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投稿,創作鴛鴦蝴蝶派小說
從大時代開始的影視穿越 作者:小小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別小看鴛鴦蝴蝶派的這些才子佳人小說哦,它們在當時,影響力可是很大的,尤其在富家小姐中,相互傳看,非常受歡迎。
就連李鴻章的小女兒,都癡迷於這些才子佳人的小說,廢寢忘食的觀看。
其流行程度,相當於如今的網文。
說實話,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定義,就是消遣娛樂小說,與如今的網文,簡直如出一轍。
當時鴛鴦蝴蝶派的作者,什麽類型的小說火,便大量跟風,寫什麽題材的小說,這一點上,與現在的網文,同樣一模一樣。
可以說,如今的網文,就是現代版的鴛鴦蝴蝶派。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天下沒有新鮮事,曾經風靡一時的東西,兜兜轉轉的,又會在某個時間段,火起來。
所不同的是,在民國時代,動亂不堪,大多數平民都是文盲,而且疲於生計,哪裏有閑心看什麽小說,這些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受眾,都是當時有錢有閑的中產階級,或者高收入階層。
尤其以深居閨中的富家小姐為主。
白秀珠便屬於其中之一。
白家可是很有錢的,妥妥的上層階級,再加上她有一個官至總長的哥哥,白秀珠平日裏哪裏需要為了生計發愁,她除了吃吃喝喝,買衣服打扮,談情說愛,便是窩在家裏看小說。
因為金燕西的冷落,她平日裏窩在家裏看小說的時間居多。
而當時,隻有鴛鴦蝴蝶派的小說,深受這些富家小姐的喜愛。
如果丁鵬能夠寫一本火書,自己的大名自然會在這些富家小姐中間流傳,說不定就傳到白秀珠的耳朵裏,混一個耳熟,這對於他接下來的計劃,大有裨益。
1920年之後,最火的鴛鴦蝴蝶派小說,是哪一本小說?
當然非《啼笑因緣》莫屬了,這本小說,發表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具體點說,便是1930年3月,連載於《新聞報》的文藝副刊,《快活林》。
這本小說,故事背景就是軍閥時期,最初在報紙上連載時,造成了萬人空巷的局麵,讀者反應極其強烈。
上到達官貴人,民國官員,下到黎民百姓,都對這本小說好評不斷,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後來出版小說之後,銷量驚人,就連平日裏不看書的,都紛紛訂閱,拿來閱讀,興趣濃濃。
而且,緊接著,便被改編成了戲曲、電影、話劇等多種文藝樣式,其中僅戲曲就有幾十種,而上海明星電影公司和大華電影片社甚至為了爭奪拍攝權打了一年的官司。
這本小說,刊載在《新聞報》的第一天起,就已經火了,受到無數讀者歡迎。
屬於熱的非常快,而且非常持久的一本神書!
在所有鴛鴦蝴蝶派的小說中,沒有一本小說,銷量能夠超過它的!
就算是《金粉世家》小說都比不上它,足見其有多麽受歡迎了。
如果丁鵬寫下這本小說,他在富貴小姐們心目中的聲望,一定會大增。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改動。
首先,裏麵的大反派,是北洋軍閥劉將軍。
在北洋軍閥統治下,寫這樣背景的小說,實在是不合適,嫌命長,他決定把這個角色改動一下,改成一個貪財好色的腐敗官員。
而發生地點也模糊化,不要直寫北平,而是用化名。
這樣一來,問題便迎刃而解。
看了看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兩點。
他想了一下,沒有立即動身去仁德女中。
這倒不是他反悔了,不想去了,而是覺得,可以稍微等一等。
等到他的詩篇在《新聞報》和《申報》上刊載之後,引起轟動之時,再去。
那時候,他起碼也混出了一點名氣,如果去應聘仁德女中的老師,應該會變得非常順利。
甚至不用捐錢。
這就好比一些大學,請一些影視明星、小說家去當榮譽院長一樣(張鐵林、金庸先生),就是想要借對方的名氣,提升自己學院的知名度。
如果丁鵬在文壇上混出了名氣,仁德女中的校長,甚至巴不得他去當他們學校的老師呢。
這說出去多有麵子,還可以順帶提升他們女中的知名度。
畢竟,讀女中,也是一大筆收入,招收學生越多,學校賺的便越多嘛。
於是,丁鵬沒有直接去仁德女中,而是又坐了迴來,開始創作《啼笑因緣》。
這本小說,在穿越前,他特意看了好幾遍,如今隨著【語文知識】達到頂級,他寫起來,簡直猶如喝水一般容易,流暢無比,隻見他提筆寫道:
“第一迴,豪語感風塵傾囊買醉,哀音動弦索滿座悲秋。”
“約莫是四月的下旬,樊家樹住在一個很精致的上房裏。那屋子是朱漆漆的,一帶走廊,四根紅柱落地;走廊外,是一個很大的院子,憑空架上了一架紫藤花,那花像絨球一般,一串一串,在嫩黃的葉叢裏下垂著……”
整本《啼笑因緣》,一共三十多萬字,不算長,也不算短。
按照網文來說,很短,但是以當時鴛鴦蝴蝶派的文風,這小說,已經算是長篇了。
接下來的兩天,丁鵬都在創作這本小說。
這時,樓下客棧的夥計敲門,遞給他兩封信件,丁鵬一看封麵,是《申報》和《新聞報》寄給他的。
有迴信,那必然說明,他的詩作,被選中刊載了。
這個年代,一般落選的作品,編輯會直接扔進垃圾桶裏,不會給你任何迴信。
丁鵬拆開一封一看,是《申報》的,恭喜他,同意刊登他的《雨巷》,並且主編還盛讚他的詩文,才氣逼人,不同凡響。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紙幣,加起來,足足有10塊銀元。
丁鵬微微一笑,把它收了起來。
緊接著,他又拆開了《新聞報》的信封,裏麵幾乎一模一樣,一封誇讚他的書信,以及10塊銀元。
看來,這個年代,一首刊載的詩文,能夠換取10個銀元的稿費。
這應該是他現在還沒有什麽名氣,因此價格才這麽低的吧。
他看了一眼刊載時間,是明日。
不知道明日,當這兩首詩文刊載出來之後,會引起讀者怎樣的反應呢?
丁鵬微微一笑,繼續埋頭寫著《啼笑因緣》。
此時,他已經有2萬字的存稿了……
就連李鴻章的小女兒,都癡迷於這些才子佳人的小說,廢寢忘食的觀看。
其流行程度,相當於如今的網文。
說實話,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定義,就是消遣娛樂小說,與如今的網文,簡直如出一轍。
當時鴛鴦蝴蝶派的作者,什麽類型的小說火,便大量跟風,寫什麽題材的小說,這一點上,與現在的網文,同樣一模一樣。
可以說,如今的網文,就是現代版的鴛鴦蝴蝶派。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天下沒有新鮮事,曾經風靡一時的東西,兜兜轉轉的,又會在某個時間段,火起來。
所不同的是,在民國時代,動亂不堪,大多數平民都是文盲,而且疲於生計,哪裏有閑心看什麽小說,這些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受眾,都是當時有錢有閑的中產階級,或者高收入階層。
尤其以深居閨中的富家小姐為主。
白秀珠便屬於其中之一。
白家可是很有錢的,妥妥的上層階級,再加上她有一個官至總長的哥哥,白秀珠平日裏哪裏需要為了生計發愁,她除了吃吃喝喝,買衣服打扮,談情說愛,便是窩在家裏看小說。
因為金燕西的冷落,她平日裏窩在家裏看小說的時間居多。
而當時,隻有鴛鴦蝴蝶派的小說,深受這些富家小姐的喜愛。
如果丁鵬能夠寫一本火書,自己的大名自然會在這些富家小姐中間流傳,說不定就傳到白秀珠的耳朵裏,混一個耳熟,這對於他接下來的計劃,大有裨益。
1920年之後,最火的鴛鴦蝴蝶派小說,是哪一本小說?
當然非《啼笑因緣》莫屬了,這本小說,發表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具體點說,便是1930年3月,連載於《新聞報》的文藝副刊,《快活林》。
這本小說,故事背景就是軍閥時期,最初在報紙上連載時,造成了萬人空巷的局麵,讀者反應極其強烈。
上到達官貴人,民國官員,下到黎民百姓,都對這本小說好評不斷,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後來出版小說之後,銷量驚人,就連平日裏不看書的,都紛紛訂閱,拿來閱讀,興趣濃濃。
而且,緊接著,便被改編成了戲曲、電影、話劇等多種文藝樣式,其中僅戲曲就有幾十種,而上海明星電影公司和大華電影片社甚至為了爭奪拍攝權打了一年的官司。
這本小說,刊載在《新聞報》的第一天起,就已經火了,受到無數讀者歡迎。
屬於熱的非常快,而且非常持久的一本神書!
在所有鴛鴦蝴蝶派的小說中,沒有一本小說,銷量能夠超過它的!
就算是《金粉世家》小說都比不上它,足見其有多麽受歡迎了。
如果丁鵬寫下這本小說,他在富貴小姐們心目中的聲望,一定會大增。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改動。
首先,裏麵的大反派,是北洋軍閥劉將軍。
在北洋軍閥統治下,寫這樣背景的小說,實在是不合適,嫌命長,他決定把這個角色改動一下,改成一個貪財好色的腐敗官員。
而發生地點也模糊化,不要直寫北平,而是用化名。
這樣一來,問題便迎刃而解。
看了看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兩點。
他想了一下,沒有立即動身去仁德女中。
這倒不是他反悔了,不想去了,而是覺得,可以稍微等一等。
等到他的詩篇在《新聞報》和《申報》上刊載之後,引起轟動之時,再去。
那時候,他起碼也混出了一點名氣,如果去應聘仁德女中的老師,應該會變得非常順利。
甚至不用捐錢。
這就好比一些大學,請一些影視明星、小說家去當榮譽院長一樣(張鐵林、金庸先生),就是想要借對方的名氣,提升自己學院的知名度。
如果丁鵬在文壇上混出了名氣,仁德女中的校長,甚至巴不得他去當他們學校的老師呢。
這說出去多有麵子,還可以順帶提升他們女中的知名度。
畢竟,讀女中,也是一大筆收入,招收學生越多,學校賺的便越多嘛。
於是,丁鵬沒有直接去仁德女中,而是又坐了迴來,開始創作《啼笑因緣》。
這本小說,在穿越前,他特意看了好幾遍,如今隨著【語文知識】達到頂級,他寫起來,簡直猶如喝水一般容易,流暢無比,隻見他提筆寫道:
“第一迴,豪語感風塵傾囊買醉,哀音動弦索滿座悲秋。”
“約莫是四月的下旬,樊家樹住在一個很精致的上房裏。那屋子是朱漆漆的,一帶走廊,四根紅柱落地;走廊外,是一個很大的院子,憑空架上了一架紫藤花,那花像絨球一般,一串一串,在嫩黃的葉叢裏下垂著……”
整本《啼笑因緣》,一共三十多萬字,不算長,也不算短。
按照網文來說,很短,但是以當時鴛鴦蝴蝶派的文風,這小說,已經算是長篇了。
接下來的兩天,丁鵬都在創作這本小說。
這時,樓下客棧的夥計敲門,遞給他兩封信件,丁鵬一看封麵,是《申報》和《新聞報》寄給他的。
有迴信,那必然說明,他的詩作,被選中刊載了。
這個年代,一般落選的作品,編輯會直接扔進垃圾桶裏,不會給你任何迴信。
丁鵬拆開一封一看,是《申報》的,恭喜他,同意刊登他的《雨巷》,並且主編還盛讚他的詩文,才氣逼人,不同凡響。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紙幣,加起來,足足有10塊銀元。
丁鵬微微一笑,把它收了起來。
緊接著,他又拆開了《新聞報》的信封,裏麵幾乎一模一樣,一封誇讚他的書信,以及10塊銀元。
看來,這個年代,一首刊載的詩文,能夠換取10個銀元的稿費。
這應該是他現在還沒有什麽名氣,因此價格才這麽低的吧。
他看了一眼刊載時間,是明日。
不知道明日,當這兩首詩文刊載出來之後,會引起讀者怎樣的反應呢?
丁鵬微微一笑,繼續埋頭寫著《啼笑因緣》。
此時,他已經有2萬字的存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