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臣跪坐在邯鄲城內的郡守寶座上思緒紛雜,此刻正聽取張耳的意見,“陳王在蘄縣起兵,至陳縣稱王,不是一定立六國的後裔為王,將軍現在以三千人攻下數十座城邑,單獨駐軍河北,如若不稱王難以鎮守。”


    陳餘補充道,“況且陳王聽信讒言,迴去報戰果恐難以擺脫災禍,還不如立自己的兄弟為王,不然就立趙國的後代。”


    張耳點頭為陳餘添油加醋,“將軍不要失去機會,時間不等人。”


    兩人汝一言,吾一語,武臣的內心如波濤一樣在翻滾,他亦聽聞陳勝在誅殺功臣,任用小人,況且如陳勝所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武臣為何就不能為王。


    武臣像是下定了決心一樣,身體像是從虛脫中起來,他想過如果自立為王,那麽遠在陳縣的家室恐怕要遭受陳勝的責難了,弄不好會家破人亡,可是稱王的誘惑實在太大,他走下寶座,道,“吾願聽從二人忠言自立為王,以陳公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


    張耳和陳餘大喜,“恭喜大王。”


    張耳立刻去起草詔書,張耳是開心的,他的宏圖終於有一展拳腳的機會,本有大誌卻在陳勝那裏蝸居。


    邵騷是驚喜的,一個左丞相像是從天上砸到他頭上一樣,開心的幾天未合眼。


    當武臣自立為趙王的詔書傳到陳勝手裏時,陳勝是勃然大怒,直接將詔書扔到地上,在上麵狠狠的踩了幾腳,喊道,“胡武,朱房!”


    兩人慌忙進殿聽候陳勝的命令,當陳勝宣布要將武臣的家族全滅,兩人不敢相信,反複確認了一遍,兩人知曉武臣和陳勝的關係。


    陳勝道,“武臣,就是此賊,給寡人滅其全族,相關叛賊亦一並移其家族。”


    這個命令牽涉實在太大,其中有不少和胡武、朱房有關聯,兩人便去找房君商榷,房君蔡賜聽聞大驚,急忙來勸陳王,道,“秦還沒滅亡而誅殺武臣等人的家族,如同又增加一個秦,對大王的霸業不利,不如趁機祝賀他們,促使其盡快發兵向西攻打秦軍,迎接周章之軍。”


    周章即周文,陳勝稍微冷靜一下便聽從了蔡賜的計策,胡武和朱房知曉陳勝對武臣等人恨意,便進諫道,“可遷武臣等人入宮扣押,武臣行事便有牽掛在大王這裏。”


    陳勝立刻令兩人將武臣等人的家人遷徙至宮中,陳勝猜測這多半便是張耳的計策,他越想越氣,思來想去還是以大局為重,便想出一招,封張耳之子張傲為成都君,令其就國,如此張傲必然要經過關中,令張耳不得不率兵攻打秦國。


    陳勝的使者是到了趙地,亦帶去了賀禮祝賀武臣為趙王,不過亦帶來了陳勝的命令。


    武臣可以預料到陳勝接到自立為王的詔書後是什麽反應,殺了他全家皆有可能,如今看來是多少聽從了大臣的意見,這才前來祝賀,命令他即刻發兵亦在情理之中。


    不過張耳很清楚陳勝的心思,陳勝特地封自己的兒子為成都君亦迫使自己勸言武臣攻秦,一計策而已,他料想陳勝不會真的如此做法。


    張耳與陳餘便勸說武臣道,“大王稱王趙國,這不是楚王陳勝的意願,特地設計來祝賀大王的。”


    武臣不太明白,“何以此言?”


    張耳道,“若趙助楚西進滅秦,秦亡後楚必定對趙用兵,望大王不要向西進兵而向北攻略燕、代之地,向南攻略河內以擴大自己的領域。”


    陳餘武臣陷入深思,繼續補充張耳之言,道,“如此一來,趙地南據黃河,北有燕、代,雖楚勝秦,必不敢發兵製趙國。”


    趙王聽到這裏連連點頭,“陳將軍、張丞相言之有理,速速召見諸將,按汝二人之言行事。”


    韓廣、李良、張黶被召至殿前,武臣看著昔日的三位戰友,感慨頗多,這三位是他能夠攻略趙地成為趙王的左膀右臂,如今君臣易位感慨的不隻是武臣,這三位的心思亦頗為複雜。


    如果不是武臣當初與陳勝關係要好,亦不可能坐上北上攻找的將軍,按照攻城略地的能力,這三位自認不比武臣差。


    趙王武臣宣布道,“命韓廣北上攻略燕地,李良北上攻略恆山郡,張黶南下攻略上黨郡。”


    世事總是那麽的喜怒無常,曾經的陳勝為他武臣出征踐行,如今他作為主角卻為三位上將踐行去攻略燕趙之地。


    不過令武臣哭笑不得的是他自立為王的這一幕亦在他的部下裏發生了,韓廣一入燕境,亦是令韓廣始料未及的事情。


    自戰國以來燕趙常有往來,兩國之士多互為傾慕,如今見原趙國小吏入燕境,跟著仇敵秦混自然不如歸附燕趙之士,豪、吏以及父老們便望風歸附。


    主要還是秦法苛政如今見韓廣來解決他們,自然樂的少交的賦稅,也有一些不願歸附的秦守令。


    韓廣的雙刃弑虎刀便在燕地亮相,最為令燕地駭然的便是韓廣的絕殺及,迴馬刃,這名秦守令原為武將,見叛賊來襲,本想立威向二世報功。


    兩人交手,韓廣兩個迴合便看似落於劣勢,將後背交予敵人,秦守令大喜本欲追上去砍下其頭顱,誰知剛剛逼近,韓廣單手揮刀,頭也未迴,直接來了一個迴馬刃,一刀將守令的頭顱砍下,這才勒馬迴頭。


    這招之後燕地許多守將不願為秦守城,居然迅速的將燕地平定,韓廣知曉之所以如此順利多半是趙國三十餘座城邑紛紛歸降的緣故。


    燕地的貴族便進言道,“楚地已經立了國王,趙地亦立王複國,燕地雖小,亦是萬乘之國,願將軍立為燕王。”


    那麽韓廣肯定在想為何這些貴族請自己立為燕王,本地的貴族為何不自立為王呢,他思來想去的結果是天下形式尚不明朗,貴族亦無兵馬可用。


    不過韓廣亦有顧慮,道,“吾母在趙國,不可以這樣做。”


    這一幕像極了陳勝將武臣家族的人扣押在張楚國的宮中一樣,


    燕地貴族人繼續進言道,“現在趙國西方有秦之憂,南方有楚之憂,它的力量無法限製吾燕國,況且以楚國的強大,還不敢傷害趙王及將相之家,趙國怎麽敢傷害將軍之家。”


    此話說中了韓廣的心思,說到心坎裏了,乃自立為燕王。


    曆史似乎是驚人的相似,武臣背叛陳勝自立為王,他的部署韓廣亦學之,武臣聞此消息自然是勃然大怒,但仿佛看到了昨日的自己,亦無可奈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