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濟橋前,唐軍已經收拾好戰場,由唐軍陌刀、重甲、強弩,吐穀渾步兵、白蘭羌步兵組成的防線,將樹敦城、洪濟橋一帶包圍得嚴嚴實實。


    李瑄再登樹敦城,張興向李瑄指明吐蕃在四十裏外駐紮,大概三萬步兵。


    他沒有同意麾下將領去攻擊吐蕃的營壘。


    因為不論是青海的吐蕃騎兵、步兵,亦或者赤嶺東山口的吐蕃步兵,都可以在一天內趕到。


    雖然唐軍在赤嶺東山口、青海也有步騎,但李瑄不喜歡打這樣的混戰。


    雙方超過二十萬人的大混戰,唐軍也會死傷慘重。


    唐軍,特別是臨洮軍長途奔襲,異常疲倦。


    李瑄需要先將士兵們的賞賜補全,傷員養好傷,再招募新兵。


    如果力拚一次,李瑄有信心獲勝。


    但一下就將青海平了,也不符合李瑄的戰略。


    當然,吐蕃如果攻擊,他會全力應戰。


    他在思考下次如何才能盡善盡美地拿下青海,將吐蕃驅逐出大非川。


    失去九曲,就算吐蕃在青海附近的城堡建成又如何?


    因為從洪濟橋通過可以完美避開吐蕃的四座城堡。


    當初吐蕃建立八城堡的時候,計劃是沿著苦拔海,赤嶺,九曲,都離大唐邊境不遠。


    哪想過九曲失守,側背大露。


    “下次進攻能不能從祁連山孔道插入,直撲伏俟城,到青海以西打開局麵。”


    “不過吐蕃應該會有想到這一點……”


    “青海南部一定會被吐蕃調遣不少士兵,用以直麵我軍在九曲的兵馬……”


    “唉!算了,還是迴去和李泌、以及諸僚屬商議一番。”


    想了半天,李瑄沒有想到頭緒。


    兵家之道,在於出奇,李瑄一直想著出奇製勝。


    正麵決戰,不是不擅長,而是不喜歡。


    所以下次進攻青海,還是要用奇。


    李瑄在樹敦城中一連三天,未見吐蕃軍的動靜,雙方的戰鬥似乎有停下來。


    但李瑄收到一個消息,吐蕃將青海東部的羽林禁軍調遣至南部。


    精銳的羽林禁軍,護衛在吐蕃步兵的側翼。


    而李瑄麾下的輕騎,還在南霽雲、荔非元禮、荔非守瑜的率領下,清剿九曲的那些吐蕃千戶所。


    李瑄不急著調他們迴來,身邊有精騎、重騎、陌刀軍,不怕吐蕃的羽林禁軍。


    他需要一個穩固的九曲,一個徹底的九曲,不留一絲隱患。


    吐蕃千戶所留下的人,基本都是老弱婦孺,但也可以為大唐種地、牧馬。


    隻要安分守己,一樣可以讓他們吃飽穿暖。


    至於那些吐蕃的工匠,李瑄繼續讓他們幹老本行,製作鎖子甲。


    唐軍也可以披鎖子甲但是顏色要換一下,與吐蕃士兵區分。


    李瑄會將這些工匠帶到河西,那裏有現成的鐵,不需要來迴搬運。


    又過十天,天空下起大雪。


    距離大唐的元正將近,天更加寒冷。


    雙方都有默契,沒有再戰,但皆未退去。


    九曲的吐蕃人,基本都被唐軍所控製。


    沒有被大唐騎兵找到的,大概是通過黃河跑了。


    因為黃河已經結冰。


    唐軍有百穀城的糧草,人和馬不僅不缺糧食,李瑄更是隔天宰殺牛羊,為士兵門解饞。


    包括吐穀渾、白蘭羌,也能分到牛羊肉。


    此次俘獲太多牛羊,他特意讓人趕著一部分牛羊,從積石軍繞過赤嶺,給赤嶺諸山口的士兵,以及李廣琛、辛雲京、李朱師率領的騎兵,送去溫暖。


    唐軍的營壘已經徹底組成。


    在洪濟橋前,三重柵欄,三重鹿角,組成一個容納三萬士兵的大營。


    此大營將樹敦城也籠罩,將其視為中心。


    這個大營是為冬天過後,冰雪消融準備。


    李瑄怕吐蕃攻擊洪濟橋,所以才有此營壘。


    此大營一成,吐蕃就知道李瑄遲早會攻擊他們。


    也就是這一天,吐蕃在青海東部的騎兵,結束與唐軍騎兵的對峙,退迴青海。


    赤嶺東山口的吐蕃士兵也退出。


    整個陣線都向青海周圍收縮。


    吐蕃在青海又加入一支禁軍千戶所,然此時唐軍在九曲的兵力已經完成布置,超過三萬騎,三萬步兵。


    李瑄也對軍隊進行相應的布防。


    他令李朱師率領赤水軍的騎兵,轉道河湟向九曲開拔。


    繼續增加九曲的騎兵力量。


    因為九曲距離青海南,隻是一步之遙。


    吐穀渾小王的牙帳在那裏,吐蕃的許多千戶所也在那裏。


    九曲能直接威脅青海南部,比青海方位的威脅更大。


    在沒有幹趴下吐蕃之前,赤水軍就駐紮在九曲。


    赤水軍在赤嶺東山口的步兵也相繼撤至九曲。


    攻下的鷹山堡、紅岩堡、長堡等不放棄,留守士兵。


    如果敵人來攻占戍堡,就狼煙支援。


    唐軍很快就能趕到。


    李瑄不想將來再耗費數百士兵重新進攻一次赤嶺諸戍堡。


    在唐軍撤出東山口後,沒廬窮桑倭兒芒終於聯係上石堡城。


    沒失去石堡城,是對沒廬窮桑倭兒芒心中僅有的安慰。


    石堡城守軍得知唐軍已經攻破九曲,十分懵逼。


    悉諾羅請求以石堡城為依托,逐漸收複赤嶺上的戍堡。


    但沒廬窮桑倭兒芒覺得等春天過後,援軍到來,再進行收複那些戍堡。


    這一戰,他見識到李瑄的厲害,不敢在這個時候輕易啟戰事,哪怕是隻有數十人的小戍堡。


    當赤水軍騎兵進入九曲後,停留在東山口入口的安人軍、白水軍、威戎軍、河源軍、綏和守捉,都迴各自的軍城,以防守狀態,加倍巡邏。


    河西諸胡部騎兵,都暫歸部落。


    鎮西軍、漠門軍,進入九曲。


    河西除了赤水軍以外,玉門軍、豆盧軍、莫離軍、寧寇軍、建康軍,都迴河西走廊各自的軍城中修整。


    李瑄這邊會盡快招兵,分配戰馬,使這些軍種滿員,參加下一次戰鬥。


    赤水軍的步兵進入九曲後,李瑄將樹敦城,改為赤水城。


    以後赤水城的大營,就是赤水軍的駐紮地。


    曆史上,樹敦城還真叫過赤水城,這個改名也不違和。


    並且李瑄將赤水軍恢複至三萬三千人。


    之前赤水軍被調四千到臨洮軍,現在補滿赤水軍。


    李瑄規定赤水軍精騎五千,跳蕩精騎兩千,重騎騎兵一千,輕騎和斥候一萬兩千。


    共騎兵兩萬,步兵一萬三千。


    戰馬李瑄會給赤水軍定下兩萬五千匹左右。


    洪濟橋前的大營,就是為赤水軍步兵準備。


    另外,積石軍步兵和漠門軍步兵也駐紮在洪濟橋前的大營中駐紮。


    三軍的騎兵,在洪濟橋的東麵駐紮,這樣方便訓練。


    鎮西軍駐紮在百穀城一帶。


    隴右的小軍寧塞軍、振威軍,分別改駐在九曲中部,九曲東部,依舊擔當著巡視的任務。


    李瑄將平夷守捉調遣到安鄉郡南的八角古城,以後由平夷守捉,繼續遙控諸戍堡。


    這樣做能大大加強對九曲的控製。


    李瑄會上奏將洪濟城改為金天軍,募兵三千,馬一千。


    宛秀城改為威勝軍,募兵三千,馬一千。


    大莫門城改為寧邊軍,募兵三千,馬一千。


    百穀城改為武寧城,今後由鎮西軍駐紮。


    在臨洮郡南麵,白蘭羌臣服,不敢寇邊。


    將來打敗吐蕃後,漠門軍還會迴去。


    積石軍會重新安排駐地。


    隻是這樣一布置,隴右軍超過十一萬五千人。


    而河西軍削弱至四萬兩千人。


    隴右勁旅,也會變得空前強大,完爆安祿山的範陽軍。


    但李瑄也有理由重組,他的布置非常合理,皆為了進攻青海,為李隆基開疆擴土。


    再說,李瑄兼任兩鎮節度使,沒有人會不服。


    以後大鬥軍,會駐紮在涼州城中,畢竟涼州城作為重城,不能沒有駐軍。


    而唐軍變成戰略進攻後,大鬥軍擋著祁連山意義不大。


    以前是沒有攻下新城。


    現在唐軍將新城攻下,改為威戎軍,遏製住吐蕃從祁連山孔道入河西的道路。


    另外,李瑄還在九曲設立十個牧監,用以挑選、培養戰馬。


    又設立上百個牧場,飼養此戰獲得的牲畜。


    九曲的土地,暫時歸為軍屯,由僚屬記錄。


    但士兵們不需要耕種,由吐蕃俘虜和吐蕃百姓種植。


    一切規劃完畢後,李瑄才開始寫奏折,呈給李隆基。


    同時,李瑄讓劉單、岑參、高適,合力寫下《大唐收複九曲賀表》。


    唐、吐蕃雙方都需要準備,意味著戰鬥告一段落,可以將賀表呈上。


    賀表是記錄將士們在什麽地點什麽環境下英勇殺敵,向聖人求賞賜的。


    但李瑄寫下的奏折,是向李隆基建議如何規劃九曲。


    設九曲、洮陽兩郡,設牧監、牧區。


    除了擴充一萬多士兵,還有改軍。


    以及以後對九曲的移民,發展規劃。


    此奏折過後,李瑄又寫一封奏折。


    是對將士們的晉升奏折。


    此次新設威勝、寧邊、金天三軍,多出三個軍使。


    李瑄舉薦綏和守捉使高鍇為金天軍使,舉薦平夷守捉使曹盛寧為威勝軍使,舉薦臨洮軍郎將彭任為寧邊軍使。


    李瑄這次舉薦高秀岩為隴右節度副使,舉薦為左龍武衛將軍。


    安思順為河西節度副使,舉薦為右金吾衛將軍。


    雖然李瑄對高秀岩有“叛賊”的印象,但是高秀岩不僅敢衝鋒陷陣,還老老實實聽從李瑄指揮,大戰皆參與。


    在節度副大使空缺的情況下,非他莫屬。


    按照李瑄定下的軍規,也必是他晉升。


    安思順更不用說,戍邊三十多年的老將,光軍使就幹過六次,也該晉升了。


    除此之外,李瑄通過僚屬的匯報,和諸軍的記錄,在河西、隴右舉薦十五名副使。


    一軍的標配為兩副使。


    隻要缺少副使,李瑄都填滿。


    李瑄舉薦哥舒翰兼任九曲郡太守,負責管理修建三個驛站。


    哥舒翰功勞不小,但沒有職位提拔他,直接給他標榜身份。


    慕容曦皓為洮陽郡太守,兼河隴押蕃副使,統領吐穀渾的軍隊。


    但李瑄給他的標準是五千步兵,五千騎兵。


    其餘吐穀渾男子從事耕種。


    按照承諾,吐穀渾貴族的土地、牲畜,李瑄有一半交給吐穀渾諸部。


    至於斬殺尚讚磨的南霽雲,擒拿吐蕃大論的車神塞,李瑄沒有吱聲,因為李隆基會封賞。


    李瑄估計南霽雲和車神塞都會封大將軍。


    其他軍使,李瑄都有奏升職事官。


    劉晏、劉單、高適、岑參、楊綰等僚屬的職事官,都被李瑄舉薦晉升一級。


    他的舉功合情合理,兵部想挑毛病都挑不出來,白紙黑字記錄的戰功,血淋淋的殺敵數。


    其他的郎將、衙將,就不需要舉薦了,李瑄的節度使府衙有權力直接提拔。


    他按照軍功,一共提拔十九位郎將,四十一位衙將。


    至於其他隊頭、押官,都由諸軍論功提拔,李瑄就不幹預了。


    另外,李瑄選了八名殺敵眾多的親衛,提拔為郎將、衙將,將他們安排到赤水軍。


    雖然他們想與李瑄並肩作戰,但李瑄還是把他們趕出去。


    親衛對他忠誠,此舉也是希望能在將來王者歸來的時候,控製河隴兩軍。


    李晟和張萬福,李瑄沒有提拔。他特意詢問過二人,讓他們再留在身旁一段時間。


    至於李瑄的死忠羅興、薛錯、廖崢嶸,李瑄更不會放走,以後幹信得過的事情,還要看他們。


    有的事情,忠於他的將領不一定敢幹,但羅興、薛錯、廖崢嶸一定會幹。


    一天後。


    劉單將賀表交給李瑄,讓李瑄觀閱。


    此戰攻克五城,在九曲擊殺、俘虜敵人三萬五千餘。


    洪濟橋前擊殺敵人一萬餘。


    在黃河邊阻擊,擊殺、俘虜敵人五千餘。


    在赤嶺擊殺、俘虜敵人近兩千。


    在雞心穀血戰,擊殺敵人兩萬三千餘。


    合計斬敵、俘虜七萬五千餘。


    李瑄在雞心穀損失五千餘士兵,在九曲包括攻城戰臨洮軍、積石軍、吐穀渾、白蘭羌等共損失三千餘士兵。


    攻打赤嶺戍堡,戰死七百餘人。


    洪濟橋前和樹敦城上損失一千餘名士兵。


    另外,還有上千名士兵因疾病,凍傷等非戰鬥減員。


    總的來說戰損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大。


    但有的事情,是必定要為的。


    如在寬闊的雞心穀血戰,當戰鬥至焦灼狀態下,唐軍就會出現大量死傷。


    幸虧唐軍在九曲吸引吐蕃,使其放棄繼續攻擊雞心穀,否則將死傷更大。


    這些陣亡的士兵,已經被送到湟水旁埋葬。


    由高秀岩、安思順主持葬禮,等李瑄迴去後迴祭拜。


    士兵的撫恤一定要如實上報,並去落實。


    李瑄看賀表沒問題後,連帶著他寫的奏折,七百裏加急送至長安。


    在過年的時候,應該可以傳到長安。


    雖然戰端結束,但李瑄還不能離開九曲。


    在冰雪消融之前,他的臨洮軍必須駐紮在這裏。


    使此地包括吐穀渾、白蘭羌保留五萬以上的騎兵,五萬以上的步兵。


    有這十萬兵馬,李瑄無懼吐蕃來攻。


    但是李瑄將劉單、高適、段秀實等人派迴河西、隴右,招收士兵,補充諸軍。


    新組建的九曲三軍,也要盡快將兵馬準備好。


    對於白蘭羌李瑄沒有虧待,他們投靠的時候,李瑄承諾過攻破九曲吐蕃,會給他們一定好處。


    李瑄從吐穀渾貴族那裏得到的牲畜,賞賜他們五萬頭,又獎賞他們鎖子甲、鐵紮甲兩千副,皮甲三千副,吐蕃老弱婦孺劃給他們五千人。


    希望將來的戰鬥,白蘭羌能出大力。


    白蘭羌非常擅長高原山地作戰,拉攏威服,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能為他所用。


    白蘭羌王得到李瑄的賞賜後,親自過來拜謝李瑄,瞻仰李瑄的神威。


    他聽說李瑄能力托樹敦城的千斤閘門,如天神一般。


    雖然看起來是血肉之軀,但白蘭羌王感受到李瑄不同常人的英武。


    “羌王,黃河你們能過去嗎?”


    九曲的第三次大雪在年前降臨,李瑄於樹敦城中宴請白蘭羌王。


    兩人相談一刻後,李瑄突然問白蘭羌王。


    白蘭羌王今年五十餘歲,他已經任羌王二十年。


    由於主動舍棄一些地盤,搬遷到西傾山一帶,使吐蕃始終無法像統治象雄、通頰一樣,統治白蘭羌。


    要知道,現在通頰、象雄被吐蕃直接設立十來個東岱,基本上已經被征服。


    “黃河的最上遊可是好牧場,以前我們以前在那裏牧羊,隻是現在過不去了,吐蕃將那裏劃分給蘇毗,並設立東岱,有小貢論駐守。”


    白蘭羌王是一個人精,知道李瑄這麽問,是想染指黃河的發源地。


    那裏高山很多,但也有肥沃的地方,上好的馬場。


    “蘇毗的心也不是很穩啊!”


    李瑄記得曆史上天寶後期,蘇毗的王子投靠大唐,這其間一定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元帥您的聲威天下無雙,隻要能將青海攻破,將吐蕃趕出大非川,蘇毗就在眼下了。”


    白蘭羌王覺得第一要務,還是青海方向。


    李瑄奪走九曲,是奪走吐蕃的命根子。


    雖然戰事停止,但李瑄依然在九曲組織十萬漢胡聯軍。


    吐蕃明顯不想放棄青海,拚了命的調兵到青海以南,與大唐劍拔弩張。


    值此時刻,白蘭羌隻能輔助李瑄,先將吐蕃從青海驅逐。


    “有羌王的幫助,青海的蕃賊不足道哉。隻是以後南下的時候,還要看羌王鼎力支持。”


    李瑄舉杯笑一聲。


    他要用擅長高原山地作戰的白蘭羌做一些事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葉凋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葉凋謝並收藏大唐天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