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城門才終於開了。一大隊禁軍代替了城衛,守在城門口,嚴查之後,將公主與駙馬的車隊放行,接著又開始查後麵的人。
城門一打開,城裏麵是準備出城登高的馬車隊伍,湧在街口擺攤商販百姓也是一大堆,正在一一細查。好不容易,有一隊軍衛護送三公主及貼身嬤嬤準備進宮,馬車卻也是擠了好久才走上大街,人與馬都少了很多,雖算不上暢通,也算可以慢慢向前。
終於道路越來越通暢,離皇宮也越來越近。終於,進了宮門,終於,進了太子殿下的文華殿。一路上的宮女都是臉色淒哀,戰戰兢兢。清如公主也顧不得什麽禮儀,大步快走起來,卻還是在門口,就聽見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聲。
等她跨過門檻,接著便是一聲聲的綿綿細細的哀嚎。
太子殿下,去了。
有內侍開始唱將起來,太子歸去,宮城縞素......
一聲聲女子的哭泣,時低時高,時而如輕輕訴怨,時而如撕扯的貓叫,訴者傷心欲絕,聽者也紛紛落淚。
清如公主在門口邊,站了一刻,還是進去了,長塌邊圍滿了人,一群深紅淺粉,遠邊跪了一群人,有太醫,有太監侍者,還有三皇子趙孜。
塌前的是皇後娘娘,還有太子妃及側妃,被人拉扯著哭著的,也正是她們。
塌上的太子麵色已是蒼白,雙目合上,一派平和,像是睡著一般,可任她們如何搖晃,卻再也不會醒來。從縫隙裏,她看到太子的胸前的衣服被撕扯開來,露出染紅的胸膛和白色裏衣,點點片片的鮮紅與潔白相間,身前大部分是被血浸染成一片片鮮紅色,圍著褐色紅色的藥布。
皇上靠坐在稍遠些的凳子上,正一手指著額頭,微微低著頭,是哀傷也是憤怒吧。
在路上就打聽清楚了。太子殿下是在大街上縱馬疾馳時,被刺客一箭射中。而他的四位高手侍衛當時卻是正在與一群刺客纏鬥,最後一死三傷。那刺客有二十幾人,最後卻不是已經被侍衛殺死,就是自己服毒自盡,隻有在暗處射箭的人還沒有捉到,還有一起的三皇子,雖也與刺客纏鬥過,卻是毫發無傷。
皇上身邊的王公公終於也注意到她的目光,輕輕提醒了一下皇上。
慶德帝就抬頭看了過來,他的目光是黯淡的,眼睛裏有紅血絲,隻一眼,又低下頭去,用手肘支在桌子上,又將手捂住額頭。
她輕輕走過去,輕聲說,“皇兄可還安好?逝者已矣,多憂傷神。”
慶德帝沒有動。
可王公公與她都清楚地聽到了低沉的四個字,“僅此而已。”
她輕輕轉身走到了皇後娘娘附近,與皇後娘娘的婢女一起將她扶了起來,送到旁邊的椅子上。皇後娘娘還是淚流不止,想說什麽卻是說不出來,隻有眼淚一直往下流。
太子妃及側妃也是被人扶到一邊,屋子裏的哭聲慢慢都低了下去。現在,她才看清楚,太子殿下穿的原來是一件淡青色的長袍,淡淡的淺青色衣擺上垂下來,讓她無端想起在光濟寺裏石板路上的嫩草,那樣柔軟,那樣讓人覺得溫和美好。
太子殿下比元娘也不過大了七歲,似乎昨日他還是那個把姑母叫成豬母的小孩子,就像元娘那個圓圓的小師兄,那樣可愛活潑,那樣天真浪漫。即使是長大的趙舒,也總是人如其名,讓人覺得舒服溫柔,是個人人誇讚的好孩子。
多好的孩子呀,他的女兒也才四歲,現下不在這裏,等有一日她想起來自己的父親,想起這一日,會是多麽可憐。
她的眼淚也慢慢流下來,一滴一滴,一片一片,也再停不下來。
身邊的陳嬤嬤遞上了帕子,她接過來,準備擦眼淚,卻如何也擦不幹淨。
慶德帝又站了一會,把事宜吩咐下去,便大步離開了這裏。屋子裏的哭聲,又一聲一聲揚起來,宗室皇親也都趕了過來,皇後娘娘身邊的人開始提醒她準備,她卻還是哭的一塌糊塗。
終於,在一聲聲夾雜怨氣與不舍的哭聲裏,默默流淚的清如公主暈了過去。一聲唿叫後,皇後娘娘也終於站起來,開始著手安排準備,太子殿下的喪禮。
她的兒子的喪禮。
一切都開始井然有序。宮女太監們找出喪服換上,將白幡掛滿,布置祭拜之處。
宮裏所有人也都打扮輕簡素淨,皇後娘娘甚至也穿了一身白衣,坐在大殿裏靜候宗室皇親女眷的參拜慰問,太子妃帶著四歲的女兒坐在下首,一身素白,微微顯懷的側妃娘娘也簪著白花候在一旁。
等清如公主醒來的時候,已經是靜夜裏,她在自己的故居海棠殿裏,身邊的陳嬤嬤也將她扶起來。她怔怔地看著這舊居,一切如舊,似乎還是多年前她離開時候的樣子,絲毫未變,纖塵不染。
可一轉眼,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已經發生了這麽多事,再也迴不到從前。
她準備起身,陳嬤嬤卻按住被角,“殿下不如就在床上歇息,老奴已經傳了清粥來。”
她又坐下,看著手邊緋紅的繡著海棠花的被子,輕聲說,“找些素白的舊衣來,將著屋裏豔色的東西都換下去,我就在這宮裏陪皇後娘娘幾日。”陳嬤嬤讓後邊的宮女去辦,自己又將粥遞了過來。
清如公主喝了幾口粥,頓了一會兒,“讓人傳信給元娘吧,讓她也多抄寫些經文。讓寺裏的大師超度,祝願願太子殿下西去。”
光濟寺裏今日的信客都在黃昏之前默默撤了迴去。光濟寺裏又敲起鍾聲,空明大師也哀歎了幾句,一為太子殿下青年早逝而傷,二為今日寺裏無人感懷。
而終於爬山山的三人,此時正在喝著清粥,吃著中午剩下的幹饅頭糕點。三人都累極了,飯後早早迴了各自的房間睡了。
她們爬到山頂時就是黃昏過了,山上一片漆黑,什麽景色也都看不了,而她也累得不想看。四師兄帶的路,又遠又長,彎彎繞繞地爬過了幾座小山頭,幸好她的身子並不是傳言裏的那麽孱弱,不然早就累死在半路,這還要得益與上一世練鞭子與這一世鍛練身體。
而在次日的清晨,她一醒來,蓮心嬤嬤就在她房裏,隻麵無表情地對意識朦朧的她說了一句話,她就立刻驚醒,徹底清醒。
“太子殿下昨日午時,歸去了。”
太子殿下,依舊,逝去了。
城門一打開,城裏麵是準備出城登高的馬車隊伍,湧在街口擺攤商販百姓也是一大堆,正在一一細查。好不容易,有一隊軍衛護送三公主及貼身嬤嬤準備進宮,馬車卻也是擠了好久才走上大街,人與馬都少了很多,雖算不上暢通,也算可以慢慢向前。
終於道路越來越通暢,離皇宮也越來越近。終於,進了宮門,終於,進了太子殿下的文華殿。一路上的宮女都是臉色淒哀,戰戰兢兢。清如公主也顧不得什麽禮儀,大步快走起來,卻還是在門口,就聽見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聲。
等她跨過門檻,接著便是一聲聲的綿綿細細的哀嚎。
太子殿下,去了。
有內侍開始唱將起來,太子歸去,宮城縞素......
一聲聲女子的哭泣,時低時高,時而如輕輕訴怨,時而如撕扯的貓叫,訴者傷心欲絕,聽者也紛紛落淚。
清如公主在門口邊,站了一刻,還是進去了,長塌邊圍滿了人,一群深紅淺粉,遠邊跪了一群人,有太醫,有太監侍者,還有三皇子趙孜。
塌前的是皇後娘娘,還有太子妃及側妃,被人拉扯著哭著的,也正是她們。
塌上的太子麵色已是蒼白,雙目合上,一派平和,像是睡著一般,可任她們如何搖晃,卻再也不會醒來。從縫隙裏,她看到太子的胸前的衣服被撕扯開來,露出染紅的胸膛和白色裏衣,點點片片的鮮紅與潔白相間,身前大部分是被血浸染成一片片鮮紅色,圍著褐色紅色的藥布。
皇上靠坐在稍遠些的凳子上,正一手指著額頭,微微低著頭,是哀傷也是憤怒吧。
在路上就打聽清楚了。太子殿下是在大街上縱馬疾馳時,被刺客一箭射中。而他的四位高手侍衛當時卻是正在與一群刺客纏鬥,最後一死三傷。那刺客有二十幾人,最後卻不是已經被侍衛殺死,就是自己服毒自盡,隻有在暗處射箭的人還沒有捉到,還有一起的三皇子,雖也與刺客纏鬥過,卻是毫發無傷。
皇上身邊的王公公終於也注意到她的目光,輕輕提醒了一下皇上。
慶德帝就抬頭看了過來,他的目光是黯淡的,眼睛裏有紅血絲,隻一眼,又低下頭去,用手肘支在桌子上,又將手捂住額頭。
她輕輕走過去,輕聲說,“皇兄可還安好?逝者已矣,多憂傷神。”
慶德帝沒有動。
可王公公與她都清楚地聽到了低沉的四個字,“僅此而已。”
她輕輕轉身走到了皇後娘娘附近,與皇後娘娘的婢女一起將她扶了起來,送到旁邊的椅子上。皇後娘娘還是淚流不止,想說什麽卻是說不出來,隻有眼淚一直往下流。
太子妃及側妃也是被人扶到一邊,屋子裏的哭聲慢慢都低了下去。現在,她才看清楚,太子殿下穿的原來是一件淡青色的長袍,淡淡的淺青色衣擺上垂下來,讓她無端想起在光濟寺裏石板路上的嫩草,那樣柔軟,那樣讓人覺得溫和美好。
太子殿下比元娘也不過大了七歲,似乎昨日他還是那個把姑母叫成豬母的小孩子,就像元娘那個圓圓的小師兄,那樣可愛活潑,那樣天真浪漫。即使是長大的趙舒,也總是人如其名,讓人覺得舒服溫柔,是個人人誇讚的好孩子。
多好的孩子呀,他的女兒也才四歲,現下不在這裏,等有一日她想起來自己的父親,想起這一日,會是多麽可憐。
她的眼淚也慢慢流下來,一滴一滴,一片一片,也再停不下來。
身邊的陳嬤嬤遞上了帕子,她接過來,準備擦眼淚,卻如何也擦不幹淨。
慶德帝又站了一會,把事宜吩咐下去,便大步離開了這裏。屋子裏的哭聲,又一聲一聲揚起來,宗室皇親也都趕了過來,皇後娘娘身邊的人開始提醒她準備,她卻還是哭的一塌糊塗。
終於,在一聲聲夾雜怨氣與不舍的哭聲裏,默默流淚的清如公主暈了過去。一聲唿叫後,皇後娘娘也終於站起來,開始著手安排準備,太子殿下的喪禮。
她的兒子的喪禮。
一切都開始井然有序。宮女太監們找出喪服換上,將白幡掛滿,布置祭拜之處。
宮裏所有人也都打扮輕簡素淨,皇後娘娘甚至也穿了一身白衣,坐在大殿裏靜候宗室皇親女眷的參拜慰問,太子妃帶著四歲的女兒坐在下首,一身素白,微微顯懷的側妃娘娘也簪著白花候在一旁。
等清如公主醒來的時候,已經是靜夜裏,她在自己的故居海棠殿裏,身邊的陳嬤嬤也將她扶起來。她怔怔地看著這舊居,一切如舊,似乎還是多年前她離開時候的樣子,絲毫未變,纖塵不染。
可一轉眼,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已經發生了這麽多事,再也迴不到從前。
她準備起身,陳嬤嬤卻按住被角,“殿下不如就在床上歇息,老奴已經傳了清粥來。”
她又坐下,看著手邊緋紅的繡著海棠花的被子,輕聲說,“找些素白的舊衣來,將著屋裏豔色的東西都換下去,我就在這宮裏陪皇後娘娘幾日。”陳嬤嬤讓後邊的宮女去辦,自己又將粥遞了過來。
清如公主喝了幾口粥,頓了一會兒,“讓人傳信給元娘吧,讓她也多抄寫些經文。讓寺裏的大師超度,祝願願太子殿下西去。”
光濟寺裏今日的信客都在黃昏之前默默撤了迴去。光濟寺裏又敲起鍾聲,空明大師也哀歎了幾句,一為太子殿下青年早逝而傷,二為今日寺裏無人感懷。
而終於爬山山的三人,此時正在喝著清粥,吃著中午剩下的幹饅頭糕點。三人都累極了,飯後早早迴了各自的房間睡了。
她們爬到山頂時就是黃昏過了,山上一片漆黑,什麽景色也都看不了,而她也累得不想看。四師兄帶的路,又遠又長,彎彎繞繞地爬過了幾座小山頭,幸好她的身子並不是傳言裏的那麽孱弱,不然早就累死在半路,這還要得益與上一世練鞭子與這一世鍛練身體。
而在次日的清晨,她一醒來,蓮心嬤嬤就在她房裏,隻麵無表情地對意識朦朧的她說了一句話,她就立刻驚醒,徹底清醒。
“太子殿下昨日午時,歸去了。”
太子殿下,依舊,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