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又是一僵,當初送燕羽到莊子上的婆子是好聲叮囑過,說二姑娘來莊子養病,要她們好生侍侯照顧著。得了這個差事,宋氏十分高興,他們家在府中沒什麽背景,能搭上二姑娘這條線,以後自是有享用不盡的好處。
因此她也盡心盡力,殷勤周到,時蔬瓜果、雞鴨魚肉一應都往園子裏送。
時間一長,她就看著不對,二姑娘不象有病的樣子。
一次府裏來了婆子,剛出朗園就被她請了家去,好酒好菜地招待。那婆子也沒隱瞞,一股腦地都倒了出來。
她這才知道二姑娘是犯了錯的,在園子裏住個三年五載也尋常。宋氏不由得心中發涼,他們每個月得貼幾兩銀子,才夠園子裏這些人的吃食。她家還有兩個兒子沒討媳婦呢,一年才能存幾十兩銀子,都花在二姑娘身上了,到頭來還不知道府中領不領這個情。
那婆子吃得酒足飯飽,掂著二姑娘賞的銀錢開導她。“妹妹怕什麽,我們這些當差的,不也就是討口飯吃嗎?沒道理讓我們自己貼錢給主子享用的,你送點次等貨色過去,二姑娘自會拿了銀錢來賞你。”
宋虎家的驟然清醒,也有樣學樣,果真就得了二姑娘的賞銀,每月五兩銀子,除去園子裏的開銷還有富餘。想著兒子娶親的時也能風光大辦一場,她這幾個月都是喜上眉梢的。
現在聽著二姑娘的口氣,這銀子是不想給了。
正想出言辯白,燕羽又開口了。語氣綿軟如同家常閑聊,可話中意味卻叫宋氏冷汗直流。“我是把這些事情都忘了。我們這朗園原是避暑的園子,到了夏日府中各位都住園子裏的。日常瓜果時蔬,蝦子河魚,也少不了莊子上破費。我到要請教宋嫂子,那時也像今日這般應對嗎?”
宋氏果然呐呐說不出話來。
封建製度下的主仆關係,錯綜複雜又非常講究。
奴仆雖然是主人的財產與附屬品,要絕對服從主人的安排。但是在大家族裏麵,又有很多門道,比如——忠心於哪位主人?奴仆也會有比較有選擇,也在忠心與利益之間搖擺。
宋氏所做的這些牆倒眾人推的舉動太正常不過了。但是如果有心處置,也可以定個以下犯上,不敬主子的大罪。畢竟,宋氏在府中並沒有靠山。
話又說迴來,燕羽也沒有靠山。她所有的,不過是個主子的名頭而已。
宋氏心中慌亂,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低眉折腰伏低做小的習慣太根深蒂固了,已經凝結在血液裏骨髓裏,緊緊的扯動著身上的某根神經,讓她膝頭陣陣發軟。
燕羽卻徑直說下去,“如若宋嫂子覺得入不敷出,不管是菜價太貴,還是我們人口太多,都應該去府中迴了管事媽媽,讓府中增添銀量才對,怎麽卻日日來煩擾於我呢?我來之時,府中可與宋嫂子交待過,按銀兩辦事,如若不夠,就給二姑娘吃的簡省一些?”
宋氏冷汗透背,大戶人家都是講究臉麵的,就算心裏想虐待二姑娘,也不可能這麽直接交待呀。
幹脆一咬牙跪到燕羽跟前,哭喪著臉答到,“府中自是交待要好好照顧二姑娘。我說出來,不怕姑娘笑話,我們莊戶人家不容易,麵朝黃土背朝天,一年辛辛苦苦也就能存下十幾兩銀子,我兩個兒子還都沒說上媳婦呢。”
抹了抹眼角又說道,“姑娘說的自是不錯,若不夠用,應到府中交涉。可我們這個差事得來也不易,若是讓府中以為我們辦不好差,奪了咱家的差事,我們一家五口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啊。”說著還摸起了眼淚。
燕羽心中明白,梁眉羽存心整治她,怎麽會給莊上添銀子?她今日斥責宋虎家的,也不過是因為她毫無敬畏同情之心,隨便拿一些白菜來應付了事,弄得朗園上下怨聲載道的。今日不要說她手裏沒銀子,就是有銀子,也不能還按往常樣子賞下去,還是先晾宋氏幾天再說。
她看了新月一眼,示意新月扶了宋虎家的起身。“宋嫂子艱難,就應該跟我明說,我也不是那不講道理的。但是宋嫂子這幾日的作為,卻讓我看了心中不喜,我看宋嫂子還是迴去思量思量吧!”說著端了茶。
宋氏隻能垂頭喪氣地出了水北閣。
宋虎家就在朗園邊小水莊裏,一個獨立小院,四四方方,幹淨齊整,有三間大瓦房並東西廂房。宋虎與兩個兒子大壯、二壯都是老實木訥的性子,莊家地裏一把好手,卻不太精於人情事故。多虧婆娘精明,幫襯管著莊子上十幾個莊戶。
梁家是商人,不靠地裏收成吃飯。除了夏日裏避暑和年底收租,幾乎不插手莊子上的事務。宋虎一家雖在梁府並沒什麽靠山,也算逍遙自在。
宋氏到家就開始發愁,梁府肯定是不能去找的。二姑娘來了半年多了,也沒見府裏怎樣關心,擺明了是不受寵的。
可轉念又想,二姑娘是二老爺的長女,骨血親情割舍不斷。她聽說臻寶軒裏是二老爺掌權。哪日二老爺想閨女了,接迴去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又想到二姑娘今日的做派行事,一改往日懦弱,難道從前都是扮豬吃老虎?以後二姑娘迴府了,想要整治她還不容易,她們一家也難免吃不了兜著走。
難道真要她自己貼銀子才成嗎,可想想又不甘心,憑什麽她辛辛苦苦、省吃儉用存下來的討媳婦銀子,就這麽白白流走,連個名堂也沒有。
“娘,我迴來了!”宋虎家的正苦苦思索,二喜的大嗓門一叫,直嚇得她跳起來。“你個小崽子,這麽大聲作死啊!”隨手抓起掃把,攆得二喜滿院子直躲。
跑了幾圈,覺得氣也順了,扔了掃把,招了招手叫了二喜到跟前來。
二喜今年十一歲,鄉下的姑娘,本身養得粗糙,卻甚是機靈,平常跟二姑娘走得也近。宋虎家的想到自己那木頭一般的當家的和兒子就頭疼。以前有什麽事都是與大喜商量,大喜出嫁後,就與二喜商量。
二喜聽了前因後果之後,扶著宋虎家的在桌前坐下,“娘,別的我不知道,大道理我也不懂,我隻覺得二姑娘心善。這幾個月,你時常缺著朗園的用度,還跟總跟二姑娘討賞錢,我看二姑娘從不生氣。我去園子裏玩,還賞我糖吃。你要是對二姑娘好,她肯定會記著的。”說完就跑去廚房做飯了,留下她娘自己思量。
宋氏仍是不甘心,隻是在燕羽那裏吃了頓排頭,也心下惴惴,並不敢繼續怠慢下去。囑咐了二喜吃過午飯,到地裏摘些蔬果給園子裏送去,一邊還止不住地覺得肉疼。
因此她也盡心盡力,殷勤周到,時蔬瓜果、雞鴨魚肉一應都往園子裏送。
時間一長,她就看著不對,二姑娘不象有病的樣子。
一次府裏來了婆子,剛出朗園就被她請了家去,好酒好菜地招待。那婆子也沒隱瞞,一股腦地都倒了出來。
她這才知道二姑娘是犯了錯的,在園子裏住個三年五載也尋常。宋氏不由得心中發涼,他們每個月得貼幾兩銀子,才夠園子裏這些人的吃食。她家還有兩個兒子沒討媳婦呢,一年才能存幾十兩銀子,都花在二姑娘身上了,到頭來還不知道府中領不領這個情。
那婆子吃得酒足飯飽,掂著二姑娘賞的銀錢開導她。“妹妹怕什麽,我們這些當差的,不也就是討口飯吃嗎?沒道理讓我們自己貼錢給主子享用的,你送點次等貨色過去,二姑娘自會拿了銀錢來賞你。”
宋虎家的驟然清醒,也有樣學樣,果真就得了二姑娘的賞銀,每月五兩銀子,除去園子裏的開銷還有富餘。想著兒子娶親的時也能風光大辦一場,她這幾個月都是喜上眉梢的。
現在聽著二姑娘的口氣,這銀子是不想給了。
正想出言辯白,燕羽又開口了。語氣綿軟如同家常閑聊,可話中意味卻叫宋氏冷汗直流。“我是把這些事情都忘了。我們這朗園原是避暑的園子,到了夏日府中各位都住園子裏的。日常瓜果時蔬,蝦子河魚,也少不了莊子上破費。我到要請教宋嫂子,那時也像今日這般應對嗎?”
宋氏果然呐呐說不出話來。
封建製度下的主仆關係,錯綜複雜又非常講究。
奴仆雖然是主人的財產與附屬品,要絕對服從主人的安排。但是在大家族裏麵,又有很多門道,比如——忠心於哪位主人?奴仆也會有比較有選擇,也在忠心與利益之間搖擺。
宋氏所做的這些牆倒眾人推的舉動太正常不過了。但是如果有心處置,也可以定個以下犯上,不敬主子的大罪。畢竟,宋氏在府中並沒有靠山。
話又說迴來,燕羽也沒有靠山。她所有的,不過是個主子的名頭而已。
宋氏心中慌亂,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低眉折腰伏低做小的習慣太根深蒂固了,已經凝結在血液裏骨髓裏,緊緊的扯動著身上的某根神經,讓她膝頭陣陣發軟。
燕羽卻徑直說下去,“如若宋嫂子覺得入不敷出,不管是菜價太貴,還是我們人口太多,都應該去府中迴了管事媽媽,讓府中增添銀量才對,怎麽卻日日來煩擾於我呢?我來之時,府中可與宋嫂子交待過,按銀兩辦事,如若不夠,就給二姑娘吃的簡省一些?”
宋氏冷汗透背,大戶人家都是講究臉麵的,就算心裏想虐待二姑娘,也不可能這麽直接交待呀。
幹脆一咬牙跪到燕羽跟前,哭喪著臉答到,“府中自是交待要好好照顧二姑娘。我說出來,不怕姑娘笑話,我們莊戶人家不容易,麵朝黃土背朝天,一年辛辛苦苦也就能存下十幾兩銀子,我兩個兒子還都沒說上媳婦呢。”
抹了抹眼角又說道,“姑娘說的自是不錯,若不夠用,應到府中交涉。可我們這個差事得來也不易,若是讓府中以為我們辦不好差,奪了咱家的差事,我們一家五口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啊。”說著還摸起了眼淚。
燕羽心中明白,梁眉羽存心整治她,怎麽會給莊上添銀子?她今日斥責宋虎家的,也不過是因為她毫無敬畏同情之心,隨便拿一些白菜來應付了事,弄得朗園上下怨聲載道的。今日不要說她手裏沒銀子,就是有銀子,也不能還按往常樣子賞下去,還是先晾宋氏幾天再說。
她看了新月一眼,示意新月扶了宋虎家的起身。“宋嫂子艱難,就應該跟我明說,我也不是那不講道理的。但是宋嫂子這幾日的作為,卻讓我看了心中不喜,我看宋嫂子還是迴去思量思量吧!”說著端了茶。
宋氏隻能垂頭喪氣地出了水北閣。
宋虎家就在朗園邊小水莊裏,一個獨立小院,四四方方,幹淨齊整,有三間大瓦房並東西廂房。宋虎與兩個兒子大壯、二壯都是老實木訥的性子,莊家地裏一把好手,卻不太精於人情事故。多虧婆娘精明,幫襯管著莊子上十幾個莊戶。
梁家是商人,不靠地裏收成吃飯。除了夏日裏避暑和年底收租,幾乎不插手莊子上的事務。宋虎一家雖在梁府並沒什麽靠山,也算逍遙自在。
宋氏到家就開始發愁,梁府肯定是不能去找的。二姑娘來了半年多了,也沒見府裏怎樣關心,擺明了是不受寵的。
可轉念又想,二姑娘是二老爺的長女,骨血親情割舍不斷。她聽說臻寶軒裏是二老爺掌權。哪日二老爺想閨女了,接迴去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又想到二姑娘今日的做派行事,一改往日懦弱,難道從前都是扮豬吃老虎?以後二姑娘迴府了,想要整治她還不容易,她們一家也難免吃不了兜著走。
難道真要她自己貼銀子才成嗎,可想想又不甘心,憑什麽她辛辛苦苦、省吃儉用存下來的討媳婦銀子,就這麽白白流走,連個名堂也沒有。
“娘,我迴來了!”宋虎家的正苦苦思索,二喜的大嗓門一叫,直嚇得她跳起來。“你個小崽子,這麽大聲作死啊!”隨手抓起掃把,攆得二喜滿院子直躲。
跑了幾圈,覺得氣也順了,扔了掃把,招了招手叫了二喜到跟前來。
二喜今年十一歲,鄉下的姑娘,本身養得粗糙,卻甚是機靈,平常跟二姑娘走得也近。宋虎家的想到自己那木頭一般的當家的和兒子就頭疼。以前有什麽事都是與大喜商量,大喜出嫁後,就與二喜商量。
二喜聽了前因後果之後,扶著宋虎家的在桌前坐下,“娘,別的我不知道,大道理我也不懂,我隻覺得二姑娘心善。這幾個月,你時常缺著朗園的用度,還跟總跟二姑娘討賞錢,我看二姑娘從不生氣。我去園子裏玩,還賞我糖吃。你要是對二姑娘好,她肯定會記著的。”說完就跑去廚房做飯了,留下她娘自己思量。
宋氏仍是不甘心,隻是在燕羽那裏吃了頓排頭,也心下惴惴,並不敢繼續怠慢下去。囑咐了二喜吃過午飯,到地裏摘些蔬果給園子裏送去,一邊還止不住地覺得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