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媳(完)
當下人眼中, 女子出嫁後需要娘家兄弟撐腰。
所以,一般女子在夫家允許的情形下, 都會盡量幫娘家, 更不會把災禍帶迴娘家去。
牽扯上於家,在周玉兒看來,對李安娘不是什麽好事。
但對於楚雲梨來說, 她還巴不得。
當今以孝治天下, 凡是子女告雙親,無論到底是誰錯, 子女都會背上一個不孝名聲。
楚雲梨本來是想著把周家的事處理了再對付於父, 但沒想過要告他。不是不恨, 而是李安娘的名聲已經不太好, 要是再狀告父親, 對她不是什麽好事。
沒想到周家幾兄弟居然主動提及於家, 等人來了,哪怕他們不提,楚雲梨也會不著痕跡地引導他們說出之前偷李軟軟之事, 如此, 順理成章讓周家和於家認罪。
她心裏盤算, 麵上一片漠然, 根本不搭理周玉兒。
周玉兒沒有在她臉上看到諸如擔憂娘家或是憎恨她的神情, 很是不甘心:“三嫂,你別裝了……”
楚雲梨往左走了兩步, 拉開了兩人之間的距離, 如此, 周玉兒再想要衝她說話,聲音就得更大。可如此一來, 堂中其他人也能聽見。
周玉兒翻了個白眼。
一迴過頭,就對上了兄弟幾人惡狠狠的目光。她心弦一顫,又覺得自己沒錯。
家人拿她換銀子本來就是事實,她又沒有胡編亂造,他們憑什麽恨她?
當下,更狠地瞪了迴去。
於狗寶是於父生了四個女兒得來的,是他的命根子,兒子被帶到了這裏,他自然也跟了過來,且還主動進了公堂求情。
“大人,我兒子去賀家報信之事,當時周家都知道。”為了證明此事,他還繞路把死活不肯來的周母也拜托衙差帶了過來。
周母哪怕到了,也死活不肯進來,就站在人群外。
若不是有衙差看著,她早就溜了。
於父進門之前,就怕她跑,還再三對衙差強調,周母是重要的人證。
聽了於父的供詞,大人立刻讓人傳喚周母進門。
周母進了公堂,眼神無助地看向兒女。因為她不知道要怎麽說才能讓自己和兒女順利離開。
“於狗寶去賀家報信之事,你知道嗎?”
周母搖頭。
於父強調:“當時我們父子倆,還有你和三郎都在,你敢說不知道?”
周母再沒有見過世麵,也知道這事不能承認,再次搖頭:“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麽!我沒有和你們父子站在一起過,也沒有拜托你兒子去賀家報信,你少冤枉汙蔑我。”
於父:“……”
他怒瞪著周三郎:“你來說!”
曾經他們是翁婿,於父在女婿麵前向來底氣十足。
周三郎自然分得清裏外,再說,那一迴幾人同行,是為了偷李軟軟,若此事查出,他們誰也討不了好!當即附和母親:“嶽父,你和我娘都是我最親近的長輩,我也不存在偏幫誰,便實話實說了。你口中的這些事,我今天才第一迴聽說。”
於父:“……你放狗屁!”
他怒瞪著周家人:“那你們倒是說說,我家狗寶為何要沒事找事跑去幫你們家報信?賣了女兒得了實惠的可是你們家!總不能出了意外,你們就把罪名推到我們身上啊!”
盛怒之中的於父說著這些話,也漸漸地迴過味兒來,當初他和周家母子跑去偷抱李軟軟的事不能鬧出來,否則,連他和兒子大概都脫不了身。
當即道:“那你們倒是說說,你們為何要拜托我兒子報信?”
似乎話裏有話,意在提醒他們別亂說。
周母才沒那麽蠢,翻了個白眼:“是他自己跑去報信的,賀家的人到了我還莫名其妙!”
於父氣得失語,顫著手指道:“你!”
“我如何?”周母瞪著他:“你別狡辯,我周家落到如今地步,都是你於家害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她這話也不算是錯。
於父卻不肯認,主要是在賀家這事上,他一點便宜沒占著。反而還與富裕了的女兒鬧僵,從方才進來到現在,女兒一眼都沒有正眼看他,更別提擔憂關切了。
想到女兒如今手頭萬多兩銀子,隨便給個零頭,就能讓自家過得滋潤,整個村裏的姑娘任由兒子挑選……他就心痛得吐血。
於父愈發恨得咬牙切齒,一字一句問:“若不是你提及,我們家從來都不知道賀家要結陰婚的事。做人喪了良心,會折了後輩的福氣!”
這話有些像是詛咒,周母怒瞪著他:“你胡說些什麽?”
於父餘光瞥見上首大人,突然反應過來,狠狠一拍腦袋。他和周母在這掰扯個什麽勁,讓大人知道真相才最要緊。
當即磕下頭去:“求大人明察。我們家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賀家結陰親的事,這消息是周家告知的!明明是他們托我兒子報信,我兒子好心幫忙,到頭來還要被周家仇視,更是被牽扯到了公堂上。周家喪盡天良,隨口汙蔑恩人,當真不是東西。”
竟然直接開始罵人,可見他的怒氣。
大人一拍驚堂木:“不許罵人。”又看向賀家一群下人:“你們把消息告知了誰?”
前去接人的婆子膝行兩步:“道長給了八字,奴婢四處打聽。後來知道周家姑娘剛好符合,便找上了門。當時這位妹子說要好好思量,翌日那位年輕的小哥就讓我去接人。”
周母:“……”
也就是說,她還擇不出來了。
於父也有些緊張,就怕周母亂說話,扯出了當初的事。
正緊張,就見周母霍然扭頭看了過來,眼神威脅。
於父:“……”
不待他有反應,卻見旁邊多了個人,側頭一瞧,正是站在角落中的女兒。
楚雲梨一禮:“大人,其實我知道這裏麵的緣由。隻是牽扯上了生身父親,我不太好說。但有些事早晚要大白於天下,我再三躊躇,還是決定說出真相。”
“於狗寶跑去賀家報信,確實是周家母子和我父親商量過後的決定。因為他們想要送去賀家的人,根本就不是周玉兒,而是養在我名下的孩子李軟軟,道長本來就給出了好幾個八字,軟軟也是適合的。所以,他們兵分兩路,於狗寶來報信,剩下的三人前來偷孩子。算計得是挺好,但我把孩子看得很緊,他們還沒把孩子抱迴村裏,就被我追上了。當時我把孩子搶了迴去,賀家的人一來,他們沒法交差,又怕被怪罪,才交出了周玉兒。”
“有些事情,計較起來是我不孝,可咽下去要實在不甘心。當日我抱著軟軟迴鎮上,他們還追上來明搶……求大人為我們孤兒寡母做主。”
說到後來,語氣哽咽。
於父和周母看著她傷心至極的模樣,麵色一言難盡。
那一次明明是他們吃了虧,三人掉進水裏險些爬不上來。更別提糾纏之中受的那些傷了。
這怎麽看,她都不該是委屈的那個。
明搶罪名挺重,搶孩子拿去給人生祭就更重了,一個弄不好,秋後問斬都是可能的。於父忍不住了:“大人,您別聽她胡說。當時我們想追上去解釋,還被她踹進了池塘裏,險些丟一條命。您若不信,可以問周家母子!”
周家母子怒瞪著他,眼神裏明明白白寫著:誰要給你作證?
於父對上二人眼神,恍惚間想起來,他這著急解釋,已然在不自覺間承認了偷抱孩子的事。
他張了張口,又怕說多錯多,幹脆閉口不言。
大人眼神淩厲:“也就是說,你們確實試圖偷別人的孩子來賣銀子?”
三人麵麵相覷,誰也沒有開口。
這否認了興許就要挨板子,可若是承認……那可就得入罪了。
大人肅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麽難迴答嗎?”
三人低下頭,還是不答。
“來人!給我……”
聽到這句,周母最先承受不住,自家男人的離開讓她看明白了小命的薄弱,也比以前怕死。她不想挨打。急忙道:“大人,我招!”
事實上,在賀家生祭之事中,周母與周玉兒是知道內情最多的人。母女倆願意招認,那些塵封的舊事通通被翻了出來。
今日所有的人都到了,倒也不費事。
李軟軟被搶奪一事,徹底弄了個清楚明白。
大人麵色慎重地翻著手中一疊供詞,周母明知女兒有性命之憂,還非要把人送去賀家,算是賀夫人的同謀,念在其是被脅迫而為,可從輕發落。但其故意搶奪李軟軟,且想把其送去賀家生祭,此心思惡毒,罪大惡極,兩罪相加,判監三十年。
周家幾兄弟在妹妹周玉兒逃迴家後,眼睜睜看她被送去賀家,且已經盤算著分那筆銀子,都被判了八年,其中周三郎也參與了偷搶李軟軟之事,判二十年。
周家兄弟本來沒這麽重的罪,可賀家在接周玉兒離開之際,先付了十兩銀。
這十兩銀子後來在衙門追迴時,是從幾兄弟手中拿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們都花了賤賣妹妹的銀子,算是同謀。
周家兄弟怎麽看都不無辜,因為正常的姑娘賣給人做丫鬟,最多就是五六兩銀。賀家願意給這麽多,本身就不同尋常。他們拿了銀子,就要承受相應的後果。
周家眾人哭著求饒喊冤,楚雲梨看在眼中,一片漠然,並不覺得他們可憐。
周三郎眼見求情不成,哀求楚雲梨救他。
楚雲梨不止沒上前,反而還後退了一步。
上輩子的周家可是拿著賣了李軟軟的銀子過得滋潤,尤其麵前的周三郎,甚至出手打死妻子,不用想也知道,李安娘死了之後,他肯定會很快續弦。
李安娘姑侄倆,就是給周家送銀子去的!
衙差上前,將周家人拉了下去,喊冤聲和哭聲交雜在一起,公堂上一片雞飛狗跳。
於狗寶身子微微顫抖著,因為他知道,接下來就輪到他了。
大人拿著供詞,仔細梳理了於狗寶做的事,看他隻是參與了偷李軟軟和報信,有了賊心,到底沒能得逞,最後判了他三年。
哪怕是三年,於狗寶也難以接受。
“大人,我是聽我爹的吩咐幹的,還有周家,我隻能算從犯啊,求大人明察。”
於父聽到兒子指認自己,氣得血氣上湧,瞪著兒子滿臉的不敢置信。
於狗寶對上父親血紅的眼,振振有詞:“爹,我又沒力氣,也沒有抓人。隻是跑腿報了個信而已……那些事都是你們做的,跟我無關。”
於父:“……”這就是他求神拜佛,喝盡偏方,從小像護生雞蛋一般護著長大的兒子?
楚雲梨嗤笑一聲:“你這養兒防老,好像防不住哦。”
於父氣急,喉間一股腥甜湧上:“狗寶,你……”
其實,他已經打算自己把罪扛下,盡量讓兒子早點出去或者根本不用進大牢。
可是主動扛罪,跟被兒子指認,完全是兩種心情。
前者是她心甘情願為兒子付出,後者……難免讓人寒心。
大人沒耐心看他們父子倆互相指責,麵色鐵青:“近幾年,皇上對於偷拐孩子的罪名都重新改過律法,一律從重發落!隻知情不報一樣,判你三年就不冤!”
於狗寶徹底沒了聲音。
於父和周三郎一樣,不止動手偷孩子,甚至在李安娘把孩子抱迴去之後,還追上去試圖搶奪,要罪加一等。判了他六年。
楚雲梨早就知道,如果跑來狀告於父偷孩子,可此事到底是沒有成功,就算她以親女之身告贏了,他罪名根本不重,李安娘還要背上一個不孝的名聲。
所以,她這麽久都沒來告狀。
不要緊,六年後他出來,再收拾不遲。
她這邊暗自盤算,可周母看到於父隻六年,而她卻家破人亡,還要在獄中度過餘生……三十年!她就算在外頭有人伺候,不缺吃喝,都活不了三十年。在暗無天日的大牢中,吃不好睡不好,根本不可能活那麽久。
也就是說,她這輩子都出不來!
周家所有的倒黴事都是因為於狗寶報信而起,本來他們牽連上於家就是因滿腔不甘心,如今於家父子好端端的,周家卻這麽慘。加上邊上衙差使勁拉扯周母……她實在不想入大牢,哪怕晚上一刻都成,被拖出大門時,她尖聲道:“大人,我還有話說!”
已經挪動的大人聞言,又坐了迴去:“你說。”
被拖出門的周母得以重新進公堂,她跪在地上,努力想著於家在村裏做下的惡事,最好是傷筋動骨的那種。可想來想去,都是一些鄰裏吵架的小事,大部分都是因為村裏人嘲笑於父沒有兒子養老送終而起的爭執……她突然眼睛一亮,伸手一指麵色坦然的於父:“他殺了自己女兒。”
圍觀眾人一陣嘩然。
他們已經聽說李安娘明明是於家血脈卻姓李的緣由……對於於父遺棄親生女兒之事很是不齒。
就算自家養不起,還能送給別人啊!哪怕送去牙行呢,也是給其一條活路。
把一個剛生下來沒兩天的孩子丟在路邊的草叢裏,不是擎等著喂狼麽?
要不是李家夫妻剛好路過,這世上哪裏還會有李安娘?
本以為這事已經夠狠毒,沒想到於父竟然還害死過親生女兒!
聽著外麵眾人議論紛紛,大人的眉心皺得人家死蚊子,這種齷齪事情,往前十幾年都沒聽說。現在卻一連聽說了好幾件,難道真是他治下不嚴?
“說清楚!”
周母迫不及待道:“李安娘與她三姐相差兩歲,在生老三和李安娘之間,於家還有一個女兒,隻是生下來沒兩天就死了。”
於父放在身側的時候已經握緊,沉聲道:“那個孩子生下來就比別的孩子瘦小,根本養不住。村裏夭折的孩子還少嗎?”
“是不少!”周母怒瞪著他:“你們把那孩子扔在西邊的小樹林裏,剛好那天我去裏麵摘草藥,一腳踩到了草叢裏,就看到了那個剛死的孩子。她脖頸間有青紫的大手印,分明是被人掐死的!”
於父麵色微變:“村裏那麽多孩子出生,你怎麽能確定那就是我的孩子?”
“我能確定!”周母篤定:“那天我娘還打算去你家送洗三,我生養了好幾個,確定那就是剛生下來的孩子。後來我仔細想過,村裏那幾天生孩子的,且孩子夭折的,隻有你們家。”
看她說得言之有物,大人隻得讓人去請於母過來詢問。
衙差去於家拿人時,於母恰巧不在。迴來後聽說了這家發生的事,立刻就追到了府城。這會兒剛到公堂外,正想找人打聽呢。衙差就準備去接人。
於是,好多熱心人就把於母推了出來。
於母是個怯懦的性子,本來膽子就小,到了公堂上被眾人圍觀著,腿一軟直接坐倒在地。
“於何氏,你生的第四女,是怎麽夭折的?”
於母下意識去看自己男人的神情。
大人看在眼中,一拍驚堂木,沉喝道:“公堂上不許東張西望,本官問什麽,你答了就是!若你胡編亂造,胡言亂語,按律該入罪!”
於母嚇得渾身一顫,低著頭不敢亂瞄,低著頭道:“我不知道。”
看來其中真有內情。
於父睚眥欲裂,警告道:“何氏,你想好了再說!”
聽到他帶著怒氣的聲音,且這怒氣不同以往,於母更是害怕他迴去收拾自己,顫著聲音道:“我生了幾個女兒,婆婆不耐煩,孩子爹也罵我,我沒有補養身子的東西吃,也沒有奶水,孩子餓得哇哇大哭,他半夜裏被吵醒後……就……就把孩子抱走了……然後就說……說……孩子沒了……”
迴憶起這些,早已忘卻的那種連生幾個女兒的絕望又浮上心頭。她哭著趴倒在地上:“我不知道……不關我的事……孩子不是我殺的……”
大人皺眉看向於父:“你把孩子抱去了哪?”
於父搖頭:“我給我娘了。”
他娘早已經入土好幾年,把這事往死人身上推總沒錯。
大人皺起眉來,把於家人收押,此事押後再審。
那天之後,大人派了人去村裏詢問。最後從一個愛早起的老婦人口中得知,她某一日早上看到於父懷中鼓鼓的進了西邊小樹林。且當日就聽說於家剛生的孩子夭折,洗三辦不成了。
半個月後,於父被判了四十年。
這輩子都別想出去了。
於母迴到村裏,家裏隻剩下她自己。
於狗寶入獄,幾個女兒因為她長年的苛待,心裏頗多怨懟。那些年裏,李安娘的三個姐姐暗地裏都埋怨母親護不住自己,恨父親下手狠辣,嫁人了反而解脫了。
本來就不愛迴娘家,加上如今有夫有子,自家都不夠寬裕,哪裏願意照顧母親?
於母獨自住著,後來還試圖來尋楚雲梨,直接就被拒之門外。
此事了了,李安娘三個姐姐還找上了門,除了一個愛占便宜的,楚雲梨和另兩個姐姐逢年過節都有來往。因為她的緣故,兩個姐姐的夫家越來越好,本身也過得自在。
至於周家的妯娌兩人,在周家出事不久後,相繼改嫁。
又是一個月後,關於楊公子虐殺那些姑娘的事情查清楚了,經他手死去的姑娘足有八人,興許還有些沒查出來的。這裏麵,又有兩人的家人並不願意賣女兒,是被他威逼的。
最後,楊公子被判了秋後問斬。
但當時已經是秋日,半個月不到,他就被砍了頭。
或許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栽到一個莊戶女手中。周玉兒在這事後,用自己身上所有的銀子拿迴了自己的契書。在那之後,她消失在府城裏。此後一生,楚雲梨都沒有再見到過她。倒是聽說了隔壁府城的花樓中多了一位名為玉娘的姑娘,據說來曆不可考,與她很是相似。
三年後,於狗寶出來,本就好吃懶做的他,於母根本管不住。沒有人領著幹活,他學會了偷雞摸狗。
楚雲梨還沒動手,於狗寶就因為偷別人東西被揍了一頓,跛了一隻腳。
後來那些年裏,一直都是遠近聞名的混混。
於家舍不得教子,自有人替他們教。楚雲梨還沒出手,於狗寶就把自己弄得人憎狗嫌,在出獄第六年時,再次偷東西被人抓住,又被暴揍一頓,丟到了冬日裏的街上。
後來,城門口多了一個兩腳都跛了的乞丐。那之後,楚雲梨再沒有關注過他。
她帶著兩個孩子,生意越做越大。
李軟軟一直跟在她身邊耳濡目染,長大之後,憑著那一萬多兩銀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周奇誌小時候在家中並不受重視,後來周家人入獄,他也沒多少感情。反而一心讀書,後來還考中了進士,因為舍不得母親,愣是調迴了原籍做一個小知縣。
他的轄下,凡是遇上男人動手責打妻子,或是丟棄女兒,都會從重發落。
周家兄弟從牢中出來時,楚雲梨已經是首屈一指的富商,兩家猶如雲泥之別。他們再不敢跑到楚雲梨麵前來鬧。
後來的那些年間,楚雲梨過得挺舒心,賺錢之餘,也盡可能的幫助窮苦百姓。
當下人眼中, 女子出嫁後需要娘家兄弟撐腰。
所以,一般女子在夫家允許的情形下, 都會盡量幫娘家, 更不會把災禍帶迴娘家去。
牽扯上於家,在周玉兒看來,對李安娘不是什麽好事。
但對於楚雲梨來說, 她還巴不得。
當今以孝治天下, 凡是子女告雙親,無論到底是誰錯, 子女都會背上一個不孝名聲。
楚雲梨本來是想著把周家的事處理了再對付於父, 但沒想過要告他。不是不恨, 而是李安娘的名聲已經不太好, 要是再狀告父親, 對她不是什麽好事。
沒想到周家幾兄弟居然主動提及於家, 等人來了,哪怕他們不提,楚雲梨也會不著痕跡地引導他們說出之前偷李軟軟之事, 如此, 順理成章讓周家和於家認罪。
她心裏盤算, 麵上一片漠然, 根本不搭理周玉兒。
周玉兒沒有在她臉上看到諸如擔憂娘家或是憎恨她的神情, 很是不甘心:“三嫂,你別裝了……”
楚雲梨往左走了兩步, 拉開了兩人之間的距離, 如此, 周玉兒再想要衝她說話,聲音就得更大。可如此一來, 堂中其他人也能聽見。
周玉兒翻了個白眼。
一迴過頭,就對上了兄弟幾人惡狠狠的目光。她心弦一顫,又覺得自己沒錯。
家人拿她換銀子本來就是事實,她又沒有胡編亂造,他們憑什麽恨她?
當下,更狠地瞪了迴去。
於狗寶是於父生了四個女兒得來的,是他的命根子,兒子被帶到了這裏,他自然也跟了過來,且還主動進了公堂求情。
“大人,我兒子去賀家報信之事,當時周家都知道。”為了證明此事,他還繞路把死活不肯來的周母也拜托衙差帶了過來。
周母哪怕到了,也死活不肯進來,就站在人群外。
若不是有衙差看著,她早就溜了。
於父進門之前,就怕她跑,還再三對衙差強調,周母是重要的人證。
聽了於父的供詞,大人立刻讓人傳喚周母進門。
周母進了公堂,眼神無助地看向兒女。因為她不知道要怎麽說才能讓自己和兒女順利離開。
“於狗寶去賀家報信之事,你知道嗎?”
周母搖頭。
於父強調:“當時我們父子倆,還有你和三郎都在,你敢說不知道?”
周母再沒有見過世麵,也知道這事不能承認,再次搖頭:“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麽!我沒有和你們父子站在一起過,也沒有拜托你兒子去賀家報信,你少冤枉汙蔑我。”
於父:“……”
他怒瞪著周三郎:“你來說!”
曾經他們是翁婿,於父在女婿麵前向來底氣十足。
周三郎自然分得清裏外,再說,那一迴幾人同行,是為了偷李軟軟,若此事查出,他們誰也討不了好!當即附和母親:“嶽父,你和我娘都是我最親近的長輩,我也不存在偏幫誰,便實話實說了。你口中的這些事,我今天才第一迴聽說。”
於父:“……你放狗屁!”
他怒瞪著周家人:“那你們倒是說說,我家狗寶為何要沒事找事跑去幫你們家報信?賣了女兒得了實惠的可是你們家!總不能出了意外,你們就把罪名推到我們身上啊!”
盛怒之中的於父說著這些話,也漸漸地迴過味兒來,當初他和周家母子跑去偷抱李軟軟的事不能鬧出來,否則,連他和兒子大概都脫不了身。
當即道:“那你們倒是說說,你們為何要拜托我兒子報信?”
似乎話裏有話,意在提醒他們別亂說。
周母才沒那麽蠢,翻了個白眼:“是他自己跑去報信的,賀家的人到了我還莫名其妙!”
於父氣得失語,顫著手指道:“你!”
“我如何?”周母瞪著他:“你別狡辯,我周家落到如今地步,都是你於家害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她這話也不算是錯。
於父卻不肯認,主要是在賀家這事上,他一點便宜沒占著。反而還與富裕了的女兒鬧僵,從方才進來到現在,女兒一眼都沒有正眼看他,更別提擔憂關切了。
想到女兒如今手頭萬多兩銀子,隨便給個零頭,就能讓自家過得滋潤,整個村裏的姑娘任由兒子挑選……他就心痛得吐血。
於父愈發恨得咬牙切齒,一字一句問:“若不是你提及,我們家從來都不知道賀家要結陰婚的事。做人喪了良心,會折了後輩的福氣!”
這話有些像是詛咒,周母怒瞪著他:“你胡說些什麽?”
於父餘光瞥見上首大人,突然反應過來,狠狠一拍腦袋。他和周母在這掰扯個什麽勁,讓大人知道真相才最要緊。
當即磕下頭去:“求大人明察。我們家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賀家結陰親的事,這消息是周家告知的!明明是他們托我兒子報信,我兒子好心幫忙,到頭來還要被周家仇視,更是被牽扯到了公堂上。周家喪盡天良,隨口汙蔑恩人,當真不是東西。”
竟然直接開始罵人,可見他的怒氣。
大人一拍驚堂木:“不許罵人。”又看向賀家一群下人:“你們把消息告知了誰?”
前去接人的婆子膝行兩步:“道長給了八字,奴婢四處打聽。後來知道周家姑娘剛好符合,便找上了門。當時這位妹子說要好好思量,翌日那位年輕的小哥就讓我去接人。”
周母:“……”
也就是說,她還擇不出來了。
於父也有些緊張,就怕周母亂說話,扯出了當初的事。
正緊張,就見周母霍然扭頭看了過來,眼神威脅。
於父:“……”
不待他有反應,卻見旁邊多了個人,側頭一瞧,正是站在角落中的女兒。
楚雲梨一禮:“大人,其實我知道這裏麵的緣由。隻是牽扯上了生身父親,我不太好說。但有些事早晚要大白於天下,我再三躊躇,還是決定說出真相。”
“於狗寶跑去賀家報信,確實是周家母子和我父親商量過後的決定。因為他們想要送去賀家的人,根本就不是周玉兒,而是養在我名下的孩子李軟軟,道長本來就給出了好幾個八字,軟軟也是適合的。所以,他們兵分兩路,於狗寶來報信,剩下的三人前來偷孩子。算計得是挺好,但我把孩子看得很緊,他們還沒把孩子抱迴村裏,就被我追上了。當時我把孩子搶了迴去,賀家的人一來,他們沒法交差,又怕被怪罪,才交出了周玉兒。”
“有些事情,計較起來是我不孝,可咽下去要實在不甘心。當日我抱著軟軟迴鎮上,他們還追上來明搶……求大人為我們孤兒寡母做主。”
說到後來,語氣哽咽。
於父和周母看著她傷心至極的模樣,麵色一言難盡。
那一次明明是他們吃了虧,三人掉進水裏險些爬不上來。更別提糾纏之中受的那些傷了。
這怎麽看,她都不該是委屈的那個。
明搶罪名挺重,搶孩子拿去給人生祭就更重了,一個弄不好,秋後問斬都是可能的。於父忍不住了:“大人,您別聽她胡說。當時我們想追上去解釋,還被她踹進了池塘裏,險些丟一條命。您若不信,可以問周家母子!”
周家母子怒瞪著他,眼神裏明明白白寫著:誰要給你作證?
於父對上二人眼神,恍惚間想起來,他這著急解釋,已然在不自覺間承認了偷抱孩子的事。
他張了張口,又怕說多錯多,幹脆閉口不言。
大人眼神淩厲:“也就是說,你們確實試圖偷別人的孩子來賣銀子?”
三人麵麵相覷,誰也沒有開口。
這否認了興許就要挨板子,可若是承認……那可就得入罪了。
大人肅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麽難迴答嗎?”
三人低下頭,還是不答。
“來人!給我……”
聽到這句,周母最先承受不住,自家男人的離開讓她看明白了小命的薄弱,也比以前怕死。她不想挨打。急忙道:“大人,我招!”
事實上,在賀家生祭之事中,周母與周玉兒是知道內情最多的人。母女倆願意招認,那些塵封的舊事通通被翻了出來。
今日所有的人都到了,倒也不費事。
李軟軟被搶奪一事,徹底弄了個清楚明白。
大人麵色慎重地翻著手中一疊供詞,周母明知女兒有性命之憂,還非要把人送去賀家,算是賀夫人的同謀,念在其是被脅迫而為,可從輕發落。但其故意搶奪李軟軟,且想把其送去賀家生祭,此心思惡毒,罪大惡極,兩罪相加,判監三十年。
周家幾兄弟在妹妹周玉兒逃迴家後,眼睜睜看她被送去賀家,且已經盤算著分那筆銀子,都被判了八年,其中周三郎也參與了偷搶李軟軟之事,判二十年。
周家兄弟本來沒這麽重的罪,可賀家在接周玉兒離開之際,先付了十兩銀。
這十兩銀子後來在衙門追迴時,是從幾兄弟手中拿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們都花了賤賣妹妹的銀子,算是同謀。
周家兄弟怎麽看都不無辜,因為正常的姑娘賣給人做丫鬟,最多就是五六兩銀。賀家願意給這麽多,本身就不同尋常。他們拿了銀子,就要承受相應的後果。
周家眾人哭著求饒喊冤,楚雲梨看在眼中,一片漠然,並不覺得他們可憐。
周三郎眼見求情不成,哀求楚雲梨救他。
楚雲梨不止沒上前,反而還後退了一步。
上輩子的周家可是拿著賣了李軟軟的銀子過得滋潤,尤其麵前的周三郎,甚至出手打死妻子,不用想也知道,李安娘死了之後,他肯定會很快續弦。
李安娘姑侄倆,就是給周家送銀子去的!
衙差上前,將周家人拉了下去,喊冤聲和哭聲交雜在一起,公堂上一片雞飛狗跳。
於狗寶身子微微顫抖著,因為他知道,接下來就輪到他了。
大人拿著供詞,仔細梳理了於狗寶做的事,看他隻是參與了偷李軟軟和報信,有了賊心,到底沒能得逞,最後判了他三年。
哪怕是三年,於狗寶也難以接受。
“大人,我是聽我爹的吩咐幹的,還有周家,我隻能算從犯啊,求大人明察。”
於父聽到兒子指認自己,氣得血氣上湧,瞪著兒子滿臉的不敢置信。
於狗寶對上父親血紅的眼,振振有詞:“爹,我又沒力氣,也沒有抓人。隻是跑腿報了個信而已……那些事都是你們做的,跟我無關。”
於父:“……”這就是他求神拜佛,喝盡偏方,從小像護生雞蛋一般護著長大的兒子?
楚雲梨嗤笑一聲:“你這養兒防老,好像防不住哦。”
於父氣急,喉間一股腥甜湧上:“狗寶,你……”
其實,他已經打算自己把罪扛下,盡量讓兒子早點出去或者根本不用進大牢。
可是主動扛罪,跟被兒子指認,完全是兩種心情。
前者是她心甘情願為兒子付出,後者……難免讓人寒心。
大人沒耐心看他們父子倆互相指責,麵色鐵青:“近幾年,皇上對於偷拐孩子的罪名都重新改過律法,一律從重發落!隻知情不報一樣,判你三年就不冤!”
於狗寶徹底沒了聲音。
於父和周三郎一樣,不止動手偷孩子,甚至在李安娘把孩子抱迴去之後,還追上去試圖搶奪,要罪加一等。判了他六年。
楚雲梨早就知道,如果跑來狀告於父偷孩子,可此事到底是沒有成功,就算她以親女之身告贏了,他罪名根本不重,李安娘還要背上一個不孝的名聲。
所以,她這麽久都沒來告狀。
不要緊,六年後他出來,再收拾不遲。
她這邊暗自盤算,可周母看到於父隻六年,而她卻家破人亡,還要在獄中度過餘生……三十年!她就算在外頭有人伺候,不缺吃喝,都活不了三十年。在暗無天日的大牢中,吃不好睡不好,根本不可能活那麽久。
也就是說,她這輩子都出不來!
周家所有的倒黴事都是因為於狗寶報信而起,本來他們牽連上於家就是因滿腔不甘心,如今於家父子好端端的,周家卻這麽慘。加上邊上衙差使勁拉扯周母……她實在不想入大牢,哪怕晚上一刻都成,被拖出大門時,她尖聲道:“大人,我還有話說!”
已經挪動的大人聞言,又坐了迴去:“你說。”
被拖出門的周母得以重新進公堂,她跪在地上,努力想著於家在村裏做下的惡事,最好是傷筋動骨的那種。可想來想去,都是一些鄰裏吵架的小事,大部分都是因為村裏人嘲笑於父沒有兒子養老送終而起的爭執……她突然眼睛一亮,伸手一指麵色坦然的於父:“他殺了自己女兒。”
圍觀眾人一陣嘩然。
他們已經聽說李安娘明明是於家血脈卻姓李的緣由……對於於父遺棄親生女兒之事很是不齒。
就算自家養不起,還能送給別人啊!哪怕送去牙行呢,也是給其一條活路。
把一個剛生下來沒兩天的孩子丟在路邊的草叢裏,不是擎等著喂狼麽?
要不是李家夫妻剛好路過,這世上哪裏還會有李安娘?
本以為這事已經夠狠毒,沒想到於父竟然還害死過親生女兒!
聽著外麵眾人議論紛紛,大人的眉心皺得人家死蚊子,這種齷齪事情,往前十幾年都沒聽說。現在卻一連聽說了好幾件,難道真是他治下不嚴?
“說清楚!”
周母迫不及待道:“李安娘與她三姐相差兩歲,在生老三和李安娘之間,於家還有一個女兒,隻是生下來沒兩天就死了。”
於父放在身側的時候已經握緊,沉聲道:“那個孩子生下來就比別的孩子瘦小,根本養不住。村裏夭折的孩子還少嗎?”
“是不少!”周母怒瞪著他:“你們把那孩子扔在西邊的小樹林裏,剛好那天我去裏麵摘草藥,一腳踩到了草叢裏,就看到了那個剛死的孩子。她脖頸間有青紫的大手印,分明是被人掐死的!”
於父麵色微變:“村裏那麽多孩子出生,你怎麽能確定那就是我的孩子?”
“我能確定!”周母篤定:“那天我娘還打算去你家送洗三,我生養了好幾個,確定那就是剛生下來的孩子。後來我仔細想過,村裏那幾天生孩子的,且孩子夭折的,隻有你們家。”
看她說得言之有物,大人隻得讓人去請於母過來詢問。
衙差去於家拿人時,於母恰巧不在。迴來後聽說了這家發生的事,立刻就追到了府城。這會兒剛到公堂外,正想找人打聽呢。衙差就準備去接人。
於是,好多熱心人就把於母推了出來。
於母是個怯懦的性子,本來膽子就小,到了公堂上被眾人圍觀著,腿一軟直接坐倒在地。
“於何氏,你生的第四女,是怎麽夭折的?”
於母下意識去看自己男人的神情。
大人看在眼中,一拍驚堂木,沉喝道:“公堂上不許東張西望,本官問什麽,你答了就是!若你胡編亂造,胡言亂語,按律該入罪!”
於母嚇得渾身一顫,低著頭不敢亂瞄,低著頭道:“我不知道。”
看來其中真有內情。
於父睚眥欲裂,警告道:“何氏,你想好了再說!”
聽到他帶著怒氣的聲音,且這怒氣不同以往,於母更是害怕他迴去收拾自己,顫著聲音道:“我生了幾個女兒,婆婆不耐煩,孩子爹也罵我,我沒有補養身子的東西吃,也沒有奶水,孩子餓得哇哇大哭,他半夜裏被吵醒後……就……就把孩子抱走了……然後就說……說……孩子沒了……”
迴憶起這些,早已忘卻的那種連生幾個女兒的絕望又浮上心頭。她哭著趴倒在地上:“我不知道……不關我的事……孩子不是我殺的……”
大人皺眉看向於父:“你把孩子抱去了哪?”
於父搖頭:“我給我娘了。”
他娘早已經入土好幾年,把這事往死人身上推總沒錯。
大人皺起眉來,把於家人收押,此事押後再審。
那天之後,大人派了人去村裏詢問。最後從一個愛早起的老婦人口中得知,她某一日早上看到於父懷中鼓鼓的進了西邊小樹林。且當日就聽說於家剛生的孩子夭折,洗三辦不成了。
半個月後,於父被判了四十年。
這輩子都別想出去了。
於母迴到村裏,家裏隻剩下她自己。
於狗寶入獄,幾個女兒因為她長年的苛待,心裏頗多怨懟。那些年裏,李安娘的三個姐姐暗地裏都埋怨母親護不住自己,恨父親下手狠辣,嫁人了反而解脫了。
本來就不愛迴娘家,加上如今有夫有子,自家都不夠寬裕,哪裏願意照顧母親?
於母獨自住著,後來還試圖來尋楚雲梨,直接就被拒之門外。
此事了了,李安娘三個姐姐還找上了門,除了一個愛占便宜的,楚雲梨和另兩個姐姐逢年過節都有來往。因為她的緣故,兩個姐姐的夫家越來越好,本身也過得自在。
至於周家的妯娌兩人,在周家出事不久後,相繼改嫁。
又是一個月後,關於楊公子虐殺那些姑娘的事情查清楚了,經他手死去的姑娘足有八人,興許還有些沒查出來的。這裏麵,又有兩人的家人並不願意賣女兒,是被他威逼的。
最後,楊公子被判了秋後問斬。
但當時已經是秋日,半個月不到,他就被砍了頭。
或許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栽到一個莊戶女手中。周玉兒在這事後,用自己身上所有的銀子拿迴了自己的契書。在那之後,她消失在府城裏。此後一生,楚雲梨都沒有再見到過她。倒是聽說了隔壁府城的花樓中多了一位名為玉娘的姑娘,據說來曆不可考,與她很是相似。
三年後,於狗寶出來,本就好吃懶做的他,於母根本管不住。沒有人領著幹活,他學會了偷雞摸狗。
楚雲梨還沒動手,於狗寶就因為偷別人東西被揍了一頓,跛了一隻腳。
後來那些年裏,一直都是遠近聞名的混混。
於家舍不得教子,自有人替他們教。楚雲梨還沒出手,於狗寶就把自己弄得人憎狗嫌,在出獄第六年時,再次偷東西被人抓住,又被暴揍一頓,丟到了冬日裏的街上。
後來,城門口多了一個兩腳都跛了的乞丐。那之後,楚雲梨再沒有關注過他。
她帶著兩個孩子,生意越做越大。
李軟軟一直跟在她身邊耳濡目染,長大之後,憑著那一萬多兩銀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周奇誌小時候在家中並不受重視,後來周家人入獄,他也沒多少感情。反而一心讀書,後來還考中了進士,因為舍不得母親,愣是調迴了原籍做一個小知縣。
他的轄下,凡是遇上男人動手責打妻子,或是丟棄女兒,都會從重發落。
周家兄弟從牢中出來時,楚雲梨已經是首屈一指的富商,兩家猶如雲泥之別。他們再不敢跑到楚雲梨麵前來鬧。
後來的那些年間,楚雲梨過得挺舒心,賺錢之餘,也盡可能的幫助窮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