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訂立的路線,方渝第一站直奔瀘川城。


    瀘川城是座曆史文化名城,曆史悠久,物產豐富,下轄三區四縣,少數民族人口頗多。


    瀘川城盛產美酒,這從它的別稱——酒城就能看出來,僅瀘川城內就有多家全國知名品牌。其中老窖酒更是華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素有“濃香鼻祖,酒中泰鬥“之稱。


    參與烹飪協會選拔的兩位候選人之一就來自瀘川城赫赫有名的溫氏家族。


    溫氏家族祖上曾是瀘川城的大酒商,雖然改天換地之後,家族一度陷入低穀。但是憑借著過人的釀酒技藝和獨特的配方,溫氏家族又借助發展經濟的大潮重新崛起,成為瀘川城內頗有影響力的世家。


    方渝稍稍在任何一個大排檔一問,立刻就會有人說出一堆關於溫氏家族的傳奇故事。


    不過方渝對於溫氏家族的發展史並沒有什麽興趣,隻是想知道他們擅長什麽菜肴,這一點從普通人口中就完全無從得知了。


    不過方渝也不在意,既然來了就四處走走看看,總會有收獲。


    瀘川不算大,但是也頗有一些美妙景色。


    黃荊老林的原始風貌和紅砂岩丹霞地貌清新自然,臘肉豆花農家飯也別有特色,如果不是車程太遠,到是個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老窖旅遊區不大,基本上屬於氣味之旅,下車就是酒香,越往裏走香氣越來越甜,等進了窖池氣味又變成了酒糟酸。看完了展示瀘川洞藏文化的天然儲酒洞純陽洞後,方渝品嚐一小杯老窖酒就出來了。說實話,高度白酒用來烹飪絕對風味獨特,但獨飲卻不是方渝的心頭好,香則香矣,感覺還是有些太烈。


    天仙洞險、奇、秀、美,徒步最佳,山上的懸崖飯店很有特色,不過又吃一頓豆花飯就讓方渝感覺有些乏味了。


    堯壩古鎮原汁原味、古香古色,漫步在青石板的古街道上方渝感覺處處都彌漫著舊時的市井文化和慵懶的人文氣息。聽當地人說有好幾部電視劇曾在這裏取景。老師傅現場製作的黃耙和紅油羊湯讓方渝感覺不虛此行。


    其中黃粑的製作讓方渝頗有興趣,專門多花了一天在瀘川城周邊尋訪了一遍,才逐步摸清楚這種小吃的製作秘訣。


    說起這個黃粑,還有一個和諸葛孔明有關的小故事,不過經方渝考證,應該也是後人穿鑿附會,並不可信。不過這個故事將黃粑最初的製法記錄下來,卻和方渝之前做過的豆漿飯頗有相似之處,和黃粑的現代製法大有不同。想來是當地民眾代代相傳,慢慢改進成現在的模樣。


    現代的黃粑用的是釀酒的糯米混合粘粳米,再加上紅糖製作的。


    兩種米分別泡漲,糯米放入傳統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趁熱倒入粘粳米磨成的米漿和適量的紅糖攪拌,待米漿中的水分被糯米飯完全吸收,自然晾吹半個鍾頭。等紅糖米漿收汗後,就將大米團子做成長方形的坯坨。


    做好的坯坨用洗淨的良薑葉或羌活葉包成長方體,兩頭捆緊,立放在蒸籠裏,用大火蒸1個鍾頭,再改中火燜蒸1個鍾頭才算是做好。


    蒸製好的黃粑色澤黃潤晶瑩,味道微甜,良薑葉或羌活葉散發出芳香味道讓黃粑更顯特色。


    一般人都以為黃粑的顏色和味道是因為加入了紅糖的緣故。經過方渝在廚神空間中反複的試驗才發現,其實黃粑的黃潤與香甜,完全依賴漫長的蒸煮。


    加入米漿的糯米飯在密閉的木甑中經過長時間的蒸煮出現了發酵現象,分解出大量的糖分,所以糯米飯的色澤才會由白變黃,同時也越發的香糯,黃粑也由此而得名。


    這就是黃粑最大的特點--本色本味皆由己出。在方渝看來,這不僅是食物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


    市麵上買的黃粑加了太多紅糖,蒸製的時候火候不到,包裹的葉子也圖省事用的是粽子葉,生生把黃粑做成長方形的甜粽子,惹得很多外地人奇怪的問起:為什麽黃粑是紅色的。


    東西做不好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


    離開了瀘川,方渝又來到號稱“大江第一城”的戎州。


    戎州城位於三省結合部,三江交匯處,自古就是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重要驛站,被譽為“西南半壁古戎州”,是國家級的曆史文化名城。


    湯家在戎州城也是無人不知,好些城內著名酒樓的主廚大都在湯家菜的產業裏學習過,有幾位幹脆就是湯家菜的徒子徒孫。


    因為湯家在當地的影響力還要大大超過溫家在瀘川,所以方渝反倒不好四處打聽,免得被有心人盯上。


    不過戎州的有名菜肴他倒是挨個吃了個遍。


    戎州人愛吃麵,各種麵食種類豐富,燉雞麵,鹹鮮麵,肥腸麵,牛肉麵,口蘑麵,三鮮麵,辣雞麵,鱔魚麵,龍鳳麵,讓同樣喜歡吃麵也善於做麵的方渝大唿過癮。


    各種麵條裏最著名的莫過於戎州燃麵了,當年開國元勳中那位老總嚐過後,還專門表示這道麵食“希望繼承下來。”


    作為冠以地名的食物,燃麵自然有它的特色。


    這種麵條古代被叫做油條麵,因為它油重無水,點火即燃,後來就被人叫做燃麵了。


    這種麵條雖然油重卻是一道素麵,主要材料是戎州有名的特產黃芽菜,再配上小磨麻油和多種香料,撒上芝麻、花生、核桃、香蔥,再用豌豆尖或菠菜葉潤口,吃起來香麻入味、幹香爽口。


    燃麵的材料很簡單,但要想做的好非常考驗細節。


    首先用的麵條就和別的麵完全不同。


    正宗的燃麵可不能用機器製的麵條,自己揉麵時摻進的水份要比一般麵條少個兩三成,這樣麵條煮熟後才有筋力和骨力,用油揉散時才不會斷節。入口時有滑爽的感覺,嚼到末尾時還能有迴香的味道。


    煮麵條時火候非常重要,以沸水下鍋,剛好煮熟變軟就撈起,這時候麵條中的澱粉質受熱糊化,形成了外表的保護層,加之受熱時間短,麵條汲水有限,煮熟後的麵條既柔軟潤滑,又柔中帶韌,含水量不多。


    接下來的甩幹是整個製作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和熱幹麵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將粘附在麵條上的水份甩幹,加上混合了芝麻油、花椒油、八角,山奈,核桃等熬煉的菜子油反複揉撚,挑散。使油脂、味料與麵條沾裹融合,既上味,又利用油脂的可燃性,使麵條具有點火即燃的獨特品性。


    最後灑上花生碎末、海椒麵、黃芽菜末、蔥花、精鹽,放少許醬油調味,一道傳統的燃麵就算是完成了。


    這是方渝一連尋訪了二十多家老店才逐步還原的製麵工藝。最後的成品讓方渝不禁感慨,雖然現代版的葷燃麵將這塊招牌推到了海外,但是老配方、老工序其實更有特色。


    戎州作為古代重鎮,美食美景很多,古鎮、林海、赤水河,白肉、涼糕、眉毛酥,各有特色。特別是“竹海名菜”滿桌皆是竹,無竹不成菜,令他大開眼界、流連忘返。


    方渝在宜賓住了四天,直到接到鍾主裁的電話,通知他三天後準備參加烹飪協會的會員選拔考核,才遺憾的離開。


    背上行囊,方渝覺得這次旅行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小河幫的四大重鎮才走了兩個,最重要的鹽都、甜城兩個地方還沒來得及去。不過烹飪協會的會員選拔在即,對手強勁,不迴去做好準備那是萬萬不行的。


    方渝坐在駛往蜀都的汽車上,用筆記本記錄著這次出行的收獲和總結,心中充滿了對選拔考核的期待和必勝的信心。


    烹飪協會,我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極品仙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哲學的行者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哲學的行者貓並收藏都市極品仙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