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連禦風的詢問,蘇宜晴坦然承認,“母親很擔心,我也很擔心,我一直以為上次的事是胡大小姐主謀,胡三小姐也是無辜的,可如今看來,這胡三小姐的手段未免太可怕,她怎麽做到的?”
“別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連禦風眼神漸漸沉了下來,語氣還是有些輕鬆,“洪二公子就是個紈絝子弟,欺軟怕硬,稍微有點頭腦的製住他根本就不是件難事,據我當初的調查,那件事的確是胡大小姐指使,證據確鑿,至於胡三小姐的轉變,也沒有不合理啊,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被欺淩到極點,奮起反擊也是人之常情,你漂泊在外應該也見過這類人,隻要有心反擊,洪二這個人一身毛病到處都是把柄,想要抓還不容易?具體到底是什麽,我就不得而知了,要真能輕易打聽到也不能稱之為把柄了,胡三小姐手段再高明,她也不可能害到你,我也不會讓她傷害你。”
一番話讓蘇宜晴想起了當初的沈二小姐,當初沈二小姐不就是一個清高又孤僻的人,之後從隻言片語中她覺得沈二小姐的後母是一個很有手腕之人,輕易就將繼女給捧殺了,眼看著沈二小姐蹉跎年華就要成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可是結果她的幾句話讓沈二小姐觀念轉變過來,放下架子,迅速就抓住了機會,給了後母繼妹一個致命的打擊。
人麽,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聰明,可以愚笨半晌,隻要在關鍵時刻聰明一次,就能成為最後的贏家。一麵之緣她隻覺得胡三小姐看起來是個靦腆的姑娘,智商如何卻不知曉,有時候宅鬥看得並非智商,而是膽子,看誰更能豁出去,誰更狠,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顯然胡三小姐被逼急了。不拚就是死路一條。如何選擇很容易的,女人一旦發起狠來,是會比男人都要強的。
看著沉思的蘇宜晴。連禦風故作輕鬆道:“我說夫人,這大半夜的,你審問你相公呢?我就不明白了,我做錯了什麽?”
這個問題把蘇宜晴問住了。是啊,她在做什麽呢?為什麽要問這些?這些事並不光明磊落可也算不得傷天害理。這隻是處在他這個身份必須做的事,對此她早有心理準備不是麽?
“對不起。”蘇宜晴無奈,“我不知道為什麽,也許是最近事情太多。有些心煩。”
“慢慢來,任何人都會這樣的,新環境新的生活方式。總歸是有點不適應。”連禦風溫柔的安慰,“不是你的錯。是我太急切了,不應該讓你做多餘的事。”
蘇宜晴很想說沒關係,可是看到一旁的金簪,到了嘴邊的話就變成了喃喃,“是我做的不好。”
經曆太多的人雖然比較能夠相互理解,但是某些痛苦的經曆終究會影響人心,她終究不能像單純的女子,能夠徹底相信並且依靠丈夫,她就如驚弓之鳥一般,很可能無意間的一點小事都能讓她嚇得跳起來。
這是她的心魔,輕易不可能解開。
這一夜,兩人相擁而眠,蘇宜晴入睡前聽到了微微的歎息聲,也不知道是自己發出的還是身邊的男人發出的,有些無奈。
次日清晨,她醒來的時候,連禦風已經不在身邊,摸了摸旁邊餘溫尚在的被窩,心裏不僅又是一陣微微的歎息。
過了兩日,大管家那邊又送來拜帖,說是段夫人又來訪了。
蘇宜晴有些無力,讓管家找了個由頭,拒絕接見了。
說起來定王府有一樣跟別的大戶人家不同的地方,有時候是優勢,有時候是劣勢,人口簡單,簡單到隻有兩個主子,某些不想要接待的客人都沒有個可以幫忙的,隻能生硬的拒之門外了。
這也是連禦風的意思,這件事到此為止,她不想要追究是真的不需要,還是這男人為了顧及她的心情而這樣說,相比這邊,她更擔心的是胡三小姐那邊,不知道為什麽,僅僅從蒙夫人簡單的敘述中,她有種不詳的預感,好像發生了什麽不幸的事,可按理說就算發生了什麽悲慘的事,跟她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像連禦風說的,胡三小姐手段再高明也害不到居住在王府之內的她啊,可她就是很不安,女人的直覺,沒有道理。
綠藤這邊是探聽不到什麽了,隻能指望蒙夫人那邊希望能有什麽蛛絲馬跡。
這頭,謝氏被拒之門外之後,垂頭喪氣的迴府。
段子郎在府中焦急等待,一見到謝氏就趕緊問道:“那麽快就迴來了,問得如何?”
謝氏搖頭,“門都沒能進,王府中人說王妃不在府中。”
段子郎很失望,如果定王妃真不在府中則罷了,若隻是找個借口不見,是否代表著別的意思呢?
就在段子郎急得像個沒頭蒼蠅的時候,小廝來報,說是在蒙家和王家盯梢的人迴來了,說定王妃的母親蒙夫人果然上王禦史家去了,說是去見王禦史的兒媳婦,不過談了許久,應該還在禦史家用過膳。
段子郎麵容一片灰敗。
由於事情涉及到自己的親弟弟,謝氏比段子郎還著急,出主意道,“要不再找大姐說說,畢竟大姐跟定王妃能算得上妯娌,她出麵也許能說點好話。”
段子郎搖了搖頭,歎息道:“沒用的,別說大姐不會去,就算會去,文郡王府跟定王府一向來往不親密,定王不會給文郡王府麵子,去了反而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讓定王斷定此時跟我段家有牽涉。”
“老爺,您這是什麽意思?”謝氏顫抖著聲音,丈夫這話是想要撇清關係,那麽就是要自己的弟弟一個人承擔麽?
段子郎看著妻子平日圓圓的臉龐這幾日瘦了一圈,有些不忍,可還是硬著心腸道,“這你就別管了,我會看著辦的。”
過了幾日,禦史李正道在上早朝的時候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麵彈劾隴縣前知縣謝玉貴貪墨護堤銀,致使流經隴縣的明江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決堤,隴縣受災嚴重,良善百姓流離失所慘不堪言。
李正道的彈劾一出,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隴縣不過是個小地方,也就是出一種蜜梨稍微有點名氣,關注的人其實不多,這種小地方有些天災*都是人之常情,今年各種災害更加嚴重的也有,隻要大部分州府沒有受災就是大好之年。
因此這種地方小縣小災害根本就不該拿到朝堂上來說,尤其是據聞,這隴縣百姓撤離及時並沒有人員傷亡,就淹了點農田和果樹,實在算不得什麽,不過明麵上誰敢說關係百姓的事不值一提?
不少看李正道不順眼的都砸暗暗思量,下朝之後該用什麽方法給皇帝上點眼藥,告這個李正道一狀,相比皇帝也不喜這種芝麻小事在朝堂上提無事生非的大臣吧,李正道當禦史這幾年極沒有眼色,做了不少惹皇帝不快的事,隻不過這個人為人清高,不拉幫結派,就連家宅也治理得幹幹淨淨,文人中名聲極佳,沒有把柄可抓,不好彈劾。
但這種刺頭留在京城真讓人覺得如鯁在喉,最好能說動皇帝,將這家夥弄出京城,來個外放,眼不見心不煩,在外地隨便他折騰,看看他到了地方上能做出什麽好成績來,免得整日站著說話不腰疼。
至於隴縣前知縣謝玉貴是誰,在場的多數大臣一時想不起來,一個小知縣而已,誰會記著,算他倒黴,被李正道盯上了。
隻有少數幾人將目光投在了吏部郎中段子郎身上,因為謝玉貴是段子郎的小舅子。
麵對一群別有心事的目光,段子郎咬咬牙,越眾而出,朗聲道:“迴稟皇上,李禦史所言基本屬實,微臣近日正在調查此事。”
龍椅上的皇帝挑眉,“卿是吏部的,這河工貪墨一事與卿無關,為何調查?”
段子郎麵色沉痛道,“隻因謝玉貴是臣的小舅子,臣初聞此事深怕小舅子被人冤枉,故而事先調查一番,調查之後發現貪墨之事屬實,深感沉痛,卻不敢隱瞞,請皇上恕罪。”
皇帝仿佛在沉思此事該如何處理。
下邊眾大臣都低著頭交換眼神,對目前的狀況有些糾結,事情大體上大家都清楚,貪墨一事大概是沒有冤枉了,李正道將此事拿到朝堂上來說誰有些小題大做,但依李正道平素的為人行事並沒有出乎大家預料,現在出乎預料的是段子郎。
段子郎這人也就如朝中大部分官員一樣,世家公子出身,雖有些靠父蔭但爬到這個位置上,卻也不是平庸之輩,但凡這類依靠家族的官員,最顧及的是姻親故舊,如今李正道一彈劾,他就第一個跳出來揭發,於理是沒錯,但情麵上太說不過去了,到底是自己的小舅子,怎麽能如此落井下石?
某些跟段子郎走得近的官員都在暗暗躊躇,日後是否應該跟這樣一個人劃清界限。(未完待續)
“別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連禦風眼神漸漸沉了下來,語氣還是有些輕鬆,“洪二公子就是個紈絝子弟,欺軟怕硬,稍微有點頭腦的製住他根本就不是件難事,據我當初的調查,那件事的確是胡大小姐指使,證據確鑿,至於胡三小姐的轉變,也沒有不合理啊,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被欺淩到極點,奮起反擊也是人之常情,你漂泊在外應該也見過這類人,隻要有心反擊,洪二這個人一身毛病到處都是把柄,想要抓還不容易?具體到底是什麽,我就不得而知了,要真能輕易打聽到也不能稱之為把柄了,胡三小姐手段再高明,她也不可能害到你,我也不會讓她傷害你。”
一番話讓蘇宜晴想起了當初的沈二小姐,當初沈二小姐不就是一個清高又孤僻的人,之後從隻言片語中她覺得沈二小姐的後母是一個很有手腕之人,輕易就將繼女給捧殺了,眼看著沈二小姐蹉跎年華就要成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可是結果她的幾句話讓沈二小姐觀念轉變過來,放下架子,迅速就抓住了機會,給了後母繼妹一個致命的打擊。
人麽,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聰明,可以愚笨半晌,隻要在關鍵時刻聰明一次,就能成為最後的贏家。一麵之緣她隻覺得胡三小姐看起來是個靦腆的姑娘,智商如何卻不知曉,有時候宅鬥看得並非智商,而是膽子,看誰更能豁出去,誰更狠,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顯然胡三小姐被逼急了。不拚就是死路一條。如何選擇很容易的,女人一旦發起狠來,是會比男人都要強的。
看著沉思的蘇宜晴。連禦風故作輕鬆道:“我說夫人,這大半夜的,你審問你相公呢?我就不明白了,我做錯了什麽?”
這個問題把蘇宜晴問住了。是啊,她在做什麽呢?為什麽要問這些?這些事並不光明磊落可也算不得傷天害理。這隻是處在他這個身份必須做的事,對此她早有心理準備不是麽?
“對不起。”蘇宜晴無奈,“我不知道為什麽,也許是最近事情太多。有些心煩。”
“慢慢來,任何人都會這樣的,新環境新的生活方式。總歸是有點不適應。”連禦風溫柔的安慰,“不是你的錯。是我太急切了,不應該讓你做多餘的事。”
蘇宜晴很想說沒關係,可是看到一旁的金簪,到了嘴邊的話就變成了喃喃,“是我做的不好。”
經曆太多的人雖然比較能夠相互理解,但是某些痛苦的經曆終究會影響人心,她終究不能像單純的女子,能夠徹底相信並且依靠丈夫,她就如驚弓之鳥一般,很可能無意間的一點小事都能讓她嚇得跳起來。
這是她的心魔,輕易不可能解開。
這一夜,兩人相擁而眠,蘇宜晴入睡前聽到了微微的歎息聲,也不知道是自己發出的還是身邊的男人發出的,有些無奈。
次日清晨,她醒來的時候,連禦風已經不在身邊,摸了摸旁邊餘溫尚在的被窩,心裏不僅又是一陣微微的歎息。
過了兩日,大管家那邊又送來拜帖,說是段夫人又來訪了。
蘇宜晴有些無力,讓管家找了個由頭,拒絕接見了。
說起來定王府有一樣跟別的大戶人家不同的地方,有時候是優勢,有時候是劣勢,人口簡單,簡單到隻有兩個主子,某些不想要接待的客人都沒有個可以幫忙的,隻能生硬的拒之門外了。
這也是連禦風的意思,這件事到此為止,她不想要追究是真的不需要,還是這男人為了顧及她的心情而這樣說,相比這邊,她更擔心的是胡三小姐那邊,不知道為什麽,僅僅從蒙夫人簡單的敘述中,她有種不詳的預感,好像發生了什麽不幸的事,可按理說就算發生了什麽悲慘的事,跟她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像連禦風說的,胡三小姐手段再高明也害不到居住在王府之內的她啊,可她就是很不安,女人的直覺,沒有道理。
綠藤這邊是探聽不到什麽了,隻能指望蒙夫人那邊希望能有什麽蛛絲馬跡。
這頭,謝氏被拒之門外之後,垂頭喪氣的迴府。
段子郎在府中焦急等待,一見到謝氏就趕緊問道:“那麽快就迴來了,問得如何?”
謝氏搖頭,“門都沒能進,王府中人說王妃不在府中。”
段子郎很失望,如果定王妃真不在府中則罷了,若隻是找個借口不見,是否代表著別的意思呢?
就在段子郎急得像個沒頭蒼蠅的時候,小廝來報,說是在蒙家和王家盯梢的人迴來了,說定王妃的母親蒙夫人果然上王禦史家去了,說是去見王禦史的兒媳婦,不過談了許久,應該還在禦史家用過膳。
段子郎麵容一片灰敗。
由於事情涉及到自己的親弟弟,謝氏比段子郎還著急,出主意道,“要不再找大姐說說,畢竟大姐跟定王妃能算得上妯娌,她出麵也許能說點好話。”
段子郎搖了搖頭,歎息道:“沒用的,別說大姐不會去,就算會去,文郡王府跟定王府一向來往不親密,定王不會給文郡王府麵子,去了反而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讓定王斷定此時跟我段家有牽涉。”
“老爺,您這是什麽意思?”謝氏顫抖著聲音,丈夫這話是想要撇清關係,那麽就是要自己的弟弟一個人承擔麽?
段子郎看著妻子平日圓圓的臉龐這幾日瘦了一圈,有些不忍,可還是硬著心腸道,“這你就別管了,我會看著辦的。”
過了幾日,禦史李正道在上早朝的時候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麵彈劾隴縣前知縣謝玉貴貪墨護堤銀,致使流經隴縣的明江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決堤,隴縣受災嚴重,良善百姓流離失所慘不堪言。
李正道的彈劾一出,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隴縣不過是個小地方,也就是出一種蜜梨稍微有點名氣,關注的人其實不多,這種小地方有些天災*都是人之常情,今年各種災害更加嚴重的也有,隻要大部分州府沒有受災就是大好之年。
因此這種地方小縣小災害根本就不該拿到朝堂上來說,尤其是據聞,這隴縣百姓撤離及時並沒有人員傷亡,就淹了點農田和果樹,實在算不得什麽,不過明麵上誰敢說關係百姓的事不值一提?
不少看李正道不順眼的都砸暗暗思量,下朝之後該用什麽方法給皇帝上點眼藥,告這個李正道一狀,相比皇帝也不喜這種芝麻小事在朝堂上提無事生非的大臣吧,李正道當禦史這幾年極沒有眼色,做了不少惹皇帝不快的事,隻不過這個人為人清高,不拉幫結派,就連家宅也治理得幹幹淨淨,文人中名聲極佳,沒有把柄可抓,不好彈劾。
但這種刺頭留在京城真讓人覺得如鯁在喉,最好能說動皇帝,將這家夥弄出京城,來個外放,眼不見心不煩,在外地隨便他折騰,看看他到了地方上能做出什麽好成績來,免得整日站著說話不腰疼。
至於隴縣前知縣謝玉貴是誰,在場的多數大臣一時想不起來,一個小知縣而已,誰會記著,算他倒黴,被李正道盯上了。
隻有少數幾人將目光投在了吏部郎中段子郎身上,因為謝玉貴是段子郎的小舅子。
麵對一群別有心事的目光,段子郎咬咬牙,越眾而出,朗聲道:“迴稟皇上,李禦史所言基本屬實,微臣近日正在調查此事。”
龍椅上的皇帝挑眉,“卿是吏部的,這河工貪墨一事與卿無關,為何調查?”
段子郎麵色沉痛道,“隻因謝玉貴是臣的小舅子,臣初聞此事深怕小舅子被人冤枉,故而事先調查一番,調查之後發現貪墨之事屬實,深感沉痛,卻不敢隱瞞,請皇上恕罪。”
皇帝仿佛在沉思此事該如何處理。
下邊眾大臣都低著頭交換眼神,對目前的狀況有些糾結,事情大體上大家都清楚,貪墨一事大概是沒有冤枉了,李正道將此事拿到朝堂上來說誰有些小題大做,但依李正道平素的為人行事並沒有出乎大家預料,現在出乎預料的是段子郎。
段子郎這人也就如朝中大部分官員一樣,世家公子出身,雖有些靠父蔭但爬到這個位置上,卻也不是平庸之輩,但凡這類依靠家族的官員,最顧及的是姻親故舊,如今李正道一彈劾,他就第一個跳出來揭發,於理是沒錯,但情麵上太說不過去了,到底是自己的小舅子,怎麽能如此落井下石?
某些跟段子郎走得近的官員都在暗暗躊躇,日後是否應該跟這樣一個人劃清界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