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今日崔世叔和盧世叔誇讚孩兒了。”
剛迴到家,王敬直便迫不及待的到王珪的房中將這一好消息告訴他。
王珪聽了今日在崔府商討的過程,氣的把茶杯扔在了王敬直腦袋上。
王珪氣的都有些發抖了,罵道:“王家的一世英名,就毀在你這蠢材手裏了。”
王敬直不解父親為何發這麽大火氣,反問道:“父親,這是怎麽了?孩兒明日可是要在文武百官麵前大展身手了,這可是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啊。”
王珪聽了這話,又是一陣氣血翻騰,過了半晌壓了下來,才說道:
“崔民幹和盧彥卿是什麽樣的人,我不比你清楚?連我和他們打交道的時候都得小心翼翼,有這樣的揚名立萬的好機會他們會讓給你?”
“外人都說五姓七望同氣連枝,事實是這樣嗎?咱們王家雖然也是五姓七望,卻排在崔氏、盧氏、李氏、鄭氏之後,是五姓七望中最弱的一個。”
“難道我們王家就不想成為天下第一士族門閥嗎?自前朝覆滅,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卻依舊難以寸進,你還想不出他們六望族的強大嗎?”
“至於你說的崔氏、盧氏把揚名立萬的機會讓給你,你覺得你比他們幾個望族的年輕一輩都強嗎?”
“陛下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在為削弱士族門閥籌謀劃策,隻是門閥勢力錯綜複雜,牽連甚廣,隻得徐徐圖之。”
“這一次陛下這麽強硬堅決,說不定就是找到了個好方法,你卻中了他們的計當了出頭鳥。”
“明日你若敗了,丟的是王家的臉麵,其他幾家大可將罪責推在你頭上,若是你勝了,也是代表整個五姓七望的勝利。”
“但,無論哪種結果,陛下的旨意怕是都不會改變的。”
王珪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每說一句話,王敬直的臉色便蒼白一分,聽到最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早就聽父親說,官場充滿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他以前還不信,經過這次被擺了一道,他才發現,他與那些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王敬直臉色蒼白,顫抖著說道:“父,父親,那孩兒明日謊稱身體抱恙,不去如何?”
王珪真相一茶壺砸過去,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混賬,我太原王家的男兒,怎麽能臨陣退縮?想必崔民幹、盧彥卿他們已經把這事傳了出去,所以明日一戰,你隻許勝,不許敗!”
看著即將暴走的父親,王敬直不敢再待下去,躬身行禮道:“是,父親,孩兒這就迴書房看書。”
等王敬直離去,王珪才歎了口氣,頗為無奈的說道:“敬直,何時才能長大……”
崔民幹、盧彥卿也在各自家族的年輕一輩中找到了通明經、明算之人,不想王家出風頭不假,但他們也不希望輸。
秦風本來想睡個懶覺,可一大早就被下人們叫了起來,說是宮裏派人傳喚他。
秦風還以為要當庭宣布他新任科舉考試主考官一職,誰知卻是一場大比試在等待著他。
明德殿上,文武百官分列而站,秦風行過禮後,突然發現,按他現在的爵位,也不知道該往哪站,索性便站著不動了。
李二沒讓秦風久等,直接問道:“秦風,你可知真傳你來所為何事?”
秦風撇了撇嘴,暗道李二還賣起了關子,但還是迴道:“迴陛下,臣不知。”
“前幾日朕在這朝堂之上命你為今年秋闈主考官,但遭到群臣的反對。”
“今日他們上奏,你毫無功名利祿,恐難以服眾,遂他們派出崔氏、盧氏、王氏的子侄輩與你比較,你若勝了,他們便不會再反對你當主考官。”
原來是為了這事兒,李二直接任命秦風為秋闈主考官,自然影響了很多人的利益,加上又說改革,百官都摸不準這次科舉考試的風向,自然全部反對。
由五姓七望家族的年輕子弟和秦風“比試”,恐怕也是想借士族門閥之力,試壓李二,使其收迴成命。
秦風說道:“陛下,此事茲事體大,臣還未做好準備。”
雖然不知道比什麽,怎麽比,但秦風絲毫不慌,讓他鬱悶的是,這麽大的事兒李二不早點跟他說,好讓他有個準備。
“行了,別人不知道你,朕還不了解嗎?事先告訴你,你必然會想種種辦法8推遲拖延,好了,比試可以開始了。”
李二是知道秦風慎重的性格的,昨日崔民幹向他稟告時,他便想事先透露的話秦風絕對不會同意的,索性上朝的時候直接把秦風叫來。
事已至此,秦風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然而百官們卻從這段話中讀出一個巨大的信息:秦風和陛下的關係,似乎很近,近到超越了一般的君臣關係,難怪李二陛下力排眾議,推舉秦風為主考官。
得到李二的允許,王敬直終於按耐不住了。
昨日被父親一頓教育,激發了他的好鬥心,通宵看書,一直未合眼,到現在眼睛周圍布滿了血絲。
王敬直笑著說道:“在下太原王家王敬直,久仰藍田伯,今日特來請教進士科。”
雖然說是久仰,但畢竟是五姓七望的大家族,傲氣擺在那,嘴上說著,卻連正眼都沒瞧。
進士科始於隋煬帝,是隋唐科舉製度取士的科目之一。
隋、唐時,進士科進士科除考經學和時務策以外,還要“加考詩賦”。
“嘶,王家公子當真是厲害,上來就要比進士科,這可是所有科目裏最難的一個啊。”
“虎父無犬子,王敬直還真有他父親幾分當年之勇。”
“平素聽說王敬直的詩詞歌賦不錯,沒想到今日終於可以一睹為快了。”
……
耳畔不斷傳來各種誇讚,讓王敬直不斷的膨脹,嘴角微不可察的上揚。
李二可是知道秦風可是作出錦瑟、五首春水詩的人,所以完全不用在進士科的比試上擔心。
見二人已準備好,便說道:“古有曹植七步成詩,今日你們二人便也是如此,不過所作詩句要加上外麵的天氣。”
剛迴到家,王敬直便迫不及待的到王珪的房中將這一好消息告訴他。
王珪聽了今日在崔府商討的過程,氣的把茶杯扔在了王敬直腦袋上。
王珪氣的都有些發抖了,罵道:“王家的一世英名,就毀在你這蠢材手裏了。”
王敬直不解父親為何發這麽大火氣,反問道:“父親,這是怎麽了?孩兒明日可是要在文武百官麵前大展身手了,這可是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啊。”
王珪聽了這話,又是一陣氣血翻騰,過了半晌壓了下來,才說道:
“崔民幹和盧彥卿是什麽樣的人,我不比你清楚?連我和他們打交道的時候都得小心翼翼,有這樣的揚名立萬的好機會他們會讓給你?”
“外人都說五姓七望同氣連枝,事實是這樣嗎?咱們王家雖然也是五姓七望,卻排在崔氏、盧氏、李氏、鄭氏之後,是五姓七望中最弱的一個。”
“難道我們王家就不想成為天下第一士族門閥嗎?自前朝覆滅,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卻依舊難以寸進,你還想不出他們六望族的強大嗎?”
“至於你說的崔氏、盧氏把揚名立萬的機會讓給你,你覺得你比他們幾個望族的年輕一輩都強嗎?”
“陛下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在為削弱士族門閥籌謀劃策,隻是門閥勢力錯綜複雜,牽連甚廣,隻得徐徐圖之。”
“這一次陛下這麽強硬堅決,說不定就是找到了個好方法,你卻中了他們的計當了出頭鳥。”
“明日你若敗了,丟的是王家的臉麵,其他幾家大可將罪責推在你頭上,若是你勝了,也是代表整個五姓七望的勝利。”
“但,無論哪種結果,陛下的旨意怕是都不會改變的。”
王珪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每說一句話,王敬直的臉色便蒼白一分,聽到最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早就聽父親說,官場充滿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他以前還不信,經過這次被擺了一道,他才發現,他與那些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王敬直臉色蒼白,顫抖著說道:“父,父親,那孩兒明日謊稱身體抱恙,不去如何?”
王珪真相一茶壺砸過去,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混賬,我太原王家的男兒,怎麽能臨陣退縮?想必崔民幹、盧彥卿他們已經把這事傳了出去,所以明日一戰,你隻許勝,不許敗!”
看著即將暴走的父親,王敬直不敢再待下去,躬身行禮道:“是,父親,孩兒這就迴書房看書。”
等王敬直離去,王珪才歎了口氣,頗為無奈的說道:“敬直,何時才能長大……”
崔民幹、盧彥卿也在各自家族的年輕一輩中找到了通明經、明算之人,不想王家出風頭不假,但他們也不希望輸。
秦風本來想睡個懶覺,可一大早就被下人們叫了起來,說是宮裏派人傳喚他。
秦風還以為要當庭宣布他新任科舉考試主考官一職,誰知卻是一場大比試在等待著他。
明德殿上,文武百官分列而站,秦風行過禮後,突然發現,按他現在的爵位,也不知道該往哪站,索性便站著不動了。
李二沒讓秦風久等,直接問道:“秦風,你可知真傳你來所為何事?”
秦風撇了撇嘴,暗道李二還賣起了關子,但還是迴道:“迴陛下,臣不知。”
“前幾日朕在這朝堂之上命你為今年秋闈主考官,但遭到群臣的反對。”
“今日他們上奏,你毫無功名利祿,恐難以服眾,遂他們派出崔氏、盧氏、王氏的子侄輩與你比較,你若勝了,他們便不會再反對你當主考官。”
原來是為了這事兒,李二直接任命秦風為秋闈主考官,自然影響了很多人的利益,加上又說改革,百官都摸不準這次科舉考試的風向,自然全部反對。
由五姓七望家族的年輕子弟和秦風“比試”,恐怕也是想借士族門閥之力,試壓李二,使其收迴成命。
秦風說道:“陛下,此事茲事體大,臣還未做好準備。”
雖然不知道比什麽,怎麽比,但秦風絲毫不慌,讓他鬱悶的是,這麽大的事兒李二不早點跟他說,好讓他有個準備。
“行了,別人不知道你,朕還不了解嗎?事先告訴你,你必然會想種種辦法8推遲拖延,好了,比試可以開始了。”
李二是知道秦風慎重的性格的,昨日崔民幹向他稟告時,他便想事先透露的話秦風絕對不會同意的,索性上朝的時候直接把秦風叫來。
事已至此,秦風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然而百官們卻從這段話中讀出一個巨大的信息:秦風和陛下的關係,似乎很近,近到超越了一般的君臣關係,難怪李二陛下力排眾議,推舉秦風為主考官。
得到李二的允許,王敬直終於按耐不住了。
昨日被父親一頓教育,激發了他的好鬥心,通宵看書,一直未合眼,到現在眼睛周圍布滿了血絲。
王敬直笑著說道:“在下太原王家王敬直,久仰藍田伯,今日特來請教進士科。”
雖然說是久仰,但畢竟是五姓七望的大家族,傲氣擺在那,嘴上說著,卻連正眼都沒瞧。
進士科始於隋煬帝,是隋唐科舉製度取士的科目之一。
隋、唐時,進士科進士科除考經學和時務策以外,還要“加考詩賦”。
“嘶,王家公子當真是厲害,上來就要比進士科,這可是所有科目裏最難的一個啊。”
“虎父無犬子,王敬直還真有他父親幾分當年之勇。”
“平素聽說王敬直的詩詞歌賦不錯,沒想到今日終於可以一睹為快了。”
……
耳畔不斷傳來各種誇讚,讓王敬直不斷的膨脹,嘴角微不可察的上揚。
李二可是知道秦風可是作出錦瑟、五首春水詩的人,所以完全不用在進士科的比試上擔心。
見二人已準備好,便說道:“古有曹植七步成詩,今日你們二人便也是如此,不過所作詩句要加上外麵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