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句後,楚琳琅發現對麵男人臉上嘲諷的笑意明顯加深。


    她最善體察人之心思,想到司徒大人最近似乎跟陶公鬧得很不愉快,連忙道:“也不是非去不可,我將請帖送還就是。”


    “不必,京城攏共就這麽大,遲早碰到的,我那天無事,陪著你一起去吧。”


    他說這話,與其是說服琳琅,更像是說服自己。總之,司徒晟改了主意,決定陪著琳琅去一趟。


    到了雅集的那日,司徒晟果然放下了手頭的事務,身穿便服,陪著特意打扮了一番的楚琳琅前往。


    這次雅集的規模較之以往,低調了許多,並未包下城中的大園,而是設在了京郊一處私人修建的園中。


    這次雅集做東的人,乃是陶公最小的四姑娘陶慧茹,這處園子,也是她的私人宅院。


    楚琳琅在來之前,也在同窗中略略做了些功課。


    這位四姑娘的經曆頗為坎坷,她當年乃是容貌冠蓋京華的一代嬌寵明珠,也是陶皇後最小的嫡親妹妹。


    那時陶家與大將軍楊家算是世代交好的人家。


    那個降將楊毅也還是將門虎子。隻不過他在嶺南戍守時,隱瞞了自己是將軍之子的身份,以平民子弟入營磨煉。結果私定終身,娶了當地一戶地主溫家的女兒為妻。


    後來他帶著妻子歸京,自然是糟了楊老將軍的斥罵。畢竟楊毅和陶慧茹小時,兩家人就商定,要結下娃娃之親。


    結果渾小子去了一趟嶺南,居然不聲不響地娶了個媳婦迴來,而且迴來時,那溫氏已經大了肚子。這讓楊老將軍如何麵對陶家?


    幸好兩家也隻是私下協商,兒女不懂事,就隻能作罷。


    可是這樣的波折前塵,倒是不影響這位陶四姑娘後來與楊毅的妻子溫氏結成感情交好的閨中密友。


    隻是造化弄人,後來楊毅的妻子生下一個病弱的兒子後,得了見不得人的惡疾,溫家自請了和離書,接了女兒離開了楊家。自此楊毅恢複了單身,而他與前妻所生的兒子也被常年在外戍守的楊老將軍接走了。


    而楊毅在不久之後,又再續前塵,娶了這個陶慧茹為妻。


    隻可惜婚後不久,楊家人就接二連三上了戰場,再然後就是舉國震驚的負水戰敗。


    而陶家人早就得了消息,就在楊毅投敵的消息還沒傳入京城時,陶家國公就逼迫陶慧茹寫下了絕義書,與楊毅斷絕了姻緣關係,就連她和楊毅繈褓裏的兒子楊讚也改了姓,跟從母性姓了陶,改名陶讚,入了陶家的族譜。


    陛下還算是給自己的嶽丈陶家麵子,在楊家滿門裏,獨獨輕放了這對母子。


    按照陶家原來的意思,是希望這個女兒能夠改嫁的。


    可惜陶慧茹是家裏最小的,驕養慣了,原本的性子就不是大姐姐那麽端雅恭順。


    許是受了丈夫投敵蒙羞的刺激,她當著父母的麵剪了頭發,表示自己從此出家為修行人,抵死也不改嫁。


    最後,還是當時健在的皇後發話,這才讓她在家修行,成為帶發修行的居士,號忘塵。


    不過官宦人家的修行者,離那些清湯寡水的修行生活就遠了些。


    所謂“忘塵”,忘掉的也是惱人的塵埃,那滾燙的紅塵卻讓人割舍不下。


    陶慧茹平日就很喜歡參加這類聚會消遣時光。而今日這個以講禪經為主的雅集,就是由著她操持起來的。


    楚琳琅跟著司徒晟下馬車入了園中,便看到一個身穿淺灰絲綢尼姑服的中年女子,淺笑嫣然立在門口跟來客們說話。


    楚琳琅發現她身邊的男人定住不動,她抬頭一眼,卻發現司徒晟的一雙眼,正死死盯著那位陶姑奶奶。


    “怎麽了?”楚琳琅有些不解地問。


    司徒晟隻一瞬間就恢複了常態,淡淡道:“沒什麽。”


    等司徒晟帶著楚琳琅來到門前的時候,那個忘塵居士陶慧茹也抬頭看向了迎麵走來的司徒晟。


    有那麽一瞬間,陶慧茹的表情微微有些發愣,直到司徒晟遞上了自己的名帖,她才微微轉過神來:“原來您就是戶部侍郎司徒大人啊!”


    忘塵居士擬寫的客人名單上並沒有這位,不過此類雅集,總有拿貼的人會帶同伴而來。


    隻要不是殺父奪妻之恨,沒有轟攆人走的道理。


    司徒晟見過了園子的主人後,便帶著楚琳琅舉步入了內園。


    直到他走,陶慧茹的目光都沒有移開,一直定定看著司徒晟高大的背影。


    她的兒子陶讚走過來,看著母親問:“怎麽了?母親認識那個司徒晟?”


    陶慧茹驚疑不定地搖了搖頭,她要怎麽跟人說,當她看到那個年輕人時,有那麽一瞬間,他竟然跟自己記憶裏一個難忘的人重疊在了一起。


    也不是容貌上的相似,就是那雙眼和氣韻,總有股子說不出的熟悉感……


    不過天下容貌肖似的人,大有人在,更何況他姓司徒,跟那人並無幹係!


    雅集開始之後,三五誌趣相投之人,便紛紛聚集。有些鬥詩,有些賞花,更多的是坐在剛剛盛開的夏花園子裏,品嚐美酒,傾心暢談。


    楚琳琅在這裏遇到了不少同窗,比如說她的小友關金禾。


    關小姐的未婚夫王連酒也來了雅集。


    這也是楚琳琅第一次見到那個謝悠然嘴裏的大個“蟾蜍”。


    怎麽說呢,也許是受了謝悠然的言語影響,她臆想中的王三公子得是要多醜就有多醜。


    結果楚琳琅陡然見了這麽一個臉蛋渾圓,笑容憨厚的青年時,竟然覺得這小夥子長得甚好,哪有傳說中的不堪?


    對於這點,關金禾卻很誠心地感謝了一下楚琳琅:“三公子一直苦於臉瘡,每次苦讀熬夜臉上就會長膿痘。不過你上次給我的野菊蛇草的胰子可真好用,你說它有消炎的功效,我便贈給三公子用了,他臉上的痘真下去不少,你還有嗎?我要再買些……”


    正說話的功夫,王三公子也看到了關金禾,臉上露出了局促的笑,想偷偷看一眼未婚妻,又有些不好意思。


    而關金禾也是心懷小兔亂撞,連忙跟在母親身邊,羞怯地走過去,跟王公子的母親打起了招唿。


    兩個臉蛋圓圓的小兒女湊在一處,還真有夫妻麵相。


    楚琳琅聽身邊人偷偷議論說,這王三公子似乎瘦了不少,可能是喜事將近,這新郎官也想修飾身形,好穿新郎的衫吧!


    可以看出,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可是這兩個小的卻是情投意合,甚是中意彼此。


    大約是有了心上人,就會分外重視自己的外形儀表了吧?而且他最近的仕途也很順暢,聽說要跟父親入禦史台了。


    有不少先前嫌棄王三公子的夫人們都小聲議論,說王連酒公子若是早點這般清爽,依著他的才學家世,良配大把,大約就輪不到關家的小姐了。


    這話也入了謝悠然的耳中。她今日是隨了母親來到這雅集的。


    因為父親謝勝曾經是輔國大將軍楊巡的下屬,所以她母親跟曾經是楊巡兒媳婦的陶慧茹的關係也很好。也許是因為楊家成為不可提說的緣故,陶慧茹跟謝家女眷的關係一直很好,似乎這也成了她對自己過往那段姻緣的牽掛寄托。


    是以嫁人後,社交驟減的謝悠然才能出現在這貴人雲集的場合。


    有些東西,須得失去才能品酌出些許珍貴。謝悠然看著差點成為自己未婚夫的王連酒,心裏的微妙的滋味真是有些不可言說。


    曾經看不上的男人,卻成了別人嘴裏的香餑餑,這種滋味如同扯開喉嚨灌醋。


    更何況她現在過得並不好,心裏也開始後悔當初的選擇。


    那時的她究竟是中了什麽邪?放著禦史家前途大好的兒子不要,偏偏去湊合一個剛剛從地方升遷上來的清貧子弟?


    謝悠然以前就算被父母寄養在鄉下,也沒過窮苦的日子,跟她說吃苦受窮,她也不大能理解。


    可是現在謝二小姐在自己親手選擇的丈夫家中,總算真切體會到沒錢是什麽滋味了。


    就在今天出門前,她還跟周隨安大吵了一架。


    因為周隨安不知從哪裏弄來了一筆銀子,非要讓鳶兒繼續上學。


    而婆婆趙氏則吵著說沒必要,不過是要嫁人的女兒,讀再多的書有什麽用?


    結果這母子倆吵得太厲害,趙氏一時在謝悠然麵前說走了嘴,她終於知道鳶兒並非琳琅所生,竟然是周隨安婚前私生女的隱情了。


    這簡直讓周隨安唯一僅存的,對妻子堅貞如一的美好光環破滅得稀碎。


    雖然周隨安婚後也曾出軌謝悠然,可在她看來,那是自己的魅力難擋,讓周郎情難自已的緣故。


    可周隨安竟然婚前就曾經狎玩過歌姬,還跟那等下賤人生下了孩子!


    這……這豈不就是品德敗壞?哪裏還是她臆想中溫潤如玉,體貼疼人的好丈夫?謝悠然終於醒腔,她突然發現,自己以前愛慕的那個風度翩翩,不沾俗塵的周郎,分明就是楚氏一力修飾打造出來的樣子貨!


    而所謂周家小康美滿,重視閨女,上下和樂的家風,更是天大的笑話!


    如今再想起自己在娘家人麵前對他和周家的美言,簡直是奇蠢無比!


    謝悠然覺得自己被騙得徹頭徹尾,於是徹底爆發,跟周隨安惡狠狠地大吵了一架,然後找尋母親訴苦。


    可是蘇氏又能說什麽?這人是她選的,人家夫妻和離也是她挑唆的,壓根就沒人勸過她嫁給周隨安啊!


    謝悠然十分的慪火,想著自己再過些日子就要臨盆,可孩子大約是要排在那小妾之後。明明自己生的才是嫡長子,在家裏卻要在私生女,妾生孩子的後麵排成老三,真是滿腹委屈都沒法跟人說。


    正氣悶的功夫,她一抬眼卻看到了跟在司徒晟身後的楚琳琅。


    她一個不下蛋的母雞,如今混得倒是越發的好,連這等雅集都能參加了?


    若不是楚氏太會裝,跟那周隨安在人前裝得歲月靜好,夫妻和睦,她何至於被周家的假象迷惑住,落得如此萬劫不複的下場?


    母親蘇氏瞟見了女兒不善的眼神,立刻出言提醒:“別又胡亂找人的毛病。人家跟周家和離,便與你再無幹係,你生湊上去,豈不是又要讓人撿笑話?”


    謝悠然冷哼一聲:“她不招惹我,我才懶得搭理她!一臉的狐媚樣子,我還怕惹一身騷臭呢!”


    說完這話,她轉身換了地方,卻正看到宜秀郡主站在她的身後,眼睛似乎也在看著楚琳琅……


    看謝悠然迴頭,宜秀收迴了目光,朝著謝悠然笑了笑,開口道:“周夫人,好久不見,上次還是在驢鞠會上見過你,你當時的英姿可是叫人歎服呢!”


    所謂驢鞠就是在驢背上蹴鞠。因為驢不像馬兒那般高,奔跑起來也不那麽顛簸,所以很受身材嬌小的高門女子歡迎。


    在鄉下的謝悠然正是驢鞠高手,她最後一次驢鞠還是在婚前,聽宜秀郡主一說,不由得想起婚前悠哉的富貴小姐生活,頓時有些悵惋。


    於是兩個女子湊在一處,一來二去竟然聊出了幾分知己之感。


    宜秀趁機倒是往那楚氏的身上引,套聽了不少的話……


    冬雪瞥見了那兩個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樣子,便示意給楚琳琅看:“大姑娘,臭魚找上爛蝦了,你看,她倆說話還總看你……”


    楚琳琅聞言,便抬頭去看,果真如此。兩個不長腦子的,說人壞話還在看人,分明此地無銀三百兩!


    於是她故意盯著那二位,衝著她們甜笑,結果那兩個人不約而同,一起不自在調轉了目光。


    楚琳琅覺得挺有意思,這二位的腦瓜瓤湊在一起不知夠不夠一斤,若是要一起使壞,也挺辛苦的。


    那壞話二人組被她一直看,許是不自在了,終於各自散開。


    楚琳琅這才撥轉目光看了看自家大人,他方才被戶部同僚叫走了,正跟一群大人在涼亭處寒暄品茗。


    今日是陶家人做東,許多陶家的親眷也在。他們似乎沒料到這個司徒晟敢來這裏耀武揚威,並沒有湊前。


    之前的職田風波,最後還是陶公親自向陛下請罪,自責自己身為族長沒有盡到監督族人圈地的行為而告終。


    陛下也知道這些老臣根基深厚,不可一下子全都得罪幹淨,最後也算帝王做了迴“好人”。跟司徒晟商定,以“天璽”年為限,在那之前的既往不咎,在那之後圈入職田的則全數要吐出交公。


    這等有商有量,既穩定了群臣,又充盈了國庫,當然“惡人”的名頭自然全都是司徒晟的了。


    不過經此一役,敢與權貴世家相鬥,為民爭地的司徒晟卻得到了許多出身不高的清貧官吏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瓊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上加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上加狂並收藏醉瓊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