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隻小兔子帶迴來後,由安哥兒負責喂養,其他人都不插手。這四隻兔子正巧是兩雌兩雄,長得都差不多,安哥兒給它們取的名字也是簡單粗暴,小一,小二,小三,小四......
他取名時何逸清就在旁邊,直接被逗樂了。尤其是看著他把小一叫成了小二,小二叫成了小三,更是忍俊不禁。
有了四隻玩伴,安哥兒也比以往更加活泛了,天天都可以看到他在院子裏攆雞攆兔子,發出“咯咯”的笑聲。
這些天何逸清一直在跟沈氏商量新衣服的樣式,雖然多活了二十年,但她並不太想用前世流行的衣服樣式,雖然這樣既省時又方便。
原因有二,一來,既然她決定以後以此為生,那麽一直模仿別人的算什麽本事?第一次借用她是為了快速打出名聲,不得已而為之,但所做的也不過是將現有的半身裙樣式改動了一下裙擺。
二來,就算她腦海裏的衣服樣式再多,也總有用完的那一天,與其到那時侯江郎才盡,還不如現在慢慢開始學起來,一點一點積累,憑自己的想法設計出衣服來那才是真本事。
在此過程中,何逸清驚喜的發現,自家娘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下婦女,但在做衣服這件事上的想法可一點兒都不普通,偶爾的靈光一現,都讓何逸清眼前一亮,真應了那句術業有專攻,以前怎麽沒發現呢!
兩人商討了好幾天,才終於定下了衣服的樣式。
與上次一樣,還是做的上衣和半身裙兩件套。上衣做成圓領,對襟,袖子寬大,再輔以祥雲紋。下服做成馬麵裙,水波腳衣擺,像波浪一樣的形狀,會隨著人的走動一起一伏。整套衣服做的都是寬鬆樣式,自然也不用考慮尺碼的問題。
至於整套衣服的圖案,采用五色絲線進行刺繡,分別為藍,綠,紅,黃,銀五色,圖案主要以各種花類、金魚、錦鯉、祥雲為主。
上次去鎮上,何逸清順道買了紙筆還有各色顏料,這次作圖樣終於可以不用在地上畫了。
何逸清在紙上細細畫出圖樣,粉色的對襟上衣,袖口上繡著淡藍色的蘭花,再用銀絲線勾出幾片祥雲紋;淡藍色的半身裙,水波狀的衣擺上密麻麻一排藍色的海水雲天圖;何逸清還在腰間畫了條正粉色的織錦腰帶,顯得腰身更加的盈盈一握。
畫完了,何逸清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次的樣式可比上次的還要繁複,繡工更是多了一倍,等做出來了,一定很好看,也更上台麵了。
何逸清心裏暗道:賣給何掌櫃至少得要五兩銀子一套,不帶還價的。
樣式確定了,兩人就開工了。與上次不同的是,何逸清打算跟沈氏一道兒做衣服。何逸清做衣服的手藝不行,她正好乘此機會跟娘多學學,而她也要求娘跟她學習刺繡。
“啊?!”沈氏聽到女兒這個要求,急忙搖搖頭,“不成的不成的!我小時候跟外婆學過一陣子,也沒學出個什麽道道來,現在年紀大了,更是學不動了。”
何逸清勸道:“娘,你不試試怎麽知道不成呢?你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哪有什麽心思來學習刺繡?小時候的事做不得數的!我看你在做衣服上挺有天賦的,萬一突然開竅了呢?”
她頓了頓又道:“再說了,現在女兒做什麽事打的都是您的幌子,這做衣服的事兒咱們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萬一被人發現了您連刺繡都不會,那不是露餡了嗎?”
“這事兒咱們不急於一時,慢慢來,每天都抽空練習會兒,也不要求你精通,隻是最基本的花鳥魚蟲,梅蘭竹菊你總該會吧?”
何逸清口舌生花,沈氏漸漸被說動了,聽著也不算難啊?她猶豫地對上女兒明亮的雙眼,“那.......我試試?”
這廂母女兩人幹得熱火朝天,安哥兒有了新玩伴,天天吃喝玩樂,也不無聊,而何父就顯得有些無所事事了,稻田裏的雜草已經除過三遍了,何家四周的地也都被他被開墾出來種上了各樣蔬菜,甚至連家裏都被裏裏外外的拾掇了一遍。
何父自覺在家裏幫不上忙,卻又沒什麽事兒幹,便想著接著出去給人家打短工,可沈氏卻怎麽也不同意,不放行。
沈氏不同意也是有原因的,出去給人家打短工雖然來錢快但幹的都是些重活、累活,多傷身體啊!以前家裏債台高築,她又不頂事兒,何父為了還債隻能出去打短工,她雖然十分心疼但也無可奈何。
可現在不一樣了,家裏無債一身輕,甚至還小有結餘,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沈氏怎麽可能再讓何父去幹傷身子的活兒?堅決不同意!
何父被沈氏阻了,閑在家裏有些悶悶不樂,天天隻能陪著安哥兒玩,何逸清理解自家爹的心情,靈機一動,便想了一個法子。
她建議道:“爹,要不你去跟教書先生學幾個字兒,正好家裏剛買了紙筆。”
學字?何父心裏有些納悶,好端端的學寫字幹啥?會說話不就行了?再說了,做學問都是燒錢的
,家裏哪有那個錢,不成不成。
何逸清卻別有一番考慮,她自己是認字的,前世她送安哥兒讀書時,也跟在後麵學著,雖不會吟詩作對,但聽說讀寫都是沒問題的。可爹娘卻是大字不識幾個,萬一以後自家生意做大了,他們連賬本和合同都看不懂,很容易被人騙的,這也是她前世做生意時得到的教訓。
何逸清勸道:“哎呀,爹,多認些字兒總沒壞處的,至少你以後跟鎮上那些掌櫃的打起交道來也多些底氣。又不是要你去考科舉,隻是學一些常用字,認得會寫就行了,簡單的很,也不需要多少束脩。”
見何父有些心動,何逸清又加了把火,“爹,你每天學會了正好迴來教我們三人認字,咱們交一份錢四個人得好處,再劃算不過了!”
何逸清又問沈氏,“娘,你說是不是?”
沈氏在一旁聽著,也覺得不錯,“女兒說的有道理!”何父去學字兒總比出去幹苦力強!而且也要不了幾個錢。
何父徹底心動了,要是能做個文化人,誰甘心做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要是會寫字,以後村裏誰敢看低他?這字,他學了!
說幹就幹,何父問沈氏拿了五百文錢,又準備了兩斤豬肉,二十個雞蛋,一籃子新鮮菜蔬,便去了隔壁王家村。
因為何家村人口少,滿打滿算也隻有不到六十戶,三百多個人,整個村裏隻有村長是個老童生,並沒有教書先生。
所以村民們若想送自家孩子去讀書,就要去隔壁王家村。王家村李有個過了知命之年的王老秀才,考進士屢試不中,早就絕了科舉的心思,安心地呆在村裏教起書來。
何父提著一籃子束脩去拜訪王秀才並說明了來意,王秀才聽後,雖然有些驚訝,但還是收下了何父。左右也隻是教些簡單字,費不了多大功夫。
從那天起,何父便過上了每天上下學的日子。
他取名時何逸清就在旁邊,直接被逗樂了。尤其是看著他把小一叫成了小二,小二叫成了小三,更是忍俊不禁。
有了四隻玩伴,安哥兒也比以往更加活泛了,天天都可以看到他在院子裏攆雞攆兔子,發出“咯咯”的笑聲。
這些天何逸清一直在跟沈氏商量新衣服的樣式,雖然多活了二十年,但她並不太想用前世流行的衣服樣式,雖然這樣既省時又方便。
原因有二,一來,既然她決定以後以此為生,那麽一直模仿別人的算什麽本事?第一次借用她是為了快速打出名聲,不得已而為之,但所做的也不過是將現有的半身裙樣式改動了一下裙擺。
二來,就算她腦海裏的衣服樣式再多,也總有用完的那一天,與其到那時侯江郎才盡,還不如現在慢慢開始學起來,一點一點積累,憑自己的想法設計出衣服來那才是真本事。
在此過程中,何逸清驚喜的發現,自家娘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下婦女,但在做衣服這件事上的想法可一點兒都不普通,偶爾的靈光一現,都讓何逸清眼前一亮,真應了那句術業有專攻,以前怎麽沒發現呢!
兩人商討了好幾天,才終於定下了衣服的樣式。
與上次一樣,還是做的上衣和半身裙兩件套。上衣做成圓領,對襟,袖子寬大,再輔以祥雲紋。下服做成馬麵裙,水波腳衣擺,像波浪一樣的形狀,會隨著人的走動一起一伏。整套衣服做的都是寬鬆樣式,自然也不用考慮尺碼的問題。
至於整套衣服的圖案,采用五色絲線進行刺繡,分別為藍,綠,紅,黃,銀五色,圖案主要以各種花類、金魚、錦鯉、祥雲為主。
上次去鎮上,何逸清順道買了紙筆還有各色顏料,這次作圖樣終於可以不用在地上畫了。
何逸清在紙上細細畫出圖樣,粉色的對襟上衣,袖口上繡著淡藍色的蘭花,再用銀絲線勾出幾片祥雲紋;淡藍色的半身裙,水波狀的衣擺上密麻麻一排藍色的海水雲天圖;何逸清還在腰間畫了條正粉色的織錦腰帶,顯得腰身更加的盈盈一握。
畫完了,何逸清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次的樣式可比上次的還要繁複,繡工更是多了一倍,等做出來了,一定很好看,也更上台麵了。
何逸清心裏暗道:賣給何掌櫃至少得要五兩銀子一套,不帶還價的。
樣式確定了,兩人就開工了。與上次不同的是,何逸清打算跟沈氏一道兒做衣服。何逸清做衣服的手藝不行,她正好乘此機會跟娘多學學,而她也要求娘跟她學習刺繡。
“啊?!”沈氏聽到女兒這個要求,急忙搖搖頭,“不成的不成的!我小時候跟外婆學過一陣子,也沒學出個什麽道道來,現在年紀大了,更是學不動了。”
何逸清勸道:“娘,你不試試怎麽知道不成呢?你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哪有什麽心思來學習刺繡?小時候的事做不得數的!我看你在做衣服上挺有天賦的,萬一突然開竅了呢?”
她頓了頓又道:“再說了,現在女兒做什麽事打的都是您的幌子,這做衣服的事兒咱們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萬一被人發現了您連刺繡都不會,那不是露餡了嗎?”
“這事兒咱們不急於一時,慢慢來,每天都抽空練習會兒,也不要求你精通,隻是最基本的花鳥魚蟲,梅蘭竹菊你總該會吧?”
何逸清口舌生花,沈氏漸漸被說動了,聽著也不算難啊?她猶豫地對上女兒明亮的雙眼,“那.......我試試?”
這廂母女兩人幹得熱火朝天,安哥兒有了新玩伴,天天吃喝玩樂,也不無聊,而何父就顯得有些無所事事了,稻田裏的雜草已經除過三遍了,何家四周的地也都被他被開墾出來種上了各樣蔬菜,甚至連家裏都被裏裏外外的拾掇了一遍。
何父自覺在家裏幫不上忙,卻又沒什麽事兒幹,便想著接著出去給人家打短工,可沈氏卻怎麽也不同意,不放行。
沈氏不同意也是有原因的,出去給人家打短工雖然來錢快但幹的都是些重活、累活,多傷身體啊!以前家裏債台高築,她又不頂事兒,何父為了還債隻能出去打短工,她雖然十分心疼但也無可奈何。
可現在不一樣了,家裏無債一身輕,甚至還小有結餘,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沈氏怎麽可能再讓何父去幹傷身子的活兒?堅決不同意!
何父被沈氏阻了,閑在家裏有些悶悶不樂,天天隻能陪著安哥兒玩,何逸清理解自家爹的心情,靈機一動,便想了一個法子。
她建議道:“爹,要不你去跟教書先生學幾個字兒,正好家裏剛買了紙筆。”
學字?何父心裏有些納悶,好端端的學寫字幹啥?會說話不就行了?再說了,做學問都是燒錢的
,家裏哪有那個錢,不成不成。
何逸清卻別有一番考慮,她自己是認字的,前世她送安哥兒讀書時,也跟在後麵學著,雖不會吟詩作對,但聽說讀寫都是沒問題的。可爹娘卻是大字不識幾個,萬一以後自家生意做大了,他們連賬本和合同都看不懂,很容易被人騙的,這也是她前世做生意時得到的教訓。
何逸清勸道:“哎呀,爹,多認些字兒總沒壞處的,至少你以後跟鎮上那些掌櫃的打起交道來也多些底氣。又不是要你去考科舉,隻是學一些常用字,認得會寫就行了,簡單的很,也不需要多少束脩。”
見何父有些心動,何逸清又加了把火,“爹,你每天學會了正好迴來教我們三人認字,咱們交一份錢四個人得好處,再劃算不過了!”
何逸清又問沈氏,“娘,你說是不是?”
沈氏在一旁聽著,也覺得不錯,“女兒說的有道理!”何父去學字兒總比出去幹苦力強!而且也要不了幾個錢。
何父徹底心動了,要是能做個文化人,誰甘心做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要是會寫字,以後村裏誰敢看低他?這字,他學了!
說幹就幹,何父問沈氏拿了五百文錢,又準備了兩斤豬肉,二十個雞蛋,一籃子新鮮菜蔬,便去了隔壁王家村。
因為何家村人口少,滿打滿算也隻有不到六十戶,三百多個人,整個村裏隻有村長是個老童生,並沒有教書先生。
所以村民們若想送自家孩子去讀書,就要去隔壁王家村。王家村李有個過了知命之年的王老秀才,考進士屢試不中,早就絕了科舉的心思,安心地呆在村裏教起書來。
何父提著一籃子束脩去拜訪王秀才並說明了來意,王秀才聽後,雖然有些驚訝,但還是收下了何父。左右也隻是教些簡單字,費不了多大功夫。
從那天起,何父便過上了每天上下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