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站的大媽也是閑極無聊八卦著呢,誰知道就有個小姑娘就衝出來,還問她們什麽型水稻的種子哪裏買。
大媽皺了皺眉頭:“什麽型?”她也不知道這種新型水稻的學名。
何小麗:“就是你們剛剛說的那種稻子,我們村裏搞了一小片試驗田,想買點種子,但種子站沒有,請問你們知道哪裏有買嗎?”好歹也是糧站的,八卦消息是不是會靈通一點呢?
王有誌在旁邊都替她尷尬了,大家夥到處打聽都沒打聽到的事兒,她能夠從幾個大媽口中得知嗎,這也太……
大媽看著眼前這個清秀可人的小姑娘,不像是能種地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何,會對新型水稻這麽感興趣。
一看就是讀書長大的孩子,不知道莊戶人家的辛苦,她們年輕的時候也種過田,下過地,知道種糧食不能一撮而就,至於畝產四五百公斤的神話,那就是哄這些讀書人的啊。
浪費一片試驗田不要緊,年輕人的熱血可算是要白撒了。
大媽:“小姑娘,你可別聽人說說就信,這種東西,真是講不準的。”
何小麗差點去捧著大媽的手了,非常誠摯的懇求:“就求您了,那個種子我到處找了,就是找不到,如果您知道哪裏有,請務必告訴我。”
呃……
大媽:“我也不知道啊!”
“您真的不知道?”
“笑話,我一天到晚除了糧站就是家裏,怎會知道新型稻種哪裏有。”
剛剛燃起來的一點點小火花,就在瞬間撲滅了。
何小麗鬆開大媽的手。
不過,本來也不應該指望能從她們口中得知什麽,畢竟付歐和王有誌都給城裏寫信了,都無法弄到新型稻種,怎麽可能突然就知道新的稻種得來的途徑呢?
“走吧,何小麗,早點去供銷社,還不知道有沒有那麽多牛皮紙。”王有誌有些著急,趕驢車的老馬是個急性子,知道要等他們,臉色都不好了,他還想坐驢車迴去呢,想想要走二十多公裏,他就覺得腰疼。
也不是他一個壯小夥懶,實在是最近忙的連覺都睡不好,他還計劃著迴去路上躺著睡一路呢。
“好吧……”雖然有些不甘心,但也知道問不出什麽名堂來,隻能先去供銷社了,萬一牛皮紙不夠,還是一宗麻煩。
兩人跟守在門口的老馬商量了一下,要去一趟供銷社,所以還得
讓老馬等一下。
老馬坐在驢車上麵,從旱煙袋裏麵拿出一張紙,又抽出一小撮煙絲,卷成三角卷,點燃火柴,猛抽了一口,然後點點頭。
這是當地自己種的煙絲,當地的老農民也買不起城裏的紅梅或者325香煙,有煙癮隻能抽一抽當地自己種的煙絲。
何小麗知道,老煙槍掏出煙來的意思,就是準備等一等他們了。
“快去快迴。”老馬說:“冬天日頭下得早,咱們迴去還要一個多小時呢。”
驢車比走路稍微快一點,跟蹬自行車的速度差不多。
“好嘞,我們快點迴來。”何小麗和王有誌快步往外走,還沒走幾步,有一個老同誌叫住了他們。
“是你們要找新型的稻種?”老同誌問。
剛被撲滅的希望,又被人點燃一點點,何小麗看著老同誌,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哪裏都找不到對吧,我聽說縣政府那裏到了一批,你們迴去打一打報告,叫隊裏批了再去領,晚了可就來不及了。”
我勒個去,還要迴隊裏打報告,王小麗看了正在慢悠悠的抽煙的老馬一眼,這要坐著驢車迴去找叔叔打個條子,然後再來縣委,恐怕黃花菜都涼了,誰知道別的大隊會不會聞著風趕來呢,她可不想冒這個險。
於是撒腿就往縣委跑,跑出糧站門口才發現她根本就不知道縣委在哪裏,縣委家屬大院她倒是知道了。
王有誌緊跟慢跟才趕上她的腳步,何小麗又是一個急刹車,兩人差點給撞上。
“你幹嘛啊,一驚一乍的。”王有誌摸了摸胸口,差點跟她撞了個滿懷!
當下男女風氣沒有那麽開放,他謹記這位是他的好兄弟付歐的對象呢,朋友妻不可欺。
“我不知道縣委大院在哪裏。”王有誌去過的,他當然知道。
還以為是什麽事呢,王有誌說:“你這樣猛叉叉的去縣委,誰會給你種子啊,得先迴隊裏開條子,我們先去供銷社買紙,明天再跑一趟吧。”
還真當縣委是她家啊,要啥給啥?
“我幹嘛迴去打條子浪費一天時間,我現在就要去,直接找李書記啊!”不由分說的,何小麗攥著王有誌的袖子就往外跑:“你帶路,我去找李書記,他特批不就行了嗎。”
是了,李書記這個熟人又可以發揮他的作用了,何小麗就是這樣,不到需要用人的時候,基本想不
起這個人來的,明明之前就可以找李書記嘛,還東奔西走的繞了很多彎路。
王有誌心說這還真是個行動派,說到哪就要做的,隻能咬牙陪著她去一趟縣委了,好在縣城不大,縣委他去過的,路他還有印象。
也是趕巧了,兩人一起到了縣委,找到李書記,並批了他們一把稻種,何小麗看著這一把珍貴的種子,連聲道謝。
縣委的同誌說:“就這一把,剛好夠一畝半到兩畝,要是晚來一天,這種子可不就是你們的了。”
也就是說幸好今天來了吧,晚了說不定就沒有了。
“還有哪些村子領了?”她好奇的問。
“哪有多的,也就一斤種子,給下麵的幾個公社分了一些,大隊來領的也就你們,下麵的同誌相對來說比較保守,不敢幹,都看著別人呢,跟你們說啊,這珍貴的稻種,可是李書記托了很多人才弄到的,你們領到以後,務必紀錄好種植的經過,如果能夠成功,爭取在新蔡縣樹立典型,明白嗎?”縣委的同誌說。
“當然!”何小麗點點頭:“我們費了千辛萬苦弄來這一點種子,可不就是為了明年的試驗田能夠成功嗎?放心,不管任務有多艱巨,征途有多艱苦,隻要有我們年輕一代在,就能夠勇往直前,不怕失敗!”
“大家都不相信畝產四百公斤的事情,都覺得是神話,你們明年,就要讓這個神話在新蔡縣上演,誰能樹立起典型來,誰就是大功臣!”縣委同誌鼓勵起人來,簡直是一套一套又一套了。
“不怕艱苦不怕困難!”何小麗拍著胸脯保證。
王有誌心說這個何小麗,平時忽悠起人來一套接著一套,但數今天看起來最真誠了,兩人謝過了縣委的同誌,就從辦公室出來了。
剛走出辦公室來,李書記還在外麵等著呢。
“李書記。”在外麵,何小麗不敢造次叫李伯伯了,得避嫌。
“喲,小何同誌。”李書記今天看起來笑眯眯的,格外的親切,自上次從大河村一別,還沒有再見過了,上次去他家吃飯,他剛好騎著個破自行車去下麵走訪基層去了,也沒碰到,大概是俞小宛在他麵前講了什麽,他今天看著何小麗就格外的親切。
“小王同誌也在啊。”真會打招唿,王有誌感覺自己是多餘的。
“李書記好,我們今天是進城送紅糖的,幸好碰到您了,否則這袋子稻種可成不了我的了,多謝您!”何小麗謙虛的笑了笑,她知
道李書記的親切源自於哪裏,但她是做不了他們家的兒媳婦了,李立新這個人她可不喜歡,一點都不喜歡。
明明是自己來找他的,還非得說幸好碰到李書記,假不假!
“農村的生活還習慣吧。”李書記說:“我等你是因為還有一件事情要跟你講的,立新的媽媽跟你爸爸媽媽一直都有聯係,你父母親最近都正式調迴單位工作了,她讓我看到你的話,務必要跟你說一聲,免得你掛心。”
“我爸媽正式調迴去了?”這個消息雖說很意外,但也不是沒有征兆的,上一次過來縣城裏麵,俞小宛也提到了單位請何正迴去,給老領導會診的事情,可能是在這件事情上麵立了功,所以雙雙都迴到了原本的工作崗位上。
“是的,你爸爸媽媽也很難聯係到你,所以給我夫人打了電話,囑咐我們一定要照顧你,過幾天我還要去省城開會,到時候再去看看他們。”
何小麗才不相信無緣無故的,爸爸媽媽會無緣無故的囑咐俞小宛“照顧”她,雙方父母肯定達成了什麽默契,她現在在新蔡縣,最合適的就是把女兒囑托給在新蔡縣當一把手的老戰友照顧。
雙方都是老狐狸。
這樣,王有誌站在一旁就尷尬了,李書記都邀請何小麗去他家吃飯了,他還要去供銷社買紙呢。
“李書記,不好意思打斷你們,要不這樣,何小麗你去李書記家吃晚飯,我先去供銷社買牛皮紙。”王有誌有點著急:“我們村要分紅糖了,需要買許多牛皮紙包,再要不去,供銷社得關門了。”
死沒良心的王有誌,竟然想一個人開溜?
何小麗對李書記禮貌的鞠了個躬:“謝謝您幫助我們拿到稻種,我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迴報您,但眼下我們要去供銷社買牛皮紙,王有誌一個人弄不迴去拿麽多,我得跟他一起走了,下次有機會,我再去找伯母吃飯。”今天肯定不行了,就算下迴去打聽父母的消息,她也要找餘敏跟她一起,總覺得這樣才能壯膽。
看兩人真的像很著急的樣子,天也漸漸黑起來了,李書記也知道從縣城到大河村有多遠,便不方便繼續挽留,又交待了一番場麵話,無非是有什麽問題找政府,相信人民群眾的智慧無窮大之類。
再說下去真的就要天黑了。
兩人匆匆的辭別了李書記,飛奔到供銷社買包裝紅糖的牛皮紙,買完看看還有時間,王有誌又掏錢買了幾斤肉包,他還記得上次何小麗買迴去饅頭包子,大家
好像很喜歡吃,再說何小麗和老馬跟著他跑了一整天,請他們吃個晚飯是很平常的事情。
何小麗這次沒跟他客氣,本身知青點的青年們就是一家人,她跟付歐、王有誌三個人都是拿工資的,不論貧富,總是有金錢進賬的那種,也是他們三個人來縣城的次數比較多一些,因此不管是誰來了,都會買一些吃食迴去給大家。
這也是這個年代裏麵,苦中作樂中比較珍貴的迴憶了。
迴到糧站,老馬剛想抱怨幾句,但被王有誌買迴來熱騰騰的肉包塞住了嘴巴,頭一迴嘴角揚起來笑來。
他是最樸實的莊戶人,一想起剛才對何小麗和王有誌的態度,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趕驢車時,還特意往平穩的路上趕。
不過何小麗和王有誌不會跟他計較,今天來一趟縣城的收獲實在是太大了,兩人已經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之情。
王有誌撇撇嘴,看看天,還沒一刻鍾的時間,就躺在稻草中間睡著了。
大媽皺了皺眉頭:“什麽型?”她也不知道這種新型水稻的學名。
何小麗:“就是你們剛剛說的那種稻子,我們村裏搞了一小片試驗田,想買點種子,但種子站沒有,請問你們知道哪裏有買嗎?”好歹也是糧站的,八卦消息是不是會靈通一點呢?
王有誌在旁邊都替她尷尬了,大家夥到處打聽都沒打聽到的事兒,她能夠從幾個大媽口中得知嗎,這也太……
大媽看著眼前這個清秀可人的小姑娘,不像是能種地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何,會對新型水稻這麽感興趣。
一看就是讀書長大的孩子,不知道莊戶人家的辛苦,她們年輕的時候也種過田,下過地,知道種糧食不能一撮而就,至於畝產四五百公斤的神話,那就是哄這些讀書人的啊。
浪費一片試驗田不要緊,年輕人的熱血可算是要白撒了。
大媽:“小姑娘,你可別聽人說說就信,這種東西,真是講不準的。”
何小麗差點去捧著大媽的手了,非常誠摯的懇求:“就求您了,那個種子我到處找了,就是找不到,如果您知道哪裏有,請務必告訴我。”
呃……
大媽:“我也不知道啊!”
“您真的不知道?”
“笑話,我一天到晚除了糧站就是家裏,怎會知道新型稻種哪裏有。”
剛剛燃起來的一點點小火花,就在瞬間撲滅了。
何小麗鬆開大媽的手。
不過,本來也不應該指望能從她們口中得知什麽,畢竟付歐和王有誌都給城裏寫信了,都無法弄到新型稻種,怎麽可能突然就知道新的稻種得來的途徑呢?
“走吧,何小麗,早點去供銷社,還不知道有沒有那麽多牛皮紙。”王有誌有些著急,趕驢車的老馬是個急性子,知道要等他們,臉色都不好了,他還想坐驢車迴去呢,想想要走二十多公裏,他就覺得腰疼。
也不是他一個壯小夥懶,實在是最近忙的連覺都睡不好,他還計劃著迴去路上躺著睡一路呢。
“好吧……”雖然有些不甘心,但也知道問不出什麽名堂來,隻能先去供銷社了,萬一牛皮紙不夠,還是一宗麻煩。
兩人跟守在門口的老馬商量了一下,要去一趟供銷社,所以還得
讓老馬等一下。
老馬坐在驢車上麵,從旱煙袋裏麵拿出一張紙,又抽出一小撮煙絲,卷成三角卷,點燃火柴,猛抽了一口,然後點點頭。
這是當地自己種的煙絲,當地的老農民也買不起城裏的紅梅或者325香煙,有煙癮隻能抽一抽當地自己種的煙絲。
何小麗知道,老煙槍掏出煙來的意思,就是準備等一等他們了。
“快去快迴。”老馬說:“冬天日頭下得早,咱們迴去還要一個多小時呢。”
驢車比走路稍微快一點,跟蹬自行車的速度差不多。
“好嘞,我們快點迴來。”何小麗和王有誌快步往外走,還沒走幾步,有一個老同誌叫住了他們。
“是你們要找新型的稻種?”老同誌問。
剛被撲滅的希望,又被人點燃一點點,何小麗看著老同誌,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哪裏都找不到對吧,我聽說縣政府那裏到了一批,你們迴去打一打報告,叫隊裏批了再去領,晚了可就來不及了。”
我勒個去,還要迴隊裏打報告,王小麗看了正在慢悠悠的抽煙的老馬一眼,這要坐著驢車迴去找叔叔打個條子,然後再來縣委,恐怕黃花菜都涼了,誰知道別的大隊會不會聞著風趕來呢,她可不想冒這個險。
於是撒腿就往縣委跑,跑出糧站門口才發現她根本就不知道縣委在哪裏,縣委家屬大院她倒是知道了。
王有誌緊跟慢跟才趕上她的腳步,何小麗又是一個急刹車,兩人差點給撞上。
“你幹嘛啊,一驚一乍的。”王有誌摸了摸胸口,差點跟她撞了個滿懷!
當下男女風氣沒有那麽開放,他謹記這位是他的好兄弟付歐的對象呢,朋友妻不可欺。
“我不知道縣委大院在哪裏。”王有誌去過的,他當然知道。
還以為是什麽事呢,王有誌說:“你這樣猛叉叉的去縣委,誰會給你種子啊,得先迴隊裏開條子,我們先去供銷社買紙,明天再跑一趟吧。”
還真當縣委是她家啊,要啥給啥?
“我幹嘛迴去打條子浪費一天時間,我現在就要去,直接找李書記啊!”不由分說的,何小麗攥著王有誌的袖子就往外跑:“你帶路,我去找李書記,他特批不就行了嗎。”
是了,李書記這個熟人又可以發揮他的作用了,何小麗就是這樣,不到需要用人的時候,基本想不
起這個人來的,明明之前就可以找李書記嘛,還東奔西走的繞了很多彎路。
王有誌心說這還真是個行動派,說到哪就要做的,隻能咬牙陪著她去一趟縣委了,好在縣城不大,縣委他去過的,路他還有印象。
也是趕巧了,兩人一起到了縣委,找到李書記,並批了他們一把稻種,何小麗看著這一把珍貴的種子,連聲道謝。
縣委的同誌說:“就這一把,剛好夠一畝半到兩畝,要是晚來一天,這種子可不就是你們的了。”
也就是說幸好今天來了吧,晚了說不定就沒有了。
“還有哪些村子領了?”她好奇的問。
“哪有多的,也就一斤種子,給下麵的幾個公社分了一些,大隊來領的也就你們,下麵的同誌相對來說比較保守,不敢幹,都看著別人呢,跟你們說啊,這珍貴的稻種,可是李書記托了很多人才弄到的,你們領到以後,務必紀錄好種植的經過,如果能夠成功,爭取在新蔡縣樹立典型,明白嗎?”縣委的同誌說。
“當然!”何小麗點點頭:“我們費了千辛萬苦弄來這一點種子,可不就是為了明年的試驗田能夠成功嗎?放心,不管任務有多艱巨,征途有多艱苦,隻要有我們年輕一代在,就能夠勇往直前,不怕失敗!”
“大家都不相信畝產四百公斤的事情,都覺得是神話,你們明年,就要讓這個神話在新蔡縣上演,誰能樹立起典型來,誰就是大功臣!”縣委同誌鼓勵起人來,簡直是一套一套又一套了。
“不怕艱苦不怕困難!”何小麗拍著胸脯保證。
王有誌心說這個何小麗,平時忽悠起人來一套接著一套,但數今天看起來最真誠了,兩人謝過了縣委的同誌,就從辦公室出來了。
剛走出辦公室來,李書記還在外麵等著呢。
“李書記。”在外麵,何小麗不敢造次叫李伯伯了,得避嫌。
“喲,小何同誌。”李書記今天看起來笑眯眯的,格外的親切,自上次從大河村一別,還沒有再見過了,上次去他家吃飯,他剛好騎著個破自行車去下麵走訪基層去了,也沒碰到,大概是俞小宛在他麵前講了什麽,他今天看著何小麗就格外的親切。
“小王同誌也在啊。”真會打招唿,王有誌感覺自己是多餘的。
“李書記好,我們今天是進城送紅糖的,幸好碰到您了,否則這袋子稻種可成不了我的了,多謝您!”何小麗謙虛的笑了笑,她知
道李書記的親切源自於哪裏,但她是做不了他們家的兒媳婦了,李立新這個人她可不喜歡,一點都不喜歡。
明明是自己來找他的,還非得說幸好碰到李書記,假不假!
“農村的生活還習慣吧。”李書記說:“我等你是因為還有一件事情要跟你講的,立新的媽媽跟你爸爸媽媽一直都有聯係,你父母親最近都正式調迴單位工作了,她讓我看到你的話,務必要跟你說一聲,免得你掛心。”
“我爸媽正式調迴去了?”這個消息雖說很意外,但也不是沒有征兆的,上一次過來縣城裏麵,俞小宛也提到了單位請何正迴去,給老領導會診的事情,可能是在這件事情上麵立了功,所以雙雙都迴到了原本的工作崗位上。
“是的,你爸爸媽媽也很難聯係到你,所以給我夫人打了電話,囑咐我們一定要照顧你,過幾天我還要去省城開會,到時候再去看看他們。”
何小麗才不相信無緣無故的,爸爸媽媽會無緣無故的囑咐俞小宛“照顧”她,雙方父母肯定達成了什麽默契,她現在在新蔡縣,最合適的就是把女兒囑托給在新蔡縣當一把手的老戰友照顧。
雙方都是老狐狸。
這樣,王有誌站在一旁就尷尬了,李書記都邀請何小麗去他家吃飯了,他還要去供銷社買紙呢。
“李書記,不好意思打斷你們,要不這樣,何小麗你去李書記家吃晚飯,我先去供銷社買牛皮紙。”王有誌有點著急:“我們村要分紅糖了,需要買許多牛皮紙包,再要不去,供銷社得關門了。”
死沒良心的王有誌,竟然想一個人開溜?
何小麗對李書記禮貌的鞠了個躬:“謝謝您幫助我們拿到稻種,我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迴報您,但眼下我們要去供銷社買牛皮紙,王有誌一個人弄不迴去拿麽多,我得跟他一起走了,下次有機會,我再去找伯母吃飯。”今天肯定不行了,就算下迴去打聽父母的消息,她也要找餘敏跟她一起,總覺得這樣才能壯膽。
看兩人真的像很著急的樣子,天也漸漸黑起來了,李書記也知道從縣城到大河村有多遠,便不方便繼續挽留,又交待了一番場麵話,無非是有什麽問題找政府,相信人民群眾的智慧無窮大之類。
再說下去真的就要天黑了。
兩人匆匆的辭別了李書記,飛奔到供銷社買包裝紅糖的牛皮紙,買完看看還有時間,王有誌又掏錢買了幾斤肉包,他還記得上次何小麗買迴去饅頭包子,大家
好像很喜歡吃,再說何小麗和老馬跟著他跑了一整天,請他們吃個晚飯是很平常的事情。
何小麗這次沒跟他客氣,本身知青點的青年們就是一家人,她跟付歐、王有誌三個人都是拿工資的,不論貧富,總是有金錢進賬的那種,也是他們三個人來縣城的次數比較多一些,因此不管是誰來了,都會買一些吃食迴去給大家。
這也是這個年代裏麵,苦中作樂中比較珍貴的迴憶了。
迴到糧站,老馬剛想抱怨幾句,但被王有誌買迴來熱騰騰的肉包塞住了嘴巴,頭一迴嘴角揚起來笑來。
他是最樸實的莊戶人,一想起剛才對何小麗和王有誌的態度,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趕驢車時,還特意往平穩的路上趕。
不過何小麗和王有誌不會跟他計較,今天來一趟縣城的收獲實在是太大了,兩人已經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之情。
王有誌撇撇嘴,看看天,還沒一刻鍾的時間,就躺在稻草中間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