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得早晚來迴折騰。”太妃想了一迴,便點頭依了,眾人擁著太妃迴到房裏,兩位王妃親自伺候著梳洗,服侍太妃睡了。廉王妃才叫人吩咐下去備車。
郡王妃送走了廉王妃後隻覺得身上渾身酸痛,元秋打量著郡王妃的神情,忙上前扶著。郡王妃拍拍元秋的手笑道:“今晚外麵爺兒們不知道要鬧到什麽時辰,你迴去叫人備好醒酒湯,待士衡迴去好喝。再幫他準備些點心,喝了滿肚子的酒,吃些東西才好睡覺。”
元秋嘴裏一一應著,扶著郡王妃迴了屋子,又陪著說了會話才退了出來。織夢、翠鶯兩個低頭跟著元秋出了院子,見左右無人,忙一人一邊扶著她。元秋笑道:“鬧騰了一天,覺得腰也酸、腿也顫了,迴去打些熱水來,讓我好生泡一會子。”
織夢笑道:“可不是,世子妃這幾日是白天勞累晚上勞累,怎麽可能腰不酸呢。”元秋聞言紅了臉啐她道:“壞透了的小蹄子,連我也打趣。”翠鶯捂嘴小聲和元秋耳語:“我看這小蹄子八成是想嫁人了。”
元氣笑著睨了翠鶯一眼,逗她說:“你可比織夢還大兩個月,難道你就不想。”織夢一邊連聲念佛,嘴裏道:“叫你說我壞話,看遭報應了吧。”翠鶯笑著伸手去掐織夢,織夢一邊躲一邊求道:“好姐姐,我錯了,快別鬧了,一會叫人看見。”翠鶯聽了這才罷了手。主仆三人說著閑話,一路迴了院子。
碧兒估摸著元秋快要迴來了,已經叫人去燒上熱水,又端了幾盤子點心上來,有:乳餅、奶窩、蝦餃、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元秋吃了幾個蝦餃,又嚐了兩個糕,隻覺得過於甜膩。碧兒忙道:“有新熬的梗米粥,裏麵放了各樣的榛仁果仁。”元秋點頭道:“再拌上幾樣小菜罷。”碧兒應著去了,不多會,便收拾了四樣清單小菜:泡綠菜花、雞絲銀耳、玉筍蕨菜、蟹肉雙筍絲。又有四樣熱菜:牛柳炒白蘑,麻辣蹄筋,拔絲鮮桃,三鮮丁兒。
元秋見狀皺了眉頭問道:“怎麽弄了這麽多,看叫人說閑話。”碧兒忙道:“世子妃放心,今兒王妃才叫人吩咐了,說:世子晚上容易饑餓,叫院裏的小廚房每日不要斷了火,世子、世子妃晚上想吃個什麽也不必繞到大廚房去現找人開火,直接從院裏就能做。”元秋聽了這才笑著點頭道:“這樣也好。”碧兒笑道:“大廚房每日一早將各種蔬菜魚肉按照份例送過來,我瞧著那麽些東西,別說是夜宵,就是做一日三餐也能有富餘。”元秋想了下,吩咐碧兒說:“你每日也不用領那麽許多,看著能用多少就領多少,別
浪費了食材叫人說閑話。”
碧兒笑道:“世子妃太過小心了。”元秋搖頭笑道:“有那等小人,就喜歡亂嚼舌根,有丁點錯處,就會嚷著眾人皆知。郡王府裏人多口雜,我剛嫁過來,萬事小心為上。”
織夢見眾人聽了元秋的話都凝重了神色,笑著道:“倒沒那麽嚴重罷,王妃心裏疼愛著世子妃呢。就拿小廚房這事來說,王妃這話裏是聽著是怕世子晚上餓著,實際上卻是為了世子妃。你想我們世子妃剛嫁過來,吃食上麵未必合胃口。若是一日三餐吃不好,夜裏迴來也能有個合胃口的東西墊墊。”翠鶯笑道:“這話說得是,我琢磨著還有一說:世子妃平時若是想吃個什麽新鮮菜式,又不好吩咐大廚房去做,院子裏有了小廚房就沒這些顧忌了,想吃什麽隻要吩咐碧兒便是。”
元秋笑道:“你們隻管聽我的便是。”說著坐在桌邊,叫碧兒盛了一碗粥,就著雞絲銀耳剛吃了一口,就聽見丫頭撩起簾子笑道:“世子迴來了。”元秋忙放下碗筷,迎了出去,隻見士衡喝的醉醺醺地迴來了,臉頰通紅,步伐浮躁。元秋忙上前扶住他,就聞到一股酒氣撲麵而來,元秋忍不住用手扇了扇,皺著眉頭問道:“喝了多少?怎麽這麽大酒味。”士衡看見元秋笑彎了眼角,將身子都壓到元秋身上。元秋勉強撐住他,扶著他到榻上躺下。
碧兒忙到廚房裏端了醒酒湯出來,元秋扶著士衡起來喂他喝了一碗,看著他眼神裏還算清醒,這才放下心來。士衡坐在榻上,見桌上擺著滿滿的碟子,便笑著問元秋道:“你在吃什麽呢?”元秋一邊幫著士衡換了家常的衣裳一邊笑道:“碧兒新熬的粥,你也吃碗?”士衡點頭道:“也好。”遂洗了手到桌邊,先撿了一個蝦餃吃了。元秋給他盛了碗粥,士衡吃了兩口麻辣蹄筋,頓時覺得胃口大開,就著幾樣菜吃了滿滿一碗粥。
元秋拿熱毛巾遞給士衡,嘴裏笑他:“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多久沒吃過飯一樣。”士衡搖頭道:“今日光各府的敬酒都沒吃完,哪裏吃的上菜。我看那蒸的螃蟹好,本想著也吃一個,結果也沒倒出空來。”碧兒笑道:“今日大廚房送來了活蟹,世子想吃明日蒸了便是。”
士衡笑道:“明日晚上把蟹蒸了,我和世子妃到園子裏的桂花亭去吃,坐在樹下飲酒吃蟹賞花。”元秋看著士衡搖頭晃腦一副情不自禁的樣子,不禁笑著點他頭道:“你就瘋罷,還不去洗澡。”士衡拉住元秋的手道:“你打發我洗澡罷。你打發我洗澡我才洗。”碧兒等人聽了不禁暗自偷笑,忙收拾了碗筷出去,
小丫頭進來將屏風後的浴桶裏倒滿了熱水,這才將門小心翼翼地掩上。
元秋知道士衡借酒裝瘋,卻也無可奈何,隻得哄著他應了。士衡三下兩下解了衣裳光溜溜地站在桶邊,元秋忙轉了身不去看他。士衡見元秋不備,一把抱住她放進浴桶裏,隨即自己也跳了進來。元秋隻覺得昏天轉地,自己就進了浴桶裏,轉眼又被士衡濺了滿臉水,當下忍不住拿眼瞪士衡,張嘴剛要罵士衡兩句,士衡忙用唇堵住了元秋的嘴……
婚後第三日,士衡、元秋兩人早早就起來梳洗後,夫妻兩個帶著織夢、翠鶯、碧兒三個一同去了上房請安行家禮,叩拜了祖宗、太妃、父母才算禮畢。郡王妃指著身邊的兩個嬤嬤和元秋笑道:“這兩位是張嬤嬤、王嬤嬤,當前太妃身邊的人,以後就伺候你了。平日裏若是遇到什麽事不懂隻管問她倆便是。”元秋忙給太妃行禮道:“謝太妃賞。”太妃笑道:“你家去多帶些人,下半晌早些時候迴來。”元秋笑著應了,家人來迴道:“車已備好。”郡王妃又囑咐了兩句,才叫人服侍元秋、士衡兩個上了車。另有丫鬟、嬤嬤等人另外坐了兩輛車跟在後麵。
顧府一早就叫顧海帶著小廝在大門外候著,小廝們見遠遠地見到郡王府的世子、世子妃的馬車,忙不迭的跑進去報信。待車在二門外停穩後,不待織夢、翠鶯兩個上前,兩個嬤嬤一左一右先把元秋攙扶下車。
元秋見顧禮帶著顧山、泉哥站在二門外正候著呢,忙隨著士衡上前給顧禮請了安,元秋看著顧山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番才舒了一口氣的樣子,不禁紅了眼圈上前輕輕地叫了聲:“哥。”顧山點頭道:“快進去罷,母親等你呢。”元秋應了聲,摸了摸泉哥兒的小腦袋,拉著他一起往老太太房裏走去。士衡、顧山見元秋進了二門,才跟著顧禮說著閑話一路去了前廳。
李氏此時在老太太屋裏也坐不安穩,時不時昂著脖子往外看。坐在下首的孫氏見狀笑道:“不如我出去瞧瞧,估摸著這會子應該到了。”李氏剛要應話,就見外頭幾個丫頭跑進來笑道:“姑奶奶迴來了。”這下李氏徹底坐不住了,幾步走到門口,小丫頭忙撩起簾子,李氏站在門口往外瞅,沒一會就見元秋被眾多丫鬟嬤嬤簇擁著進了院子。
元秋見母親站在門口等著自己,當下也忘了規矩,幾步到李氏跟前就要跪下,李氏忙扶起她,哽咽道:“我的兒,到屋裏說話。”元秋點了點頭,用帕子拭掉臉上的淚珠,就去牽住李氏的手。
李氏進屋後先在自己位置上坐了,元秋先上前給
老太太請了安,又給李氏請安,接著又和孫氏問了好,老太太忙點頭笑道:“坐車累了吧?快坐下罷。”元秋笑著坐在老太太身側,織夢、翠鶯等人又上來請安。待眾人禮畢,老太太見元秋身後站著兩個眼生的嬤嬤,便笑著問道:“這兩位嬤嬤是?”
元秋道:“是太妃賞的人。”老太太點頭說道:“往後我們姑娘在那邊就有勞嬤嬤照應了,倘若她有什麽不懂的,嬤嬤隻管提點她就是。”張嬤嬤笑道:“世子妃懂規矩識大體,太妃、郡王妃都極喜歡她。太妃將我們兩個撥過去伺候世子妃,隻是擔心那些丫鬟們年輕,又沒經過什麽事,怕伺候不周委屈了世子妃。”
眾人說著話,紫嫣帶著元汐(妞妞)和寶珠一起進來,元汐見了元秋也忘了請安,興奮地撲到元秋身上,抱著她的腰,嘴裏不停地叫著“姐姐”。元秋隻笑著擁緊她,嘴裏問道:“你這兩日在家裏做什麽了?做針線沒有?”元汐隻把頭埋在元秋懷裏不說話。
紫嫣、寶珠兩個給老太太、李氏(孫氏)請了安,又和元秋見了禮,才在元秋下首坐了。元秋拍拍元汐,嘴裏笑道:“快去坐下罷,一會親戚來了看見了成什麽樣子?”元汐聽了這才不情不願地離開元秋的懷裏,元秋叫人搬了個凳子在自己身邊,招唿元汐道:“坐我身邊罷。”元汐笑嘻嘻地坐下,又去拉著元秋的手,把這兩天自己坐了什麽事一件一件說給元秋聽。
眾人說笑著扯著閑話,家裏遠近親戚都陸續地來了,熱熱鬧鬧地擠了一個屋子的人。元秋從小在南邊,這些親戚幾乎都沒見過。後來迴京後,又是三房掌府,吳氏向來吝嗇,又對顧家的親戚都瞧不上眼,覺得他們是鄉下人,上不得台麵,久而久之連逢年過節極少有人上門。直到李氏當家後,時常送些東西給各家,平日又多有幫襯,親戚間這才慢慢地又恢複了走動。
起初這些女眷還不敢多和元秋搭言,後來瞅見元秋對人和善,說話笑眯眯地也不見擺架子,這才都大著膽子和她嘮起閑話來。屋裏正熱鬧著,外麵有一小丫頭進來,悄悄衝著采雪招手。采雪看見了微皺了下眉頭,先去看李氏的神色。
李氏微微點了下頭,示意她出去看下。采雪這才悄悄出去,拽了那小丫頭問:“你叫我何事?”那小丫頭答道:“二門小子迴說:三太太帶著五姑娘來了,車子停在在大門口呢。”
采雪聞言大吃一驚,細問了那丫頭一迴,忙不迭進了屋去,在李氏耳邊低聲言語了一番。李氏聽了這個信也不知如何是好。讓人攆了她去,終究是不
像樣,更何況是在元秋歸寧的日子。可是叫她進來,又拿不準她會不會搗亂。正在李氏左右為難之際,老太太聽見了一耳朵,便問李氏道:“這孩子和你嘀咕什麽呢?”
李氏忙笑著迴道:“二門叫人來迴,說是三弟妹帶著美玉來了,如今在大門口呢,我正想著請老太太示下,看是請她們娘倆進來還是……”
老太太聞言也猶豫起來,過了這麽久她也不像當初那麽生三房的氣,可是就讓他們迴來,老太太也是不肯依的。隻是今日人家到門口了,若是不讓進來,明日指不定又傳出什麽話去,老太太想了一迴,猶猶豫豫地問元秋道:“三姑娘,你看叫她們倆進來不?”
元秋笑道:“美玉都定了親了,怎麽能亂出門呢?若是讓婆家知道了,看該有話說了。美玉定了親,總站在門口也不是迴事,就叫她們先進來罷。若是隻是道喜就罷了,若是有話要說,止住了她就是了。”
老太太點頭道:“既然這麽著,就請她們進來罷。”
小丫頭領了話便出去請人,族中誰人不知顧府三老爺出族的事情,今日聽見他家人又上門都覺得詫異。因為吳氏人緣不好,早就把族人得罪淨了,因此在座的女眷心裏都抱著瞧戲的想法等吳氏的到來。
沒一會兒功夫,吳氏帶著美玉進來了,在座眾人都靜了下來,心思各異地瞧著吳氏母女。隻見吳氏完全不當自己是外人一般,臉上堆滿了笑容,先到元秋跟前笑道:“我迴來瞧我們三姑奶奶了。”一邊說一邊推美玉道:“快,給你三姐姐請安。”老太太見狀當下僵住了臉,幹巴巴地咳嗽了兩聲。吳氏轉頭見老太太臉色不愉,元秋又端起杯子吃茶不看自己,忙轉了身子笑嘻嘻地給老太太請了安,又和李氏、孫氏問了好。
李氏點頭笑了下並不言語,孫氏冷著臉垂著眼皮也不給吳氏好臉色。吳氏本來心思也沒在她倆身上,因此也不在意,又轉身到元秋跟前,嘴上笑道:“前天姑奶奶大喜,三嬸本想過來的,又想著你那天好多事要忙,也說不上話,還不如你迴門的時候我來,說話嘮嗑都便宜。”
元秋點頭笑道:“有勞顧夫人想著,快請坐下罷。”元秋話音剛落,屋裏就有人沒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吳氏當下冷了臉,想發作一番,到底不敢,隻得賠笑著:“幾日不見,姑奶奶怎麽反而和三嬸生疏了。”
孫氏聽見這話,在那邊冷笑道:“三姑娘隻有一個我一個嬸嬸,哪有又多出來一個嬸子?真真可笑。”吳氏說完這話,屋裏眾人都笑了
起來,紛紛附和道:“二太太說的是。”吳氏見眾人都不給好臉,元秋隻歪著頭和身邊的元汐說話,連瞧都沒瞧自己一眼,當下就冷了臉,推美玉道:“你是死人啊?連句話都不會說。”美玉正在看著盤子裏元秋帶迴來的新樣式的點心,冷不防被吳氏推了一下,腳底下沒站穩當時就摔在地上了。
眾人見狀又暗自議論起來,美玉眼淚在眼眶裏打轉,眼巴巴地瞧了眼吳氏又低下頭去。吳氏見周圍女眷嘲諷地眼神,隻得低頭喝美玉道:“還不趕緊起來,坐在地上等死呢。”
美玉畢竟在老太太身邊養大的,見她坐在地上直哭,吳氏又在邊上罵個不停,老太太忍不住冷了臉道:“你這是做什麽?要訓女兒迴家去訓,不要來我們家撒野。今日是三姑娘迴門的日子,你若是想吃杯喜酒沾沾喜氣,就老老實實地坐那,一會賞你杯
郡王妃送走了廉王妃後隻覺得身上渾身酸痛,元秋打量著郡王妃的神情,忙上前扶著。郡王妃拍拍元秋的手笑道:“今晚外麵爺兒們不知道要鬧到什麽時辰,你迴去叫人備好醒酒湯,待士衡迴去好喝。再幫他準備些點心,喝了滿肚子的酒,吃些東西才好睡覺。”
元秋嘴裏一一應著,扶著郡王妃迴了屋子,又陪著說了會話才退了出來。織夢、翠鶯兩個低頭跟著元秋出了院子,見左右無人,忙一人一邊扶著她。元秋笑道:“鬧騰了一天,覺得腰也酸、腿也顫了,迴去打些熱水來,讓我好生泡一會子。”
織夢笑道:“可不是,世子妃這幾日是白天勞累晚上勞累,怎麽可能腰不酸呢。”元秋聞言紅了臉啐她道:“壞透了的小蹄子,連我也打趣。”翠鶯捂嘴小聲和元秋耳語:“我看這小蹄子八成是想嫁人了。”
元氣笑著睨了翠鶯一眼,逗她說:“你可比織夢還大兩個月,難道你就不想。”織夢一邊連聲念佛,嘴裏道:“叫你說我壞話,看遭報應了吧。”翠鶯笑著伸手去掐織夢,織夢一邊躲一邊求道:“好姐姐,我錯了,快別鬧了,一會叫人看見。”翠鶯聽了這才罷了手。主仆三人說著閑話,一路迴了院子。
碧兒估摸著元秋快要迴來了,已經叫人去燒上熱水,又端了幾盤子點心上來,有:乳餅、奶窩、蝦餃、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元秋吃了幾個蝦餃,又嚐了兩個糕,隻覺得過於甜膩。碧兒忙道:“有新熬的梗米粥,裏麵放了各樣的榛仁果仁。”元秋點頭道:“再拌上幾樣小菜罷。”碧兒應著去了,不多會,便收拾了四樣清單小菜:泡綠菜花、雞絲銀耳、玉筍蕨菜、蟹肉雙筍絲。又有四樣熱菜:牛柳炒白蘑,麻辣蹄筋,拔絲鮮桃,三鮮丁兒。
元秋見狀皺了眉頭問道:“怎麽弄了這麽多,看叫人說閑話。”碧兒忙道:“世子妃放心,今兒王妃才叫人吩咐了,說:世子晚上容易饑餓,叫院裏的小廚房每日不要斷了火,世子、世子妃晚上想吃個什麽也不必繞到大廚房去現找人開火,直接從院裏就能做。”元秋聽了這才笑著點頭道:“這樣也好。”碧兒笑道:“大廚房每日一早將各種蔬菜魚肉按照份例送過來,我瞧著那麽些東西,別說是夜宵,就是做一日三餐也能有富餘。”元秋想了下,吩咐碧兒說:“你每日也不用領那麽許多,看著能用多少就領多少,別
浪費了食材叫人說閑話。”
碧兒笑道:“世子妃太過小心了。”元秋搖頭笑道:“有那等小人,就喜歡亂嚼舌根,有丁點錯處,就會嚷著眾人皆知。郡王府裏人多口雜,我剛嫁過來,萬事小心為上。”
織夢見眾人聽了元秋的話都凝重了神色,笑著道:“倒沒那麽嚴重罷,王妃心裏疼愛著世子妃呢。就拿小廚房這事來說,王妃這話裏是聽著是怕世子晚上餓著,實際上卻是為了世子妃。你想我們世子妃剛嫁過來,吃食上麵未必合胃口。若是一日三餐吃不好,夜裏迴來也能有個合胃口的東西墊墊。”翠鶯笑道:“這話說得是,我琢磨著還有一說:世子妃平時若是想吃個什麽新鮮菜式,又不好吩咐大廚房去做,院子裏有了小廚房就沒這些顧忌了,想吃什麽隻要吩咐碧兒便是。”
元秋笑道:“你們隻管聽我的便是。”說著坐在桌邊,叫碧兒盛了一碗粥,就著雞絲銀耳剛吃了一口,就聽見丫頭撩起簾子笑道:“世子迴來了。”元秋忙放下碗筷,迎了出去,隻見士衡喝的醉醺醺地迴來了,臉頰通紅,步伐浮躁。元秋忙上前扶住他,就聞到一股酒氣撲麵而來,元秋忍不住用手扇了扇,皺著眉頭問道:“喝了多少?怎麽這麽大酒味。”士衡看見元秋笑彎了眼角,將身子都壓到元秋身上。元秋勉強撐住他,扶著他到榻上躺下。
碧兒忙到廚房裏端了醒酒湯出來,元秋扶著士衡起來喂他喝了一碗,看著他眼神裏還算清醒,這才放下心來。士衡坐在榻上,見桌上擺著滿滿的碟子,便笑著問元秋道:“你在吃什麽呢?”元秋一邊幫著士衡換了家常的衣裳一邊笑道:“碧兒新熬的粥,你也吃碗?”士衡點頭道:“也好。”遂洗了手到桌邊,先撿了一個蝦餃吃了。元秋給他盛了碗粥,士衡吃了兩口麻辣蹄筋,頓時覺得胃口大開,就著幾樣菜吃了滿滿一碗粥。
元秋拿熱毛巾遞給士衡,嘴裏笑他:“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多久沒吃過飯一樣。”士衡搖頭道:“今日光各府的敬酒都沒吃完,哪裏吃的上菜。我看那蒸的螃蟹好,本想著也吃一個,結果也沒倒出空來。”碧兒笑道:“今日大廚房送來了活蟹,世子想吃明日蒸了便是。”
士衡笑道:“明日晚上把蟹蒸了,我和世子妃到園子裏的桂花亭去吃,坐在樹下飲酒吃蟹賞花。”元秋看著士衡搖頭晃腦一副情不自禁的樣子,不禁笑著點他頭道:“你就瘋罷,還不去洗澡。”士衡拉住元秋的手道:“你打發我洗澡罷。你打發我洗澡我才洗。”碧兒等人聽了不禁暗自偷笑,忙收拾了碗筷出去,
小丫頭進來將屏風後的浴桶裏倒滿了熱水,這才將門小心翼翼地掩上。
元秋知道士衡借酒裝瘋,卻也無可奈何,隻得哄著他應了。士衡三下兩下解了衣裳光溜溜地站在桶邊,元秋忙轉了身不去看他。士衡見元秋不備,一把抱住她放進浴桶裏,隨即自己也跳了進來。元秋隻覺得昏天轉地,自己就進了浴桶裏,轉眼又被士衡濺了滿臉水,當下忍不住拿眼瞪士衡,張嘴剛要罵士衡兩句,士衡忙用唇堵住了元秋的嘴……
婚後第三日,士衡、元秋兩人早早就起來梳洗後,夫妻兩個帶著織夢、翠鶯、碧兒三個一同去了上房請安行家禮,叩拜了祖宗、太妃、父母才算禮畢。郡王妃指著身邊的兩個嬤嬤和元秋笑道:“這兩位是張嬤嬤、王嬤嬤,當前太妃身邊的人,以後就伺候你了。平日裏若是遇到什麽事不懂隻管問她倆便是。”元秋忙給太妃行禮道:“謝太妃賞。”太妃笑道:“你家去多帶些人,下半晌早些時候迴來。”元秋笑著應了,家人來迴道:“車已備好。”郡王妃又囑咐了兩句,才叫人服侍元秋、士衡兩個上了車。另有丫鬟、嬤嬤等人另外坐了兩輛車跟在後麵。
顧府一早就叫顧海帶著小廝在大門外候著,小廝們見遠遠地見到郡王府的世子、世子妃的馬車,忙不迭的跑進去報信。待車在二門外停穩後,不待織夢、翠鶯兩個上前,兩個嬤嬤一左一右先把元秋攙扶下車。
元秋見顧禮帶著顧山、泉哥站在二門外正候著呢,忙隨著士衡上前給顧禮請了安,元秋看著顧山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番才舒了一口氣的樣子,不禁紅了眼圈上前輕輕地叫了聲:“哥。”顧山點頭道:“快進去罷,母親等你呢。”元秋應了聲,摸了摸泉哥兒的小腦袋,拉著他一起往老太太房裏走去。士衡、顧山見元秋進了二門,才跟著顧禮說著閑話一路去了前廳。
李氏此時在老太太屋裏也坐不安穩,時不時昂著脖子往外看。坐在下首的孫氏見狀笑道:“不如我出去瞧瞧,估摸著這會子應該到了。”李氏剛要應話,就見外頭幾個丫頭跑進來笑道:“姑奶奶迴來了。”這下李氏徹底坐不住了,幾步走到門口,小丫頭忙撩起簾子,李氏站在門口往外瞅,沒一會就見元秋被眾多丫鬟嬤嬤簇擁著進了院子。
元秋見母親站在門口等著自己,當下也忘了規矩,幾步到李氏跟前就要跪下,李氏忙扶起她,哽咽道:“我的兒,到屋裏說話。”元秋點了點頭,用帕子拭掉臉上的淚珠,就去牽住李氏的手。
李氏進屋後先在自己位置上坐了,元秋先上前給
老太太請了安,又給李氏請安,接著又和孫氏問了好,老太太忙點頭笑道:“坐車累了吧?快坐下罷。”元秋笑著坐在老太太身側,織夢、翠鶯等人又上來請安。待眾人禮畢,老太太見元秋身後站著兩個眼生的嬤嬤,便笑著問道:“這兩位嬤嬤是?”
元秋道:“是太妃賞的人。”老太太點頭說道:“往後我們姑娘在那邊就有勞嬤嬤照應了,倘若她有什麽不懂的,嬤嬤隻管提點她就是。”張嬤嬤笑道:“世子妃懂規矩識大體,太妃、郡王妃都極喜歡她。太妃將我們兩個撥過去伺候世子妃,隻是擔心那些丫鬟們年輕,又沒經過什麽事,怕伺候不周委屈了世子妃。”
眾人說著話,紫嫣帶著元汐(妞妞)和寶珠一起進來,元汐見了元秋也忘了請安,興奮地撲到元秋身上,抱著她的腰,嘴裏不停地叫著“姐姐”。元秋隻笑著擁緊她,嘴裏問道:“你這兩日在家裏做什麽了?做針線沒有?”元汐隻把頭埋在元秋懷裏不說話。
紫嫣、寶珠兩個給老太太、李氏(孫氏)請了安,又和元秋見了禮,才在元秋下首坐了。元秋拍拍元汐,嘴裏笑道:“快去坐下罷,一會親戚來了看見了成什麽樣子?”元汐聽了這才不情不願地離開元秋的懷裏,元秋叫人搬了個凳子在自己身邊,招唿元汐道:“坐我身邊罷。”元汐笑嘻嘻地坐下,又去拉著元秋的手,把這兩天自己坐了什麽事一件一件說給元秋聽。
眾人說笑著扯著閑話,家裏遠近親戚都陸續地來了,熱熱鬧鬧地擠了一個屋子的人。元秋從小在南邊,這些親戚幾乎都沒見過。後來迴京後,又是三房掌府,吳氏向來吝嗇,又對顧家的親戚都瞧不上眼,覺得他們是鄉下人,上不得台麵,久而久之連逢年過節極少有人上門。直到李氏當家後,時常送些東西給各家,平日又多有幫襯,親戚間這才慢慢地又恢複了走動。
起初這些女眷還不敢多和元秋搭言,後來瞅見元秋對人和善,說話笑眯眯地也不見擺架子,這才都大著膽子和她嘮起閑話來。屋裏正熱鬧著,外麵有一小丫頭進來,悄悄衝著采雪招手。采雪看見了微皺了下眉頭,先去看李氏的神色。
李氏微微點了下頭,示意她出去看下。采雪這才悄悄出去,拽了那小丫頭問:“你叫我何事?”那小丫頭答道:“二門小子迴說:三太太帶著五姑娘來了,車子停在在大門口呢。”
采雪聞言大吃一驚,細問了那丫頭一迴,忙不迭進了屋去,在李氏耳邊低聲言語了一番。李氏聽了這個信也不知如何是好。讓人攆了她去,終究是不
像樣,更何況是在元秋歸寧的日子。可是叫她進來,又拿不準她會不會搗亂。正在李氏左右為難之際,老太太聽見了一耳朵,便問李氏道:“這孩子和你嘀咕什麽呢?”
李氏忙笑著迴道:“二門叫人來迴,說是三弟妹帶著美玉來了,如今在大門口呢,我正想著請老太太示下,看是請她們娘倆進來還是……”
老太太聞言也猶豫起來,過了這麽久她也不像當初那麽生三房的氣,可是就讓他們迴來,老太太也是不肯依的。隻是今日人家到門口了,若是不讓進來,明日指不定又傳出什麽話去,老太太想了一迴,猶猶豫豫地問元秋道:“三姑娘,你看叫她們倆進來不?”
元秋笑道:“美玉都定了親了,怎麽能亂出門呢?若是讓婆家知道了,看該有話說了。美玉定了親,總站在門口也不是迴事,就叫她們先進來罷。若是隻是道喜就罷了,若是有話要說,止住了她就是了。”
老太太點頭道:“既然這麽著,就請她們進來罷。”
小丫頭領了話便出去請人,族中誰人不知顧府三老爺出族的事情,今日聽見他家人又上門都覺得詫異。因為吳氏人緣不好,早就把族人得罪淨了,因此在座的女眷心裏都抱著瞧戲的想法等吳氏的到來。
沒一會兒功夫,吳氏帶著美玉進來了,在座眾人都靜了下來,心思各異地瞧著吳氏母女。隻見吳氏完全不當自己是外人一般,臉上堆滿了笑容,先到元秋跟前笑道:“我迴來瞧我們三姑奶奶了。”一邊說一邊推美玉道:“快,給你三姐姐請安。”老太太見狀當下僵住了臉,幹巴巴地咳嗽了兩聲。吳氏轉頭見老太太臉色不愉,元秋又端起杯子吃茶不看自己,忙轉了身子笑嘻嘻地給老太太請了安,又和李氏、孫氏問了好。
李氏點頭笑了下並不言語,孫氏冷著臉垂著眼皮也不給吳氏好臉色。吳氏本來心思也沒在她倆身上,因此也不在意,又轉身到元秋跟前,嘴上笑道:“前天姑奶奶大喜,三嬸本想過來的,又想著你那天好多事要忙,也說不上話,還不如你迴門的時候我來,說話嘮嗑都便宜。”
元秋點頭笑道:“有勞顧夫人想著,快請坐下罷。”元秋話音剛落,屋裏就有人沒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吳氏當下冷了臉,想發作一番,到底不敢,隻得賠笑著:“幾日不見,姑奶奶怎麽反而和三嬸生疏了。”
孫氏聽見這話,在那邊冷笑道:“三姑娘隻有一個我一個嬸嬸,哪有又多出來一個嬸子?真真可笑。”吳氏說完這話,屋裏眾人都笑了
起來,紛紛附和道:“二太太說的是。”吳氏見眾人都不給好臉,元秋隻歪著頭和身邊的元汐說話,連瞧都沒瞧自己一眼,當下就冷了臉,推美玉道:“你是死人啊?連句話都不會說。”美玉正在看著盤子裏元秋帶迴來的新樣式的點心,冷不防被吳氏推了一下,腳底下沒站穩當時就摔在地上了。
眾人見狀又暗自議論起來,美玉眼淚在眼眶裏打轉,眼巴巴地瞧了眼吳氏又低下頭去。吳氏見周圍女眷嘲諷地眼神,隻得低頭喝美玉道:“還不趕緊起來,坐在地上等死呢。”
美玉畢竟在老太太身邊養大的,見她坐在地上直哭,吳氏又在邊上罵個不停,老太太忍不住冷了臉道:“你這是做什麽?要訓女兒迴家去訓,不要來我們家撒野。今日是三姑娘迴門的日子,你若是想吃杯喜酒沾沾喜氣,就老老實實地坐那,一會賞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