅姝婚前偷人的證據才好。
想到陶讚對楚琳琅的癡迷,陶慧茹心裏也忍不住的惱。
她可不認為自己的兒子犯了癡,反而覺得定是楚琳琅又想使什麽狐媚,從她的兒子嘴裏套話,這才勾得陶讚那孩子犯了癡。說不定這背後還有司徒晟那個孽種的驅使。若不除掉這二人,她的兒焉能好好的?
再說陶雅姝,因為懷了身孕,怕顯懷的緣故,不好再迴娘家。
她最後一次迴家,還是琳琅去北地時,借了母親生病的由頭,由父親牽線才迴去看看的。
那時蘇氏雖然的確生了病,卻隻是尋常風寒。對她的態度,還是有些愛答不理的。
所以陶雅姝自討沒趣,在家裏略呆了了呆,才借口去皇寺祈願,早早離開了陶家。
所以當廖靜軒對她說,她懷了身孕,不想迴娘家便不去,剩下的由他來擋時,心裏也是鬆快極了。
不過她後來才知,陶家找楚琳琅當說客,想讓她迴去,卻被楚琳琅給駁了迴去。
當琳琅來三王府做客的時候,陶雅姝忍不住拉著琳琅的手,表示了感激。
琳琅笑著道:“跟我說什麽謝?我對吳夫人略有不敬,你不怪我便好。”
說這話時,她正幫著陶雅姝在花園裏挖坑。
廖靜軒從宮裏給陶雅姝帶迴了一盆陛下親賞的牡丹。因為顏色甚好,所以陶雅姝打算將它栽在院中。
也是閑來無事,甚至不用丫鬟,待琳琅挖好了坑,她還坐在小凳上,打算親自將花兒放進去。
楚琳琅知道陶雅姝的毛病,看她毫無顧忌地拿手捧土時,不禁有些吃驚地半張著嘴,懷疑眼前的雅姝應該被人換了瓤子。
陶雅姝看她瞪大眼睛的樣子,忍不住笑著道:“廖……三皇子說過,天地間最潔淨的便是土了。我們所吃所穿,無不是從土裏孕育出來的。若是連它都嫌棄,就是忘了根本。前兩天,他還帶我去田裏,挖了新鮮的薯來吃呢。”
看來跟著三皇子,陶雅姝的潔癖也好了不少,開始沾染地氣了。
畢竟在三皇子府裏,不會有人時刻提醒著陶雅姝要注意大家閨秀的禮儀,注意那些規矩禁忌。
有些束縛一旦打開,不自覺就會讓人身心愉悅,活得更自在些。
今日,司徒晟和三皇子皆有公幹,要去迎一迎荊國和親的車隊,所以上午就出了城,到現在還沒有迴來。
二人種了花,還一起吃了午飯,正在飯後茶點說笑時,卻聽仆人來報,說是宮裏的太後,要讓陶雅姝入宮閑敘。
這個時候,本該是太後午休的時候,一般不會見客。
突然通知人入宮,本就不尋常。
楚琳琅聽了這懿旨,不禁有些疑惑。不過雅姝卻說,太後有時候有午睡腿抽筋的毛病,她的按摩手法很對太後的胃口,也許是太後喚她入宮按摩。
畢竟是太後的話,又不能不遵從。
楚琳琅想了想,對她道:“我正好也給太後選了些江南特色繡品,不如也陪你一起入宮吧。”
陶雅姝正求之不得,於是二人便分別坐上馬車入宮去了。
陶雅姝是先入宮的,而楚琳琅則是在宮門前略等了等,才命人遞送了腰牌——這腰牌是太後給楚琳琅的賞,平日就算無詔入宮,隻要稟明來意,一般也是準行通過的。
可是今日卻略不尋常,那侍衛派人去通稟,過了一陣便一臉歉然道:“太後今日不爽利,就不見安人了,還請迴吧。”
楚琳琅聽得一愣,覺得事情有些不對。
若太後真的覺得身體欠奉得不能見客,為何還要特意召見陶雅姝入宮?
就算是思念以前的女官,覺得雅姝病榻前伺候得舒服,可雅姝不管怎麽樣,也是堂堂三皇子妃了。
就算病榻前侍奉孝道,也輪不到孫媳婦這裏啊!太後那麽講究禮數的老太太,做不出這麽磋磨孫媳婦的事情來!
楚琳琅直覺不對,卻是麵上帶笑,將自己拿來的繡品交給侍衛,表示自己原也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隻是來給太後送一送自己的繡品罷了。
另外,太後的身子究竟怎麽了,她也是有些擔心。
最近因為新梅安人總是出入宮中,侍衛也認識她,便隨口道:“上午時,太子妃帶了個郎中入宮,對了,忘塵居士也來了,許是瞧出了什麽不妥吧?”
楚琳琅敏銳察覺到侍衛說的是郎中,而不是禦醫,便笑著問:“怎麽,是什麽有名的民間神醫?”
侍衛一愣笑道:“那我就不知了,隻是嗅聞到他身上有藥味,應該是郎中一類的……”
楚琳琅心知問不出什麽,便笑著別過,轉身準備出宮。
可是走了兩步,心裏卻始終都不安生。
太子妃自從上次在宮中收到驚嚇,已經許久不來,甚至上次在宮宴時,都沒有瞧見她的身影。
可是這次,太子妃不光來了,還不止她自己一個人,帶了陶家的四姨母,和個郎中模樣的人。
太後最近無病無疾,並不需要進獻名醫,就算瞧病也不會用太子妃從宮外帶來的人啊。
所以太子妃來的不尋常,肯定不是她自願而來,那麽能命令她克服心中陰影入宮的人,就隻能是太子了。
更何況,還有那個忘塵居士,為何跟著一起來了?
她們是上午來的,到現在都沒走,而下午本該是太後午休瞌睡的時辰,太後卻急詔陶雅姝入宮,這就更不尋常了。
也就是幾步路的功夫,楚琳琅突然一下子想明白了。
如果那太子妃和郎中,就是衝著三皇子妃去的呢?
有什麽把柄,能讓太子如此迫不及待的發難?難道……是陶雅姝已經四個月的身孕?
太後並不知三皇子乃是廖靜軒的隱情。為了讓三皇子迴歸的名正言順,陛下的口風很緊,就是一口咬定三皇子一直在王府靜養。
若是太後誤會陶雅姝在獨守三皇子府時,與人私通懷了身孕,必定勃然大怒。
因為陶雅姝是在她身邊做過女官的。雅姝不端正,她豈不是也有不查之責任?
所以太後這才急急將陶雅姝叫入宮中確認!
想到這,楚琳琅登時有些發急了。
若真是如此,陶雅姝此時進宮,可是兇多吉少。她如今正懷胎四個月,乃是胎像還不算太安穩時,怎麽受得住這等拷問驚嚇?
隻是眼下司徒晟和廖靜軒都不在城中,找他們迴來,也遠水止不住近渴。
楚琳琅想了想,當機立斷轉身,又對那侍衛道:“有勞再通稟一聲,我還想再見見陛下,請您務必通傳,我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要告知陛下……”
再說此時的陶雅姝,正直挺挺地跪在太後的寢宮裏。
就在方才,太後身邊的嬤嬤已經壓著她的手,請宮裏的禦醫為陶雅姝問了脈。
當禦醫告知太後,三皇子妃已經有了至少四個月的脈象時,就算早有準備的太後,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痛心疾首地指著雅姝的鼻子道:“你……你竟然做出這等不知羞恥之事!”
而一旁的太子妃則趕緊攙扶住太後,請太後息怒,免得氣壞了身子。
另一側的忘塵居士,則是一臉焦灼地看著侄女,依著長輩的派頭,氣憤指責:“你這孩子,怎能做出如此無恥之舉?簡直將我們陶家的臉都要丟光了!還不快說,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孩子?”
陶雅姝看著眼前的架勢,又看了看那個她在三皇子歸府前,讓丫鬟尋來,偷偷給她看過病的郎中,也終於看出事情的苗頭了。
她冷冷瞥了一眼自己的四姑姑,然後低頭道:“我嫁入三王府後才懷的身孕,懷的自然是三皇子的孩子。”
這話簡直是糊弄鬼呢!她們在座的可都是夠資曆的京中老人,誰人不知,三皇子其實是新近才歸府的?
太後看著陶雅姝這般油鹽不進,毫不愧疚的樣子,心裏也是說不出的失望。
自己到底是錯愛了這孩子,陛下當初就是覺得她身邊的女官不錯,這才選了她入三王府。
可是如今陶雅姝鬧出這等醜聞,豈不是給三皇子和皇帝之間增添了心結?
就在這時,陶慧茹卻適時又開口道:“我先前就聽聞你和女學的一位夫子往來甚密,甚至為了他,你還跟母親鬧了一場,不想入宮。難道……你是跟那個什麽廖夫子有染,懷了他的孽種?”
太後聽到這裏,更加怒不可遏,什麽夫子、女學生的?簡直是不能聽的醜聞!
這禍根子是從她的宮裏溜出去的,若不處置幹淨,她如何有顏麵跟陛下和三皇子交代?
想到這,太後問太子妃:“你說這事情該怎麽辦?”
太子妃今日本是不想來的,依著她看,就算三弟妹給三弟戴了大大的綠帽子,也不管太子府的閑事。她還勸太子,莫要跟陶慧茹這種專門打聽各個府宅閑事的惹禍精攪合到一處。
可太子起初還聽。可他命人拿了陶雅姝嫁人的丫鬟提審,得知陶雅姝在入宮前就偷偷去過廖夫子的家時,一下子就興奮上頭了。
而那陶慧茹也是有本事的,居然不知從何處尋來了給陶雅姝偷偷看病的郎中,又從他的嘴裏確認陶雅姝已經早早懷了身孕。
在這般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太子如何能放過挑唆陶家和三皇子關係的機會?
太子原本不想再搭理他這位四姨母。
上次聽了她之言, 卻弄巧成拙,不光將陶家表妹助力給了新冒出來的三弟,還害得自己的正妃被穀有金那個假貨折辱。
這股鬱氣, 換了誰都不能忍。
可是現在, 陶慧茹信誓旦旦,說她知道三王妃的隱秘, 還真是將他的好奇心勾起, 想要知道陶慧茹要說什麽。
不過這四姨母還真是京城宅門裏的包打聽,知道他如今短了些耐心,上來就道出來三王妃婚前的一段隱秘。
原來這陶雅姝在容林女學時,居然膽大包天, 跟女學的男夫子廖靜軒暗中結下情愫。
當初她入宮對陛下冷冷淡淡, 也是因為心有所屬的緣故。
太子聽得眉頭舒展,連忙問:“你說得可都是真的?我那三弟, 豈不是頭頂綠雲而不自知?隻是……你光偷聽了她和楚琳琅的話, 又有何用?得拿出真憑實據, 才好啊!”
陶慧茹知道太子生怕陶家倒戈的心思,所以一早就想好了,隻低眉順眼道:“陶雅姝入宮前的貼身丫鬟, 有兩個在她入宮時, 就已經嫁人了。若是太子能將她們找出來, 撬開嘴巴,這貼身丫鬟知道的, 豈不是比我多?”
太子雖然早就打定主意,不再跟四姨母瞎攪合, 可是現在聽得又是有些心動了。
他也知道陶雅姝先前跟家裏鬧得很僵, 原也不解, 可聽了陶慧茹的這一番話,那麽一切就都能解釋通了。
原來這位陶表妹早就心有所屬,這才痛快答應嫁入三王府,要為心上人守身如玉啊!
可是看她那日與三皇子很是互敬互愛的樣子,到底是人前做戲,還是看三皇子儀表堂堂,就見異思遷了?
想到這,三皇子覺得,若表妹的這段私情有切實的證據,再讓三皇子知道,隻怕是個男人都不能忍啊!
隻要三皇子對陶雅姝心懷芥蒂,那麽陶家必然也指望不上這個老三了。
陶家不臨陣倒戈,那麽他也不必驚慌了。
就像外祖所言,他乃皇家的嫡長子,母親也是堂堂一國皇後。隻要不犯大錯,就算父皇也不能依著個人的喜好,將他廢棄!
不過這一次,若不是有真憑實據,他是萬萬都不會出手的。
而那陶慧茹出了太子府的時候,也是滿心的打算。
太子如今可不是一兩句話能驅動得了的了,他方才聽得雖然心動,卻對四姨母表明,一定要有真憑實據才行。
看來不得不費些心力,拿出陶雅姝婚前偷人的證據才好。
想到陶讚對楚琳琅的癡迷,陶慧茹心裏也忍不住的惱。
她可不認為自己的兒子犯了癡,反而覺得定是楚琳琅又想使什麽狐媚,從她的兒子嘴裏套話,這才勾得陶讚那孩子犯了癡。說不定這背後還有司徒晟那個孽種的驅使。若不除掉這二人,她的兒焉能好好的?
再說陶雅姝,因為懷了身孕,怕顯懷的緣故,不好再迴娘家。
她最後一次迴家,還是琳琅去北地時,借了母親生病的由頭,由父親牽線才迴去看看的。
那時蘇氏雖然的確生了病,卻隻是尋常風寒。對她的態度,還是有些愛答不理的。
所以陶雅姝自討沒趣,在家裏略呆了了呆,才借口去皇寺祈願,早早離開了陶家。
所以當廖靜軒對她說,她懷了身孕,不想迴娘家便不去,剩下的由他來擋時,心裏也是鬆快極了。
不過她後來才知,陶家找楚琳琅當說客,想讓她迴去,卻被楚琳琅給駁了迴去。
當琳琅來三王府做客的時候,陶雅姝忍不住拉著琳琅的手,表示了感激。
琳琅笑著道:“跟我說什麽謝?我對吳夫人略有不敬,你不怪我便好。”
說這話時,她正幫著陶雅姝在花園裏挖坑。
廖靜軒從宮裏給陶雅姝帶迴了一盆陛下親賞的牡丹。因為顏色甚好,所以陶雅姝打算將它栽在院中。
也是閑來無事,甚至不用丫鬟,待琳琅挖好了坑,她還坐在小凳上,打算親自將花兒放進去。
楚琳琅知道陶雅姝的毛病,看她毫無顧忌地拿手捧土時,不禁有些吃驚地半張著嘴,懷疑眼前的雅姝應該被人換了瓤子。
陶雅姝看她瞪大眼睛的樣子,忍不住笑著道:“廖……三皇子說過,天地間最潔淨的便是土了。我們所吃所穿,無不是從土裏孕育出來的。若是連它都嫌棄,就是忘了根本。前兩天,他還帶我去田裏,挖了新鮮的薯來吃呢。”
看來跟著三皇子,陶雅姝的潔癖也好了不少,開始沾染地氣了。
畢竟在三皇子府裏,不會有人時刻提醒著陶雅姝要注意大家閨秀的禮儀,注意那些規矩禁忌。
有些束縛一旦打開,不自覺就會讓人身心愉悅,活得更自在些。
今日,司徒晟和三皇子皆有公幹,要去迎一迎荊國和親的車隊,所以上午就出了城,到現在還沒有迴來。
二人種了花,還一起吃了午飯,正在飯後茶點說笑時,卻聽仆人來報,說是宮裏的太後,要讓陶雅姝入宮閑敘。
這個時候,本該是太後午休的時候,一般不會見客。
突然通知人入宮,本就不尋常。
楚琳琅聽了這懿旨,不禁有些疑惑。不過雅姝卻說,太後有時候有午睡腿抽筋的毛病,她的按摩手法很對太後的胃口,也許是太後喚她入宮按摩。
畢竟是太後的話,又不能不遵從。
楚琳琅想了想,對她道:“我正好也給太後選了些江南特色繡品,不如也陪你一起入宮吧。”
陶雅姝正求之不得,於是二人便分別坐上馬車入宮去了。
陶雅姝是先入宮的,而楚琳琅則是在宮門前略等了等,才命人遞送了腰牌——這腰牌是太後給楚琳琅的賞,平日就算無詔入宮,隻要稟明來意,一般也是準行通過的。
可是今日卻略不尋常,那侍衛派人去通稟,過了一陣便一臉歉然道:“太後今日不爽利,就不見安人了,還請迴吧。”
楚琳琅聽得一愣,覺得事情有些不對。
若太後真的覺得身體欠奉得不能見客,為何還要特意召見陶雅姝入宮?
就算是思念以前的女官,覺得雅姝病榻前伺候得舒服,可雅姝不管怎麽樣,也是堂堂三皇子妃了。
就算病榻前侍奉孝道,也輪不到孫媳婦這裏啊!太後那麽講究禮數的老太太,做不出這麽磋磨孫媳婦的事情來!
楚琳琅直覺不對,卻是麵上帶笑,將自己拿來的繡品交給侍衛,表示自己原也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隻是來給太後送一送自己的繡品罷了。
另外,太後的身子究竟怎麽了,她也是有些擔心。
最近因為新梅安人總是出入宮中,侍衛也認識她,便隨口道:“上午時,太子妃帶了個郎中入宮,對了,忘塵居士也來了,許是瞧出了什麽不妥吧?”
楚琳琅敏銳察覺到侍衛說的是郎中,而不是禦醫,便笑著問:“怎麽,是什麽有名的民間神醫?”
侍衛一愣笑道:“那我就不知了,隻是嗅聞到他身上有藥味,應該是郎中一類的……”
楚琳琅心知問不出什麽,便笑著別過,轉身準備出宮。
可是走了兩步,心裏卻始終都不安生。
太子妃自從上次在宮中收到驚嚇,已經許久不來,甚至上次在宮宴時,都沒有瞧見她的身影。
可是這次,太子妃不光來了,還不止她自己一個人,帶了陶家的四姨母,和個郎中模樣的人。
太後最近無病無疾,並不需要進獻名醫,就算瞧病也不會用太子妃從宮外帶來的人啊。
所以太子妃來的不尋常,肯定不是她自願而來,那麽能命令她克服心中陰影入宮的人,就隻能是太子了。
更何況,還有那個忘塵居士,為何跟著一起來了?
她們是上午來的,到現在都沒走,而下午本該是太後午休瞌睡的時辰,太後卻急詔陶雅姝入宮,這就更不尋常了。
也就是幾步路的功夫,楚琳琅突然一下子想明白了。
如果那太子妃和郎中,就是衝著三皇子妃去的呢?
有什麽把柄,能讓太子如此迫不及待的發難?難道……是陶雅姝已經四個月的身孕?
太後並不知三皇子乃是廖靜軒的隱情。為了讓三皇子迴歸的名正言順,陛下的口風很緊,就是一口咬定三皇子一直在王府靜養。
若是太後誤會陶雅姝在獨守三皇子府時,與人私通懷了身孕,必定勃然大怒。
因為陶雅姝是在她身邊做過女官的。雅姝不端正,她豈不是也有不查之責任?
所以太後這才急急將陶雅姝叫入宮中確認!
想到這,楚琳琅登時有些發急了。
若真是如此,陶雅姝此時進宮,可是兇多吉少。她如今正懷胎四個月,乃是胎像還不算太安穩時,怎麽受得住這等拷問驚嚇?
隻是眼下司徒晟和廖靜軒都不在城中,找他們迴來,也遠水止不住近渴。
楚琳琅想了想,當機立斷轉身,又對那侍衛道:“有勞再通稟一聲,我還想再見見陛下,請您務必通傳,我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要告知陛下……”
再說此時的陶雅姝,正直挺挺地跪在太後的寢宮裏。
就在方才,太後身邊的嬤嬤已經壓著她的手,請宮裏的禦醫為陶雅姝問了脈。
當禦醫告知太後,三皇子妃已經有了至少四個月的脈象時,就算早有準備的太後,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痛心疾首地指著雅姝的鼻子道:“你……你竟然做出這等不知羞恥之事!”
而一旁的太子妃則趕緊攙扶住太後,請太後息怒,免得氣壞了身子。
另一側的忘塵居士,則是一臉焦灼地看著侄女,依著長輩的派頭,氣憤指責:“你這孩子,怎能做出如此無恥之舉?簡直將我們陶家的臉都要丟光了!還不快說,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孩子?”
陶雅姝看著眼前的架勢,又看了看那個她在三皇子歸府前,讓丫鬟尋來,偷偷給她看過病的郎中,也終於看出事情的苗頭了。
她冷冷瞥了一眼自己的四姑姑,然後低頭道:“我嫁入三王府後才懷的身孕,懷的自然是三皇子的孩子。”
這話簡直是糊弄鬼呢!她們在座的可都是夠資曆的京中老人,誰人不知,三皇子其實是新近才歸府的?
太後看著陶雅姝這般油鹽不進,毫不愧疚的樣子,心裏也是說不出的失望。
自己到底是錯愛了這孩子,陛下當初就是覺得她身邊的女官不錯,這才選了她入三王府。
可是如今陶雅姝鬧出這等醜聞,豈不是給三皇子和皇帝之間增添了心結?
就在這時,陶慧茹卻適時又開口道:“我先前就聽聞你和女學的一位夫子往來甚密,甚至為了他,你還跟母親鬧了一場,不想入宮。難道……你是跟那個什麽廖夫子有染,懷了他的孽種?”
太後聽到這裏,更加怒不可遏,什麽夫子、女學生的?簡直是不能聽的醜聞!
這禍根子是從她的宮裏溜出去的,若不處置幹淨,她如何有顏麵跟陛下和三皇子交代?
想到這,太後問太子妃:“你說這事情該怎麽辦?”
太子妃今日本是不想來的,依著她看,就算三弟妹給三弟戴了大大的綠帽子,也不管太子府的閑事。她還勸太子,莫要跟陶慧茹這種專門打聽各個府宅閑事的惹禍精攪合到一處。
可太子起初還聽。可他命人拿了陶雅姝嫁人的丫鬟提審,得知陶雅姝在入宮前就偷偷去過廖夫子的家時,一下子就興奮上頭了。
而那陶慧茹也是有本事的,居然不知從何處尋來了給陶雅姝偷偷看病的郎中,又從他的嘴裏確認陶雅姝已經早早懷了身孕。
在這般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太子如何能放過挑唆陶家和三皇子關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