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酈生縱酒慶奇功,韓信皺眉思進退


    酒香四溢,鶯歌燕舞,酈食其滿臉醉笑,心裏更是樂開花。


    成功,居然真的憑借一張嘴說下齊國七十餘城,此奇功絕對能比蘇秦張儀。


    韓信將兵數萬,歲餘不過破趙五十餘城,此功足以和大將軍韓信相比,這種奇功讓酈食其內心極有成就感。


    男人活一世,除卻溫飽就是成家立業,在立業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獲得成就感。


    此刻酈食其很滿足,齊王款待,齊相相陪,一起縱酒高歌,人生快哉。


    酈食其道,“齊王睿智,社稷得保,可喜可賀。”


    田廣那銳利的眼神總想看穿這位老者,看看裏麵到底有沒有藏著東西。


    田廣和田橫已經派出使者西行,欲與漢約和,可田廣總覺得這老者的笑透著一股壞意。


    田廣以敬重長者禮儀給酈食其敬酒,“先生不遠千裏來存吾大齊,寡人無以為報,唯有美酒、美食犒芳,請先生盡情飲。”


    人逢喜事精神爽,酈食其本身又很喜歡飲酒,大功之下,酈食其於是就多飲幾杯。


    酒歡之中,眾人尚不知齊使者靠近韓信軍後是什麽結果。


    田橫多留一個心眼,派出數名使者,分兩路,一路向西,去見劉邦;一路直奔西北方向的曆城。


    曆城外韓信率十餘萬大軍,正在謀劃如何克城。


    中軍大帳內,相國韓信、謀士李左車、右丞相曹參、禦史大夫灌嬰四位核心人物率諸將商議。


    除卻曹參、灌嬰麾下直屬將領外,直屬韓信且能入賬的則為丁複、孔聚、陳賀、傅寬、宣虎、高邑等將,


    經過一番討論,韓信命騎將傅寬從曹參對付齊將田解,灌嬰戰齊國車騎將軍華毋傷,韓信率中路大軍一部分主攻城,一部分防備北麵漯陰城軍和南麵的祝阿城軍,


    讓曆城號稱二十萬大軍看似威勢懾人,實則成為孤軍,並欲使丁複率軍繞到曆城之後,意在切斷退路和後援。


    在韓信的整個布局中不打算尋找各地駐軍一一擊破,而是吸引他們過來援助,然後一網打盡,隨後定可一馬平川,直擊臨淄。


    曆成中的田解和華毋傷則早已提前進行布置,將曆城附近通往臨淄的要道封鎖,可謂將這號稱二十萬大軍分置在曆城附近的數城之處,


    兵力雖然顯得分散,卻布置的密不透風。


    田解和華毋傷自認韓信想過曆城遠比攻打井陘要難,卻忽然看到田廣比較寵信的郎中作為使者前來宣告欲與漢平。


    “大王欲罷兵從漢?”田解有點不太相信,華毋傷更是用一種懷疑的神態看使者。


    使者再次重申,“漢王遣廣野君使齊,約連齊歸漢。”


    田解追問道,“相國可同意?”


    使者道,“此乃相國與大王共同決策,更賞賜數十車羊、酒,與漢同慶。”


    不僅從漢,還準備放下戈矛,端起酒肉與漢軍同樂。


    田解和華毋傷不能違背王令,於是下令各要塞處戰將歸曆城罷兵備,欲同樂。


    田解更是派出士卒護衛使者入漢營,向韓信宣告言和。


    齊使離開後,韓信陷入沉思,先前他聽從李左車的建議,遣使告齊,欲使齊從漢南下擊楚,結果直接等來號稱二十萬的大軍,拒絕從漢。


    如今怎麽突然間因為酈食其入齊就改變注意?


    不明所以,韓信找來李左車,以師禮之,“仆尊從足下計,使宣言者東告齊,齊王不服,遣將調軍塞曆城,今酈生入齊,齊降,仆何所從?”


    這事讓韓信有點迷惑,既然漢王明明下詔令他擊齊,怎麽又遣酈食其使齊,這讓十餘萬兄弟何以自處……


    李左車看出韓信的疑惑,“於漢王,唯有下齊之意,不分勸降或兵取,如漢王未曾有詔止戈,或為假意誘降,以待時機,如漢王之詔已在途中,此乃辨士竊功也


    如未有將軍虜魏,破趙,定燕,廣野君何以說齊王?”


    韓信詢問道,“進與止,仆該當如何?”


    李左車道,“如奉咫尺之書降燕,既已降,可令齊軍合兵擊楚即可,如不願從將軍擊楚,此降從有詐,且齊人多詐,願將軍多征詢麾下之見,謹慎處之。”


    漢王與項羽的確很不同,對於項羽而言不服就打,劉邦則優先考慮的是勸降,能不打就不打,在西征路上就是如此。


    同樣在魏豹反叛後,劉邦首先想的還是遣酈食其勸降,勸不降才派遣韓信去攻魏,至此韓信開啟戰神崛起之路。


    在此刻的劉邦看來,他的敵人隻有一個,那就是項羽。


    在沒有幹倒項羽前,其他的能和氣就和氣,能勸降就勸降,不費一兵一卒能拿下者,劉邦毫不吝嗇的給予封爵賜地的賞賜。


    思慮此層意思,韓信覺得劉邦遣酈食其勸降如同勸魏豹一樣,隻是第一步,勸不降,會全仰仗他韓信來攻下齊地;


    可現在情況是已勸降,那麽從先後上來說,齊地似乎沒他韓信什麽事。


    李左車離開後,韓信又征詢諸將的意見,尤其是征詢丁複、陳賀、孔聚三人的意見。


    此三人一致認為既然齊地已降,攻之不義,然漢王未曾下令止兵,違令反而會留下隱患,建議韓信合齊兵南下擊楚,以彌補擊齊無功。


    韓信知道麾下諸將的心思,他自己憑借虜魏、破趙、代足以封侯,甚至博得一個小王做做,


    可跟著韓信的諸將卻不同,失去攻齊立功的機會,也是一種憾事。


    韓信摒退諸將,獨自一人思考,許久後決定下令止戈,欲連齊南下擊楚。


    躍躍欲試的士卒聽聞罷兵,有人歡喜,有人憂,還有一人聽聞眉頭一擰,“止戈,謬矣,齊人多詐,複背漢則獲罪,非兵略而不有。”


    這人覺得兵戈之中出城池,打下的才是最牢固的,於是這人急匆匆求見韓信。


    欒說進見韓信,見其依舊在思慮齊地之事,開口道,“將軍,齊辯士蒯徹謁見。”


    韓信對人才是非常的敬重,於是道,“速請,置酒彘。”


    蒯徹(齊魯人善禮)見禮畢,道,“將軍止戈,竊以為謬矣。”


    韓信微驚,至今很少有人能一語令其微驚。


    韓信道,“先生何意,願聞其詳。”


    範陽辨士蒯徹道,“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王獨發間使下齊,可有詔而令將軍止乎?”


    韓信默然片刻,“未曾有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