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十一點整,子時整點,村西樹林。
強忍著左臂傳來的陣陣劇痛,就著黯淡的月光看了眼鍾表上的時間,急速奔跑在叢林中的林漢城將金表揣進懷裏,他連續跨過幾道水溝,腳下用力一蹬,嗖聲縱身撲地,消失在了低矮的灌木叢中。
一直咬在他身後追著的幾名黑衣人一下失了方位,不知目標隱匿在何處。幾人放滿了腳步,拉著圓環隊形朝著之前追趕的方向小心謹慎地搜尋著,生怕那個力量和速度都強如猛虎的目標從什麽地方突然躥出,像先前遭遇時和那遭了秧的同伴一樣,身體直接被一刀橫著劈成了兩截。
林漢城就趴在原地沒有動彈,左臂在先前的遭遇戰中被一個黑衣人所持的弓弩射中,三寸長的短箭半身插進了上臂肌肉,所幸沒有射中大動脈,卻擊碎了骨頭。
伴隨著不斷流淌的鮮血、難以忍受的劇痛的還有一陣陣酸麻的感覺,箭頭肯定塗抹了毒藥,他已經覺得眼前的景象變得模糊起來,體內那股爆炸性的力量也不敢再調動起來,否則流血的傷口還會擴大。到那時候,用不著那些人搜索追殺,自己就會因為失血過多和那些今夜死在他手裏的村民一樣,變成一具漸漸冰冷下去的屍體。
直到這個時候,林漢城才從對自身力量的膨脹與迷信中清醒了過來,他在心裏自嘲地道著,果然個體的力量再強也敵不過配合默契訓練有素的協同作戰。楚霸王當年在烏江憑一己之力斬殺數百漢軍,也是多虧了一身好甲和馬力的加持,最終還是逼得拔劍自刎,身死屍裂。
而自己現在不過是個空有一身力量而的普通人,連手裏那把短刀也是隻憑力量和速度的優勢當菜刀亂砍一氣,這樣的打法在早有準備的突然襲擊中足以彌補技巧的不足,在瞬間爆發的生死搏殺之中,稍有不慎就會被個體力量遠不如自己的敵人創傷甚至致命,手臂上那碎骨一箭就是明證。
現在隻能期盼那些黑衣人也都缺乏維生素,都患有夜盲症。那些人也不敢打火把,想發現自己也不容易,一切都得聽天命了。
過了幾分鍾,極為敏銳的耳朵終於捕捉不到那些人的輕微腳步聲之後,林漢城心裏一直懸著的石頭才算暫時落下,開始匍匐在地上緩慢挪動著身子,咬牙忍著劇痛,打退越來越甚的困意,朝白天去到的那個山洞方向爬行著。
不知爬了多長時間,林漢城終於憑著記憶和強行支撐的意識到了那處山洞前,黑漆漆的洞穴中隱隱有數十個紅色的亮光點。他奮力挪著身體讓自己滾了進去,立即聽到了嘰嘰喳喳的聲音,一瞬間刷剌剌十幾隻蝙蝠從他的身上飛掠出了山洞,他卻連抬眼皮的力氣也沒有了。
耗盡了最後一點體力,他斜著眼睛看向山洞外,高高的雜草遮擋了半個洞穴,應該是安全了。
意識已經模糊得像一團漿糊,左臂已經沒有知覺了,他閉上了昏昏沉沉的眼睛,心裏隻剩下一個念頭:
牛鼻子,你他娘的可千萬別死在路上了啊。
……
將近一小時後,遮蔽月亮的烏雲被海風推開,半輪皎月狀如銀刀,和天上的星星一起,給地上行進著的人們提供著微弱光亮。
東海海岸。
海濤滾滾,波浪衝刷上岸的沙沙聲響,像為這支從睡夢中被強行拉起,臨時拚湊,外出執行一個危險任務的隊伍奏著提神的樂曲。
走在隊伍最前的是一名五尺身材,山紋重甲在身,頭戴紅翎鐵盔,腰掛三尺長劍,大踏著八字步的中年軍官,便是朱國誌朱參將。他的臉上沒有軍人通常的半臉虯髯,一雙細小的倒三角眼中流動著憤怒的色彩,對自己深更半夜被劉大人的親衛隊長轉達那樣明顯帶有針對性卻不得不服從的軍令很是惱火。
再轉頭看向身後跟隨的一百廂兵士卒,除了自己的二十個從外地一同調來的親兵以外,都是劉大人那兩位親信替他精心挑選的“銳卒”,不說裝備簡陋到令人發指,連配了盔甲的兵都不到一半,士氣也幾乎為零,人人皆是滿臉疲態,神情渙散,步伐綿軟,連手裏提著的長槍都有隨時脫手掉落的可能。
雖然這一路數裏還能勉強保持著一字隊列齊步行進著,可他敢肯定,這樣的一支軍隊,如果真的在突如其來的狀況下遭遇敵人的襲擊,除了自己的親兵,肯定立刻便會作鳥獸散。他甚至看到了,夾在在這些疲憊士兵中間的,甚至還有身上纏著繃帶舊傷未愈的老兵,這簡直是對他的羞辱。而上下分明等級森嚴的軍隊卻容不得他不服軍令,恐怕劉光潛那廝就等著自己吐出一個“不”字,那兩名親衛隊長當場就能拔劍砍了自己的腦袋,永久抹除自己這個後患。
可朱參將清楚,即便他服從了上官的軍令,領了這些根本沒有戰鬥力可言的士兵出了老營前往勤裕村調查,也絕沒有擺脫麵臨的兇險。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和遠渡東洋的東瀛鬼交過手,卻也說過東南的倭匪兇惡悍猛、其刀鋒利吹毛可斷的名頭。如果那姓張的報案人所言不假,真的有倭寇登陸沿海,血洗了整座村莊的話,人數應該也不在少數。
而劉大人安排的這一趟所謂先遣任務,毫無疑問是想把他朱國誌推到倭寇的刀前,隻能進不能退,必須得靠一雙肉拳頭撐到天亮。最好的情況無非是自己全身而退,而帶領到此的這些孱弱兵馬全部葬身倭寇的刀下,自己依然要背上統兵指揮不力的罪名。而最壞的情況,則是劉大人的借刀殺人記圓滿達成,自己也在今夜和這些士兵被推到陰間口,一起死在倭寇的刀下罷了。
他不甘心,據他被調來之後三個月時間的調查統計,駐守城外的三千兵馬虛報兵額高達三成,輔兵數量便有七成之多,戰兵總數不到八百,能配全鎧甲和刀劍武器的隻有一半,便是各級軍官的家丁、親兵之類,剩餘的普通戰兵則是自己率領的這批“銳卒”之類,一旦麵對真正訓練有素的軍隊,則根本毫無戰鬥力可言。
士兵的軍餉核發虧空嚴重,依照相關律例,普通廂軍士兵每月的軍餉最少也為八錢銀子,但以他的統計結果一算,那些底層兵士包括戰兵每月能拿到手的銀子不過六錢,而且並非戶部撥發的標準成色銀錠,而是質地低劣的粗糙私銀,連小小的果長士官也能從衛所既定的潛規則內得到好處,分上一小口層層壓榨出來的兵血,每月能拿到手裏的軍餉比額定的一銀子兩多出三成不止。
軍官一層層貪墨克扣,兵丁缺乏訓練與士氣,上下離心離德,台州衛的狀況嫣然爛入骨髓。可他卻無計可施,想要把這一團漆黑的醬缸砸爛,卻連手裏的“磚頭”也得先交給攪漿糊的上司,不得越級辦事。他在想,這樣的製度究竟是為了維護軍隊的穩定,還是朝廷默許軍官擁有這樣的特權?像這樣的衛所,這樣的軍隊,在幅員萬裏的大華朝究竟還有多少?究竟有多少像劉光潛這樣的奸佞小人,在多少有司竊據著重要的職務,掌管著巨大的權力?已經承平百年的漢地二十二省,究竟還能這樣的旋渦中勉勵維持多久?
他不知道。他想,這樣的問題不是自己的眼界所能觸及的層麵,恐怕連曾經位居總兵官,已經離世多年的老父也無法看明白。
雖然出身世襲將門,卻與遼西武將集團的同輩們格格不入,哪怕在邊鎮還能看到雄壯堅朔的玄甲禁軍齊整劃一的拉練方陣,在更加純粹的軍人環境中曆練,他也還是自願選擇調入內地做了客將。
選中了東南海疆要地,本想在脫離世襲將門背景桎梏後幹出一番事業,憑自己的能力為先輩傳下的世職再上台階,卻不料所遇之人所見之事全都是黑如泥潭,渾濁而厚重,整個人仿佛戴上了一副重達千斤的鐐銬,哪怕明知抬手便能打碎堅硬而脆弱的醬缸,卻還是完全施展不開手腳。事到如今,反而被那隻無形的大手推向了進退皆輸的境地,別說榮立戰功光宗耀祖,甚至還有性命之虞。
念頭停止,深深的無奈爬上了朱參將的額頭,他不過而立之年,幾道深深的魚尾紋卻像是年過半百的象征。他甚至想過,父親當年說的沒錯,果然武人不該讀書,學了那些聖人的道理,空給自己尋煩惱罷了。
將那些雜念驅逐出腦海,朱參將轉過頭去,看向身後跟著的那位已經被解開繩索的報案者,姓張名適,自稱是江湖遊醫,停駐勤裕村半年有餘,靠為人看診治病安身立命。出發前他親自詢問過此人有關倭寇襲擊村莊的詳細情況,甚至用過些手段,卻根本沒有問出任何有價值的信息,讓他心裏總覺此事蹊蹺,難道是劉光潛故意安排了這麽一出戲,好借力把自己推出去?他搖搖頭,在心裏苦笑著,等到了那所謂的受襲村莊,可能遇見到的是真倭寇還是劉大人麾下的假倭寇,都尚還難說啊。
隊伍又行進了十餘分鍾,走在最前的朱參將一雙利眼看到了前方遠處的海岸邊隱約的火光,像是點了一摞厚實的木柴篝火…
還是,燃燒起來的房屋?
他的眼睛陡然睜大,幾乎是下意識地拔出了腰間的長劍,轉過身緊隨的親兵隊警示著道:“全體做好戰備,所有人沒有命令不準妄動,膽敢擅自脫離指揮者,就地軍法論處,格殺勿論!”
震懾住了開始騷動的隊伍,朱參將又將刀插迴了鞘中,從自己的親兵隊中選了三名可靠之人作為斥候,前往光源處探查情況返迴報告,囑咐他們在緊急時候吹哨傳訊。都是在遼西時的府中家丁,也是禁軍出身與蒙古韃靼在戰場上刀兵相接過的悍卒,絲毫不用擔心他們的忠誠度和戰鬥素質。
朱國誌目送著三名斥候隊員的影子消失在視距之外的黑暗中,在遼西常年征戰養成的敏銳直覺告訴他,在前方等待著他的,絕對是敵人。不管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都想致自己於死地。
他閉上了眼睛,感受著愈發大的海風吹過臉頰,鹹腥的氣息進入鼻腔,仿佛能起到振奮精神的效果一般,讓他緊皺的眉頭也緩緩舒展了開來。
他在心裏冷笑著:來吧,玩弄權術的奸佞,想要爺爺的命就來取吧。你們這些朝廷的蛀蝕,毀家竊國,總有魂飛魄散那一天,咱們陰曹地府見吧!
等待了良久,就在隊伍即將再次開始躁動的時候,前方遠處的光亮附近突然響起了尖銳的哨兒聲,逆著海風飄到了立於軍前的朱國誌耳中,也像一把尖刀戳到了不安的士兵們的心頭,讓整支隊伍安靜了下來。
朱參將睜開眼睛,目視前方,緩緩拔出了腰間的佩劍高舉著,指向月黑風高的天空,指向渾濁不清的前路,使盡全身力氣怒吼著道:
“全軍出發!”
強忍著左臂傳來的陣陣劇痛,就著黯淡的月光看了眼鍾表上的時間,急速奔跑在叢林中的林漢城將金表揣進懷裏,他連續跨過幾道水溝,腳下用力一蹬,嗖聲縱身撲地,消失在了低矮的灌木叢中。
一直咬在他身後追著的幾名黑衣人一下失了方位,不知目標隱匿在何處。幾人放滿了腳步,拉著圓環隊形朝著之前追趕的方向小心謹慎地搜尋著,生怕那個力量和速度都強如猛虎的目標從什麽地方突然躥出,像先前遭遇時和那遭了秧的同伴一樣,身體直接被一刀橫著劈成了兩截。
林漢城就趴在原地沒有動彈,左臂在先前的遭遇戰中被一個黑衣人所持的弓弩射中,三寸長的短箭半身插進了上臂肌肉,所幸沒有射中大動脈,卻擊碎了骨頭。
伴隨著不斷流淌的鮮血、難以忍受的劇痛的還有一陣陣酸麻的感覺,箭頭肯定塗抹了毒藥,他已經覺得眼前的景象變得模糊起來,體內那股爆炸性的力量也不敢再調動起來,否則流血的傷口還會擴大。到那時候,用不著那些人搜索追殺,自己就會因為失血過多和那些今夜死在他手裏的村民一樣,變成一具漸漸冰冷下去的屍體。
直到這個時候,林漢城才從對自身力量的膨脹與迷信中清醒了過來,他在心裏自嘲地道著,果然個體的力量再強也敵不過配合默契訓練有素的協同作戰。楚霸王當年在烏江憑一己之力斬殺數百漢軍,也是多虧了一身好甲和馬力的加持,最終還是逼得拔劍自刎,身死屍裂。
而自己現在不過是個空有一身力量而的普通人,連手裏那把短刀也是隻憑力量和速度的優勢當菜刀亂砍一氣,這樣的打法在早有準備的突然襲擊中足以彌補技巧的不足,在瞬間爆發的生死搏殺之中,稍有不慎就會被個體力量遠不如自己的敵人創傷甚至致命,手臂上那碎骨一箭就是明證。
現在隻能期盼那些黑衣人也都缺乏維生素,都患有夜盲症。那些人也不敢打火把,想發現自己也不容易,一切都得聽天命了。
過了幾分鍾,極為敏銳的耳朵終於捕捉不到那些人的輕微腳步聲之後,林漢城心裏一直懸著的石頭才算暫時落下,開始匍匐在地上緩慢挪動著身子,咬牙忍著劇痛,打退越來越甚的困意,朝白天去到的那個山洞方向爬行著。
不知爬了多長時間,林漢城終於憑著記憶和強行支撐的意識到了那處山洞前,黑漆漆的洞穴中隱隱有數十個紅色的亮光點。他奮力挪著身體讓自己滾了進去,立即聽到了嘰嘰喳喳的聲音,一瞬間刷剌剌十幾隻蝙蝠從他的身上飛掠出了山洞,他卻連抬眼皮的力氣也沒有了。
耗盡了最後一點體力,他斜著眼睛看向山洞外,高高的雜草遮擋了半個洞穴,應該是安全了。
意識已經模糊得像一團漿糊,左臂已經沒有知覺了,他閉上了昏昏沉沉的眼睛,心裏隻剩下一個念頭:
牛鼻子,你他娘的可千萬別死在路上了啊。
……
將近一小時後,遮蔽月亮的烏雲被海風推開,半輪皎月狀如銀刀,和天上的星星一起,給地上行進著的人們提供著微弱光亮。
東海海岸。
海濤滾滾,波浪衝刷上岸的沙沙聲響,像為這支從睡夢中被強行拉起,臨時拚湊,外出執行一個危險任務的隊伍奏著提神的樂曲。
走在隊伍最前的是一名五尺身材,山紋重甲在身,頭戴紅翎鐵盔,腰掛三尺長劍,大踏著八字步的中年軍官,便是朱國誌朱參將。他的臉上沒有軍人通常的半臉虯髯,一雙細小的倒三角眼中流動著憤怒的色彩,對自己深更半夜被劉大人的親衛隊長轉達那樣明顯帶有針對性卻不得不服從的軍令很是惱火。
再轉頭看向身後跟隨的一百廂兵士卒,除了自己的二十個從外地一同調來的親兵以外,都是劉大人那兩位親信替他精心挑選的“銳卒”,不說裝備簡陋到令人發指,連配了盔甲的兵都不到一半,士氣也幾乎為零,人人皆是滿臉疲態,神情渙散,步伐綿軟,連手裏提著的長槍都有隨時脫手掉落的可能。
雖然這一路數裏還能勉強保持著一字隊列齊步行進著,可他敢肯定,這樣的一支軍隊,如果真的在突如其來的狀況下遭遇敵人的襲擊,除了自己的親兵,肯定立刻便會作鳥獸散。他甚至看到了,夾在在這些疲憊士兵中間的,甚至還有身上纏著繃帶舊傷未愈的老兵,這簡直是對他的羞辱。而上下分明等級森嚴的軍隊卻容不得他不服軍令,恐怕劉光潛那廝就等著自己吐出一個“不”字,那兩名親衛隊長當場就能拔劍砍了自己的腦袋,永久抹除自己這個後患。
可朱參將清楚,即便他服從了上官的軍令,領了這些根本沒有戰鬥力可言的士兵出了老營前往勤裕村調查,也絕沒有擺脫麵臨的兇險。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和遠渡東洋的東瀛鬼交過手,卻也說過東南的倭匪兇惡悍猛、其刀鋒利吹毛可斷的名頭。如果那姓張的報案人所言不假,真的有倭寇登陸沿海,血洗了整座村莊的話,人數應該也不在少數。
而劉大人安排的這一趟所謂先遣任務,毫無疑問是想把他朱國誌推到倭寇的刀前,隻能進不能退,必須得靠一雙肉拳頭撐到天亮。最好的情況無非是自己全身而退,而帶領到此的這些孱弱兵馬全部葬身倭寇的刀下,自己依然要背上統兵指揮不力的罪名。而最壞的情況,則是劉大人的借刀殺人記圓滿達成,自己也在今夜和這些士兵被推到陰間口,一起死在倭寇的刀下罷了。
他不甘心,據他被調來之後三個月時間的調查統計,駐守城外的三千兵馬虛報兵額高達三成,輔兵數量便有七成之多,戰兵總數不到八百,能配全鎧甲和刀劍武器的隻有一半,便是各級軍官的家丁、親兵之類,剩餘的普通戰兵則是自己率領的這批“銳卒”之類,一旦麵對真正訓練有素的軍隊,則根本毫無戰鬥力可言。
士兵的軍餉核發虧空嚴重,依照相關律例,普通廂軍士兵每月的軍餉最少也為八錢銀子,但以他的統計結果一算,那些底層兵士包括戰兵每月能拿到手的銀子不過六錢,而且並非戶部撥發的標準成色銀錠,而是質地低劣的粗糙私銀,連小小的果長士官也能從衛所既定的潛規則內得到好處,分上一小口層層壓榨出來的兵血,每月能拿到手裏的軍餉比額定的一銀子兩多出三成不止。
軍官一層層貪墨克扣,兵丁缺乏訓練與士氣,上下離心離德,台州衛的狀況嫣然爛入骨髓。可他卻無計可施,想要把這一團漆黑的醬缸砸爛,卻連手裏的“磚頭”也得先交給攪漿糊的上司,不得越級辦事。他在想,這樣的製度究竟是為了維護軍隊的穩定,還是朝廷默許軍官擁有這樣的特權?像這樣的衛所,這樣的軍隊,在幅員萬裏的大華朝究竟還有多少?究竟有多少像劉光潛這樣的奸佞小人,在多少有司竊據著重要的職務,掌管著巨大的權力?已經承平百年的漢地二十二省,究竟還能這樣的旋渦中勉勵維持多久?
他不知道。他想,這樣的問題不是自己的眼界所能觸及的層麵,恐怕連曾經位居總兵官,已經離世多年的老父也無法看明白。
雖然出身世襲將門,卻與遼西武將集團的同輩們格格不入,哪怕在邊鎮還能看到雄壯堅朔的玄甲禁軍齊整劃一的拉練方陣,在更加純粹的軍人環境中曆練,他也還是自願選擇調入內地做了客將。
選中了東南海疆要地,本想在脫離世襲將門背景桎梏後幹出一番事業,憑自己的能力為先輩傳下的世職再上台階,卻不料所遇之人所見之事全都是黑如泥潭,渾濁而厚重,整個人仿佛戴上了一副重達千斤的鐐銬,哪怕明知抬手便能打碎堅硬而脆弱的醬缸,卻還是完全施展不開手腳。事到如今,反而被那隻無形的大手推向了進退皆輸的境地,別說榮立戰功光宗耀祖,甚至還有性命之虞。
念頭停止,深深的無奈爬上了朱參將的額頭,他不過而立之年,幾道深深的魚尾紋卻像是年過半百的象征。他甚至想過,父親當年說的沒錯,果然武人不該讀書,學了那些聖人的道理,空給自己尋煩惱罷了。
將那些雜念驅逐出腦海,朱參將轉過頭去,看向身後跟著的那位已經被解開繩索的報案者,姓張名適,自稱是江湖遊醫,停駐勤裕村半年有餘,靠為人看診治病安身立命。出發前他親自詢問過此人有關倭寇襲擊村莊的詳細情況,甚至用過些手段,卻根本沒有問出任何有價值的信息,讓他心裏總覺此事蹊蹺,難道是劉光潛故意安排了這麽一出戲,好借力把自己推出去?他搖搖頭,在心裏苦笑著,等到了那所謂的受襲村莊,可能遇見到的是真倭寇還是劉大人麾下的假倭寇,都尚還難說啊。
隊伍又行進了十餘分鍾,走在最前的朱參將一雙利眼看到了前方遠處的海岸邊隱約的火光,像是點了一摞厚實的木柴篝火…
還是,燃燒起來的房屋?
他的眼睛陡然睜大,幾乎是下意識地拔出了腰間的長劍,轉過身緊隨的親兵隊警示著道:“全體做好戰備,所有人沒有命令不準妄動,膽敢擅自脫離指揮者,就地軍法論處,格殺勿論!”
震懾住了開始騷動的隊伍,朱參將又將刀插迴了鞘中,從自己的親兵隊中選了三名可靠之人作為斥候,前往光源處探查情況返迴報告,囑咐他們在緊急時候吹哨傳訊。都是在遼西時的府中家丁,也是禁軍出身與蒙古韃靼在戰場上刀兵相接過的悍卒,絲毫不用擔心他們的忠誠度和戰鬥素質。
朱國誌目送著三名斥候隊員的影子消失在視距之外的黑暗中,在遼西常年征戰養成的敏銳直覺告訴他,在前方等待著他的,絕對是敵人。不管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都想致自己於死地。
他閉上了眼睛,感受著愈發大的海風吹過臉頰,鹹腥的氣息進入鼻腔,仿佛能起到振奮精神的效果一般,讓他緊皺的眉頭也緩緩舒展了開來。
他在心裏冷笑著:來吧,玩弄權術的奸佞,想要爺爺的命就來取吧。你們這些朝廷的蛀蝕,毀家竊國,總有魂飛魄散那一天,咱們陰曹地府見吧!
等待了良久,就在隊伍即將再次開始躁動的時候,前方遠處的光亮附近突然響起了尖銳的哨兒聲,逆著海風飄到了立於軍前的朱國誌耳中,也像一把尖刀戳到了不安的士兵們的心頭,讓整支隊伍安靜了下來。
朱參將睜開眼睛,目視前方,緩緩拔出了腰間的佩劍高舉著,指向月黑風高的天空,指向渾濁不清的前路,使盡全身力氣怒吼著道:
“全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