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冷清秋這樣的文藝女青年,最喜歡的,便是那些纏綿悱惻的情詩,情意綿綿之中,又不落俗套,便是情詩中的佳作。


    像這樣的佳作,在穿越前,丁鵬便查了不少。


    其中最有名的,是劉半農的那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飄著些微雲,


    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


    微風吹動了我的頭發,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


    說實話,這樣一首詩,在丁鵬看來,後世許多情歌都比它更為生動有文采。


    “啊”啊“啊”的,尷不尷尬?


    但是,這個年代的詩歌就是這樣的。


    雖然在丁鵬看來,顯得有些兒戲,但是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佳作了。


    而且還是流傳廣泛,得到文壇大家們一致讚譽的佳作。


    這一首詩,是劉半農先生1920年9月4日所作,發表於10月之後,如今正是1920年3月,丁鵬如果要抄的話,還是可以的。


    畢竟超前了將近6個月嘛。


    這首詩,劉半農還沒有做出來。


    這首詩抄不抄呢?


    丁鵬糾結了一下,還是決定抄了。


    雖然這首詩,在丁鵬看來,似乎並不怎麽樣,但是誰叫它後來那麽紅呢。


    後來,著名的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還給它譜了曲子,成為一首廣為流傳的歌曲。


    既然它這麽成功,現在又沒有被創作出來,丁鵬自然毫不客氣,實行‘拿來主義’,把這首新詩借來一用。


    這首詩,從形式結構來看,有些像《詩經》裏麵的一些詩,大段大段的重複,排比,比興,所謂‘賦比興’嘛,倒是有這方麵的風格。


    而其最大的特點,便是純白話文。


    眾所周知,清朝時期,國人寫文章,大多用的是文言文,到了民國,文人們漸漸覺得文言文晦澀難懂,交流起來十分不方便,不利於社會發展,於是,在1915年,也就是民國4年,***在上海創辦了《新青年》,開始發起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其中一條便是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這首詩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創作而出的,算是一首新詩,用的也全是白話文,而且,最關鍵的是,裏麵首次用了“她”這個字,十分大膽。


    要知道,在這首詩之前,無論男女,都用的是‘他’,而正是劉半農先生,首次用‘她’代指女性!


    這也意味著,他對女性地位的認可。


    正因為有如此教育意義,這首詩才廣為流傳,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先進女性的廣泛認可。


    丁鵬微微一笑,把這首詩默寫了下來。


    從此,這一成就,將會是屬於他的了。


    他將成為,第一個,為廣大女性發聲的女性之友,進步詩人。


    隨後,丁鵬並沒有停著,他開始思索,寫另一首詩。


    之前提過,在中國,最有名氣,發行量最高的兩份報紙,是《申報》和《新聞報》。


    想要盡快在文壇嶄露頭角,自然最好的方法,便是在這兩份報紙上,各發表一首詩了。


    這樣,即使沒有看過《申報》的讀者,通過《新聞報》,也能認識他嘛。


    反之亦然。


    寫哪一首詩呢?


    千挑萬選,丁鵬選了一首,他最喜歡,認為最浪漫的一首詩,《雨巷》。


    《雨巷》的作者,戴望舒,民國有名的大才子,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情種。


    他三番兩次為了愛情而自殺,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或許正是對愛情的執著,才使得他寫下了《雨巷》這樣的詩篇: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


    據說,這首詩是他寫給施絳年的。


    當時,看見施絳年之後,戴望舒驚為天人,為對方的美貌所驚豔,立即對其展開了追求,一追就是八年。


    但是施絳年一直都在拒絕,最後,戴望舒自殺,嚇壞了她,為了搪塞對方,施絳年勉強答應了結婚,不過卻故意找了一個借口,讓戴望舒去法國留學。


    而就在戴望舒留學的時候,施絳年有了自己的男朋友。


    這個年代,文化人一般都是很有錢的,更何況戴望舒還是這麽有才,這麽出名的大詩人。


    才華和金錢,戴望舒都不缺,按理說,這麽好的條件,哪個女人不喜歡?


    為何施絳年會拒絕呢?


    有人說,是因為戴望舒太醜了。


    因為童年生過一場天花的原因,他滿臉疤疤癩癩,十分醜陋,這對於看中顏值的施絳年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於是拒絕了他。


    還有人說,是因為戴望舒憂鬱而又敏感的性格,令施絳年受不了。


    反正這件事情,施絳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她累次拒絕戴望舒,結果戴望舒卻一直強逼對方,甚至以死來威脅,這哥們追女孩的手段,說實話,有些不地道。


    強扭的瓜不甜,為何要這麽苦苦相逼呢?


    丁鵬不太喜歡戴望舒追愛的方式,不過他寫的詩,是真不錯。


    這一首《雨巷》,至少在丁鵬看來,在文學成就上,以及情感的豐沛上,都要遠遠超過《教我如何不想她》。


    如果把這首《雨巷》送給冷清秋,對方一定會對他的才華感到癡迷吧。


    女人的喜好,其實和時代主旋律有關。


    比如當代,注重經濟發展,因此女孩們都喜歡有錢人,成功人士,哪怕是大叔,甚至老者,她們都毫不在乎。


    而1920年,這個民國時期,注重的是文學思想,一些浪漫的詩人,小說家,大知識分子,更為受這個時期女性的青睞。


    所謂愛情,其實也是受社會風氣影響的。


    女孩都喜歡踏在主旋律上,成功的男人。


    這樣,有利於她們能夠過上好日子,不至於懷孕時,還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


    兩首詩寫好之後,丁鵬去樓下,買了郵票和信封,在信封寫上事先早就查好了的地址,然後分別寄給了《申報》和《新聞報》。


    有這兩首詩打底,丁鵬在文壇上,勢必會卷起一陣風浪。


    除此之外,他還準備寫一本才子佳人的小說,在貴族小姐們的圈子裏,收割一波人氣。


    發表的期刊他都想好了,便是《半月》雜誌。


    《半月》雜誌,是鴛鴦蝴蝶派主流刊物,大多數這個流派的作品,都刊登在此。


    戴望舒早年,便寫過一些才子佳人的小說,投到了這個刊物上連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時代開始的影視穿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鵬子並收藏從大時代開始的影視穿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