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大王,有捷報…”


    捷報,聽到這兩個字,田市眉頭微微一皺,然立刻臉上掛滿笑容,“寡人當親往宮門迎接叔父凱旋而歸。”


    凱旋而歸四個字說的很輕,似乎更希望聽到的乃另一結果。


    田市喃喃自語道,“吾為王乃叔父所立,豈能不去迎接。”


    田市整理衣服,命人準備車駕,正欲出殿門,忽聽門外響起,“不必矣。”


    隻見一身戎裝的田榮腰懸佩劍走入大殿,“謝吾王關心,臣已將逆賊擊退,大王不必擔憂,安心為王即可。”


    若再有來犯,臣一並距之。”


    一笑應之,隻是田市的笑略顯尷尬,“若項王來犯,叔父,當如何應之,秦尚且…”


    田榮直接打斷田市的話,他知道田市欲有何言,“項羽勿懼,天下不懼項羽者甚多,大可聯合抗之。”


    田市哦了一聲,接著又小心翼翼的詢問,“項王封吾為膠東王…”


    田榮再次打斷田市的話,“臣勸吾王留臨淄,此處乃吾田氏祖業根基之地,勿聽項羽小兒言,無須理會。”


    霸氣,田榮言之很霸氣,然其中夾雜的怨氣居多,倒沒多少底氣,但其中有一個訊息毋容置疑,那便是勿就膠東國,至墨便是分割齊地。


    “齊國決不可分!”


    田榮留下這麽一句話便離開大殿,留下一臉茫然的田市,田榮急著離開,因為他覺得對付項羽即將到來的討伐,他真的需要尋找盟友……


    五月的樹更加茂密,五月的花更惹人喜,令人流連忘返,一人迷路,但臉上沒有迷路的焦急。


    趁此間欣賞其山林奇景,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欲入漢的韓信。


    迷惑,韓信一人喬裝打扮欲走褒斜道入漢,發現棧道已經被燒毀,無路可走,韓信沒有著急。


    心中思慮,此次入漢,是要大展宏圖,那麽還定三秦之役,若能參與,必可英雄有用武之地。


    既已燒絕,便欲尋他道入漢,熟悉漢中與關中的通道,可利於行軍。


    很快一笑,韓信癡癡笑,喃喃自語,“漢王用吾與否尚未知,如此倒令人恥笑。”


    可轉念一想,恥笑又如何,笑吾計策者尚少乎。


    忽然山間響起一道清脆的歌聲,歌聲悠揚,悅耳動聽,一紅衣女子在見青山綠水見行走,竟與狼蟲為伴,甚為驚奇。


    韓信聞聲發現此女,此女亦發現韓信,隔著遙遠的距離,向韓信傳來清脆的指路音,“此路已燒絕,若入漢,請走故道。”


    再聞此聲,韓信渾身一顫,竟一動不動,不隻此歌聲動聽,此音竟然有些熟悉。


    那女子見韓信沒有轉身離開,亦沒有迴應,而是向她默默走來,以為乃歹人,便立刻驅使虎狼來阻擊韓信,自己轉身便走。


    “可乃香姬否?”


    此言一出,此女子立刻停住身形,非他人唿出自己的姓氏,而是男子的聲音有些耳熟。


    四目相對,相顧無言,唯有兩行淚,香姬未曾想能再次遇見韓信,韓信窮途之時可得見青梅竹馬之人。


    隱秘山間的柴門山洞內,采光竟然極好,石屋內很亮,而且道路狹窄,有一滾石可推動擋住入口,令其他猛獸無法靠近。


    山洞內有石碗,石灶,一切那麽的質樸,有那麽的愜意,看得出這裏的陳設已舊,在此居住不知幾年。


    曾經的一個白皙少女,如今還是白皙少女,隻是少幾分柔弱,多幾分健美。


    韓信詫異道,“香姬何故居住於此?”


    香姬道,“天下大亂後,父母兄長皆死於戰火,為避兵禍,避居於此,知君日後或入漢,故在此。”


    韓信有些熱淚盈眶,其餘不必多言,因為無言以抒胸中之意,二人青梅竹馬。


    香姬素知韓信有大誌,韓信亦對香姬有情誼,兩人心照不宣,隻是奈何二人未曾表露心意,天下便已大亂。


    韓信道,“吾欲入漢,可與否同行?”


    香姬笑道,“吾若不行,君知路否?”


    韓信啞然失笑,“如此善好,信得香姬助,幸甚。”


    香姬宛然一笑,當真百媚失色,“喜君如以往喚吾小妹即可。”


    韓信應一聲,得香姬助,又有虎豹為伴,二人行在山間宛如隱居奇人,猶如神仙眷侶。


    欲去故道入漢中,得見陳倉有秦軍不斷增加,在渭水南岸安營駐寨,與陳倉城內的守軍互應。


    微驚,章邯不愧為秦末秦軍第一名將,在明知劉邦已經燒絕褒斜道,唯有子午道和陳倉古道可行,便果斷的遣兵駐守陳倉,牢牢控製古道。


    二人皆背挎獵弓,韓信隻是多一把長劍,但看起來依舊是山中一對獵戶。


    獵戶本引不起秦軍注意,畢竟非漢軍,然劉邦的對手畢竟乃雍王章邯,陳倉秦軍依舊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恐其為漢軍斥候喬裝,故而有數十騎縱馬來探。


    戰馬嘶鳴,秦騎士竟然從馬上跌落下來,自然非遭遇韓信的攻擊,乃秦騎士靠近時才驚恐發現此並非兩個簡單的獵戶。


    兩人的身旁和身後居然還跟著十幾隻虎豹豺狼,虎豹尚未虎嘯,僅僅朝秦騎士一望,騎士胯下的戰馬便受驚。


    戰馬嘶鳴,騎士驚恐之下跌落馬背,十數名騎士不敢上前,但亦放下心來,按照他們的眼光判斷畢竟非漢軍斥候。


    眼睜睜看著他們入古道,向漢中走去。


    十數名騎士立刻一骨碌爬起,跳上戰馬向陳倉守將迴報。


    陳倉軍立刻飛馬迴報廢丘,廢丘王宮內的章邯立刻召集章平、姚卬、盜巴等諸將。


    姚卬道,“漢王若還,由漢入關擇陳倉道、褒斜道、蝕中道,其兵力已被項王削弱,故不可能分兵數股而出,今褒斜道已燒絕,唯有陳倉道極有可能,大王可遣將守陳倉。”


    盜巴道,“或許僅為獵戶山中打獵耳。”


    章邯有些落寞的眼神,忽然放出精光,目光變得銳利,“無論是否為漢斥候,陳倉皆需重兵把守,西可與雍縣遏守隴關道,南可堵塞古道。”


    敏銳的戰略目光,章邯在鹹陽為少府時借助文吏之便已對關中諸郡有所了解,尤其內史的各個要塞。


    廢丘之西雍縣、汧縣乃鎖住隴關通道的咽喉之地,即可防止劉邦從隴西入關,又可保證隴西軍支援暢通無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