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橫刀問世
薛仁貴看到湯予,依舊站起身,熱情的打著招唿。他命人奉上清茗,笑著說道:“公孫先生近來可好,老夫軍務繁忙,有怠慢先生之處,還望先生海涵。”
如果說上一次湯予來薛府,還算半個客人的話,那現在他已經是薛仁貴的下屬。其實湯予甚至連下屬都算不上,隻不過是在軍營中幫忙的鐵匠,想不到薛仁貴居然對他一個流軍如此客氣,若非親眼見到,任誰也不會相信,名震天下的大唐名將,竟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者。一個人越有本事、威望越大,反而越加平易近人,越加內斂。因為他用不著靠耍脾氣、擺排場來嚇唬別人。
湯予神色謙恭的說道:“多謝老將軍關心,在下感激不盡……”
薛仁貴擺了擺手,說道:“公孫先生不必客氣,你與敬之交情莫逆,我們便如一家人一般。若是缺少什麽,直接來找老夫就是。”
自從來到尼壤,近半年來的生活是湯予人生中最舒心的日子,使他對薛仁貴充滿感激。此刻聽薛仁貴之言,心頭如微風拂過,倍加溫暖。
湯予連聲道謝,薛仁貴又和他講了幾句客套話,突的話鋒一轉,說道:“老夫昨日營中巡查,遇到軍械處的張頭,他可是把公孫先生好一番誇讚,說你技藝高超,任勞任怨。公孫先生是我引薦的,老夫聽了,麵上也有光彩。”
湯予知道薛仁貴今日相邀定然有事,遂傾耳細聽。薛仁貴指著桌案上的一柄長劍,又說道:“此劍是張頭交給我的,請我過目,並說是你鑄造的?”
湯予見桌案上的長劍劍身平直,隻一側有鋒,另一側為脊,劍尖斜銳,劍身長二尺七寸,劍柄長六寸,劍寬一寸一分,有劍鍔,確是自己所鑄。原來湯予每日在軍械處鍛造軍器,總是感覺士卒們的刀劍跟自己曾經用過的石破劍相比,無論功能還是威力,俱要遜色許多。他曾跟張頭講過,但張頭言說,唐軍裝備的兵器有嚴格的要求,豈能隨意更改。湯予明白張頭講的是實情,可仍然心有不甘,就按石破劍的樣子鍛造了一柄長劍交給張頭品鑒。張頭看到劍後大吃一驚,詢問湯予為何要把劍鑄造成這樣的形狀。湯予將石破劍的種種好處講給張頭,張頭做了大半輩子的鐵匠,始終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聽湯予說完,頓時如同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心中暗道,若大唐的軍隊都能用上如此的神兵利器,天下誰人能擋?
張頭如獲至寶,恰巧薛仁貴來軍中巡查,他便把湯予鍛造的長劍呈上。薛仁貴一生久經沙場,對兵器最是內行,同樣吃驚不小,連忙問這柄劍出自何人之手。張頭迴答是新來營中的公孫予。原本薛仁貴未把湯予放在心上,隻是因為郭敬之的推薦才將他留在軍中,想不到他居然會有如此的本領。薛仁貴這才召湯予前來,想當麵向他問詢。
湯予現在清楚了薛仁貴因何會見自己,隨即迴答道:“老將軍,桌上的劍的確是我鍛造的。”
薛仁貴興致盎然,說道:“此劍樣式獨特,兼具刀與劍的優點,卻無刀與劍的弊端,似劍非劍,似刀非刀,真是神奇。你倒說說,因何鑄造出這樣一柄兵器。”
石破劍是張鴉九窮十年之思,費盡心力,才設計出來的。但湯予不便提及張鴉九,稍加思量,迴憶起當年同張鴉九合力鑄造石破劍時的情景,遂說道:“老將軍,你知道刀與劍的區別嗎?”
這個問題十分簡單,薛仁貴笑道:“刀彎劍直,刀為單鋒,劍為雙刃,此事連五歲的孩子童都知道。”
湯予點點頭,說道:“兵器中唯刀劍最易攜帶,所以用者最廣。劍為兵器之君子,刀為兵器之雄匪。三皇製世,五帝分倫。自夏、商、周遠古之時,我中華便尊劍貶刀,視刀為劣物,隻適切肉砍柴。後匈奴崛起北方,劣馬長刀,屢犯華夏。因其為遊牧之族,俱是善騎之人,而在馬上居高臨下,劈砍更加適宜,故其兵器皆是彎刀……”
薛仁貴出身行伍,湯予的話在他心中引起了共鳴,使得薛仁貴聽得聚精會神,連插言都忘了。
湯予繼續說道:“大漢前期與匈奴交戰屢敗,兵器不及是一重要原因。漢武大帝勵精圖治,遣人往西域學來冶鐵鍛刀之法,改良軍器,圈養馬匹,才遠驅匈奴,一雪白馬之恥,呂後之辱。自此刀終和劍平起平坐,分庭抗禮。”
薛仁貴熱血沸騰,眼睛瞪得溜圓,生怕遺漏了什麽。湯予接著說道:“劍擅撥刺,刀利劈砍,二者各有千秋。在下常想,若能造出一種兵器,既能如利劍撥、刺、點、削,又兼有刀的劈、砍、掄、掛之優點,用來裝備唐軍,則我唐軍必當所向披靡,無敵天下。”
薛仁貴禁不住擊案叫道:“對,如有此種兵器,我大唐的軍隊就可如虎添翼,縱橫寰宇!”
湯予說道:“於是在下思量許久,趁著空閑之時鑄造了這樣一柄長劍。”湯予說罷朝桌案上一指。
薛仁貴猛的站起身,湯予的話讓他心神激蕩,他一拍湯予的肩頭,說道:“公孫先生不僅鍛造兵器的本領世所罕見,見識才學更是高人一籌。怪老夫有眼無珠,不識大才,委屈了先生。”
其實薛仁貴哪裏知道,方才湯予講的都是當年張鴉九之言,隻不過他稍加改動,便使薛仁貴刮目相看。
湯予謙虛了幾句,薛仁貴說道:“先生所鑄之劍甚好,不知此劍可有名字?”
“名字?”湯予剛想說出石破二字,頓覺不妥,隨即搖搖頭,說道:“尚未取名。”
薛仁貴說道:“此劍一出,萬國誰與爭鋒!必須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既是出自公孫先生之手,先生便給它取個名字吧。”
論武學劍術,湯予堪稱不世出的絕頂高手,然而他書讀的少,更沒什麽才華,那日石破劍出世時正巧一劍穿石,他才順嘴起了石破的劍名。現在薛仁貴讓他再起一個名字,真是難為住了他。湯予欲要推辭,可看薛仁貴興致勃勃,隻得左思右想,說道:“不如叫……橫劍……”
橫劍之名簡直俗不可耐,薛仁貴反複念道:“橫劍……橫劍……”他念了幾遍,搖頭說道:“不好,世間的劍皆是橫的,再叫橫劍豈不是畫蛇添足。”
“那叫橫刀。”湯予隨口說道。
“橫刀?”薛仁貴眼睛一亮,說道:“橫刀……橫刀!好名字!既形象貼切,又霸氣十足!就叫橫刀!”湯予的一句無心之語,惹得薛仁貴十分喜歡。
後來湯予隨口起的橫刀二字,竟流傳千古,即使過去千年,人們提及唐橫刀,依然讚歎不已,滿懷崇敬。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皆因湯予的功勞,唐橫刀才能傳承後世,不至於淹沒在曆史長河中。
薛仁貴滿臉興奮,在堂中來迴踱步,然後突的停下,說道:“我馬上命人仔細畫出橫刀的圖形,上交軍器監,讓我大唐所有的軍隊都能裝備橫刀!”薛仁貴說完快步來至湯予麵前,盯著湯予又說道:“老夫還要上報朝廷,表彰你鑄刀之功!”
湯予吃了一驚,說道:“小事一樁,不必麻煩老將軍……”
薛仁貴笑道:“怎麽是小事!四年前北庭都護府瀚海軍中的一個匠人造出四楞追風連弩。朝廷得知,特地封賞他正七品軍器監正之職。你現在雖在軍中當差,卻無……”
湯予忙道:“老將軍,在下不喜名利,也不求封賞,隻願平安度日,足矣。”
薛仁貴本是一番好意,有心提拔湯予,不料湯予居然十分抵觸。他甚是奇怪,但轉念一想,或許湯予真的不願為官,隻得說道:“也罷,等你日後再有功績,老夫一同上奏朝廷。”
湯予長出了一口氣。薛仁貴說道:“公孫先生,朝廷的封賞你可以不要,但我的封賞你卻不能推辭。”
湯予一愣,說道:“老將軍,你……”
薛仁貴說道:“營中軍械處的張頭年紀大了,公孫先生技藝精湛,我想讓你接管軍械處……”
不等薛仁貴說完,湯予急道:“萬萬不可!”
薛仁貴說道:“為何?”
湯予說道:“張頭在軍中服役數十載,始終盡心盡力,我來尼壤不足半載,怎能鳩占鵲巢,頂替他的位置?若是那樣,於心何忍!”
薛仁貴眼露讚許之色,說道:“公孫先生宅心仁厚……我看不如你給張頭做副手,好好打理軍械處的事務。這樣你總不能推辭吧。”
湯予明白如果再堅持,就是徹底駁了薛仁貴的麵子,隻得答應下來。薛仁貴重新坐下,說道:“公孫先生,我命你掌管軍械處,其實是有要事托你去辦。”
薛仁貴看到湯予,依舊站起身,熱情的打著招唿。他命人奉上清茗,笑著說道:“公孫先生近來可好,老夫軍務繁忙,有怠慢先生之處,還望先生海涵。”
如果說上一次湯予來薛府,還算半個客人的話,那現在他已經是薛仁貴的下屬。其實湯予甚至連下屬都算不上,隻不過是在軍營中幫忙的鐵匠,想不到薛仁貴居然對他一個流軍如此客氣,若非親眼見到,任誰也不會相信,名震天下的大唐名將,竟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者。一個人越有本事、威望越大,反而越加平易近人,越加內斂。因為他用不著靠耍脾氣、擺排場來嚇唬別人。
湯予神色謙恭的說道:“多謝老將軍關心,在下感激不盡……”
薛仁貴擺了擺手,說道:“公孫先生不必客氣,你與敬之交情莫逆,我們便如一家人一般。若是缺少什麽,直接來找老夫就是。”
自從來到尼壤,近半年來的生活是湯予人生中最舒心的日子,使他對薛仁貴充滿感激。此刻聽薛仁貴之言,心頭如微風拂過,倍加溫暖。
湯予連聲道謝,薛仁貴又和他講了幾句客套話,突的話鋒一轉,說道:“老夫昨日營中巡查,遇到軍械處的張頭,他可是把公孫先生好一番誇讚,說你技藝高超,任勞任怨。公孫先生是我引薦的,老夫聽了,麵上也有光彩。”
湯予知道薛仁貴今日相邀定然有事,遂傾耳細聽。薛仁貴指著桌案上的一柄長劍,又說道:“此劍是張頭交給我的,請我過目,並說是你鑄造的?”
湯予見桌案上的長劍劍身平直,隻一側有鋒,另一側為脊,劍尖斜銳,劍身長二尺七寸,劍柄長六寸,劍寬一寸一分,有劍鍔,確是自己所鑄。原來湯予每日在軍械處鍛造軍器,總是感覺士卒們的刀劍跟自己曾經用過的石破劍相比,無論功能還是威力,俱要遜色許多。他曾跟張頭講過,但張頭言說,唐軍裝備的兵器有嚴格的要求,豈能隨意更改。湯予明白張頭講的是實情,可仍然心有不甘,就按石破劍的樣子鍛造了一柄長劍交給張頭品鑒。張頭看到劍後大吃一驚,詢問湯予為何要把劍鑄造成這樣的形狀。湯予將石破劍的種種好處講給張頭,張頭做了大半輩子的鐵匠,始終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聽湯予說完,頓時如同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心中暗道,若大唐的軍隊都能用上如此的神兵利器,天下誰人能擋?
張頭如獲至寶,恰巧薛仁貴來軍中巡查,他便把湯予鍛造的長劍呈上。薛仁貴一生久經沙場,對兵器最是內行,同樣吃驚不小,連忙問這柄劍出自何人之手。張頭迴答是新來營中的公孫予。原本薛仁貴未把湯予放在心上,隻是因為郭敬之的推薦才將他留在軍中,想不到他居然會有如此的本領。薛仁貴這才召湯予前來,想當麵向他問詢。
湯予現在清楚了薛仁貴因何會見自己,隨即迴答道:“老將軍,桌上的劍的確是我鍛造的。”
薛仁貴興致盎然,說道:“此劍樣式獨特,兼具刀與劍的優點,卻無刀與劍的弊端,似劍非劍,似刀非刀,真是神奇。你倒說說,因何鑄造出這樣一柄兵器。”
石破劍是張鴉九窮十年之思,費盡心力,才設計出來的。但湯予不便提及張鴉九,稍加思量,迴憶起當年同張鴉九合力鑄造石破劍時的情景,遂說道:“老將軍,你知道刀與劍的區別嗎?”
這個問題十分簡單,薛仁貴笑道:“刀彎劍直,刀為單鋒,劍為雙刃,此事連五歲的孩子童都知道。”
湯予點點頭,說道:“兵器中唯刀劍最易攜帶,所以用者最廣。劍為兵器之君子,刀為兵器之雄匪。三皇製世,五帝分倫。自夏、商、周遠古之時,我中華便尊劍貶刀,視刀為劣物,隻適切肉砍柴。後匈奴崛起北方,劣馬長刀,屢犯華夏。因其為遊牧之族,俱是善騎之人,而在馬上居高臨下,劈砍更加適宜,故其兵器皆是彎刀……”
薛仁貴出身行伍,湯予的話在他心中引起了共鳴,使得薛仁貴聽得聚精會神,連插言都忘了。
湯予繼續說道:“大漢前期與匈奴交戰屢敗,兵器不及是一重要原因。漢武大帝勵精圖治,遣人往西域學來冶鐵鍛刀之法,改良軍器,圈養馬匹,才遠驅匈奴,一雪白馬之恥,呂後之辱。自此刀終和劍平起平坐,分庭抗禮。”
薛仁貴熱血沸騰,眼睛瞪得溜圓,生怕遺漏了什麽。湯予接著說道:“劍擅撥刺,刀利劈砍,二者各有千秋。在下常想,若能造出一種兵器,既能如利劍撥、刺、點、削,又兼有刀的劈、砍、掄、掛之優點,用來裝備唐軍,則我唐軍必當所向披靡,無敵天下。”
薛仁貴禁不住擊案叫道:“對,如有此種兵器,我大唐的軍隊就可如虎添翼,縱橫寰宇!”
湯予說道:“於是在下思量許久,趁著空閑之時鑄造了這樣一柄長劍。”湯予說罷朝桌案上一指。
薛仁貴猛的站起身,湯予的話讓他心神激蕩,他一拍湯予的肩頭,說道:“公孫先生不僅鍛造兵器的本領世所罕見,見識才學更是高人一籌。怪老夫有眼無珠,不識大才,委屈了先生。”
其實薛仁貴哪裏知道,方才湯予講的都是當年張鴉九之言,隻不過他稍加改動,便使薛仁貴刮目相看。
湯予謙虛了幾句,薛仁貴說道:“先生所鑄之劍甚好,不知此劍可有名字?”
“名字?”湯予剛想說出石破二字,頓覺不妥,隨即搖搖頭,說道:“尚未取名。”
薛仁貴說道:“此劍一出,萬國誰與爭鋒!必須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既是出自公孫先生之手,先生便給它取個名字吧。”
論武學劍術,湯予堪稱不世出的絕頂高手,然而他書讀的少,更沒什麽才華,那日石破劍出世時正巧一劍穿石,他才順嘴起了石破的劍名。現在薛仁貴讓他再起一個名字,真是難為住了他。湯予欲要推辭,可看薛仁貴興致勃勃,隻得左思右想,說道:“不如叫……橫劍……”
橫劍之名簡直俗不可耐,薛仁貴反複念道:“橫劍……橫劍……”他念了幾遍,搖頭說道:“不好,世間的劍皆是橫的,再叫橫劍豈不是畫蛇添足。”
“那叫橫刀。”湯予隨口說道。
“橫刀?”薛仁貴眼睛一亮,說道:“橫刀……橫刀!好名字!既形象貼切,又霸氣十足!就叫橫刀!”湯予的一句無心之語,惹得薛仁貴十分喜歡。
後來湯予隨口起的橫刀二字,竟流傳千古,即使過去千年,人們提及唐橫刀,依然讚歎不已,滿懷崇敬。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皆因湯予的功勞,唐橫刀才能傳承後世,不至於淹沒在曆史長河中。
薛仁貴滿臉興奮,在堂中來迴踱步,然後突的停下,說道:“我馬上命人仔細畫出橫刀的圖形,上交軍器監,讓我大唐所有的軍隊都能裝備橫刀!”薛仁貴說完快步來至湯予麵前,盯著湯予又說道:“老夫還要上報朝廷,表彰你鑄刀之功!”
湯予吃了一驚,說道:“小事一樁,不必麻煩老將軍……”
薛仁貴笑道:“怎麽是小事!四年前北庭都護府瀚海軍中的一個匠人造出四楞追風連弩。朝廷得知,特地封賞他正七品軍器監正之職。你現在雖在軍中當差,卻無……”
湯予忙道:“老將軍,在下不喜名利,也不求封賞,隻願平安度日,足矣。”
薛仁貴本是一番好意,有心提拔湯予,不料湯予居然十分抵觸。他甚是奇怪,但轉念一想,或許湯予真的不願為官,隻得說道:“也罷,等你日後再有功績,老夫一同上奏朝廷。”
湯予長出了一口氣。薛仁貴說道:“公孫先生,朝廷的封賞你可以不要,但我的封賞你卻不能推辭。”
湯予一愣,說道:“老將軍,你……”
薛仁貴說道:“營中軍械處的張頭年紀大了,公孫先生技藝精湛,我想讓你接管軍械處……”
不等薛仁貴說完,湯予急道:“萬萬不可!”
薛仁貴說道:“為何?”
湯予說道:“張頭在軍中服役數十載,始終盡心盡力,我來尼壤不足半載,怎能鳩占鵲巢,頂替他的位置?若是那樣,於心何忍!”
薛仁貴眼露讚許之色,說道:“公孫先生宅心仁厚……我看不如你給張頭做副手,好好打理軍械處的事務。這樣你總不能推辭吧。”
湯予明白如果再堅持,就是徹底駁了薛仁貴的麵子,隻得答應下來。薛仁貴重新坐下,說道:“公孫先生,我命你掌管軍械處,其實是有要事托你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