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大方的福了一禮道:“奴婢叫紅梅,今年14歲,最會做針線。”人牙子趁機上前笑道:“她娘是靠針線過活的,這丫頭手藝也不錯。”
李氏聞言挑眉道:“采雪,拿塊帕子,隨便挑兩樣繡線給她,讓她不拘繡個什麽出來。”
采雪應了,拿了東西給紅梅,紅梅果然手腳利落,一會就繡出來個“小荷才露尖尖角”出來,元秋見她眼睛黑亮,透著一股靈氣,便笑著點頭道:“這個留了罷。”
李氏笑著點了頭,元秋學著李氏的樣子,又挑了一個喚作綠意,一個叫小魚的丫頭出來,自己帶迴了院子。李氏依照元秋的份例,挑了三個木訥的出來叫人送去給元容,又挑了二個粗使丫頭給林姨娘送去,才叫管家媳婦拿了三十五兩銀子出來給了人牙子,人牙子忙收了銀子把賣身契給了李氏,歡天喜地的出了府去。
士衡因那日答應了送元秋泥捏的小人來玩,便一有空就出去尋找,正巧被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鋪子,裏麵東西多是稀奇古怪的,便打定主意明日請元秋一起出來逛鋪子。
逛街
翌日一早,元秋剛從上房請過安迴來,便有顧山的丫頭來請元秋過去一趟。元秋隻當顧山有什麽要緊的事,忙收拾了就去了顧山的院子。甫一進院門,就聽見顧山、士衡兩人談笑聲從屋內傳來,門口立著的丫頭見元秋來了,忙掀起簾子道:“三姑娘來了。”
元秋笑著進來給顧山和士衡行了禮,才坐下來問道:“哥哥叫我來有甚話說?”
士衡笑道:“是我使人叫你來的,昨日我瞧見了幾家十分有趣的店鋪,你若是有空,我便帶你出去轉轉。”
元秋忙道:“若是能出去轉轉是極好的,隻是我要先迴了母親才行。”
士衡笑著說:“我早上進來的時候已經先去和伯父、伯母說過了,隻怕這時候車子都備好了。”
顧山點頭道:“我近日一直在用功,好久沒有出去轉了。不如今日一起出去玩上一天,也放鬆一下。”
元秋聞言隻得隨了他倆,先迴房換了出門的衣裳,坐了小轎到了二門。顧山、士衡二人早在二門口等候了。元秋見馬車已備好,便下了轎子,顧山上前幫元秋撩開簾子,扶著元秋上了馬車。旁邊有小廝忙把顧山和士衡騎的馬牽了過來,士衡和顧山二人縱身上馬,跟在馬車兩邊一起出了府門。
元秋見馬車裏厚實的窗簾已經用布條係起,隻有層薄紗擋住窗口,元秋趴在窗口往外看
,隱隱綽綽可以看到兩邊的店麵和叫賣的小販。
士衡和顧山兩個隻怕元秋坐在裏麵悶的慌,便都想了些笑話將給元秋聽,士衡常在街上走動,見了有名的店鋪也會給元秋指一下,介紹一二。元秋許久沒有出過二門,哪裏還會嫌覺得坐車悶,隻覺得眼睛不夠看,不時的吩咐馬車駛地慢一些。
馬車走了約莫兩刻鍾,就到了清河坊街,因這條街道商鋪林立、買賣繁華,馬車趕進去怕是不方便,因此元秋在路口下了馬車,顧山、士衡也下了馬,後麵跟著的小廝伶俐的上前接過韁繩。顧山看了眼擁擠的街道,便迴頭和小廝道:“你們幾個就在這等著罷,都機靈著點,別讓人驚了馬。”
元秋下馬車後先踩了踩腳下的青石路麵,又瞧了下兩邊古樸的店鋪,又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便覺得新鮮不已。士衡見她開心得眼睛都彎了起來,不禁笑道:“還沒等逛呢,就樂成這樣。”
元秋哪裏還顧的上和他鬥嘴,眼睛隻往兩邊看個不停,顧山見狀隻得帶著她挨家逛去,元秋逛了好一會子,才想起來之前士衡說有好玩的鋪子,便笑著問他道:“你之前說的好玩的鋪子可是在這條街上?”
士衡笑道:“那幾家鋪子我也是昨兒才發現的,卻不是在這明麵上。”說著指了不遠處一個小胡同給元秋看:“那鋪子偏生開在了那小胡同最底處。”
元秋見那窄窄的胡同極少有人進出,便覺得有了興趣,忙讓士衡前麵帶路。三人順著小路進了胡同,見零零落落有幾戶人家,到了勁頭果然有了兩三個店鋪。隻是這幾個鋪子和別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沒有掛任何牌匾,若不是透過幾個鏤空的窗格看到裏麵的貨架,或許就把這裏當成人家了。
士衡撩起簾子請了元秋進去,元秋瞧見這屋裏窗格大部分被擋住了,隻剩下一些鏤空的窗格透進些微光。因這屋子麵朝胡同,本來就暗些,加上被擋住了大半窗子,因此顯得屋裏昏暗無比。元秋正在打量著這間鋪子,猛的瞧見屋裏坐著一個帶著黑尖帽的鷹鉤鼻子的女人直勾勾地看著自己,元秋不防冷不丁被唬了一跳。顧山隨後進來,看見那鷹鉤鼻子藍色眼珠的女人,也嚇了一跳,忙把元秋護在身後小聲問士衡道:“這女人怎麽長的像妖怪一般,我瞧這屋子也奇怪的緊,不如我們迴去吧。”
士衡忙低語道:“我昨日問了,她說是從一個極大的叫諳厄利亞的海島來的。她們那的人就長那樣。”顧山聽了仍疑惑的看了看那個女人,仍不敢鬆開元秋的手。
正
在顧山驚疑不定的時候,從屋裏出來一個五六十歲留著山羊須男子,衝著那女人說了幾句,元秋恍惚聽著像英語,隻是語法略有些怪異,忙豎著耳朵細聽,隻聽到男子叫女人進屋之類的話。女人聽了也沒反應,那男人隻得拽著她胳膊把她拉了進去。過了半晌出來拱手賠禮道:“內人不懂禮節,擾了幾位的興,鄙人是這個小店的掌櫃的,姓胡,單名一個運字。”
顧山這才放了心,還了一禮。因好奇那女子身份,便問道:“尊夫人不是本朝人士吧?”
胡運笑道:“是人,她們一族遭她們國家國王迫害,便都私下逃了出來。我十幾年前出海碰巧遇見了她。瞧她身世可憐,便將她帶了迴來。”
顧山三人並不知道諳厄利亞國是什麽地方,也不好接話,便都去瞧那貨架上的東西。元秋看見前麵幾個倒是一些平常物件,後麵卻逐漸稀奇起來,但又覺得眼熟,恍惚從哪裏見過,直到看到了一個擺在架子上的水晶球,才恍然大悟,心裏也明了了那女子的身份。
早就耳聞過中世紀的英國大肆屠殺女巫,四處毀損和魔法一切有關的事務,想必這女子就是傳說中的女巫了。元秋這才想起一進門的時看見那女子頭上戴的黑帽子不正是巫師長帽嘛。
理順了這些,元秋逛這個小店便多了些興味,逐一去看陳列在架子上的各種奇奇怪怪的瓶瓶罐罐,還有傳說中的羊皮紙和羽毛筆,各種顏色的水晶石,甚至牆角還擺著四五把掃帚。元秋不禁覺得好玩,上前摸了一把在手裏。
士衡見元秋拿著掃帚左比一下,右劃一下,不禁笑道:“妹妹要學人家掃地也不是這個掃法。”
元秋正在試那掃帚是否會飛,聽見士衡如此說,便紅了臉笑道:“我隻瞧這掃帚和家裏平時用的不太一樣。”
士衡雖沒用過掃帚,卻也發現這個掃帚和以往自己看到的不同之處來,不禁和顧山笑道:“這難道是諳厄利亞國的掃帚,怎麽下麵倒剪成這個形狀。”顧山哪裏知道這個,隻說約莫是人家的風俗習慣使然罷。
元秋笑著掃帚丟到一邊,又去看裏麵架子的東西,上麵多是英文的書籍,有關天文、地理、曆法、醫藥、當然也有占卜之類的,元秋翻看了一遍,把涉及天文、地理、食物、醫藥等可以用到的幾本書挑了出來。
士衡見狀挑眉道:“妹妹看的懂這種蝌蚪文?”
元秋笑道:“我哪裏懂這些?和看天書一般,我想這些東西稀奇,留在手裏以後保不住能賣大價錢
。”
士衡和顧山聞言不禁都笑她財迷,卻也隻當她喜歡這書稀奇,皆沒往深處多想。
元秋又轉了兩圈,把那水晶石挑了兩塊透徹的,又選了些羊皮紙和羽毛筆外加墨水之類的東西,合著幾本書一起給了顧山叫他付錢。士衡瞧那水晶球那麽大個,裏麵又恍惚有些什麽東西,覺得稀奇,要把這個買下來送給元秋。元秋以前略聽說過女巫的一些黑魔法,害怕那東西不吉利,便不肯要那水晶球,士衡見狀隻得罷。
掌櫃的用布把東西包好遞給了顧山,顧山忙接過來又把手裏的水晶給元秋放荷包裏。三人說笑著出了鋪子又往邊上一家逛去。確實一家天竺風格的店,因元秋不息那香的味道,幾個人略看了眼就出來了。
士衡約莫著時間到了中午時分,不敢帶元秋在外麵呆的太久,三人忙出了胡同。元秋此處見下車的地方還有好大一段路,自己又走的有些腳疼,便央求顧山把馬車趕來。顧山聞言隻得求了士衡照看好元秋,自己則一路小跑朝來路奔去。
士衡估算著顧山起碼要兩柱香才能迴來,便叫元秋到邊上的胭脂鋪子去躲太陽,元秋進去轉了一圈,看見裏麵都是些官粉,心下不喜,連聞也不肯聞一下便出了鋪子。士衡正在屋簷下站著,見她出來便笑道:“妹妹可看到喜歡的了?”
元秋搖頭道:“我瞧著不如我自己拿花啊露啊做的胭脂膏子細致,怕用了這樣的倒壞了臉。”因士衡不懂這些,隻當他家的不好,便指了對麵一家店鋪和元秋道:“那家的絹花做的極其細致,每個月都會往郡王府上送一兩迴花呢。”
元秋聞言想起有一次寒冬臘日裏瞧見郡王妃鬢上帶著一朵鮮豔的牡丹花,當時還奇怪的不行,兀自在琢磨為何冬天有牡丹花開,後來才聽說是那巧手的匠人用布做出來的絹花,心裏不禁大讚了一番。元秋此時聽說那絹花出自對方的鋪子,便急急地要跑過瞧。
士衡見元秋跑的急,自己忙跟了過去。這時一陣馬蹄聲從不遠處響起,士衡忙抬了頭去看,隻見一人騎馬行至鬧市,周圍行人為了躲避無一不跌倒摔傷,更有小販連菜籃都被打翻。眼見那人騎馬就要撞到元秋身上,士衡一個箭步竄上前去,摟了元秋的腰向後一轉,正好和那匹馬擦身而過。
顧山帶著家人從外麵進來,正好看見這一幕,不禁大怒,上前躲過馬頭,伸手抓住韁繩把那騎馬之人從馬背上拽了下來。
原來那人姓宮名猛,父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宮猛因貪戀杭州繁華,央
了父親在這裏買了個宅子與他,每日除了吃酒做樂就是縱馬傷人。因百姓怕官官相護也不敢去告他,誰知他今天倒黴卻撞到了顧山手裏。
顧山見他險些傷了元秋,心裏恨的不行,撿起地上的馬鞭狠狠的抽了他幾下,才叫了自己的隨從道:“把他送到衙門去好好審問一番。”
元秋雖沒被撞到但難免驚魂未定,士衡見她渾身抖的不行,便低了頭問她道:“可還好些?有傷著沒?”
元秋臉色蒼白的搖了搖頭,隻低聲道:“就是嚇得有些腿軟。”士衡見馬車就在旁邊,便扶了元秋上了車。
兒女親家?
那宮猛被人捆了起來卻還不服氣,嘴裏不住的叫著自己娘舅是五品的安撫使之類的話,顧山隻當做沒聽見,叫人把破布堵了他的嘴送去了衙門。
元秋因受了驚,顧山也不敢帶著她在外麵多呆,當即和士衡騎著馬護著元秋的馬車迴了府。士衡擔心元秋會被嚇出病,便要叫人去請郡王府裏的大夫過來瞧,元秋忙攔住他道:“有什麽要緊的?我又不是那等膽小之人,哪裏就能嚇出病來,何苦折騰到郡王府都知道。倒是你,幫我擋了馬車,可曾碰著了沒有?”元秋說著就細打量了下士衡,果然見他衣裳破了一個一尺來長的口子。
士衡順著元秋的視線也瞅見自己袍子上的口子,便笑著說:“不礙事,一會我換下袍子來,妹妹叫個人幫我縫補上就好了。”
元秋見他沒什麽事遂放了心,又估摸著上房此時怕是用過午飯了,便同顧山一起去了他的院子,又叫人迴去讓碧兒準備些飯菜送來。
迴了屋子,顧山帶士衡去內室親自找了身衣裳給他換了下來。元秋叫人把換下來的衣裳拿到外間來,又去取了針線匣子過來,親自選了和衣裳顏色靠近的線穿了起來,坐在窗口去縫補那件衣裳。
士衡梳洗了出來,見元秋低著頭幫他縫補衣裳頓時愣在那裏。晌午的陽光籠罩住元秋小小的身軀,隻見她一針一線細細的縫補,時不時把衣裳拿起來看一下針腳。士衡衣裳的口子並不大,沒一會就補好了。元秋利落的打了一個結,將衣裳拿近,低了頭把線頭咬斷。
元秋把針線交給丫鬟收起來,抬頭正好瞧見士衡倚在門口呆呆地看著自己,便笑著衝他招手道:“衣裳補好了,隻是這裏髒了好大一塊,等叫人洗了曬幹了以後哥哥再換上吧。”
士衡迴過神來去接了衣裳看,但見針腳細密,不仔細看卻是發現不了,便誇讚了元秋一番
。元秋聽了隻笑著叫丫鬟拿出去洗了晾上,因夏日午後日頭足的很,倒不怕一個下午會曬不幹。待這邊都收拾好,織夢和碧兒帶著小丫頭過來了。
碧兒和織夢到了院子門口便接過食盒,親自拎了進去,又洗了手將菜一一端了出來。元秋在邊上細看,見碧兒做的幾樣菜是:山外白玉煲、蜜汁山藥、清炒蝦仁、龍井魚片、雞絲春卷並一大碗西湖蓴菜湯,幾個菜倒都是清清爽爽的,看著就有食欲。
三人逛了一上午,起初倒沒覺得什麽,此時這些菜式擺在麵前,才都覺得餓了。碧兒盛了飯上來,又和織夢一起幫三人布菜。元秋就著吃了半碗飯就撂下了筷子。倒是顧山和士衡胃口極好,兩人此時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都吃了滿滿一大碗才叫人拿茶來漱口。元秋吃罷了飯便覺得困倦,強忍著坐了半個時辰便叫人扶著迴了自己院子去歇午覺。顧山和士衡自去內室歇息。
過了幾日,李氏聽聞了元秋險些被馬撞上的事,少不得又說了她一頓,連帶的顧山都挨了埋怨。私下裏又和顧禮說定要好好整治那騎馬之人,顧山聞言笑道:“騎馬之人的什麽娘舅、父親原本還想上下通融的,但不知為何讓郡王府知道了,當即施壓下來,哪裏還有人敢替他們求情?”李氏聽了這才罷了。
紫嫣整日在府中覺得憋悶,正巧元秋叫人送了自己買的水晶
李氏聞言挑眉道:“采雪,拿塊帕子,隨便挑兩樣繡線給她,讓她不拘繡個什麽出來。”
采雪應了,拿了東西給紅梅,紅梅果然手腳利落,一會就繡出來個“小荷才露尖尖角”出來,元秋見她眼睛黑亮,透著一股靈氣,便笑著點頭道:“這個留了罷。”
李氏笑著點了頭,元秋學著李氏的樣子,又挑了一個喚作綠意,一個叫小魚的丫頭出來,自己帶迴了院子。李氏依照元秋的份例,挑了三個木訥的出來叫人送去給元容,又挑了二個粗使丫頭給林姨娘送去,才叫管家媳婦拿了三十五兩銀子出來給了人牙子,人牙子忙收了銀子把賣身契給了李氏,歡天喜地的出了府去。
士衡因那日答應了送元秋泥捏的小人來玩,便一有空就出去尋找,正巧被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鋪子,裏麵東西多是稀奇古怪的,便打定主意明日請元秋一起出來逛鋪子。
逛街
翌日一早,元秋剛從上房請過安迴來,便有顧山的丫頭來請元秋過去一趟。元秋隻當顧山有什麽要緊的事,忙收拾了就去了顧山的院子。甫一進院門,就聽見顧山、士衡兩人談笑聲從屋內傳來,門口立著的丫頭見元秋來了,忙掀起簾子道:“三姑娘來了。”
元秋笑著進來給顧山和士衡行了禮,才坐下來問道:“哥哥叫我來有甚話說?”
士衡笑道:“是我使人叫你來的,昨日我瞧見了幾家十分有趣的店鋪,你若是有空,我便帶你出去轉轉。”
元秋忙道:“若是能出去轉轉是極好的,隻是我要先迴了母親才行。”
士衡笑著說:“我早上進來的時候已經先去和伯父、伯母說過了,隻怕這時候車子都備好了。”
顧山點頭道:“我近日一直在用功,好久沒有出去轉了。不如今日一起出去玩上一天,也放鬆一下。”
元秋聞言隻得隨了他倆,先迴房換了出門的衣裳,坐了小轎到了二門。顧山、士衡二人早在二門口等候了。元秋見馬車已備好,便下了轎子,顧山上前幫元秋撩開簾子,扶著元秋上了馬車。旁邊有小廝忙把顧山和士衡騎的馬牽了過來,士衡和顧山二人縱身上馬,跟在馬車兩邊一起出了府門。
元秋見馬車裏厚實的窗簾已經用布條係起,隻有層薄紗擋住窗口,元秋趴在窗口往外看
,隱隱綽綽可以看到兩邊的店麵和叫賣的小販。
士衡和顧山兩個隻怕元秋坐在裏麵悶的慌,便都想了些笑話將給元秋聽,士衡常在街上走動,見了有名的店鋪也會給元秋指一下,介紹一二。元秋許久沒有出過二門,哪裏還會嫌覺得坐車悶,隻覺得眼睛不夠看,不時的吩咐馬車駛地慢一些。
馬車走了約莫兩刻鍾,就到了清河坊街,因這條街道商鋪林立、買賣繁華,馬車趕進去怕是不方便,因此元秋在路口下了馬車,顧山、士衡也下了馬,後麵跟著的小廝伶俐的上前接過韁繩。顧山看了眼擁擠的街道,便迴頭和小廝道:“你們幾個就在這等著罷,都機靈著點,別讓人驚了馬。”
元秋下馬車後先踩了踩腳下的青石路麵,又瞧了下兩邊古樸的店鋪,又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便覺得新鮮不已。士衡見她開心得眼睛都彎了起來,不禁笑道:“還沒等逛呢,就樂成這樣。”
元秋哪裏還顧的上和他鬥嘴,眼睛隻往兩邊看個不停,顧山見狀隻得帶著她挨家逛去,元秋逛了好一會子,才想起來之前士衡說有好玩的鋪子,便笑著問他道:“你之前說的好玩的鋪子可是在這條街上?”
士衡笑道:“那幾家鋪子我也是昨兒才發現的,卻不是在這明麵上。”說著指了不遠處一個小胡同給元秋看:“那鋪子偏生開在了那小胡同最底處。”
元秋見那窄窄的胡同極少有人進出,便覺得有了興趣,忙讓士衡前麵帶路。三人順著小路進了胡同,見零零落落有幾戶人家,到了勁頭果然有了兩三個店鋪。隻是這幾個鋪子和別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沒有掛任何牌匾,若不是透過幾個鏤空的窗格看到裏麵的貨架,或許就把這裏當成人家了。
士衡撩起簾子請了元秋進去,元秋瞧見這屋裏窗格大部分被擋住了,隻剩下一些鏤空的窗格透進些微光。因這屋子麵朝胡同,本來就暗些,加上被擋住了大半窗子,因此顯得屋裏昏暗無比。元秋正在打量著這間鋪子,猛的瞧見屋裏坐著一個帶著黑尖帽的鷹鉤鼻子的女人直勾勾地看著自己,元秋不防冷不丁被唬了一跳。顧山隨後進來,看見那鷹鉤鼻子藍色眼珠的女人,也嚇了一跳,忙把元秋護在身後小聲問士衡道:“這女人怎麽長的像妖怪一般,我瞧這屋子也奇怪的緊,不如我們迴去吧。”
士衡忙低語道:“我昨日問了,她說是從一個極大的叫諳厄利亞的海島來的。她們那的人就長那樣。”顧山聽了仍疑惑的看了看那個女人,仍不敢鬆開元秋的手。
正
在顧山驚疑不定的時候,從屋裏出來一個五六十歲留著山羊須男子,衝著那女人說了幾句,元秋恍惚聽著像英語,隻是語法略有些怪異,忙豎著耳朵細聽,隻聽到男子叫女人進屋之類的話。女人聽了也沒反應,那男人隻得拽著她胳膊把她拉了進去。過了半晌出來拱手賠禮道:“內人不懂禮節,擾了幾位的興,鄙人是這個小店的掌櫃的,姓胡,單名一個運字。”
顧山這才放了心,還了一禮。因好奇那女子身份,便問道:“尊夫人不是本朝人士吧?”
胡運笑道:“是人,她們一族遭她們國家國王迫害,便都私下逃了出來。我十幾年前出海碰巧遇見了她。瞧她身世可憐,便將她帶了迴來。”
顧山三人並不知道諳厄利亞國是什麽地方,也不好接話,便都去瞧那貨架上的東西。元秋看見前麵幾個倒是一些平常物件,後麵卻逐漸稀奇起來,但又覺得眼熟,恍惚從哪裏見過,直到看到了一個擺在架子上的水晶球,才恍然大悟,心裏也明了了那女子的身份。
早就耳聞過中世紀的英國大肆屠殺女巫,四處毀損和魔法一切有關的事務,想必這女子就是傳說中的女巫了。元秋這才想起一進門的時看見那女子頭上戴的黑帽子不正是巫師長帽嘛。
理順了這些,元秋逛這個小店便多了些興味,逐一去看陳列在架子上的各種奇奇怪怪的瓶瓶罐罐,還有傳說中的羊皮紙和羽毛筆,各種顏色的水晶石,甚至牆角還擺著四五把掃帚。元秋不禁覺得好玩,上前摸了一把在手裏。
士衡見元秋拿著掃帚左比一下,右劃一下,不禁笑道:“妹妹要學人家掃地也不是這個掃法。”
元秋正在試那掃帚是否會飛,聽見士衡如此說,便紅了臉笑道:“我隻瞧這掃帚和家裏平時用的不太一樣。”
士衡雖沒用過掃帚,卻也發現這個掃帚和以往自己看到的不同之處來,不禁和顧山笑道:“這難道是諳厄利亞國的掃帚,怎麽下麵倒剪成這個形狀。”顧山哪裏知道這個,隻說約莫是人家的風俗習慣使然罷。
元秋笑著掃帚丟到一邊,又去看裏麵架子的東西,上麵多是英文的書籍,有關天文、地理、曆法、醫藥、當然也有占卜之類的,元秋翻看了一遍,把涉及天文、地理、食物、醫藥等可以用到的幾本書挑了出來。
士衡見狀挑眉道:“妹妹看的懂這種蝌蚪文?”
元秋笑道:“我哪裏懂這些?和看天書一般,我想這些東西稀奇,留在手裏以後保不住能賣大價錢
。”
士衡和顧山聞言不禁都笑她財迷,卻也隻當她喜歡這書稀奇,皆沒往深處多想。
元秋又轉了兩圈,把那水晶石挑了兩塊透徹的,又選了些羊皮紙和羽毛筆外加墨水之類的東西,合著幾本書一起給了顧山叫他付錢。士衡瞧那水晶球那麽大個,裏麵又恍惚有些什麽東西,覺得稀奇,要把這個買下來送給元秋。元秋以前略聽說過女巫的一些黑魔法,害怕那東西不吉利,便不肯要那水晶球,士衡見狀隻得罷。
掌櫃的用布把東西包好遞給了顧山,顧山忙接過來又把手裏的水晶給元秋放荷包裏。三人說笑著出了鋪子又往邊上一家逛去。確實一家天竺風格的店,因元秋不息那香的味道,幾個人略看了眼就出來了。
士衡約莫著時間到了中午時分,不敢帶元秋在外麵呆的太久,三人忙出了胡同。元秋此處見下車的地方還有好大一段路,自己又走的有些腳疼,便央求顧山把馬車趕來。顧山聞言隻得求了士衡照看好元秋,自己則一路小跑朝來路奔去。
士衡估算著顧山起碼要兩柱香才能迴來,便叫元秋到邊上的胭脂鋪子去躲太陽,元秋進去轉了一圈,看見裏麵都是些官粉,心下不喜,連聞也不肯聞一下便出了鋪子。士衡正在屋簷下站著,見她出來便笑道:“妹妹可看到喜歡的了?”
元秋搖頭道:“我瞧著不如我自己拿花啊露啊做的胭脂膏子細致,怕用了這樣的倒壞了臉。”因士衡不懂這些,隻當他家的不好,便指了對麵一家店鋪和元秋道:“那家的絹花做的極其細致,每個月都會往郡王府上送一兩迴花呢。”
元秋聞言想起有一次寒冬臘日裏瞧見郡王妃鬢上帶著一朵鮮豔的牡丹花,當時還奇怪的不行,兀自在琢磨為何冬天有牡丹花開,後來才聽說是那巧手的匠人用布做出來的絹花,心裏不禁大讚了一番。元秋此時聽說那絹花出自對方的鋪子,便急急地要跑過瞧。
士衡見元秋跑的急,自己忙跟了過去。這時一陣馬蹄聲從不遠處響起,士衡忙抬了頭去看,隻見一人騎馬行至鬧市,周圍行人為了躲避無一不跌倒摔傷,更有小販連菜籃都被打翻。眼見那人騎馬就要撞到元秋身上,士衡一個箭步竄上前去,摟了元秋的腰向後一轉,正好和那匹馬擦身而過。
顧山帶著家人從外麵進來,正好看見這一幕,不禁大怒,上前躲過馬頭,伸手抓住韁繩把那騎馬之人從馬背上拽了下來。
原來那人姓宮名猛,父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宮猛因貪戀杭州繁華,央
了父親在這裏買了個宅子與他,每日除了吃酒做樂就是縱馬傷人。因百姓怕官官相護也不敢去告他,誰知他今天倒黴卻撞到了顧山手裏。
顧山見他險些傷了元秋,心裏恨的不行,撿起地上的馬鞭狠狠的抽了他幾下,才叫了自己的隨從道:“把他送到衙門去好好審問一番。”
元秋雖沒被撞到但難免驚魂未定,士衡見她渾身抖的不行,便低了頭問她道:“可還好些?有傷著沒?”
元秋臉色蒼白的搖了搖頭,隻低聲道:“就是嚇得有些腿軟。”士衡見馬車就在旁邊,便扶了元秋上了車。
兒女親家?
那宮猛被人捆了起來卻還不服氣,嘴裏不住的叫著自己娘舅是五品的安撫使之類的話,顧山隻當做沒聽見,叫人把破布堵了他的嘴送去了衙門。
元秋因受了驚,顧山也不敢帶著她在外麵多呆,當即和士衡騎著馬護著元秋的馬車迴了府。士衡擔心元秋會被嚇出病,便要叫人去請郡王府裏的大夫過來瞧,元秋忙攔住他道:“有什麽要緊的?我又不是那等膽小之人,哪裏就能嚇出病來,何苦折騰到郡王府都知道。倒是你,幫我擋了馬車,可曾碰著了沒有?”元秋說著就細打量了下士衡,果然見他衣裳破了一個一尺來長的口子。
士衡順著元秋的視線也瞅見自己袍子上的口子,便笑著說:“不礙事,一會我換下袍子來,妹妹叫個人幫我縫補上就好了。”
元秋見他沒什麽事遂放了心,又估摸著上房此時怕是用過午飯了,便同顧山一起去了他的院子,又叫人迴去讓碧兒準備些飯菜送來。
迴了屋子,顧山帶士衡去內室親自找了身衣裳給他換了下來。元秋叫人把換下來的衣裳拿到外間來,又去取了針線匣子過來,親自選了和衣裳顏色靠近的線穿了起來,坐在窗口去縫補那件衣裳。
士衡梳洗了出來,見元秋低著頭幫他縫補衣裳頓時愣在那裏。晌午的陽光籠罩住元秋小小的身軀,隻見她一針一線細細的縫補,時不時把衣裳拿起來看一下針腳。士衡衣裳的口子並不大,沒一會就補好了。元秋利落的打了一個結,將衣裳拿近,低了頭把線頭咬斷。
元秋把針線交給丫鬟收起來,抬頭正好瞧見士衡倚在門口呆呆地看著自己,便笑著衝他招手道:“衣裳補好了,隻是這裏髒了好大一塊,等叫人洗了曬幹了以後哥哥再換上吧。”
士衡迴過神來去接了衣裳看,但見針腳細密,不仔細看卻是發現不了,便誇讚了元秋一番
。元秋聽了隻笑著叫丫鬟拿出去洗了晾上,因夏日午後日頭足的很,倒不怕一個下午會曬不幹。待這邊都收拾好,織夢和碧兒帶著小丫頭過來了。
碧兒和織夢到了院子門口便接過食盒,親自拎了進去,又洗了手將菜一一端了出來。元秋在邊上細看,見碧兒做的幾樣菜是:山外白玉煲、蜜汁山藥、清炒蝦仁、龍井魚片、雞絲春卷並一大碗西湖蓴菜湯,幾個菜倒都是清清爽爽的,看著就有食欲。
三人逛了一上午,起初倒沒覺得什麽,此時這些菜式擺在麵前,才都覺得餓了。碧兒盛了飯上來,又和織夢一起幫三人布菜。元秋就著吃了半碗飯就撂下了筷子。倒是顧山和士衡胃口極好,兩人此時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都吃了滿滿一大碗才叫人拿茶來漱口。元秋吃罷了飯便覺得困倦,強忍著坐了半個時辰便叫人扶著迴了自己院子去歇午覺。顧山和士衡自去內室歇息。
過了幾日,李氏聽聞了元秋險些被馬撞上的事,少不得又說了她一頓,連帶的顧山都挨了埋怨。私下裏又和顧禮說定要好好整治那騎馬之人,顧山聞言笑道:“騎馬之人的什麽娘舅、父親原本還想上下通融的,但不知為何讓郡王府知道了,當即施壓下來,哪裏還有人敢替他們求情?”李氏聽了這才罷了。
紫嫣整日在府中覺得憋悶,正巧元秋叫人送了自己買的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