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樂聲入耳,還是聽得有些心煩。
眼看著馬車堵住了過不去,楚琳琅幹脆跟車夫結算了租錢,先下車,準備穿街後的胡同,走著迴去。
隻是下了馬車,不免要望了兩眼那婚隊。雖然謝家似乎有意低調,沒有鋪出十裏紅妝的排場,但也是婚轎,車隊一應俱全。
隻見那馬背上坐著紅衣俊朗新郎,春風得意的笑,正在不停向四周的人作揖……
楚琳琅收斂了眉眼,一時在想:到底是自己對不住周郎。
想當初她與周郎成親,寒酸得甚至沒有一頂轎,更無高屋亮瓦。隻是在簡陋的茅草屋舍裏,一對紅燭,一塊紅帕,曾經年少的兩個人在清冷陋室跪著對拜,卻不小心撞了彼此的頭,然後拉著手傻笑……
而如今,他加官進爵,紅轎高馬,洞房花燭,這等人生得意總算補全了以前娶了商賈庶女,隻有寒酸婚禮的缺憾。
她不想再看,扭身想要離開,手腕卻被人一把拉住,同時有人驚喜低喊:“周夫人!竟然在這看到了你!”
楚琳琅定睛一看,呀,原來是連州故人——知府何夫人!
當初連州官員被一船掀翻,無一幸免,就連明哲保身的知府也被貶做了知縣。
楚琳琅當初還很惋惜何夫人沒法迴京侍奉年邁老母,在寂州的時候,她不顧周隨安勸阻,私下裏跟何夫人通過幾次書信。
沒想到昔日閨中忘年交竟然在京城的街市上重逢了!
原來這位李知府走的是太子一係的人脈,當初被貶,是被無辜波及,實屬無奈。
不過多年的老知府,家底還是很厚實的。在窮鄉做了一年知縣之後,再經過一番割肉疏通打點,老知府終於鹹魚翻身,被調到了京郊臨縣做了知縣。
聽何夫人的意思,如此雖然是平調,又是在京城遠郊。可來年就可以略微再晉升一下,怎麽的都比在遠鄉苦熬強。
而李大人調迴京郊之後,自然要在京城走動,聯絡一下舊人,自然而然地就跟昔日同僚周隨安聯係上了。
周隨安如今的品階可比老上司要高,幸好以前李大人並沒有跟張顯之流一般為難過他,再見麵時互相抱拳也不尷尬。
在老上司麵前揚眉吐氣,也算是人間爽事之一,所以周隨安很熱情地接待了昔日上司,這次迎娶新婦,也盛情邀請了李大人參加。
聽說那謝家不知為何,打著陛下提倡節儉的旗號,有意精簡婚禮,所以謝家的來客並不多。
可是周家趙氏卻覺得自己兒子此番娶的是高門大戶的女子,豈可小家子氣?竟是拿出了壓箱底的錢銀操辦,又讓兒子廣發請柬,趁機收些份子錢迴來。
如此一來,不光是周家的親戚,許多跟謝家交好的官員,也收到了周隨安的請柬。
隻是周謝兩家親友眾多,隨親車隊也有些坐不下。
李大人在京城一眾官員裏可排不上號。他老人家很知趣,竟然不坐迎親馬車,隻跟著迎親的小廝隨從充人數,挺著大肚子一路走得氣喘籲籲。
可是何夫人卻覺得丈夫如此,太丟人!這麽大的年歲了,何必如此捧昔日下屬的新貴臭腳?
加之她聽說周隨安攀了高枝,居然與楚娘子和離,另外娶了六皇子的小姨子,簡直跟吞了蒼蠅一般惡心。
再看丈夫捧著肚子跟隊,滿頭大汗的樣子,她跟著丟不起人,幹脆緩下腳步,站到路邊,卻不巧正看見了楚琳琅。
這下酒宴都不必吃了,她讓丫鬟去跟丈夫打聲招唿後,拉著楚琳琅的手先去了附近酒樓吃茶。
何夫人向來是包打聽,現在周家如此驚變,她更是好奇其中的原味,想從楚琳琅的嘴裏知道些新鮮的。
不過楚琳琅並不想說周謝兩家的醜聞,畢竟她也拿了謝家的補償,就沒有痛快嘴巴的必要了。
可是何夫人卻笑了笑,意味深長道:“你啊,就是為人太厚道,那謝家千金是挺著肚子入門的吧?”
楚琳琅聽得一愣,忙問她從何處知道了。
何夫人笑了,低聲道:“這京城宅門裏的事兒,傳得比鄉野裏都快!周大人當初差點被叫到大理寺提審的事情,誰人不知?好端端的,誰會休了糟糠之妻?好奇的人大有人在呢。另外謝家都是什麽親戚啊,自己還往外泄呢!”
原來這兩家遮蓋嚴實的醜聞,竟然是謝家那個攪屎棍姨媽給泄出來的。
安姨母的夫君安廣權在京郊為官,官職不大,恰好跟何夫人的夫君也認識。
安家的妻妾也多,院子的耳目更雜,那夫妻倆當初從謝家迴來吵得天翻地覆,結果被兩個趴牆根的妾侍聽去了。
這些隱私八卦一傳開,那還不快?安家姨母不知怎地明明知道院牆漏風,卻壓根不管下麵人的嘴。
很快謝家千金的醜事就又從安家的侍女婆子的嘴裏,傳到了外麵去,何夫人如此包打聽,自然也聽了全須全尾。
雖然楚琳琅沒有接話,可何夫人試探說完,看著楚琳琅的反應表情,便篤定了這醜聞竟然是真的。
她氣不過,一拍琳琅的後背:“你啊!白得了悍婦名頭,抓著這把柄,怎麽不鬧得天翻地覆?居然還讓了正妻的位置給她,你傻不傻啊!”
楚琳琅也沒想到,謝家的口風這麽不嚴,如此隱秘的家醜,連何夫人這樣剛從外鄉迴來的人都聽說了。
就是不知,今日成禮時,有多少人的眼睛,暗搓搓盯著謝二小姐的肚子看笑話……
現在聽何夫人說她窩囊,她也隻微微一笑:“我不是夫人您,沒有娘家靠山,跟這些人鬧翻了,自己又能落下什麽好?我拿了錢銀鋪子出來,好好過自己的日子豈不清閑自在?”
可是何夫人並不認可,她這輩子勇鬥一宅院的小妾,從不言敗。
更何況像楚琳琅這樣,好不容易扶持出來一個京官相公,怎麽就這麽想不開,自己放手不要了?
第40章 婚禮意外
不過事已至此, 再說也無用。
聽聞楚琳琅如今竟然跑到了大理寺少卿府裏當管事,何夫人先是歎息搖頭,複而眼睛一亮。
她歎息的是好好的官夫人怎麽變成了別人府上的下人。可眼睛一亮卻是覺得這樣一來, 她豈不是在少卿府有了人脈?
京城官宅裏的管事啊, 若也能排個官職品階,何夫人高低得給它定個七品的品階!
若是府裏的主子給力, 坐在至關緊要的官位上, 府裏的管事不用幹別的,光是應酬往來人情,稍微往外賣賣消息,就能賺個缽滿瓢平, 正正經經的肥差啊!
這麽一想, 何夫人不禁欽佩起了楚琳琅——人才啊!能屈能伸得很!不當六品官夫人,卻轉身去管了個五品要員家的錢袋子。
嘖嘖, 不虧是楚氏, 這腦袋瓜子還真沒白長!
大理寺少卿啊, 那是正經的要害位置。有了楚琳琅,何夫人覺得自己以後也算在少卿府上有了穩妥人脈。
當初楚琳琅將酒樓賤價賣給了何夫人的親戚,何夫人覺得自己欠了她一份人情。
於是乎, 順水推舟, 何夫人也還她一大份, 告訴她最近荊國在與朝廷商議開市的事情。
這可是封禁了近十年的商市啊!
據說昂貴的絲綢和鐵具運到那邊能賣出五倍的高價。若是能得先機,第一批弄到出關的商牌, 財運便滾滾而來。
何夫人有親眷在邊關有商隊,已經搶占商機弄到了商牌。何夫人準備入股, 便問楚琳琅有沒有興趣一起做?楚琳琅身在京城, 如果能打聽到朝中這方麵的風吹草動, 那麽她可以不必投銀子,就直接算琳琅入幹股一份。
楚琳琅並沒有立刻應下來。給別人投銀子的事情,若不打聽清楚,就算是熟人介紹的,也容易雞飛蛋打。
而且這等國事,她豈能隨便打聽來泄露給旁人?
楚琳琅向來有自覺,以前她是周家娘子,便盡心督促扶持夫君上進。如今她領了少卿府上的閑職,不用司徒晟吩咐,她都會把嘴巴閉緊,不去瞎打聽她不該知道的事兒。
楚琳琅手頭雖然沒有大買賣,但是有一筆錢銀在錢莊生息,另外有老家鋪子的紅利,更有夏荷兄長的鹽牌子分些紅,攏共算起來,也還過得去。
這通市的商機雖然不錯,可她想到荊國使節在京城遇刺的騷亂,就覺得此事並不安穩。
現在不是冒進賺銀子的時候,她想了想,最後便笑著婉拒了,並且勸何夫人也慎重。
這為商經營的要義,是太平安穩。可她總覺得北地,尤其是荊國那邊變數太大。
虎狼嘴裏的肉,不吃也罷!
何夫人如今對北地商隊信心滿滿,聽楚琳琅的擔憂,隻覺得她太謹慎了。大不了,她先去趟趟路子,待賺了銀子,再捎帶上楚琳琅。
最後兩個忘年閨蜜互相交換了地址。何夫人讓琳琅得閑的時候,到自己府上坐坐。
閑聊了一會後,楚琳琅便與她告辭了。
她聽了何夫人的那一番話,雖然不想與之合夥,卻突然想起夏荷說過,她兄長夏青雲最近托人帶話,也是準備運船去了北邊販鹽,大約他也得了風聲,知道北邊油水多。
記得上次她見夏荷的兄長時,還是五年前,夏青雲當時未及二十,為人已經頗為幹練了。
他這些年靠著楚琳琅給的鹽牌子起家,聽說今天又擴增了一條船。
雖然不常見麵,可每年的分紅夏青雲從來都不敢拖延,總是讓人按時給女東家帶過去。
想著夏荷說,她兄長托人帶話說,這兩日就到京城,然後再一路北上。
楚琳琅倒是想要好好跟夏家大兄弟聊一聊,如果情況允許,她想自己攢出個船隊來,從事販鹽的老本行。畢竟販鹽才是她熟悉的行當,這比跟別人合夥做買賣靠譜些。就算以後鹽牌子被收迴,那船也可以賣,虧也虧不了太多。
當然,她也要跟夏家兄弟說說,盡量別去北邊。夏荷就他這一個兄長,賺錢也要安穩些才好。
就這麽一路盤算著,等楚琳琅迴來的時候,發現司徒晟今日竟然白天就迴來了。
楚琳琅不由得微微一愣,因為按照她所想,司徒晟跟周隨安私交不錯,加上同朝為官,司徒晟應該去吃周家的一杯喜酒的。
這樣的話,就算他迴來吃晚飯,也得等日落以後。
可他這麽早就迴來了,豈不是連觀禮都沒去看?
司徒晟迴來時,似乎順便逛了街,還買了許多的零嘴,都是蜜棗果脯子、麥芽糖一類的,裝成一碟碟。
可這每一樣,都是琳琅愛吃的。她偶爾嘴饞,會讓夏荷買些迴來的。不過司徒晟並不愛吃啊,記得平日裏,她給大人,大人都不吃呢。
果然司徒晟並沒有吃,隻是說買後才嚐了嚐這些東西,發現不合口味。見楚琳琅迴來了,便讓她拿去和冬雪她們拿迴屋子吃。
這不由得讓楚琳琅瞟了他幾眼。
司徒晟順帶買了些書,是街坊裏時興的帶插畫的連環畫冊。這些畫冊每一頁都是美美的插畫配著幾行簡單的字,給啟蒙小兒看,最是得趣。
隻是這類雕花排版的書價格不菲,都是富戶人家給小姐孩童消遣所用,並不像是飽讀詩書的少卿大人的愛好。
司徒晟將畫冊給了楚琳琅,告訴她這些畫冊子很好看,無聊時可以看看。
冬雪和夏荷也沒料到司徒晟突然迴來,兩個丫頭躲在一旁小聲嘀咕,說剛剛遇到了碎催婚隊,害得她們不能坐車,一路走迴來,現在兩腿酸軟,又馬上要給大人做飯,真是有些累人。
司徒晟耳朵靈,竟然聽到了。
他抬眼瞥了楚琳琅一眼,斟酌道:“現在還沒到飯點,我隻是順路迴來,並不餓,而且一會還要迴衙門辦事。後街剛開一家酒樓,同僚說那裏的菜味道不錯。你們若餓了,可以去那裏吃,再打包些迴來,等晚上我迴來時,你們就不必燒菜了。”
觀棋卻趁著司徒大人去洗手的功夫,在旁邊不滿嘀咕:“不就是周家成親嗎?用得著這麽哄人?我看楚娘子也並不傷心啊!公署裏這麽忙,卻非要折騰一趟……”
楚琳琅這才恍然,難怪她覺得司徒晟今天有點怪怪的,居然拿她當小孩子似的哄,又是連環畫又是小甜嘴,現在居然還要花銀子讓她們去外麵吃……
難道……他覺得今日周家迎親,她這下堂婦會暗自憔悴心傷,所以特意買吃的和畫冊來分她的神?
楚琳琅一時想起小時候,某人藏在泥娃娃肚子的那塊糖,忍不住噗嗤笑出了聲。
司徒晟這時迴來了,正一本正經地介紹著手裏拿著的一本畫冊。
剛起了頭,卻看見楚娘子噗嗤捂嘴笑,他一時蹙眉。自己翻開的這一頁正是孟薑女哭長城,滿篇淒慘,笑點何在?
難道……凡是女子死了丈夫,都應普天同慶?
眼看著馬車堵住了過不去,楚琳琅幹脆跟車夫結算了租錢,先下車,準備穿街後的胡同,走著迴去。
隻是下了馬車,不免要望了兩眼那婚隊。雖然謝家似乎有意低調,沒有鋪出十裏紅妝的排場,但也是婚轎,車隊一應俱全。
隻見那馬背上坐著紅衣俊朗新郎,春風得意的笑,正在不停向四周的人作揖……
楚琳琅收斂了眉眼,一時在想:到底是自己對不住周郎。
想當初她與周郎成親,寒酸得甚至沒有一頂轎,更無高屋亮瓦。隻是在簡陋的茅草屋舍裏,一對紅燭,一塊紅帕,曾經年少的兩個人在清冷陋室跪著對拜,卻不小心撞了彼此的頭,然後拉著手傻笑……
而如今,他加官進爵,紅轎高馬,洞房花燭,這等人生得意總算補全了以前娶了商賈庶女,隻有寒酸婚禮的缺憾。
她不想再看,扭身想要離開,手腕卻被人一把拉住,同時有人驚喜低喊:“周夫人!竟然在這看到了你!”
楚琳琅定睛一看,呀,原來是連州故人——知府何夫人!
當初連州官員被一船掀翻,無一幸免,就連明哲保身的知府也被貶做了知縣。
楚琳琅當初還很惋惜何夫人沒法迴京侍奉年邁老母,在寂州的時候,她不顧周隨安勸阻,私下裏跟何夫人通過幾次書信。
沒想到昔日閨中忘年交竟然在京城的街市上重逢了!
原來這位李知府走的是太子一係的人脈,當初被貶,是被無辜波及,實屬無奈。
不過多年的老知府,家底還是很厚實的。在窮鄉做了一年知縣之後,再經過一番割肉疏通打點,老知府終於鹹魚翻身,被調到了京郊臨縣做了知縣。
聽何夫人的意思,如此雖然是平調,又是在京城遠郊。可來年就可以略微再晉升一下,怎麽的都比在遠鄉苦熬強。
而李大人調迴京郊之後,自然要在京城走動,聯絡一下舊人,自然而然地就跟昔日同僚周隨安聯係上了。
周隨安如今的品階可比老上司要高,幸好以前李大人並沒有跟張顯之流一般為難過他,再見麵時互相抱拳也不尷尬。
在老上司麵前揚眉吐氣,也算是人間爽事之一,所以周隨安很熱情地接待了昔日上司,這次迎娶新婦,也盛情邀請了李大人參加。
聽說那謝家不知為何,打著陛下提倡節儉的旗號,有意精簡婚禮,所以謝家的來客並不多。
可是周家趙氏卻覺得自己兒子此番娶的是高門大戶的女子,豈可小家子氣?竟是拿出了壓箱底的錢銀操辦,又讓兒子廣發請柬,趁機收些份子錢迴來。
如此一來,不光是周家的親戚,許多跟謝家交好的官員,也收到了周隨安的請柬。
隻是周謝兩家親友眾多,隨親車隊也有些坐不下。
李大人在京城一眾官員裏可排不上號。他老人家很知趣,竟然不坐迎親馬車,隻跟著迎親的小廝隨從充人數,挺著大肚子一路走得氣喘籲籲。
可是何夫人卻覺得丈夫如此,太丟人!這麽大的年歲了,何必如此捧昔日下屬的新貴臭腳?
加之她聽說周隨安攀了高枝,居然與楚娘子和離,另外娶了六皇子的小姨子,簡直跟吞了蒼蠅一般惡心。
再看丈夫捧著肚子跟隊,滿頭大汗的樣子,她跟著丟不起人,幹脆緩下腳步,站到路邊,卻不巧正看見了楚琳琅。
這下酒宴都不必吃了,她讓丫鬟去跟丈夫打聲招唿後,拉著楚琳琅的手先去了附近酒樓吃茶。
何夫人向來是包打聽,現在周家如此驚變,她更是好奇其中的原味,想從楚琳琅的嘴裏知道些新鮮的。
不過楚琳琅並不想說周謝兩家的醜聞,畢竟她也拿了謝家的補償,就沒有痛快嘴巴的必要了。
可是何夫人卻笑了笑,意味深長道:“你啊,就是為人太厚道,那謝家千金是挺著肚子入門的吧?”
楚琳琅聽得一愣,忙問她從何處知道了。
何夫人笑了,低聲道:“這京城宅門裏的事兒,傳得比鄉野裏都快!周大人當初差點被叫到大理寺提審的事情,誰人不知?好端端的,誰會休了糟糠之妻?好奇的人大有人在呢。另外謝家都是什麽親戚啊,自己還往外泄呢!”
原來這兩家遮蓋嚴實的醜聞,竟然是謝家那個攪屎棍姨媽給泄出來的。
安姨母的夫君安廣權在京郊為官,官職不大,恰好跟何夫人的夫君也認識。
安家的妻妾也多,院子的耳目更雜,那夫妻倆當初從謝家迴來吵得天翻地覆,結果被兩個趴牆根的妾侍聽去了。
這些隱私八卦一傳開,那還不快?安家姨母不知怎地明明知道院牆漏風,卻壓根不管下麵人的嘴。
很快謝家千金的醜事就又從安家的侍女婆子的嘴裏,傳到了外麵去,何夫人如此包打聽,自然也聽了全須全尾。
雖然楚琳琅沒有接話,可何夫人試探說完,看著楚琳琅的反應表情,便篤定了這醜聞竟然是真的。
她氣不過,一拍琳琅的後背:“你啊!白得了悍婦名頭,抓著這把柄,怎麽不鬧得天翻地覆?居然還讓了正妻的位置給她,你傻不傻啊!”
楚琳琅也沒想到,謝家的口風這麽不嚴,如此隱秘的家醜,連何夫人這樣剛從外鄉迴來的人都聽說了。
就是不知,今日成禮時,有多少人的眼睛,暗搓搓盯著謝二小姐的肚子看笑話……
現在聽何夫人說她窩囊,她也隻微微一笑:“我不是夫人您,沒有娘家靠山,跟這些人鬧翻了,自己又能落下什麽好?我拿了錢銀鋪子出來,好好過自己的日子豈不清閑自在?”
可是何夫人並不認可,她這輩子勇鬥一宅院的小妾,從不言敗。
更何況像楚琳琅這樣,好不容易扶持出來一個京官相公,怎麽就這麽想不開,自己放手不要了?
第40章 婚禮意外
不過事已至此, 再說也無用。
聽聞楚琳琅如今竟然跑到了大理寺少卿府裏當管事,何夫人先是歎息搖頭,複而眼睛一亮。
她歎息的是好好的官夫人怎麽變成了別人府上的下人。可眼睛一亮卻是覺得這樣一來, 她豈不是在少卿府有了人脈?
京城官宅裏的管事啊, 若也能排個官職品階,何夫人高低得給它定個七品的品階!
若是府裏的主子給力, 坐在至關緊要的官位上, 府裏的管事不用幹別的,光是應酬往來人情,稍微往外賣賣消息,就能賺個缽滿瓢平, 正正經經的肥差啊!
這麽一想, 何夫人不禁欽佩起了楚琳琅——人才啊!能屈能伸得很!不當六品官夫人,卻轉身去管了個五品要員家的錢袋子。
嘖嘖, 不虧是楚氏, 這腦袋瓜子還真沒白長!
大理寺少卿啊, 那是正經的要害位置。有了楚琳琅,何夫人覺得自己以後也算在少卿府上有了穩妥人脈。
當初楚琳琅將酒樓賤價賣給了何夫人的親戚,何夫人覺得自己欠了她一份人情。
於是乎, 順水推舟, 何夫人也還她一大份, 告訴她最近荊國在與朝廷商議開市的事情。
這可是封禁了近十年的商市啊!
據說昂貴的絲綢和鐵具運到那邊能賣出五倍的高價。若是能得先機,第一批弄到出關的商牌, 財運便滾滾而來。
何夫人有親眷在邊關有商隊,已經搶占商機弄到了商牌。何夫人準備入股, 便問楚琳琅有沒有興趣一起做?楚琳琅身在京城, 如果能打聽到朝中這方麵的風吹草動, 那麽她可以不必投銀子,就直接算琳琅入幹股一份。
楚琳琅並沒有立刻應下來。給別人投銀子的事情,若不打聽清楚,就算是熟人介紹的,也容易雞飛蛋打。
而且這等國事,她豈能隨便打聽來泄露給旁人?
楚琳琅向來有自覺,以前她是周家娘子,便盡心督促扶持夫君上進。如今她領了少卿府上的閑職,不用司徒晟吩咐,她都會把嘴巴閉緊,不去瞎打聽她不該知道的事兒。
楚琳琅手頭雖然沒有大買賣,但是有一筆錢銀在錢莊生息,另外有老家鋪子的紅利,更有夏荷兄長的鹽牌子分些紅,攏共算起來,也還過得去。
這通市的商機雖然不錯,可她想到荊國使節在京城遇刺的騷亂,就覺得此事並不安穩。
現在不是冒進賺銀子的時候,她想了想,最後便笑著婉拒了,並且勸何夫人也慎重。
這為商經營的要義,是太平安穩。可她總覺得北地,尤其是荊國那邊變數太大。
虎狼嘴裏的肉,不吃也罷!
何夫人如今對北地商隊信心滿滿,聽楚琳琅的擔憂,隻覺得她太謹慎了。大不了,她先去趟趟路子,待賺了銀子,再捎帶上楚琳琅。
最後兩個忘年閨蜜互相交換了地址。何夫人讓琳琅得閑的時候,到自己府上坐坐。
閑聊了一會後,楚琳琅便與她告辭了。
她聽了何夫人的那一番話,雖然不想與之合夥,卻突然想起夏荷說過,她兄長夏青雲最近托人帶話,也是準備運船去了北邊販鹽,大約他也得了風聲,知道北邊油水多。
記得上次她見夏荷的兄長時,還是五年前,夏青雲當時未及二十,為人已經頗為幹練了。
他這些年靠著楚琳琅給的鹽牌子起家,聽說今天又擴增了一條船。
雖然不常見麵,可每年的分紅夏青雲從來都不敢拖延,總是讓人按時給女東家帶過去。
想著夏荷說,她兄長托人帶話說,這兩日就到京城,然後再一路北上。
楚琳琅倒是想要好好跟夏家大兄弟聊一聊,如果情況允許,她想自己攢出個船隊來,從事販鹽的老本行。畢竟販鹽才是她熟悉的行當,這比跟別人合夥做買賣靠譜些。就算以後鹽牌子被收迴,那船也可以賣,虧也虧不了太多。
當然,她也要跟夏家兄弟說說,盡量別去北邊。夏荷就他這一個兄長,賺錢也要安穩些才好。
就這麽一路盤算著,等楚琳琅迴來的時候,發現司徒晟今日竟然白天就迴來了。
楚琳琅不由得微微一愣,因為按照她所想,司徒晟跟周隨安私交不錯,加上同朝為官,司徒晟應該去吃周家的一杯喜酒的。
這樣的話,就算他迴來吃晚飯,也得等日落以後。
可他這麽早就迴來了,豈不是連觀禮都沒去看?
司徒晟迴來時,似乎順便逛了街,還買了許多的零嘴,都是蜜棗果脯子、麥芽糖一類的,裝成一碟碟。
可這每一樣,都是琳琅愛吃的。她偶爾嘴饞,會讓夏荷買些迴來的。不過司徒晟並不愛吃啊,記得平日裏,她給大人,大人都不吃呢。
果然司徒晟並沒有吃,隻是說買後才嚐了嚐這些東西,發現不合口味。見楚琳琅迴來了,便讓她拿去和冬雪她們拿迴屋子吃。
這不由得讓楚琳琅瞟了他幾眼。
司徒晟順帶買了些書,是街坊裏時興的帶插畫的連環畫冊。這些畫冊每一頁都是美美的插畫配著幾行簡單的字,給啟蒙小兒看,最是得趣。
隻是這類雕花排版的書價格不菲,都是富戶人家給小姐孩童消遣所用,並不像是飽讀詩書的少卿大人的愛好。
司徒晟將畫冊給了楚琳琅,告訴她這些畫冊子很好看,無聊時可以看看。
冬雪和夏荷也沒料到司徒晟突然迴來,兩個丫頭躲在一旁小聲嘀咕,說剛剛遇到了碎催婚隊,害得她們不能坐車,一路走迴來,現在兩腿酸軟,又馬上要給大人做飯,真是有些累人。
司徒晟耳朵靈,竟然聽到了。
他抬眼瞥了楚琳琅一眼,斟酌道:“現在還沒到飯點,我隻是順路迴來,並不餓,而且一會還要迴衙門辦事。後街剛開一家酒樓,同僚說那裏的菜味道不錯。你們若餓了,可以去那裏吃,再打包些迴來,等晚上我迴來時,你們就不必燒菜了。”
觀棋卻趁著司徒大人去洗手的功夫,在旁邊不滿嘀咕:“不就是周家成親嗎?用得著這麽哄人?我看楚娘子也並不傷心啊!公署裏這麽忙,卻非要折騰一趟……”
楚琳琅這才恍然,難怪她覺得司徒晟今天有點怪怪的,居然拿她當小孩子似的哄,又是連環畫又是小甜嘴,現在居然還要花銀子讓她們去外麵吃……
難道……他覺得今日周家迎親,她這下堂婦會暗自憔悴心傷,所以特意買吃的和畫冊來分她的神?
楚琳琅一時想起小時候,某人藏在泥娃娃肚子的那塊糖,忍不住噗嗤笑出了聲。
司徒晟這時迴來了,正一本正經地介紹著手裏拿著的一本畫冊。
剛起了頭,卻看見楚娘子噗嗤捂嘴笑,他一時蹙眉。自己翻開的這一頁正是孟薑女哭長城,滿篇淒慘,笑點何在?
難道……凡是女子死了丈夫,都應普天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