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坐在裕州城內,麵前擺著一張紙:


    全國耕地麵積48522萬畝,全國人口7655萬人,被圈之地1900萬畝……


    南陽耕地麵積631萬畝,南陽人口327萬人,被圈之地3.84萬畝,貢地1.87萬畝……


    (資料出自王育民先生《中國人口史》、北京法院網《清朝時期的圈地令》、南陽縣誌。)


    他眉頭緊皺,旗人所圈占者,都是膏脂之地——因為根據圈地令第二條的規定,旗人圈占堿鹽不毛地,會進行換地,名曰“全換”。


    這個時代,平均畝產連一百斤都合不到,如此一來,全國平均人口全年口糧也隻不過是六百斤。


    就這,還要麵對江南水田多、一年三熟,糧食多;江北旱地多、兩年三熟,糧食少的局麵。


    尤其是南陽這樣不產水稻,又人煙稠密的大平原地區,全年人均糧食少到了可憐的兩百斤……


    缺糧,成為了擺在朱慈炯麵前最大的一道難題!


    雖然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紅薯的高產,明年南陽境內將會大規模的種植紅薯,從而彌補了糧食不足的難題。


    但是,從現在開始,到明年紅薯收貨,還有整整十一個月時間。


    ……


    “我還是心太軟啊!”


    朱慈炯歎息一聲。


    解決的辦法,曆史上並不是找不到——十幾年前那個鮮活的例子,還擺在他的麵前,還殘存在他的記憶裏。


    北方大旱十幾年,百姓無糧就食——殺就是了。


    屠得千裏無人煙,城池狼成行,剩餘的百姓,就有糧食吃了,如此,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朱慈炯搖搖頭。


    他怎麽能這麽做呢?


    瘋狗可以咬人——難道人還能四肢著地,自學了瘋狗,反咬迴去?


    ——空有手腳是幹什麽的?


    吃飯嗎?


    對他來說,對付瘋狗的最好辦法,就是宰殺了吃肉!


    ……


    朱慈炯正在思緒翩飛,李恆功喜滋滋的衝了進來:“殿下,大喜啊!我們成功的拿下了舞陽縣,關上了南陽府的東大門!”


    “當真?”


    朱慈炯豁然站起,眼睛驀然就亮了。


    “殿下,你看,這是捷報,楊起隆團正乘著我們奪下裕州的消息,還沒有傳到舞陽縣的時候,帶領五百騎兵疾行,他更換清軍衣衫,乘著夜色,成功地拿下了舞陽縣!”


    李恆功將捷報遞給了朱慈炯看。


    “隻做到了一半!”


    朱慈炯仔細看了一遍,緩緩坐下:“若想守住南陽東大門,單憑裕州之險還不足為憑,需得拿下葉縣和舞陽二地!”


    這葉縣和舞陽,地處山區,地勢險要。


    後世為了防備地方為亂,於是切割這等險勝之地,劃歸隔壁平頂山市。


    分割要地劃歸隔壁,在後世成為了一個常規。


    當然,這樣的辦法,在曆史上也是比比皆是的。


    比如漢中就屬於陝西,而不是屬於四川。


    比如同處一個平原的南陽、襄陽,就劃歸兩省……


    朱慈炯眼神眯起,他有了一個想法,南陽府的東方,就是汝州,此地後世叫做平頂山市,幾乎全境都是山區。


    如果派遣小部進入此地打遊擊,那麽必然能夠牽製住了清軍的。


    ……


    這一切,都還要看葉縣的歸屬啊!


    ……


    李恆功笑道:“殿下放心,楊將軍馬快,自然捷報先來,而黃吉將軍步行,這捷報啊,自然是要慢了一些的。”


    “殿下隻管安心就好,料想葉縣的捷報,要不了多久就會傳來了!”


    朱慈炯點頭:“希望如此吧!”


    他壓下了心中的想法,開口道:“我軍進入裕州,已經有了整整一天時間,這城內的治安可曾穩定了?”


    他們進入裕州的時候,因為綠營被打散,是以,到處都有清軍殘餘四處為禍。


    甚至,一些地方混蕩子,也加入了進來。


    他們燒殺搶掠,甚至還不乏有死忠清廷者,四處點房燒屋,使得裕州城內狼煙滾滾。


    “殿下放心,按照您的吩咐,隻要有了乘火打劫之人,不管是綠營,還是滿城旗人,或是地方遊俠兒,我們都就地正法。”


    “自從昨晚到現在,我們已經砍掉了整整128顆腦袋,這些腦袋,按照殿下的吩咐,每個路口都給懸掛了一個”。


    “同時,按照殿下的命令,隻要是自動投降者,不管是綠營還是旗丁,都隻看押而不殺。”


    對於朱慈炯的辦法,李恆功佩服之極:“正是因為殿下的計策,城內的殘餘清軍,不時有人投降,如此一來,反倒使得城內很快就安定了。”


    “單單城內還不夠!”


    朱慈炯擺擺手,雖然李恆功的馬屁,讓他很是受用……


    他板著臉,詢問道:“地方的那些鄉老、保長,可曾到齊了?”


    控製城內還不夠,若想掌控一地,必須要控製到鄉裏。


    隻有使用我黨的辦法,那才能將整個國家如臂使指!


    隻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以小博大!


    “各個保長我們無法統計準確,計已經來了1847人,16個鄉,已經來了15個鄉的45個鄉老,隻剩下二郎廟的三個鄉老還沒有來。”


    李恆功開口道。


    “我們的人可有去通知到位了?”


    朱慈炯微微皺眉,二郎廟那邊是群山之中,道路有些難行。


    但是,他們派往各個鄉的可都是騎兵,不過是幾十裏道路,自然沒有一天時間趕不到的道理。


    “還不見信使返迴……”


    李恆功心裏咯噔一聲,殿下不詢問,一天連軸轉的他,卻是忽視了這一點。


    “讓張若泰過來!”


    朱慈炯皺緊了眉頭,裕州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可容不得絲毫的差池!


    “是,我這就去通傳!”


    李大少轉身就要走。


    “對了,昭告全城,從明日起,城門口不在收取入城稅,所有稅賦,全改為攤位稅和店鋪稅。”


    李恆功點頭,認真的記下了。


    朱慈炯剛才在城裏轉了一圈,發現剪辮者和留辮者各在半數之列。


    留辮不留頭這種畜生詔令,他做不出來,畢竟人獸囧途,但是,這從另外一方麵入手嘛——


    “還有!”朱慈炯輕笑起來:“在城內大街小巷都給我貼了告示,本王不限製百姓穿戴,此乃個人自由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鋤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中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中狐並收藏鋤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