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時遲,那時快,師父已對那老者俯身下拜,激動的語不成調:“太師父,不知您老今早駕到,無名迎接來遲,還請恕罪。”
我納悶極了,直衝心上的一個想法便是難道師父的太師父,也就是我的師祖尚在人間?仔細迴想師父原先告訴我的那些有關師祖與太師父的故事,好像確實未提師祖已經仙逝,是我自己主觀臆斷師祖和太師父一樣都已不在人世了(這也能主觀臆斷,汗一個)。
在我發愣的檔兒,師父已將那老者請至上座,親手給師祖奉茶呢,看來這師祖是如假包換的。
我還救助過他呢,他不知道在昏迷中有沒有印象?
子規叔這會兒也恭恭敬敬的抱拳作揖,誠聲問候道:“老穀主在外可好,您距上次迴穀已近十載。穀主昨夜收到您近期打算迴穀一探的飛鴿傳書後,激動的都睡不著呢,反複看了不知多少遍,沒想到您今天一大早就迴來了。”
師父在一旁激動的說:“無名隻道昨夜才收到信,太師父應過兩天才能到,便沒及時準備。恕無名愚鈍,那飛鴿傳書昨夜才至,您卻今晨入穀,行程之中是否出現了什麽變數?”
師祖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周身散發出來的氣息與昨晚有很大的不同,我也說不清,但是女人的第六感是最準的。
“你和子規這次的扮相還不錯,比十年前的樣子強多了,老夫尚且還能接受,哈哈哈。”師祖並無解師父疑惑的意思,反而冷不丁的冒出這麽一句。
扮相?什麽啊?師父和子規叔的扮相出什麽問題了嗎?我仔細在師父與子規叔的臉上尋覓著,也沒有發現絲毫不妥之處。
隻見師父與子規叔均麵露尷尬之色,師父用咳嗽、子規叔用捋胡子做掩飾。
看來一物降一物,他們都很怕師祖呢,師祖如果喜歡我的話,將來在這裏一定更好混吧。
“這兩個乖巧可愛的孩子定是你上封去信中所說的歌兒與月兒吧?”師祖問師父。
謝天謝地,終於想起我們了。如不是師祖提起,還不知道我和升歌要被涼在這裏多久。
“你們倆來師祖跟前,讓我好好看看。”師祖和藹的對我們招手。
我們倆隻好乖順的來到師祖跟前,一左一右的俯在他老人家的膝上讓他仔細觀看。
師祖炯炯有神的雙目依次將我與升歌從頭至尾打量了一番,那如炬的雙目令我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這,也許就叫做不怒自威吧。
隨即,師祖像是突得了什麽靈感一般,伸出雙手分別在我與升歌的後腦上摸索探究,這個動作令我的心髒猛然一收縮。
不錯,我就覺得自己的直覺不會錯!
那雙手,這雙手;昨晚的師祖,今天的師祖;昨晚的氣息,今天的氣息……
他們不是一個人!
我昨晚救得那位老者與今天來到穀中的師祖並不是一個人,雖然他們的相貌完全相同。
使我產生疑惑的主要根源便是手,昨晚我擦拭的那雙手是白皙修長的,而今天師祖的手卻是枯瘦有力的,那絕對不會出自同一個人!
師父定不會將師祖認錯,也就是昨晚之人定是想假扮師祖,我卻陰差陽錯救了他。今早他醒來後,怕事情有所敗露,才匆匆逃離。那人會是誰呢?又會是誰將那人灌醉成那副樣子呢?思及至此,我竟生出一身冷汗,我會不會捅了什麽亂子?
在我胡思亂想間,似乎聽到師祖與師父開懷大笑,像是遇到什麽千載難逢的好機遇一般。
升歌用手拍了拍我的手背,我才反應過來師祖正在同我們說話:“孩子們,你們將要承擔一項新的使命了。老夫剛經過手觸,發現你們均骨骼奇特,而且腦後生有反骨,是練習《流雲劍》的好胚子啊。我派中劍法就要靠你們發揚光大了,那劍譜如永世藏匿在這裏,不能用來懲奸除惡,你太師父在九泉之下也會怪罪於我的。”
接著又轉向師父道:“當初你無論如何也不肯練習那《流雲劍》,說是無法找到一個能與你雙劍合壁之人。哎,你又何苦執著呢?對了,鳳丫頭呢?上次見她還是一個天真少女呢。”
師父難掩心中失落,說道:“此事勉強不得,幸而無名當年的遺憾,今可由歌兒與月兒彌補,也算不辱師命了。至於鳳菲,她至今仍堅持留在穀中,也算是執著之人哪。”
師祖微微一歎,便不再說話。
師父看氣氛有些沉悶,也許還有更多事情要與師祖商量,便讓升歌帶著我先迴去。
我們行至門口,便聽得師父震驚的聲音:“怎會發生此事?穀中機關重重,又有家丁把守,一般人怎可如此輕易混進來?”
後來隨著我們越行越遠,便什麽都聽不到了。
一出門,升歌便從來福手中將兔籠接過,獻寶似的攤到我麵前,問我:“月月,你看兔兔可愛嗎?給你做個伴可好?”
那晶瑩的雪白確實讓我有片刻失神,純潔美麗的小白兔,我的保護欲油然而生。既然我們有緣分相識,我們一定能成為朋友。和動物做朋友比同人做朋友定要來的真,來的簡單。
我對升歌笑了笑:“就叫它小羽毛吧。”
直到迴到芙園,我還為昨晚所做之事感到惶惶不安。我將今早發生的變故告訴了禦劍,她的臉色也好不到哪去,卻還是安慰了我半天。
看來禦劍也很喜歡小羽毛,她將小羽毛從籠子裏放了出來,找來好多筍葉給它吃,還不時逗弄著它玩。看著這幅情景,我的心情好了許多。
晚宴設在前廳,可能是為了迎接師祖,菜品顯得很豐盛。
這會兒師父正在給師祖匯報大師兄、二師兄和三師兄的情況,師祖在很用心的聽。師父好想正說什麽翼兒剛剛來信說自己在外一切安好,勿念……
我卻無心大口朵碩,隻是象征性的夾了幾筷子青菜,喝了一勺蓮子羹。
坐在我身邊的鳳姨今天好像也有很多心事似的,幾乎沒怎麽開口。
看到我不思飲食,才關切地問我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鳳姨的詢問引起了師父的注意,他也向我投來了關切的目光。
師祖問了問師父事情的緣由,笑著為我打了圓場:“一定是這孩子想著歌兒考核過了三關,可以提一個要求而自己沒有吧,無名你允諾的這誘惑還真大,竟讓孩子到了這茶飯不思的地步。”
“罷了罷了,老夫就在這賣個人情,也幫你向你師父討個要求可好?”師祖笑眯眯的對我說。
還不待我迴話,師父已經趕著說道:“無名怎敢,怎敢當太師父您的這‘討’字。”
這時的太師父就像一隻狡猾的狐狸,笑眯眯的對我說:“丫頭,還不謝謝你師父,他這是答應了。”
我急忙起身,拜了拜師祖,又拜了拜師父,大聲說道:“月兒多謝師祖、師父成全。”
今日之事,確有無心插柳之實。我心中煩悶的事情其實與提要求之事無關,卻無意中得到了一個允諾,應該算是意外驚喜吧。
這樣,我賺得一個提要求的機會,也可同時少欠升歌一個人情。想到他今晨願將他那提要求的機會讓與我,我便不自覺的扭頭去看他,卻正與他看我的眼神撞到了一起,我趕忙將頭別開了。
“說吧,你們都想要為師答應什麽要求啊?”師父興致勃勃的捋著胡須問我們。
升歌卻不說話,師父便看向我的這邊。
我內心一直藏著一個大膽的想法,這會兒當著師祖的麵,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說還是不說呢?
當理智占了下風之時,我堅定地說:“我想出穀去一段時間,如果可以的話,明天就出發。”
師父沒有我想象中的大發雷霆,隻是微皺眉頭問我:“原因?”
我隨機應變到:“月兒在幽幽穀中待的這四年中,雖安逸無憂,快樂逍遙,卻幾乎忘了穀外的世界是何模樣。月兒現在隻有七歲,離能出穀之時還早呢,月兒並無他想,隻是想再看看外麵的世界。與其一直這麽無憂無慮在師父及各位長輩的庇護下長大,不如讓月兒也嚐嚐人間疾苦,懂事的長大。”
師父想說什麽,師祖插話道:“月兒小小年紀,有這番覺悟著實不易。派中有項門規便是派中弟子十六歲之前不得離穀,製定這樣的門規,我們也是有苦衷的啊。你師父的苦心,你們將來定會明白。”
師祖繼續說:“雖說命由天定,卻不是人力絕不可為之。也許,這就是這孩子命中的造化吧。”
師祖所說我不是很明白,卻清楚知道師父禁止我們出穀是為我們好,但我真的很想去那裏看看,說不定能發現一些關於那縈繞在我心中謎團的線索呢。即使會遇到什麽危險我也不怕,我迫切想要更多的了解現在的這個我。
我心想,還能順便出去散散心,排解排解這兩天心中的鬱悶。
師父歎了口氣,很難下定決心般,慢慢地說:“月兒,為師給你三天的時間,你可以出穀去你想去的地方,但三天之後,你必須迴來。否則,便一輩子也不必迴來了!你這孩子的心性像極了為師的一位故人,認定了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拉不迴來。為師知道你心中所想,想去便去吧,看看也許能打開你的心結。但話又說迴來了,你出門在外,為師不放心你的安全,便讓你子規叔陪你走一遭吧。但是迴來之後可不能貪玩了,要加緊練習流雲劍了,知道嗎?”
我被師父的善解人意打動了,愉快的點了點頭,那裏,我始終還是要去一次的。雖然,這次很有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師父了然的看了一眼升歌:“歌兒,現在該提你的了吧,要不為師可要收迴了哦。”
升歌忙急著依次給師父和太師父作了一個揖,懇切地說:“歌兒想和師妹一起去,她去哪我就去哪。”
師祖哈哈大笑,轉頭對子規說:“子規啊,在外麵的這些日子,你可得把這兩個小鬼看好嘍。”
子規叔忙站起身來恭敬領命。
接下來的時間裏,我的耳朵全被鳳姨不住的叮嚀給占滿了,晚宴還沒有結束,她便吩咐菱歌去給我準備行李了。
看著大家溫暖的笑臉,我的眼脹脹的,鼻子酸酸的,心卻暖暖的……
我納悶極了,直衝心上的一個想法便是難道師父的太師父,也就是我的師祖尚在人間?仔細迴想師父原先告訴我的那些有關師祖與太師父的故事,好像確實未提師祖已經仙逝,是我自己主觀臆斷師祖和太師父一樣都已不在人世了(這也能主觀臆斷,汗一個)。
在我發愣的檔兒,師父已將那老者請至上座,親手給師祖奉茶呢,看來這師祖是如假包換的。
我還救助過他呢,他不知道在昏迷中有沒有印象?
子規叔這會兒也恭恭敬敬的抱拳作揖,誠聲問候道:“老穀主在外可好,您距上次迴穀已近十載。穀主昨夜收到您近期打算迴穀一探的飛鴿傳書後,激動的都睡不著呢,反複看了不知多少遍,沒想到您今天一大早就迴來了。”
師父在一旁激動的說:“無名隻道昨夜才收到信,太師父應過兩天才能到,便沒及時準備。恕無名愚鈍,那飛鴿傳書昨夜才至,您卻今晨入穀,行程之中是否出現了什麽變數?”
師祖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周身散發出來的氣息與昨晚有很大的不同,我也說不清,但是女人的第六感是最準的。
“你和子規這次的扮相還不錯,比十年前的樣子強多了,老夫尚且還能接受,哈哈哈。”師祖並無解師父疑惑的意思,反而冷不丁的冒出這麽一句。
扮相?什麽啊?師父和子規叔的扮相出什麽問題了嗎?我仔細在師父與子規叔的臉上尋覓著,也沒有發現絲毫不妥之處。
隻見師父與子規叔均麵露尷尬之色,師父用咳嗽、子規叔用捋胡子做掩飾。
看來一物降一物,他們都很怕師祖呢,師祖如果喜歡我的話,將來在這裏一定更好混吧。
“這兩個乖巧可愛的孩子定是你上封去信中所說的歌兒與月兒吧?”師祖問師父。
謝天謝地,終於想起我們了。如不是師祖提起,還不知道我和升歌要被涼在這裏多久。
“你們倆來師祖跟前,讓我好好看看。”師祖和藹的對我們招手。
我們倆隻好乖順的來到師祖跟前,一左一右的俯在他老人家的膝上讓他仔細觀看。
師祖炯炯有神的雙目依次將我與升歌從頭至尾打量了一番,那如炬的雙目令我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這,也許就叫做不怒自威吧。
隨即,師祖像是突得了什麽靈感一般,伸出雙手分別在我與升歌的後腦上摸索探究,這個動作令我的心髒猛然一收縮。
不錯,我就覺得自己的直覺不會錯!
那雙手,這雙手;昨晚的師祖,今天的師祖;昨晚的氣息,今天的氣息……
他們不是一個人!
我昨晚救得那位老者與今天來到穀中的師祖並不是一個人,雖然他們的相貌完全相同。
使我產生疑惑的主要根源便是手,昨晚我擦拭的那雙手是白皙修長的,而今天師祖的手卻是枯瘦有力的,那絕對不會出自同一個人!
師父定不會將師祖認錯,也就是昨晚之人定是想假扮師祖,我卻陰差陽錯救了他。今早他醒來後,怕事情有所敗露,才匆匆逃離。那人會是誰呢?又會是誰將那人灌醉成那副樣子呢?思及至此,我竟生出一身冷汗,我會不會捅了什麽亂子?
在我胡思亂想間,似乎聽到師祖與師父開懷大笑,像是遇到什麽千載難逢的好機遇一般。
升歌用手拍了拍我的手背,我才反應過來師祖正在同我們說話:“孩子們,你們將要承擔一項新的使命了。老夫剛經過手觸,發現你們均骨骼奇特,而且腦後生有反骨,是練習《流雲劍》的好胚子啊。我派中劍法就要靠你們發揚光大了,那劍譜如永世藏匿在這裏,不能用來懲奸除惡,你太師父在九泉之下也會怪罪於我的。”
接著又轉向師父道:“當初你無論如何也不肯練習那《流雲劍》,說是無法找到一個能與你雙劍合壁之人。哎,你又何苦執著呢?對了,鳳丫頭呢?上次見她還是一個天真少女呢。”
師父難掩心中失落,說道:“此事勉強不得,幸而無名當年的遺憾,今可由歌兒與月兒彌補,也算不辱師命了。至於鳳菲,她至今仍堅持留在穀中,也算是執著之人哪。”
師祖微微一歎,便不再說話。
師父看氣氛有些沉悶,也許還有更多事情要與師祖商量,便讓升歌帶著我先迴去。
我們行至門口,便聽得師父震驚的聲音:“怎會發生此事?穀中機關重重,又有家丁把守,一般人怎可如此輕易混進來?”
後來隨著我們越行越遠,便什麽都聽不到了。
一出門,升歌便從來福手中將兔籠接過,獻寶似的攤到我麵前,問我:“月月,你看兔兔可愛嗎?給你做個伴可好?”
那晶瑩的雪白確實讓我有片刻失神,純潔美麗的小白兔,我的保護欲油然而生。既然我們有緣分相識,我們一定能成為朋友。和動物做朋友比同人做朋友定要來的真,來的簡單。
我對升歌笑了笑:“就叫它小羽毛吧。”
直到迴到芙園,我還為昨晚所做之事感到惶惶不安。我將今早發生的變故告訴了禦劍,她的臉色也好不到哪去,卻還是安慰了我半天。
看來禦劍也很喜歡小羽毛,她將小羽毛從籠子裏放了出來,找來好多筍葉給它吃,還不時逗弄著它玩。看著這幅情景,我的心情好了許多。
晚宴設在前廳,可能是為了迎接師祖,菜品顯得很豐盛。
這會兒師父正在給師祖匯報大師兄、二師兄和三師兄的情況,師祖在很用心的聽。師父好想正說什麽翼兒剛剛來信說自己在外一切安好,勿念……
我卻無心大口朵碩,隻是象征性的夾了幾筷子青菜,喝了一勺蓮子羹。
坐在我身邊的鳳姨今天好像也有很多心事似的,幾乎沒怎麽開口。
看到我不思飲食,才關切地問我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鳳姨的詢問引起了師父的注意,他也向我投來了關切的目光。
師祖問了問師父事情的緣由,笑著為我打了圓場:“一定是這孩子想著歌兒考核過了三關,可以提一個要求而自己沒有吧,無名你允諾的這誘惑還真大,竟讓孩子到了這茶飯不思的地步。”
“罷了罷了,老夫就在這賣個人情,也幫你向你師父討個要求可好?”師祖笑眯眯的對我說。
還不待我迴話,師父已經趕著說道:“無名怎敢,怎敢當太師父您的這‘討’字。”
這時的太師父就像一隻狡猾的狐狸,笑眯眯的對我說:“丫頭,還不謝謝你師父,他這是答應了。”
我急忙起身,拜了拜師祖,又拜了拜師父,大聲說道:“月兒多謝師祖、師父成全。”
今日之事,確有無心插柳之實。我心中煩悶的事情其實與提要求之事無關,卻無意中得到了一個允諾,應該算是意外驚喜吧。
這樣,我賺得一個提要求的機會,也可同時少欠升歌一個人情。想到他今晨願將他那提要求的機會讓與我,我便不自覺的扭頭去看他,卻正與他看我的眼神撞到了一起,我趕忙將頭別開了。
“說吧,你們都想要為師答應什麽要求啊?”師父興致勃勃的捋著胡須問我們。
升歌卻不說話,師父便看向我的這邊。
我內心一直藏著一個大膽的想法,這會兒當著師祖的麵,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說還是不說呢?
當理智占了下風之時,我堅定地說:“我想出穀去一段時間,如果可以的話,明天就出發。”
師父沒有我想象中的大發雷霆,隻是微皺眉頭問我:“原因?”
我隨機應變到:“月兒在幽幽穀中待的這四年中,雖安逸無憂,快樂逍遙,卻幾乎忘了穀外的世界是何模樣。月兒現在隻有七歲,離能出穀之時還早呢,月兒並無他想,隻是想再看看外麵的世界。與其一直這麽無憂無慮在師父及各位長輩的庇護下長大,不如讓月兒也嚐嚐人間疾苦,懂事的長大。”
師父想說什麽,師祖插話道:“月兒小小年紀,有這番覺悟著實不易。派中有項門規便是派中弟子十六歲之前不得離穀,製定這樣的門規,我們也是有苦衷的啊。你師父的苦心,你們將來定會明白。”
師祖繼續說:“雖說命由天定,卻不是人力絕不可為之。也許,這就是這孩子命中的造化吧。”
師祖所說我不是很明白,卻清楚知道師父禁止我們出穀是為我們好,但我真的很想去那裏看看,說不定能發現一些關於那縈繞在我心中謎團的線索呢。即使會遇到什麽危險我也不怕,我迫切想要更多的了解現在的這個我。
我心想,還能順便出去散散心,排解排解這兩天心中的鬱悶。
師父歎了口氣,很難下定決心般,慢慢地說:“月兒,為師給你三天的時間,你可以出穀去你想去的地方,但三天之後,你必須迴來。否則,便一輩子也不必迴來了!你這孩子的心性像極了為師的一位故人,認定了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拉不迴來。為師知道你心中所想,想去便去吧,看看也許能打開你的心結。但話又說迴來了,你出門在外,為師不放心你的安全,便讓你子規叔陪你走一遭吧。但是迴來之後可不能貪玩了,要加緊練習流雲劍了,知道嗎?”
我被師父的善解人意打動了,愉快的點了點頭,那裏,我始終還是要去一次的。雖然,這次很有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師父了然的看了一眼升歌:“歌兒,現在該提你的了吧,要不為師可要收迴了哦。”
升歌忙急著依次給師父和太師父作了一個揖,懇切地說:“歌兒想和師妹一起去,她去哪我就去哪。”
師祖哈哈大笑,轉頭對子規說:“子規啊,在外麵的這些日子,你可得把這兩個小鬼看好嘍。”
子規叔忙站起身來恭敬領命。
接下來的時間裏,我的耳朵全被鳳姨不住的叮嚀給占滿了,晚宴還沒有結束,她便吩咐菱歌去給我準備行李了。
看著大家溫暖的笑臉,我的眼脹脹的,鼻子酸酸的,心卻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