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7-1520:11:47字數:2207

    一日傍晚,劉德順正伺候李俶在王府後廳用飯,守衛府門的親兵驚慌失措的跑來報告:“郡王,不—不好了!”

    李俶放下碗筷,很隨意的問:“出了什麽事?如此驚慌失措。”

    親兵迴答:“殺—殺人了!”

    李俶猛然站起,見親兵衣甲上帶著血跡,大驚失色:“你說什麽!?”

    親兵:“幾名黑衣人在府門外大開殺戒。我們上前製止,兩名兄弟被砍傷。”

    李俶怒道:“可抓到行兇之人?”

    親兵:“郭校尉已經帶人去追了。”

    李俶站起身,有些手足無措,好像在找什麽東西。

    劉德順連忙遞上佩劍。

    李俶接過佩劍,看了看,扔迴給劉德順道:“拿這個給我幹嘛!”

    正在府內當值的賀拔楚嶽聞訊趕來。

    李俶:“明山來得正好,走,隨我出去看看。”

    眾人來到都督府門外,隻見門外橫七豎八躺著六具屍體,鮮血濺了一地。李俶仔細查看屍體,死者皆一刀命中要害。行兇之人不僅膽大包天,而且下手幹淨利落。李俶在一名死者手掌中找到一塊木牌,上刻“王記”二字。李俶發現六名死者有一個共同特點:雙手布滿明顯的皺紋,皮膚十分粗糙。

    沒過多久,武威太守陸績顯、長史賈鳳帶領一班衙役趕到現場。

    陸績顯見到李俶,連忙上前迴稟:“下官治境不力,讓郡王受驚了。”

    李俶對陸績顯說:“立刻關閉城門,緝捕兇犯,並查明死者身份。”

    “下官即刻去辦。”陸績顯領命離去。

    李俶見不少百姓聚集在街道兩旁議論此事,走到府門前的台階上,大聲說:“本王已命赤水軍入城維護治安。大家不必驚慌,都散了吧。”

    百姓們紛紛離去。

    半個時辰後,郭旰迴報:“旰在北門外擒獲四名行兇的黑衣人,另有四人在逃。”

    李俶:“把行兇之人帶上來,俶要親自審問。”

    郭旰低頭說:“四人被擒後,均服毒自盡。旰行事不周,請郡王責罰。”

    李俶:“事發突然,二郎不必自責。”

    長史賈鳳向李俶提議:“郡王可多派幾隊騎兵,出城追擊。”

    李俶迴答:“不必了。這些行兇之人都是訓練有素的死士,即便抓到他們也問不出什麽。”

    郭晞請示:“赤水軍已奉命入城戒備,是否讓兵士們撤迴軍營?”

    李俶迴答:“繼續沿街巡邏,明早迴營。”

    一個時辰後,陸績顯迴來複命。

    李俶問陸績顯:“可有抓到兇手?”

    陸績顯迴稟:“兇手行動敏捷,事發後均已逃出城去。”

    李俶繼續問:“可曾查出死者身份?”

    陸績顯迴稟:“死者身上沒有發現任何物品,下官一時無法查明身份。”

    李俶看了看眾人,說:“各位辛苦了,都迴去休息吧。”

    眾人各自迴府,剩下郭旰和賀拔楚嶽。

    李俶對兩人說:“兩位也迴去休息吧。”

    郭旰:“歹人猖狂至極,旰留下為郡王值夜。”

    賀拔楚嶽:“楚嶽也留下。”

    李俶:“兩位多慮了,迴去休息吧。”

    郭旰和賀拔楚嶽告辭離去。

    半夜,李俶夢見被六名血淋淋的厲鬼糾纏,要自己為他們鳴冤昭雪。李俶從夢中驚醒,汗水浸濕了衣衫。李俶披上外衣推開房門,看見賀拔楚嶽執劍站在門外。

    賀拔楚嶽抱拳行禮:“郡王。”

    李俶點了點頭:“做了個惡夢,出來透透氣。”

    賀拔楚嶽:“郡王不必擔心,府中已加派守衛。”

    李俶:“明山,隨我去花園走走。”

    花園池塘邊,李俶問賀拔楚嶽:“明山如何看今日之事?”

    賀拔楚嶽迴答:“敢在都督府門前行兇,殺手絕非尋常之輩。幾名死者都是外鄉人,楚嶽大膽猜測,他們來武威的目的是找郡王您。”

    李俶一愣:“找我?!”

    賀拔楚嶽繼續說:“有人不希望郡王見到他們,故而殺人滅口。”

    李俶提出異議:“不對,既然這些人遠道而來,殺手為何不在途中動手?”

    賀拔楚嶽迴答:“原因可能有二:其一,這些人分散前來,殺手難以在路上動手。其二,在都督府門外殺人,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李俶心中一驚:“敲山震虎!誰有這麽大膽子,竟敢明目張膽的威脅本王?”

    賀拔楚嶽:“楚嶽不知。”

    李俶暗下決心,定要挖出幕後黑手。

    第二天,李俶讓劉德順拿著那塊刻有“王記”的木牌,尋訪城內商家。一位鹽鋪掌櫃認出木牌是鹽州五原郡王記鹽行的標牌。五原位於武威以東九百裏,以盛產食鹽聞名。

    當天夜裏,李俶做了同樣的惡夢,半夜驚醒,衣襟濕透。這樣下去可不行,李俶思來想去,決定親往鹽州,查明事情真相。出發前,李俶特地查閱了當地官員檔案:鹽州都督、五原太守龐元暉,長史徐英璘,五原*縣令魏明義,白池縣令賈仁。

    李俶命賀拔楚嶽留守王府,自己與郭旰、皇甫敬、王霆、劉德順微服前往五原。五原處於朔方到長安的大路上,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關中要衝、靈夏肘腋、環慶襟喉”,朝廷在此設置鹽州都督統軍鎮守。

    李俶等人進入五原*縣城,找了家客棧住下。幾個人稍作休息,來到店堂吃飯。小二十分熱情,主動介紹當地的特色菜羊羔肉。李俶沒有心情品嚐美食,詢問小二王記鹽行的情況。

    小二介紹:“王記鹽行是我們五原最大的鹽商,老板姓王名百川,在我們五原可是位人物,縣令老爺見了他都得躬身行禮。諸位是第一次來五原吧,如果是來買鹽的,可去街上的幾十家鹽行,就是不要找王記鹽行。”

    李俶不解地問:“這是何故?王記鹽行難道不賣鹽?”

    小二笑著說:“幾位有所不知,你們別看街上有幾十家鹽行,其實他們的鹽全都來自王記鹽行。”

    食鹽自古以來都屬於官方控製的貨物,唐代實行鹽鐵專營製度。王記鹽行能夠壟斷五原的鹽業買賣,必定有很深的背景。李俶從小二口中了解到,五原有烏池、白池、瓦池、細項池四大鹽池,其中以白池縣的白池最為著名。

    前往白池縣的路上,李俶偶然認識了一位富家公子,此人姓王名實玉,正是五原大鹽商王百川的次子。王實玉知書達理,待人謙和。途中遇到幾個衣衫襤褸的饑民,王實玉把隨身攜帶的幹糧分給饑民。李俶和王實玉邊走邊聊,直到白池城外,兩人分手告別。李俶進城住店,王實玉去了鹽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唐群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琅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琅星並收藏中唐群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