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門打開後,姚卬負責吸引漢軍,吸引周勃,故而打的很猛烈,章平引軍悄悄從西門而出,欲渡涇水奔入塞地。
暴雨未停,然攻城並不順利,幾次攻入內城前,皆無法攻破,因為章平使出一種令人無法翻越的方法,內城牆上塗上油脂,整個城牆燃起大火。
很奇怪,這是一道新牆,沒有木,全部用土夯實,再用石頭堆砌,如此大火燃燒而城牆不倒。
此為章平新建的一道牆,令人的確不太好攻入,漢卒雖然攻入內城,但守外城門的雍軍兵力不少,他們不去尋攻入外城的漢卒廝殺,而是堅守城門。
凡是欲打開城門者皆被砍殺,外城門幾乎成為一個吸血之物,周勃眼見一波又一波的漢卒攻進去,城門依舊紋絲不動,便下令暫緩攻擊,另尋辦法。
就在這初歇之際,周勃聽聞雍軍出城,而且攻勢甚為猛烈,周勃沒有絲毫的興奮之意,他的確在逼著章平出城。
可出城幾次皆敗的章平會再出城嗎,周勃很謹慎,隻派遣丁義和武儒前去阻擊,他自己依舊在判斷。
有問題,周勃總感覺有問題,單寧看出周勃的疑惑,“將軍,可有不對之處?”
周勃分析道,“此戰並非邀戰,似突圍,然突圍而走,不宜從南門,此處兵力部署較多。”
單寧道,“末將引兵巡視。”
周勃的判斷沒有錯,猛烈的進攻隻是一個幌子,章平渡涇水向東逃奔,周勃立刻命正在與姚卬交戰的丁義、武儒斷後,周勃引漢軍向東追擊章平。
遠處雨夜中立刻響起三聲響亮的號角,姚卬聽聲來自涇水東岸,知曉章平已經安全渡河,姚卬不再與漢軍交纏,立刻退卻。
姚卬的設想不錯,但他忽略丁義、武儒的戰鬥能力,趁著雍軍撤退的時機,二人立刻追擊掩殺,大敗姚卬軍。
姚卬率殘兵從他道逃竄,欲和章平迴合。丁義、武儒不敢耽擱,立刻與周勃迴合,向東追擊章平、姚卬軍。
穿過雲陽境內直接墜入塞地,追至頻陽,章平逃入頻陽,與塞軍共守頻陽。
周勃下令欲駐軍頻陽城外,準備攻城,此時已經滿天星辰,不知何時雨已經停,或許根本沒有停,隻是頻陽這裏沒有下雨而已。
周勃軍駐紮下來,休整兩日後準備攻城,忽然一匹快馬入營改變即將發生的事情。
此匹快馬自廢丘火速奔來,起初直奔漆縣欲傳令周勃,可漢王信使至漆縣時並未見到周勃,打探方知周勃已經追擊章平入塞地。
此行信使一路打探一路狂奔,故而二日後找到周勃,信使的到來帶來二件事,一喜,一憂。
喜的是蕭何又從漢中、巴、蜀調來一批新兵,憂的是隴西郡有動向,征戰隴西的呂澤、酈商探知到有一支雍軍繞過大山,欲沿河流經汧縣支援關中。
呂澤和酈商與西縣丞、盜巴糾纏,無法追擊這支軍,便將此消息傳至廢丘城外劉邦的軍營內。
隴西軍彪悍善戰,若此支雍軍入關,將會影響整個戰局,故而劉邦與諸將吏緊急商榷。
有主張抽調酈商出隴西搶占汧縣,更有人建議呂澤出隴西入關,一是搶占汧縣二是合圍廢丘,僅留酈商駐守下辨等地。
劉邦給予否決,此時在隴西的兵力並不多,抽調而來並不能給關中戰局形成多大的改變,但對隴西的影響卻非常大。
駐守在下辨的漢軍,名為定隴西,實為防守雍軍從隴西入漢攻南鄭,那可是劉邦目前的根基,絕不能有失。
故而隴西的戰場並非如關中這般,攻城略地,乃雍軍由西縣或上邽時而進攻下辨,時而漢軍由下辨出發進攻西縣或上邽。
由於下辨距離漢中較近,故而在曹參拔下辨後,蕭何立刻將漢律和政策立刻向下辨發出,由呂澤駐守後開始實行漢化,漢律和漢的政策慢慢在下辨滲透。
可謂下辨已經為漢的一個要地,後來曹參離開呂澤駐守,酈商便與呂澤麾下戰將合力征戰隴西,雖然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好在慢慢蠶食隴西。
故而二將皆不能調動,劉邦做事不衝動,但亦不猶豫,各種思緒電光火石般閃過,最後定在一個人的名字上,周勃。
此過程看似繁瑣,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便已商定,此時能獨立征戰又能擔此重任的唯有周勃。
其餘各將皆有非常任務在身,於是火速向周勃傳令。
宣虎、單寧建議攻下頻陽,活捉章平再西定汧,漢軍長途追擊,此刻不戰而走,恐有不妥,既然已追至於此,不戰而走……
有所付出就有所期待,麵對已經追擊至此,欲無功而返,不是每個人心裏可以無波瀾。
宣虎、單寧二人的建議立刻引起其他諸將的情緒波動,他們讚同宣虎、單寧的意思,認為應該先攻下頻陽。
當所有人皆告訴自己如何做,自己能否保持清醒,一般人難做到,但周勃不是一般的將領。
如果向西定汧至關重要,那麽這一步可能會影響關中整個戰局,一旦有失後悔莫及,為此周勃隻迴應幾個字,“奉王命,速西定汧。”
周勃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人,他善於接受不同意見,這一點他很喜歡向劉邦學習,可是一旦發話,他的命令很難改變。
未定之前允許議論,一旦塵埃落定,便是秋風掃塵,需要速度。
頻陽的景色不錯,鮮花睜眼,綠樹成蔭,但城上的人並沒有心思去欣賞這一切,尤其是章平看著城外的漢軍,越發覺得城內的鮮花總是有流不完的露珠,即便頻陽令對他很恭敬。
頻陽縣丞親自陪著章平站在箭樓上觀察城外漢軍,此時章平的心情很複雜,現在他所處的乃塞國底盤,輪不到他發話,即便他現在很想衝出去給漢軍一個痛擊,即使頻陽令已經告知縣丞要聽從章平的調動。
意外總是來得很及時,章平正在思考如何與縣丞溝通,便看到那一片片紅色開始移動,移動的速度很快。雖同處一片天下,但這裏並沒有雨,借助箭樓上的風燈,章平看到漢軍迅速的撤退,這是什麽動作?
塞地之北的戰火即將點燃,卻又悄然消失,章平有些疑惑。
暴雨未停,然攻城並不順利,幾次攻入內城前,皆無法攻破,因為章平使出一種令人無法翻越的方法,內城牆上塗上油脂,整個城牆燃起大火。
很奇怪,這是一道新牆,沒有木,全部用土夯實,再用石頭堆砌,如此大火燃燒而城牆不倒。
此為章平新建的一道牆,令人的確不太好攻入,漢卒雖然攻入內城,但守外城門的雍軍兵力不少,他們不去尋攻入外城的漢卒廝殺,而是堅守城門。
凡是欲打開城門者皆被砍殺,外城門幾乎成為一個吸血之物,周勃眼見一波又一波的漢卒攻進去,城門依舊紋絲不動,便下令暫緩攻擊,另尋辦法。
就在這初歇之際,周勃聽聞雍軍出城,而且攻勢甚為猛烈,周勃沒有絲毫的興奮之意,他的確在逼著章平出城。
可出城幾次皆敗的章平會再出城嗎,周勃很謹慎,隻派遣丁義和武儒前去阻擊,他自己依舊在判斷。
有問題,周勃總感覺有問題,單寧看出周勃的疑惑,“將軍,可有不對之處?”
周勃分析道,“此戰並非邀戰,似突圍,然突圍而走,不宜從南門,此處兵力部署較多。”
單寧道,“末將引兵巡視。”
周勃的判斷沒有錯,猛烈的進攻隻是一個幌子,章平渡涇水向東逃奔,周勃立刻命正在與姚卬交戰的丁義、武儒斷後,周勃引漢軍向東追擊章平。
遠處雨夜中立刻響起三聲響亮的號角,姚卬聽聲來自涇水東岸,知曉章平已經安全渡河,姚卬不再與漢軍交纏,立刻退卻。
姚卬的設想不錯,但他忽略丁義、武儒的戰鬥能力,趁著雍軍撤退的時機,二人立刻追擊掩殺,大敗姚卬軍。
姚卬率殘兵從他道逃竄,欲和章平迴合。丁義、武儒不敢耽擱,立刻與周勃迴合,向東追擊章平、姚卬軍。
穿過雲陽境內直接墜入塞地,追至頻陽,章平逃入頻陽,與塞軍共守頻陽。
周勃下令欲駐軍頻陽城外,準備攻城,此時已經滿天星辰,不知何時雨已經停,或許根本沒有停,隻是頻陽這裏沒有下雨而已。
周勃軍駐紮下來,休整兩日後準備攻城,忽然一匹快馬入營改變即將發生的事情。
此匹快馬自廢丘火速奔來,起初直奔漆縣欲傳令周勃,可漢王信使至漆縣時並未見到周勃,打探方知周勃已經追擊章平入塞地。
此行信使一路打探一路狂奔,故而二日後找到周勃,信使的到來帶來二件事,一喜,一憂。
喜的是蕭何又從漢中、巴、蜀調來一批新兵,憂的是隴西郡有動向,征戰隴西的呂澤、酈商探知到有一支雍軍繞過大山,欲沿河流經汧縣支援關中。
呂澤和酈商與西縣丞、盜巴糾纏,無法追擊這支軍,便將此消息傳至廢丘城外劉邦的軍營內。
隴西軍彪悍善戰,若此支雍軍入關,將會影響整個戰局,故而劉邦與諸將吏緊急商榷。
有主張抽調酈商出隴西搶占汧縣,更有人建議呂澤出隴西入關,一是搶占汧縣二是合圍廢丘,僅留酈商駐守下辨等地。
劉邦給予否決,此時在隴西的兵力並不多,抽調而來並不能給關中戰局形成多大的改變,但對隴西的影響卻非常大。
駐守在下辨的漢軍,名為定隴西,實為防守雍軍從隴西入漢攻南鄭,那可是劉邦目前的根基,絕不能有失。
故而隴西的戰場並非如關中這般,攻城略地,乃雍軍由西縣或上邽時而進攻下辨,時而漢軍由下辨出發進攻西縣或上邽。
由於下辨距離漢中較近,故而在曹參拔下辨後,蕭何立刻將漢律和政策立刻向下辨發出,由呂澤駐守後開始實行漢化,漢律和漢的政策慢慢在下辨滲透。
可謂下辨已經為漢的一個要地,後來曹參離開呂澤駐守,酈商便與呂澤麾下戰將合力征戰隴西,雖然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好在慢慢蠶食隴西。
故而二將皆不能調動,劉邦做事不衝動,但亦不猶豫,各種思緒電光火石般閃過,最後定在一個人的名字上,周勃。
此過程看似繁瑣,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便已商定,此時能獨立征戰又能擔此重任的唯有周勃。
其餘各將皆有非常任務在身,於是火速向周勃傳令。
宣虎、單寧建議攻下頻陽,活捉章平再西定汧,漢軍長途追擊,此刻不戰而走,恐有不妥,既然已追至於此,不戰而走……
有所付出就有所期待,麵對已經追擊至此,欲無功而返,不是每個人心裏可以無波瀾。
宣虎、單寧二人的建議立刻引起其他諸將的情緒波動,他們讚同宣虎、單寧的意思,認為應該先攻下頻陽。
當所有人皆告訴自己如何做,自己能否保持清醒,一般人難做到,但周勃不是一般的將領。
如果向西定汧至關重要,那麽這一步可能會影響關中整個戰局,一旦有失後悔莫及,為此周勃隻迴應幾個字,“奉王命,速西定汧。”
周勃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人,他善於接受不同意見,這一點他很喜歡向劉邦學習,可是一旦發話,他的命令很難改變。
未定之前允許議論,一旦塵埃落定,便是秋風掃塵,需要速度。
頻陽的景色不錯,鮮花睜眼,綠樹成蔭,但城上的人並沒有心思去欣賞這一切,尤其是章平看著城外的漢軍,越發覺得城內的鮮花總是有流不完的露珠,即便頻陽令對他很恭敬。
頻陽縣丞親自陪著章平站在箭樓上觀察城外漢軍,此時章平的心情很複雜,現在他所處的乃塞國底盤,輪不到他發話,即便他現在很想衝出去給漢軍一個痛擊,即使頻陽令已經告知縣丞要聽從章平的調動。
意外總是來得很及時,章平正在思考如何與縣丞溝通,便看到那一片片紅色開始移動,移動的速度很快。雖同處一片天下,但這裏並沒有雨,借助箭樓上的風燈,章平看到漢軍迅速的撤退,這是什麽動作?
塞地之北的戰火即將點燃,卻又悄然消失,章平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