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們從京師帶來了四千旗丁,加上河南道諸多滿城的兵丁,使得縱然接連大敗,現在手上也還有三千多旗丁呢!
這些可是“滿萬不可敵”的滿人啊!
“嗚,你,你放手!”卓布泰臉色大變,額爾圖克這家夥,竟然扭到他的胳膊了。
“我不放!”額爾圖克大急,倔強的迴應道:“主子爺你可不能尋了短見啊,勝敗乃兵家常事,主子爺你要保留有用之軀,好消滅叛賊啊!”
卓布泰連連掙紮。
狗日的,你扭到我胳膊了……
旁邊的包衣見狀,也紛紛過來,將卓布泰死死的按住,七嘴八舌的勸解起來。
一邊的催領艾古儉,更是暗暗記下了這一刻。
丁未年康熙六年,南陽朱三假朱明以叛,裹民數十萬,亂南陽十餘縣,上命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卓布泰具千而伐之,臘月二十二日,卓布泰兩敗,自覺愧對陛下隆恩,拔劍自刎,幸被左右所救……
他是軍中負責記錄的文書,自然要將沿途所見、軍略對陣全部都記錄在冊的。
艾古儉自然明白該如何記錄。
他的這封記錄是要交上去給萬歲爺翻閱的,自然要讓聖皇帝陛下開心啊。
若不誇大敵人的兵力,減少自己的損耗,怕是會龍顏大怒呢……
比如磨盤山之戰,可曾見到清朝史書中有詳細兵丁的損耗?
……
當然,若是戰勝了,自然就要誇大自家的戰功了。
而史官記錄入正史的時候,則又是另外一份“精修”過後的戰報了。
若是皇帝不喜歡領軍的將領,就會寫上自家的傷亡——這樣一來,言官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亂哄哄的鬧騰了一陣,見到卓布泰不再“尋死”,眾人這才放開了他。
就在此時,自願斷後的隆科多疾馳而來:“不好了,當速走,後麵斷後的兵丁全沒了……”
卓布泰臉色大變,急忙下令軍卒丟棄輜重,輕裝而行。
……
這就是壁虎斷尾逃生的借鑒了。
自古當兵吃糧,不都是為了錢財嗎?
平素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甚至連媳婦都討不來,好不容易遇上了大戰,自然是要發財的。
若不然,兵卒們都絕了後,誰來當兵打仗啊!
片刻之間,地上就丟滿了各色輜重,刀槍劍棍到處都是!
甚至,輜重兵更是掀翻了車輛,將上麵的各色器材撒了一地。
這就是為什麽史書中的敗軍,大都是“歪盔斜甲”的原因所在——隻有將財貨撒了一地,追兵需要費了力氣去搜尋,才能贏多更多的逃跑時間啊!
卓布泰隻顧著自己逃走,渾然亂了分寸。
隆科多苦笑一聲,隻得前去下令留下一部騎兵,擋住身後的追兵。
……
而早已等待多時的明軍,各項布置早已完成,就等著清軍鑽入了口袋了!
……
南陽城。
年關將近,新生的大明帝國陪都,變得異常的忙碌。
商家們忙著售賣貨物,年前的這個月,可是最賺錢的時候。
官府忙著核對歲入,今年大明重新奪迴了南陽,這該解壓給清廷的稅賦,自然是要上繳給大明的。
……
而其中最忙的,卻是張嫣。
因為朱家十幾萬人丁,九成九都被殺了的緣故,使得大明宗室凋零,於是很多應該有宗室出麵的接待,就全部壓在了張嫣這個弱女子身上。
張嫣年近五十,這個曆史上有名的四大豔後,身上卻沒有多少歲月的痕跡,依舊明豔動人。
倒是早前背著朱慈炯逃難的時候,鬢角磕絆下的傷疤,依稀可見。
天色即將明了,張嫣卻依舊在與貴婦們商談。
白天她實在是太忙了。
雖然大明目前隻奪下了一地,隻有縣城十餘座。
但是大明的旗幟,屹立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前來南陽投奔之人,可不少!
……
當然,這也與滿清施行的是滅種除文政策有關的。
若是換了一個王朝、哪怕滿清不實行改服易發,也不會逼得漢人心念大明了。
當然彼等這麽做也不是一次兩次。
比如後世的日月粉。
日月粉怎麽來的?在四十年前,可並沒有這個東西。
就是因為某些人做得太過,在網絡發展起來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在成長之後、在離開了象牙塔之後,逐漸在日常認知中,知道了真相,然後自發的鬆散個體罷了。
可以這麽說日月粉中幾無學堂稚子。
當然這是指的能夠自由從手機、電腦上接觸知識之外的人群。
日月粉皆為了胸中一腔正氣!!!
……
明朝遺民也是如此。
在清初剛剛入關的時候,天下百姓看待清人,無非隻是一場改朝換代罷了,甚至還有“喜迎王師”的現象出現。
但是,當剃發易服令一下,當屠絕州府的事情一出來,所有人都發現了不對。
實際上滿清並不是沒有對剃發易服令做出了妥協——僧道服飾發樣不改,就是滿清留給明朝遺民的“圍三缺一”。
如此一來就降低了明人抵抗的烈度……
這也是為什麽明末清初的這一段曆史,名人大都做了僧道的原因——因為可以保住祖宗衣冠!
……
朱慈炯起兵,驟然之間奪下了南陽的事情,瞬間就傳遍了天下。
見慣了朱明王室失敗的遺民,有著開闊眼界的遺民,想要繼續等待,好給明廷留下最後一絲力量的遺民……有些人選擇了繼續等待,而距離南陽近的人,卻是蜂擁而來。
在這樣的局麵下,張嫣這個宗室,還是新明太後,就隻得親自出麵出麵了。
王老夫人關切的看著喝了一口參湯,強行提神的張嫣:
“太後,您該休息了,這些天您幾乎都沒有怎麽睡,長期下去,這身體可吃不消啊!”
張思源的妻子李氏也是勸解:“娘娘,投人那邊,我們可以幫著出麵接見,您的身體要緊啊!”
張嫣擺擺手,長久的睡眠不足,讓她的聲音都有了些中氣不足:
“無妨,也就隻剩下這些時日了,年關之前會忙碌一些,等到年後,就會鬆散了。”
張嫣有些頭昏腦漲,她知道這是自己熬夜太狠的緣故。
但是沒有辦法,白天的時候,她要接見那些遺民——這裏麵有很多都是一地豪傑,最次也是手中掌握著上千畝地的地主人家。
這些人若是拉攏住了,對於朱慈炯的事業,可是有著莫大的幫助啊!
正因為白天沒有時間,是以,南陽擠壓的公務,她就隻能晚上來處理了。
不過好在張思源做的倒也沒有什麽大紕漏,她大都是隻需要過目一遍就好了。
王氏對自己的兒媳使了個眼色,李氏會意,她急忙說了正事:
“娘娘,我們商量了一天,陛下已過而立之年,卻是沒有子嗣,這實在是我們最大的一個隱患。”
張嫣揉揉鬢角,這件事倒是真的是一個問題的。
“這件事還是要等皇上迴來,我好勸勸他。”
張嫣想了想:“現在裕州那邊戰事正緊,還是先渡過了這一波反擊比較重要。”
張嫣可是親身經曆了甲申之變的,又親眼見到清軍入關,也耳聞了南明興盛與滅亡。
作為一個從動亂中走來的女人,更是一個曾經貴為天下之主,甚至還能得到天啟信任,並且一手推立了朱由檢的女人,她的政治能力可不是蓋的。
經過明末亂世的補短軍略,現在的張嫣,怕是就連一般的皇帝都是比不過她了!
王氏點點頭,應下了之後,這才是對著張嫣道:
“太後,我倒是覺得這一仗若是勝了,陛下該定後了。”
張嫣疲憊的眼神驀然變得淩厲起來,她掃了一眼王氏和李氏,然後又恢複了慵懶的模樣:
“老夫人是什麽意思?哪一家的姑娘能夠當得後位?”
她這是在試探了。
若是張家敢操縱皇後的冊立,就算她是張家偏支出來的,也是要對張家動手!
莫看她出身張氏,但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況且,她的五服近宗早就沒了。
清兵的屠刀下,她的父兄都已去了。
雖然說張家這邊給她的幫助很大,甚至可以這麽說,朱慈炯能拿下南陽郡,張家要占了六成的力氣。
但是,這件事沒得商量!
若是王氏打得是安排皇後的心思,可就別怪她不念親情了!
“太後這是折煞老身了!”
王氏怎麽會不明白這裏麵的關節呢!
像他們這種世代為官之家,怎麽可能看不透這裏麵的門道——看不透的,早就滿門都沒了。
張家若是出了貴妃,還能世代富貴下去,若是出了皇後……
張家的下場就是滅族!
王氏笑道:“太祖定下鐵律,後宮人選隻能出身小戶,張家僥幸能得兩貴妃,就已經是僭越了。”
李氏笑道:“太後娘娘,我倒是有個提議。”
見到王氏懂得進退,張嫣拂又塌拉著眼皮:“說說看。”
她實在是累的連話都不想說。
若不是接見人的時候,可以偷空眯一會,她早就支撐不住了。
李氏開口道:“自古安定人心者,唯有兩招——其一科舉選仕,其二選秀。”
“你的意思是選秀充斥後宮?”
這些可是“滿萬不可敵”的滿人啊!
“嗚,你,你放手!”卓布泰臉色大變,額爾圖克這家夥,竟然扭到他的胳膊了。
“我不放!”額爾圖克大急,倔強的迴應道:“主子爺你可不能尋了短見啊,勝敗乃兵家常事,主子爺你要保留有用之軀,好消滅叛賊啊!”
卓布泰連連掙紮。
狗日的,你扭到我胳膊了……
旁邊的包衣見狀,也紛紛過來,將卓布泰死死的按住,七嘴八舌的勸解起來。
一邊的催領艾古儉,更是暗暗記下了這一刻。
丁未年康熙六年,南陽朱三假朱明以叛,裹民數十萬,亂南陽十餘縣,上命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卓布泰具千而伐之,臘月二十二日,卓布泰兩敗,自覺愧對陛下隆恩,拔劍自刎,幸被左右所救……
他是軍中負責記錄的文書,自然要將沿途所見、軍略對陣全部都記錄在冊的。
艾古儉自然明白該如何記錄。
他的這封記錄是要交上去給萬歲爺翻閱的,自然要讓聖皇帝陛下開心啊。
若不誇大敵人的兵力,減少自己的損耗,怕是會龍顏大怒呢……
比如磨盤山之戰,可曾見到清朝史書中有詳細兵丁的損耗?
……
當然,若是戰勝了,自然就要誇大自家的戰功了。
而史官記錄入正史的時候,則又是另外一份“精修”過後的戰報了。
若是皇帝不喜歡領軍的將領,就會寫上自家的傷亡——這樣一來,言官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亂哄哄的鬧騰了一陣,見到卓布泰不再“尋死”,眾人這才放開了他。
就在此時,自願斷後的隆科多疾馳而來:“不好了,當速走,後麵斷後的兵丁全沒了……”
卓布泰臉色大變,急忙下令軍卒丟棄輜重,輕裝而行。
……
這就是壁虎斷尾逃生的借鑒了。
自古當兵吃糧,不都是為了錢財嗎?
平素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甚至連媳婦都討不來,好不容易遇上了大戰,自然是要發財的。
若不然,兵卒們都絕了後,誰來當兵打仗啊!
片刻之間,地上就丟滿了各色輜重,刀槍劍棍到處都是!
甚至,輜重兵更是掀翻了車輛,將上麵的各色器材撒了一地。
這就是為什麽史書中的敗軍,大都是“歪盔斜甲”的原因所在——隻有將財貨撒了一地,追兵需要費了力氣去搜尋,才能贏多更多的逃跑時間啊!
卓布泰隻顧著自己逃走,渾然亂了分寸。
隆科多苦笑一聲,隻得前去下令留下一部騎兵,擋住身後的追兵。
……
而早已等待多時的明軍,各項布置早已完成,就等著清軍鑽入了口袋了!
……
南陽城。
年關將近,新生的大明帝國陪都,變得異常的忙碌。
商家們忙著售賣貨物,年前的這個月,可是最賺錢的時候。
官府忙著核對歲入,今年大明重新奪迴了南陽,這該解壓給清廷的稅賦,自然是要上繳給大明的。
……
而其中最忙的,卻是張嫣。
因為朱家十幾萬人丁,九成九都被殺了的緣故,使得大明宗室凋零,於是很多應該有宗室出麵的接待,就全部壓在了張嫣這個弱女子身上。
張嫣年近五十,這個曆史上有名的四大豔後,身上卻沒有多少歲月的痕跡,依舊明豔動人。
倒是早前背著朱慈炯逃難的時候,鬢角磕絆下的傷疤,依稀可見。
天色即將明了,張嫣卻依舊在與貴婦們商談。
白天她實在是太忙了。
雖然大明目前隻奪下了一地,隻有縣城十餘座。
但是大明的旗幟,屹立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前來南陽投奔之人,可不少!
……
當然,這也與滿清施行的是滅種除文政策有關的。
若是換了一個王朝、哪怕滿清不實行改服易發,也不會逼得漢人心念大明了。
當然彼等這麽做也不是一次兩次。
比如後世的日月粉。
日月粉怎麽來的?在四十年前,可並沒有這個東西。
就是因為某些人做得太過,在網絡發展起來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在成長之後、在離開了象牙塔之後,逐漸在日常認知中,知道了真相,然後自發的鬆散個體罷了。
可以這麽說日月粉中幾無學堂稚子。
當然這是指的能夠自由從手機、電腦上接觸知識之外的人群。
日月粉皆為了胸中一腔正氣!!!
……
明朝遺民也是如此。
在清初剛剛入關的時候,天下百姓看待清人,無非隻是一場改朝換代罷了,甚至還有“喜迎王師”的現象出現。
但是,當剃發易服令一下,當屠絕州府的事情一出來,所有人都發現了不對。
實際上滿清並不是沒有對剃發易服令做出了妥協——僧道服飾發樣不改,就是滿清留給明朝遺民的“圍三缺一”。
如此一來就降低了明人抵抗的烈度……
這也是為什麽明末清初的這一段曆史,名人大都做了僧道的原因——因為可以保住祖宗衣冠!
……
朱慈炯起兵,驟然之間奪下了南陽的事情,瞬間就傳遍了天下。
見慣了朱明王室失敗的遺民,有著開闊眼界的遺民,想要繼續等待,好給明廷留下最後一絲力量的遺民……有些人選擇了繼續等待,而距離南陽近的人,卻是蜂擁而來。
在這樣的局麵下,張嫣這個宗室,還是新明太後,就隻得親自出麵出麵了。
王老夫人關切的看著喝了一口參湯,強行提神的張嫣:
“太後,您該休息了,這些天您幾乎都沒有怎麽睡,長期下去,這身體可吃不消啊!”
張思源的妻子李氏也是勸解:“娘娘,投人那邊,我們可以幫著出麵接見,您的身體要緊啊!”
張嫣擺擺手,長久的睡眠不足,讓她的聲音都有了些中氣不足:
“無妨,也就隻剩下這些時日了,年關之前會忙碌一些,等到年後,就會鬆散了。”
張嫣有些頭昏腦漲,她知道這是自己熬夜太狠的緣故。
但是沒有辦法,白天的時候,她要接見那些遺民——這裏麵有很多都是一地豪傑,最次也是手中掌握著上千畝地的地主人家。
這些人若是拉攏住了,對於朱慈炯的事業,可是有著莫大的幫助啊!
正因為白天沒有時間,是以,南陽擠壓的公務,她就隻能晚上來處理了。
不過好在張思源做的倒也沒有什麽大紕漏,她大都是隻需要過目一遍就好了。
王氏對自己的兒媳使了個眼色,李氏會意,她急忙說了正事:
“娘娘,我們商量了一天,陛下已過而立之年,卻是沒有子嗣,這實在是我們最大的一個隱患。”
張嫣揉揉鬢角,這件事倒是真的是一個問題的。
“這件事還是要等皇上迴來,我好勸勸他。”
張嫣想了想:“現在裕州那邊戰事正緊,還是先渡過了這一波反擊比較重要。”
張嫣可是親身經曆了甲申之變的,又親眼見到清軍入關,也耳聞了南明興盛與滅亡。
作為一個從動亂中走來的女人,更是一個曾經貴為天下之主,甚至還能得到天啟信任,並且一手推立了朱由檢的女人,她的政治能力可不是蓋的。
經過明末亂世的補短軍略,現在的張嫣,怕是就連一般的皇帝都是比不過她了!
王氏點點頭,應下了之後,這才是對著張嫣道:
“太後,我倒是覺得這一仗若是勝了,陛下該定後了。”
張嫣疲憊的眼神驀然變得淩厲起來,她掃了一眼王氏和李氏,然後又恢複了慵懶的模樣:
“老夫人是什麽意思?哪一家的姑娘能夠當得後位?”
她這是在試探了。
若是張家敢操縱皇後的冊立,就算她是張家偏支出來的,也是要對張家動手!
莫看她出身張氏,但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況且,她的五服近宗早就沒了。
清兵的屠刀下,她的父兄都已去了。
雖然說張家這邊給她的幫助很大,甚至可以這麽說,朱慈炯能拿下南陽郡,張家要占了六成的力氣。
但是,這件事沒得商量!
若是王氏打得是安排皇後的心思,可就別怪她不念親情了!
“太後這是折煞老身了!”
王氏怎麽會不明白這裏麵的關節呢!
像他們這種世代為官之家,怎麽可能看不透這裏麵的門道——看不透的,早就滿門都沒了。
張家若是出了貴妃,還能世代富貴下去,若是出了皇後……
張家的下場就是滅族!
王氏笑道:“太祖定下鐵律,後宮人選隻能出身小戶,張家僥幸能得兩貴妃,就已經是僭越了。”
李氏笑道:“太後娘娘,我倒是有個提議。”
見到王氏懂得進退,張嫣拂又塌拉著眼皮:“說說看。”
她實在是累的連話都不想說。
若不是接見人的時候,可以偷空眯一會,她早就支撐不住了。
李氏開口道:“自古安定人心者,唯有兩招——其一科舉選仕,其二選秀。”
“你的意思是選秀充斥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