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劉霆的眼皮挑了挑,皮笑肉不笑地看著眼前這塊不知變通的頑石。
這小子倒是油滑,明知他不敢去問父皇,便全都推到了父皇的身上。
不過……若他說的是真的,難道父皇還在查當年的那件事?
想到這,太子的眼皮再次跳了跳,不過轉念一想,他又覺得庸人自擾。
父皇為人,從不肯認錯,就算知道了當年負水之戰另有隱情又如何?楊巡的兒子楊毅叛國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誰人也更改不了!
陛下若是一意追查,豈不是變相抽自己的嘴巴,承認了自己愧對功臣楊巡?
想到這,他冷笑一聲,也懶得再跟這京城新晉的臭狗屎說話。
不過轉身的功夫,他倒是瞟了一眼司徒晟身後拿帶著帷帽的女子。雖然看不清臉,但是身段綽約,應該是位佳人……
太子下了台階走了幾步後,他身邊的馬營副指揮使陳放帶著幾分戲謔道:“殿下可知他帶的那女子是何人?”
劉霆看了看自己的這位心腹:“怎麽?你認識?”
陳放眉飛色舞道:“我以前在街上就碰見過他倆獨處,後來聽別人說才知,那女子是戶部郎中周隨安的下堂妻。據說那和離書還沒握熱,就跑到了司徒晟的府裏做了女管事,嘖嘖,這位司徒大人玩得真夠帶勁兒的!”
陳方在捉拿太子刺客的那幾天,正好看見司徒晟陪著這女子壓街,他當時還停下來跟司徒晟說了一會話,對那貌美如花的楚氏也是印象深刻。
而那楚氏方才雖然戴著帶紗的帷帽,可那把纖細而凹凸有致的身段卻不能讓人錯認。
這等話題,是個男人都會心領神會地一笑。
太子恍然:“找個美婦人當管事?可真是品味獨特,司徒大人門庭恐怕要不太嚴了……你且看看,如何能跟那婦人搭上話,她既然是司徒晟府裏的管事,用起來更方便。”
聽太子殿下這麽說,陳方立刻心領神會。
若是能讓那婦人為己所用,就是在司徒晟的府宅子裏安插了眼線,的確方便。
他低聲道:“請太子放心,我這便去安排!”
太子滿意地點了點頭。他今天的心情不錯,方才在後山看了看自己的死對頭皇叔。
昔日肥胖魁梧的人,如今在禁廟裏食不到油水,竟然變得黃皮寡瘦。
不過他特意去看手下敗將,並非光是耀武揚威,而是去問詢一樁陳年隱秘。
沒辦法,靜妃複寵,讓太子倍感壓力。
諸位皇子裏,隻老四能與他一較高下,有了靜妃加持,以後儲君之位有沒有變數也很難說。
而那靜妃出身並不顯貴,不過是小縣丞的女兒罷了。偏偏獨得了陛下愛寵,如此隆寵竟能延續數年。而她的父族,也因為她雞犬升天。
太子也是最近才知,靜妃如此受寵也不過是愛屋及烏的慰藉罷了。
據說當年是靜妃表姐妹二人先入了太子府,深得陛下寵愛的卻是靜妃的表姐。
可惜那位佳人不知為何早早病死,而跟表姐有幾分相像的靜妃才能一人得了獨寵。
那靜妃也夠有心機的,什麽冷宮種藥?製作藥包,這全是那位早逝佳人當年的愛好,靜妃做這樣的扮相,不就是勾起父皇懷舊的記憶,再鹹魚翻身嗎?
太子覺得女子爭寵,往往大有文章,尤其那女子突然暴斃,宮裏舊人居然說是母後為之。可他依稀記得母後曾對他說,自己是著了靜妃那賤人的道。
這些陳年舊事,還是從些老人的嘴裏套問才能知道得更詳細。
泰王一向與靜妃狼狽為奸,應該知道些隱情,他才特意過來,想要套一套話。
如今的皇叔,心氣可真不高了。
眼看著那靜妃複寵,卻不管他,也是怨毒至深。
於是太子隻用一個裝滿了肉菜的食盒,就套問出了許多陳年舊事。
太子掌握了靜妃滿滿的把柄,又知道這司徒晟並非鐵板一塊,拿捏住他也是早晚的事情。
這趟山寺之行,真是不虛此行啊!
司徒晟恭送太子離去後,卻並沒有急著走,而是立在台階上看了一會,然後才帶著楚琳琅下了山去。
楚琳琅看他一路沉默不語,有些擔心地拉了拉他的手,不過看到冬雪他們也正走過來,又趕緊送開了手。
如今楚琳琅將自己和司徒大人的關係定位在一個“偷”字上。這偷人,自然要偷偷摸摸。
她與司徒又不會有什麽結果,更不必像周穆王和西王母那般,一朝幽約天下皆聞,所以不能讓冬雪和觀棋他們看出什麽首尾。
司徒晟察覺到她的這點子小動作,不知為何,瞪了她一眼。
楚琳琅卻理直氣壯地提醒:“我可跟你講啊,在人前規矩點!我是要份體麵。你若不給,我可就走了!”
司徒晟似乎自嘲一笑:“你……是拿我做了見不得光的?”
嗯,若說是姘頭,其實也很對。但是楚琳琅這幾日在女學讀書,正文雅著呢。
她笑了笑,故意裝一份恭謹道:“奴家傾慕大人,不願大人名節受損,若能相伴數月,便今生無憾……”
這話倒是那些風月話本子裏書生撩撥女子時常常說的,通常是借讀的書生睡了良家幾宿,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了。
再以後,便是女子大著肚子入京尋人,卻發現昔日窮小子已經高官駙馬,今非昔比,高攀不起了。
接下來就是一段愛恨情仇的糾結,女子要麽一屍兩命,變鬼索情債,要麽是公主嬌妻為人大度,肯讓駙馬收了可憐女子為妾,從此共侍一夫,團團圓圓。
看她說話的這等油滑勁兒,再想想她曾哄得周隨安那等子膽小之人與她私奔,更是將夏青雲溜得五迷三道,倒是個會哄傻小子的高手!
第55章 大發橫財
聽出了楚琳琅跟自己劃出了相處的尺度, 司徒晟並沒有說什麽。
他不過是在暗流間遊走,不能許她什麽未來,自然也不敢輕易讓她徹底上船, 與自己共沉淪。
琳琅隻是侍郎府中沒有簽活契的管事, 人事名冊上都沒她的名字。琳琅這麽打算,其實也正合他意。
但是隻要想到, 她時刻存著要與自己分開的心思, 司徒晟的心裏就不怎麽舒服。
他不再去牽琳琅的手,徑直先下山去了。
光看他的後腦勺,琳琅都察覺他似乎又在生氣了。可琳琅覺得自己方才說的,都是體貼顧忌他的名聲的。
所以他此刻突然生氣, 大約是跟剛剛遇見太子有關, 這男人最近仕途不暢,時不時心情低落一下也在所難免。
所以她隻當他是默許了自己的意思。如此甚好, 這樣對兩個人都無壓力, 隻互相扶持共度了彼此的難關。
至於以後……那就等以後再說吧。
到了山下坐在馬車裏, 司徒晟似乎也恢複了一下心情,若無其事地管琳琅討要平安符。
琳琅想起他在寺裏連香都不上的樣子,便問:“你不是不信嗎?若是不信, 平安符如何能靈?”
不過她還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個掛了繩子的小符袋, 遞給了司徒晟。
司徒晟看了看, 伸手挑出了楚琳琅鬢角的一綹秀發:“能否贈發一縷?”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女子贈發便是以身相許, 終身相托之意,何等珍重?
司徒晟得了她誠心求的平安符還沒滿足, 居然非要她贈發?他……不會不知贈發的含義吧?
就在楚琳琅愣神的功夫, 司徒晟不知從哪裏掏出了匕首, 快速一劃,便割了她的一縷青絲,然後纏繞好,塞入了平安符袋裏,再戴在了脖子上,塞入衣領中。
楚琳琅看著他動作順暢無比,生氣了:“你……你怎可不問自拿?這跟強搶民女有何區別?”
司徒晟道:“你不是打算以後便要與我辭別嗎?等那時頭發應該也長出來了,何必吝嗇?”
說著,他又從她的懷裏掏出另一個求來的平安符,依樣割下自己的一縷頭發,放入其中,給楚琳琅戴上了。
“我的也給你,這樣好些了沒?”
哪個要他的贈發了?楚琳琅真是拿他沒轍,悶悶道:“青絲怎可隨便贈人?我……又不是你的妻。”
司徒晟卻一本正經道:“贈人東西,不是該問問人想要什麽嗎?你拿個從廟裏三文一張的黃紙就打發我了?”
楚琳琅動了動嘴唇,卻沒再說下去。她覺得司徒晟未必真切明白斷發含義,或者隻認為這是男女幽約的爛漫手段。
也罷,這等幼稚的戲碼,她早就不信了。曾經結發夫妻都可斷,更何況是這種見不得光的露水姻緣?
就像他所言,待她這縷青絲長出的時候,他們大約也該揮手贈別,各奔東西了。
想到這,楚琳琅也不再與他爭,隻是默默任著他拉手,依偎在他的懷中,體會這一段不知會有多短的纏綿……
此後的幾日,司徒晟又忙得腳不沾地,琳琅也忙得顧不上想他。
女學雖然上課不勤,功課卻很多,她每日起床後,例行吩咐府裏副管事做事後,便要寫一會字,讀讀幾頁功課。
到了中午若有空,會去廚房炒一兩樣小菜,用食盒裝好,再讓跑腿的小廝給在公署裏忙的大人送去。
至於生意那邊,這一日,琳琅的貨船滿載著她選買的貨物,由著夏青雲準備運往西北了。
隻是在船埠碼頭上,大部分的貨船都是往北開,顯得琳琅開往西北的貨船有些與眾不同。
有船主聽聞了這隊船要去的地方,當著楚琳琅的麵兒,嘲笑著是婦人見識。
要知道,就在這兩日,朝廷終於頒布詔令,準許北地開市。
消息的傳出,那些提前通過門路拿到路牌的船主早就在月餘前裝箱運貨,早早趕到北地,就在詔令頒發的第二天就大賺一筆。商人逐利,若蠅蟲逐腐肉,現在往北方去的船隻布滿了碼頭。
聽了這些,就連夏青雲都隱隱後悔,小聲問楚琳琅要不要改主意,而他則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掛在別的船隊名下,共用別人的路牌。
現在很多人都這麽做,就算辦不下路牌,也可以如此共同租用,隻是租金價格不菲,但是隻要貨物能去北地,長此以往還是很劃算的。
不過琳琅依舊不改初衷,並不想湊這個熱鬧。
她記得司徒晟曾經跟她說過,北地開市,荊國受益,但是對於大晉來說,卻是弊大於利。
朝廷恩準開市如此拖拖拉拉,必定後續也會有諸多變數。
而且北地一路匪盜叢生。琳琅做生意,向來圖得是人財平安。她並不打算讓船冒險,深入北地。
夏青雲看楚琳琅堅持,便也聽話,跟大部分貨船背道而馳,前往了西北。
送走了夏青雲,楚琳琅又給來京給她送賬本的掌櫃打好了招唿,迴去打聽一下老家的兩個鋪子能賣上什麽價錢。
若是價格得宜,她還要抽空迴趟江口,將那兩間鋪子賣了,再讓掌櫃夥計入京投奔她。
到時候西北的三船貨款再撥迴來,湊一湊,差不多夠她在京城置辦鋪子,開張新買賣了。
從老家來送賬的掌櫃還捎帶了楚家讓他送來的家書。
除了母親孫氏的書信外,還有楚淮勝寫給周隨安的信。
當初楚琳琅不讓大姐聲張,所以楚家還不知楚琳琅已經與周隨安和離的事情,那信裏依舊是拿嶽父的腔調要打周隨安的秋風。
這小子倒是油滑,明知他不敢去問父皇,便全都推到了父皇的身上。
不過……若他說的是真的,難道父皇還在查當年的那件事?
想到這,太子的眼皮再次跳了跳,不過轉念一想,他又覺得庸人自擾。
父皇為人,從不肯認錯,就算知道了當年負水之戰另有隱情又如何?楊巡的兒子楊毅叛國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誰人也更改不了!
陛下若是一意追查,豈不是變相抽自己的嘴巴,承認了自己愧對功臣楊巡?
想到這,他冷笑一聲,也懶得再跟這京城新晉的臭狗屎說話。
不過轉身的功夫,他倒是瞟了一眼司徒晟身後拿帶著帷帽的女子。雖然看不清臉,但是身段綽約,應該是位佳人……
太子下了台階走了幾步後,他身邊的馬營副指揮使陳放帶著幾分戲謔道:“殿下可知他帶的那女子是何人?”
劉霆看了看自己的這位心腹:“怎麽?你認識?”
陳放眉飛色舞道:“我以前在街上就碰見過他倆獨處,後來聽別人說才知,那女子是戶部郎中周隨安的下堂妻。據說那和離書還沒握熱,就跑到了司徒晟的府裏做了女管事,嘖嘖,這位司徒大人玩得真夠帶勁兒的!”
陳方在捉拿太子刺客的那幾天,正好看見司徒晟陪著這女子壓街,他當時還停下來跟司徒晟說了一會話,對那貌美如花的楚氏也是印象深刻。
而那楚氏方才雖然戴著帶紗的帷帽,可那把纖細而凹凸有致的身段卻不能讓人錯認。
這等話題,是個男人都會心領神會地一笑。
太子恍然:“找個美婦人當管事?可真是品味獨特,司徒大人門庭恐怕要不太嚴了……你且看看,如何能跟那婦人搭上話,她既然是司徒晟府裏的管事,用起來更方便。”
聽太子殿下這麽說,陳方立刻心領神會。
若是能讓那婦人為己所用,就是在司徒晟的府宅子裏安插了眼線,的確方便。
他低聲道:“請太子放心,我這便去安排!”
太子滿意地點了點頭。他今天的心情不錯,方才在後山看了看自己的死對頭皇叔。
昔日肥胖魁梧的人,如今在禁廟裏食不到油水,竟然變得黃皮寡瘦。
不過他特意去看手下敗將,並非光是耀武揚威,而是去問詢一樁陳年隱秘。
沒辦法,靜妃複寵,讓太子倍感壓力。
諸位皇子裏,隻老四能與他一較高下,有了靜妃加持,以後儲君之位有沒有變數也很難說。
而那靜妃出身並不顯貴,不過是小縣丞的女兒罷了。偏偏獨得了陛下愛寵,如此隆寵竟能延續數年。而她的父族,也因為她雞犬升天。
太子也是最近才知,靜妃如此受寵也不過是愛屋及烏的慰藉罷了。
據說當年是靜妃表姐妹二人先入了太子府,深得陛下寵愛的卻是靜妃的表姐。
可惜那位佳人不知為何早早病死,而跟表姐有幾分相像的靜妃才能一人得了獨寵。
那靜妃也夠有心機的,什麽冷宮種藥?製作藥包,這全是那位早逝佳人當年的愛好,靜妃做這樣的扮相,不就是勾起父皇懷舊的記憶,再鹹魚翻身嗎?
太子覺得女子爭寵,往往大有文章,尤其那女子突然暴斃,宮裏舊人居然說是母後為之。可他依稀記得母後曾對他說,自己是著了靜妃那賤人的道。
這些陳年舊事,還是從些老人的嘴裏套問才能知道得更詳細。
泰王一向與靜妃狼狽為奸,應該知道些隱情,他才特意過來,想要套一套話。
如今的皇叔,心氣可真不高了。
眼看著那靜妃複寵,卻不管他,也是怨毒至深。
於是太子隻用一個裝滿了肉菜的食盒,就套問出了許多陳年舊事。
太子掌握了靜妃滿滿的把柄,又知道這司徒晟並非鐵板一塊,拿捏住他也是早晚的事情。
這趟山寺之行,真是不虛此行啊!
司徒晟恭送太子離去後,卻並沒有急著走,而是立在台階上看了一會,然後才帶著楚琳琅下了山去。
楚琳琅看他一路沉默不語,有些擔心地拉了拉他的手,不過看到冬雪他們也正走過來,又趕緊送開了手。
如今楚琳琅將自己和司徒大人的關係定位在一個“偷”字上。這偷人,自然要偷偷摸摸。
她與司徒又不會有什麽結果,更不必像周穆王和西王母那般,一朝幽約天下皆聞,所以不能讓冬雪和觀棋他們看出什麽首尾。
司徒晟察覺到她的這點子小動作,不知為何,瞪了她一眼。
楚琳琅卻理直氣壯地提醒:“我可跟你講啊,在人前規矩點!我是要份體麵。你若不給,我可就走了!”
司徒晟似乎自嘲一笑:“你……是拿我做了見不得光的?”
嗯,若說是姘頭,其實也很對。但是楚琳琅這幾日在女學讀書,正文雅著呢。
她笑了笑,故意裝一份恭謹道:“奴家傾慕大人,不願大人名節受損,若能相伴數月,便今生無憾……”
這話倒是那些風月話本子裏書生撩撥女子時常常說的,通常是借讀的書生睡了良家幾宿,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了。
再以後,便是女子大著肚子入京尋人,卻發現昔日窮小子已經高官駙馬,今非昔比,高攀不起了。
接下來就是一段愛恨情仇的糾結,女子要麽一屍兩命,變鬼索情債,要麽是公主嬌妻為人大度,肯讓駙馬收了可憐女子為妾,從此共侍一夫,團團圓圓。
看她說話的這等油滑勁兒,再想想她曾哄得周隨安那等子膽小之人與她私奔,更是將夏青雲溜得五迷三道,倒是個會哄傻小子的高手!
第55章 大發橫財
聽出了楚琳琅跟自己劃出了相處的尺度, 司徒晟並沒有說什麽。
他不過是在暗流間遊走,不能許她什麽未來,自然也不敢輕易讓她徹底上船, 與自己共沉淪。
琳琅隻是侍郎府中沒有簽活契的管事, 人事名冊上都沒她的名字。琳琅這麽打算,其實也正合他意。
但是隻要想到, 她時刻存著要與自己分開的心思, 司徒晟的心裏就不怎麽舒服。
他不再去牽琳琅的手,徑直先下山去了。
光看他的後腦勺,琳琅都察覺他似乎又在生氣了。可琳琅覺得自己方才說的,都是體貼顧忌他的名聲的。
所以他此刻突然生氣, 大約是跟剛剛遇見太子有關, 這男人最近仕途不暢,時不時心情低落一下也在所難免。
所以她隻當他是默許了自己的意思。如此甚好, 這樣對兩個人都無壓力, 隻互相扶持共度了彼此的難關。
至於以後……那就等以後再說吧。
到了山下坐在馬車裏, 司徒晟似乎也恢複了一下心情,若無其事地管琳琅討要平安符。
琳琅想起他在寺裏連香都不上的樣子,便問:“你不是不信嗎?若是不信, 平安符如何能靈?”
不過她還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個掛了繩子的小符袋, 遞給了司徒晟。
司徒晟看了看, 伸手挑出了楚琳琅鬢角的一綹秀發:“能否贈發一縷?”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女子贈發便是以身相許, 終身相托之意,何等珍重?
司徒晟得了她誠心求的平安符還沒滿足, 居然非要她贈發?他……不會不知贈發的含義吧?
就在楚琳琅愣神的功夫, 司徒晟不知從哪裏掏出了匕首, 快速一劃,便割了她的一縷青絲,然後纏繞好,塞入了平安符袋裏,再戴在了脖子上,塞入衣領中。
楚琳琅看著他動作順暢無比,生氣了:“你……你怎可不問自拿?這跟強搶民女有何區別?”
司徒晟道:“你不是打算以後便要與我辭別嗎?等那時頭發應該也長出來了,何必吝嗇?”
說著,他又從她的懷裏掏出另一個求來的平安符,依樣割下自己的一縷頭發,放入其中,給楚琳琅戴上了。
“我的也給你,這樣好些了沒?”
哪個要他的贈發了?楚琳琅真是拿他沒轍,悶悶道:“青絲怎可隨便贈人?我……又不是你的妻。”
司徒晟卻一本正經道:“贈人東西,不是該問問人想要什麽嗎?你拿個從廟裏三文一張的黃紙就打發我了?”
楚琳琅動了動嘴唇,卻沒再說下去。她覺得司徒晟未必真切明白斷發含義,或者隻認為這是男女幽約的爛漫手段。
也罷,這等幼稚的戲碼,她早就不信了。曾經結發夫妻都可斷,更何況是這種見不得光的露水姻緣?
就像他所言,待她這縷青絲長出的時候,他們大約也該揮手贈別,各奔東西了。
想到這,楚琳琅也不再與他爭,隻是默默任著他拉手,依偎在他的懷中,體會這一段不知會有多短的纏綿……
此後的幾日,司徒晟又忙得腳不沾地,琳琅也忙得顧不上想他。
女學雖然上課不勤,功課卻很多,她每日起床後,例行吩咐府裏副管事做事後,便要寫一會字,讀讀幾頁功課。
到了中午若有空,會去廚房炒一兩樣小菜,用食盒裝好,再讓跑腿的小廝給在公署裏忙的大人送去。
至於生意那邊,這一日,琳琅的貨船滿載著她選買的貨物,由著夏青雲準備運往西北了。
隻是在船埠碼頭上,大部分的貨船都是往北開,顯得琳琅開往西北的貨船有些與眾不同。
有船主聽聞了這隊船要去的地方,當著楚琳琅的麵兒,嘲笑著是婦人見識。
要知道,就在這兩日,朝廷終於頒布詔令,準許北地開市。
消息的傳出,那些提前通過門路拿到路牌的船主早就在月餘前裝箱運貨,早早趕到北地,就在詔令頒發的第二天就大賺一筆。商人逐利,若蠅蟲逐腐肉,現在往北方去的船隻布滿了碼頭。
聽了這些,就連夏青雲都隱隱後悔,小聲問楚琳琅要不要改主意,而他則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掛在別的船隊名下,共用別人的路牌。
現在很多人都這麽做,就算辦不下路牌,也可以如此共同租用,隻是租金價格不菲,但是隻要貨物能去北地,長此以往還是很劃算的。
不過琳琅依舊不改初衷,並不想湊這個熱鬧。
她記得司徒晟曾經跟她說過,北地開市,荊國受益,但是對於大晉來說,卻是弊大於利。
朝廷恩準開市如此拖拖拉拉,必定後續也會有諸多變數。
而且北地一路匪盜叢生。琳琅做生意,向來圖得是人財平安。她並不打算讓船冒險,深入北地。
夏青雲看楚琳琅堅持,便也聽話,跟大部分貨船背道而馳,前往了西北。
送走了夏青雲,楚琳琅又給來京給她送賬本的掌櫃打好了招唿,迴去打聽一下老家的兩個鋪子能賣上什麽價錢。
若是價格得宜,她還要抽空迴趟江口,將那兩間鋪子賣了,再讓掌櫃夥計入京投奔她。
到時候西北的三船貨款再撥迴來,湊一湊,差不多夠她在京城置辦鋪子,開張新買賣了。
從老家來送賬的掌櫃還捎帶了楚家讓他送來的家書。
除了母親孫氏的書信外,還有楚淮勝寫給周隨安的信。
當初楚琳琅不讓大姐聲張,所以楚家還不知楚琳琅已經與周隨安和離的事情,那信裏依舊是拿嶽父的腔調要打周隨安的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