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孟東來過關來到香港。


    陪同的還有已經趕到深圳的李國良、李衛國。


    兩人雖然都姓李,但並不是兄弟,一個是廣東人,一個是山東大漢。


    此次過來香港,孟東來打算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采購一些小型的電子產品,利用須彌空間帶迴深圳賺錢。


    第二件事是找一家質量好的pbx交換機(程控交換機)廠家,代理他們的產品。


    看到pbx交換機,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熟悉。


    沒錯,這就是讓華為發家的那一款通信產品。


    戶級程控交換機,可以用來組建供公司內部使用的電話業務網絡,係統內部分機用戶分享一定數量的外線。


    小型交換機可以用在賓館裏,讓客房可以和總機通話,可以打外線。


    中型的可以用在企業、單位裏麵,讓各個部門之間可以打內線電話。


    大型的則可以用在電信係統。


    孟東來要代理的就是小型和中型的程控機,走後世華為的路子,通過仿製積累經驗,然後自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程控機。


    連續在香港考察了四五家公司,孟東來最終選了一家設備質量可靠,價格適中的公司,代理了他們的產品。


    整個中國大陸範圍兩年的代理權,代理費總共11萬人民幣。


    除此之外還有第一批訂貨,別看現在的程控交換機能夠支持的用戶數少,但價格卻不便宜,又花了十萬采購機子,加上來迴的花銷,差不多已經見兜底了。


    迴到深圳,孟東來立即開始馬不停蹄的推銷自己的產品。


    相比於其他隻賣機器的商家,孟東來除了賣交換機,還提供配套服務,可以在合適的價格裏,給客戶建設好一個完善的內部通訊係統。


    除此之外,還提供半年的保修服務。


    後麵這一點非常誘人,在這個還沒有售後服務概念的時代,孟東來新成立的“華盛”公司一炮而紅。


    賺了交換機的錢,再賺電話機的錢,然後賺線路、施工的錢,一個配套服務下來,華盛公司的利潤遠遠高於單賣程控機的利潤。


    到了86年初,華盛公司的員工已經超過了一百人。


    廠房裏的剪裁機器被孟東來打包便宜賣掉,進了一些交換機研發製造儀器,從香港挖了幾個技術員,又從內地相關單位高新挖了一些腦子靈活的年輕人。


    華盛的“山寨”之路開始穩步前進。


    管理公司的同時,孟東來自己也沒有閑著,利用自己在學習方麵的優勢,主動學習交換機相關知識,硬件和軟件雙手抓。


    很快,有係統加成的孟東來就成了一個通信領域的專家。


    由於知道今後芯片在各個行業中的重要性,在華盛公司研發的程控交換機裏,孟東來從一開始就盡量使用芯片替代一些笨重繁瑣的電路板,成本雖然有所提升,但由於從最底層開始,技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孟東來還是覺的很劃算。


    同時,不斷的有新專利被研發出來,傳到香港的代理公司,由代理公司負責在世界各地申請專利。


    86年三月,孟東來研究出了第一個128門電話程控交換機。


    沒有急著投向市場,孟東來繼續埋頭研究。


    四月,200門數字程控交換機出世。


    七月,500門數字程控交換機出世。


    “益民,有空嗎?我請你吃飯。”


    在廠房裏鑽了三個多月的孟東來終於出世了。


    “稀客啊,我以為你研究出核電站才會出來。”


    “會有這一天的。”孟東來哈哈笑道。


    “以前咋沒發現你又能扯,又耐得住寂寞。”侯益民調侃道。


    “這算啥,你要是個女人,你還會發現更多。”孟東來不甘示弱。


    “幹!說吧,什麽時間?”侯益民被孟東來的厚臉皮給打敗了。


    自從孟東來到深圳之後,他放假有時間就會過來看一看,親眼看著孟東來的生意搞得風生水起,然後看著當兵出生,高中都沒念完的孟東來開始研究起了“高科技”。


    本以為他會栽個大跟頭,沒想到他竟然成功了。


    在侯益民看來,孟東來能夠請自己吃飯,那就是研究成功了。


    “今晚吧,你說個地兒,我們好好聊一聊。”


    “行。”


    晚上,寶安縣的一家飯館。


    “這店外麵看著一般,裏麵竟然有這麽大的包間,不錯啊。”孟東來循著侯益民給的地址找到了這家名為“美味居”的飯店。


    相比於其他還需要糧票才能就餐的國營飯店,這家飯店隻需要錢。


    “你吃什麽?自己點。”侯益民將菜單遞過來。


    手寫的菜單,隻有菜名沒圖片。


    隨便點了幾個菜,連人開始閑聊。


    “還是缺人,省外的市場也不好做,配套跟不上。”孟東來說著生意上的難處。


    “你就別抱怨了,現在一個月賺的錢夠讓我賺十幾年,還不知足?”侯益民給兩人倒上酒,就著涼菜直接開喝。


    “知足!怎麽不知足。所以兄弟我吃上肉了,也不能讓弟兄你餓肚子啊。”孟東來笑著迴敬一杯。


    “咋?你要給我一張支票,讓我自己填嗎?”侯益民調笑道。


    他的家庭決定了他並不缺小錢,要不是紀律約束,他想賺錢太容易了,就像之前介紹給孟東來的廠子,若是他自己找人接手,轉手一賣,賺個十幾萬輕輕鬆鬆。


    隻是侯益民家教嚴,所以才沒有賺這種錢。


    像其他膽子比較大的二代,單單隻需要憑關係倒賣各種“配額”,就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侯益民這句話的內涵意思是:“別想著給我錢,我的價位你出不起。”


    “有這種支票,我肯定自己先填了,哪裏輪得著你。”


    又是一陣閑聊之後,孟東來開始進入正題。


    “你知道我在研發數字程控交換機吧?”


    “知道,前段時間不是研發出了兩百門的嗎?具體我也不是太懂,但我知道你自己研發出來的已經和代理產品性能差不多了。”侯益民迴道。


    “消息過時了,我們公司已經研發出了五百門數字程控交換機。”孟東來得意的。


    “牛逼啊,你說你這腦子是怎麽長的?訓狗有一套,做高科技研發竟然也這麽厲害。”侯益民驚訝道:“你這個成果足夠申請科技獎了吧?”


    “還差一些,若是能夠研發出來兩千門的,應該就可以申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孟東來樂嗬道。


    “哪能那麽容易,我可是聽說你把銀行裏的貸款一直放在那裏沒有還,賺了這麽多卻不還貸款,是不是都投進研發裏了?”侯益民的消息還是一如既往的靈通。


    “知我者侯兄也!”孟東來再次舉杯。


    但凡知道後世通貨膨脹幅度的人,在這個年代,誰要著急還銀行貸款,誰就是傻子。


    對於銀行的貸款,孟東來隻會借更多,絕對不會想著去提前還他。


    有還貸的錢,拿來做點什麽不好?去還貸款,是有多想不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劇寫作助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勇起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勇起筆並收藏影視劇寫作助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