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陳地不利項羽謀思南下興南楚,楚將利幾憂前程欲隔岸觀火


    一個好漢兩個幫,項羽神勇,蓋世無雙,奈何幫手一個個離去或逝去,一人早已分身乏術。


    於是在黥布的謀劃下,正麵和側麵都進行襲擾。


    話說劉邦困於壁壘內,深塹不出,忽聞項羽背部遭受攻擊,立刻召集諸將,準備出壁壘欲夾擊項羽。


    張良和陳平都建議不必細細商議,知道大致方略即可,當立即出擊,不可錯失良機。


    劉邦毫不猶豫的下令讓樊噲為前鋒將插向楚軍,自己親率諸將隨後。


    與此同時項羽正在思慮如何誘出漢軍,擒殺劉邦,卻忽聞楚軍背後大亂,許久才知竟然是黥布、劉賈、盧綰率軍從背後殺來。


    麵對背後的突襲,項羽一點不亂,隻是他有點疑惑,他率軍在陳縣北誘戰劉邦,陳縣南麵之路由陳公利幾駐守,怎麽會那麽輕易的放漢軍從背後襲擊自己。


    利幾是位頗得項羽信重的一員楚將,故而拜其為陳公,鎮守當年陳勝為王的都城。


    利幾居然不阻止漢軍,項羽心中不滿,“利幾何在,何以……”項羽要問責利幾,準備要責令利幾率兵過來擊退後麵的漢軍,來見他。


    令尹靈常麵帶慌張,“大王,當務之急乃應對漢軍來襲,如漢軍前後夾擊,甚危;或許漢軍秘密潛行,陳公未曾發覺,待漢軍露出獠牙,陳公得知定率軍前來謝罪。”


    令尹靈常深怕項羽一怒之下治陳公利幾的罪,他深知大敵當前內部團結是多少重要,故而建議項羽先對付劉邦和劉賈、黥布的夾擊。


    項羽思考片刻,也知道目前的危險,陳縣利幾敢不動,那麽這陳地便不能久留,麵色如常道,“向何處突圍,寡人需盡快得知,速速召集諸將商議。”


    靈常領命,作為令尹的身份召集諸將商議,他見項羽一點不擔心突圍的事情,而是憂慮退向何處,對項羽那銳不可當的氣勢頗為讚賞。


    不過僅僅是讚賞,他更希望項羽可以多動用政治手段來找幫手。


    麵對兩股力量的夾擊,項羽自認能擋住,但必定損失極大,影響楚軍士氣,故而也采取突圍的策略,尋找新的落腳點。


    陳縣城內的利幾此刻是愁眉苦臉,那眼睛還有芝麻糊,明顯睡眠不足的樣子,他本來在好好的休息,卻突然聽到黥布、劉賈繞過他直接攻擊項羽的消息,這下可把利幾給氣壞,也整惜逼。


    啥意思,難道劉賈、盧綰和黥布不怕他從背後出擊,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可是利幾有些猶豫,如果隻是劉賈、盧綰,他肯定會立刻出擊,可加上黥布,由不得他不深思。


    對於黥布的能力在楚軍中,那是有目共睹,更是他利幾佩服的人物之一,故而猶豫是不是黥布在下套給他,根本不是攻擊項羽,而是在設計拿下陳縣。


    欲擊項羽,先下陳縣,這怎麽看都是兵家該做的,否則會因犯忌諱而陷入危機中。


    可這一猶豫,劉賈和黥布軍還真的無視他的存在而猛烈進攻項羽,直到聽聞劉邦遣樊噲為先鋒將率先殺出營寨,準備夾擊項羽,


    他知道自己這是大犯疑心病,錯過阻擋劉賈和黥軍的最佳時機。


    利幾並不知道他的猶豫已經為他埋下禍根,這個時候他不敢再猶豫,準備點齊兵馬準備率兵馳援項羽。


    陳縣丞卻一句話將其阻止,“吾聞彭相國與齊王韓信正引兵前來,繼續追隨項羽有歸路否?”


    這一問讓利幾再次猶豫起來,不過真正讓他選擇自保而非立刻出兵的不是縣丞,更不是縣尉或者獄掾之類的角色,而是他的夫人和孩子。


    其妻言,“漢軍背後襲擊楚軍,夫君未曾阻攔已有罪,漢軍夾擊項王,出兵已是杯水車薪,縱使出兵難消暗投漢之嫌,且如遇漢軍猛將,反遭橫禍,留吾孤兒寡母,當如何立足於世間?”


    一番言語竟讓利幾無言以對。


    年少時一把劍闖蕩江湖,如今拖家帶口,才發現早也無法瀟灑。


    此時的項羽根本沒有時間去理會利幾的心理,鍾離眛報最新戰況,得知樊噲、劉賈合擊已經使得楚軍受的不小的創傷,而且後勤補給已經被切斷。


    項羽詢問諸將突圍路線,項伯、項聲、項冠、項莊等項氏子弟列坐一旁,鍾離眛、靈常、召平等異姓諸亦將列作一旁,緊急商議撤退方向,


    同時傳令召集在外的季布、恆楚等將向項羽下麵的落腳點靠攏。


    以項伯和靈常的意見為主,商議出的路線為,出陳地,經賴鄉、城父,過垓下,渡淮河,向江東而去。


    江東是西楚的根基,如今彭城一帶已經丟失,且有悍將守,再去奪迴必然喪失極大,淮南九江一帶已經失陷,隻能退保江東的會稽郡、章郡,這兩個郡是項羽的根基中的根基,還沒來得及更名。


    本來項羽在和劉邦對峙時,想著讓周殷舉九江與江東連成一片,如此項羽進可與劉邦對戰陳地,退可保守淮南。可令項羽沒想到的是周殷居然反叛,使得他如同失去臂助,退路被堵住一條,這令項羽心中怒意淘浪,欲要奪迴九江。


    要知道擊破黥布後,九江郡可以依靠天險成為西楚的第二生命之地,甚至改名西楚為南楚,當年的楚國就是在壽春殘喘的,


    項羽相信依靠九江、章、會稽三郡完全可以東山再起,再不濟也可以和劉邦劃江而治,這是項伯在發現陳地成為四戰之地,且遭遇南北夾擊危機時,立刻提出的建議。


    這個建議起初遭到靈常的反對,他認為彭城已丟,陳縣作為東都不能再丟。


    項伯則言,“此一時彼一時,陳地無險可守,且為四戰之地,不如淮南之地,尤其是九江郡,如大王能率兵奪迴九江,便可距險而守,無懼諸侯合攻,時日一長,諸侯間必生間隙,彼時可陰使齊王韓信、南魏王(項羽追封)彭越,成三家抗漢之勢。”


    項伯見項羽有奪迴九江之意,建議與漢隔淮河對峙,做最後的退路。


    項羽聞言,“善,即刻突圍,南下奪九江,與江東連成一片……”


    隨後長歎一聲,“西楚不存,務必興南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