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心裏起疑,正要細看,卻聽元皇後道:“把寧兒抱來給本宮瞧瞧。”

    奶娘王氏不敢怠慢,忙把寧陽抱給皇後身旁的趙宮正,又由宮正抱給了皇後。一接上手,元皇後便笑道:“幾天沒抱,倒是沉了不少。算起來,寧兒有快十一個月了吧?”

    寧陽聽著這話,忍不住在心裏翻了白眼。什麽叫幾天沒抱?天天都來請安,一個月也不見你抱一迴。到底不是親生的,沒有哪個女人抱著別的女人給自己丈夫生的孩子還笑嗬嗬的,偏偏皇後是個苦差事,頂著母儀天下的盛名,表麵上的功夫就必須得做足了。隻是,這樣的人生,可真累啊。

    卻聽奶娘王氏福身道:“迴皇後娘娘,正是。三公主已有十一個月了。”

    元皇後嗯了一聲,道:“既如此,該教著公主開口說話了,別太遲了。”言罷,又稍稍抱了會兒,便交給身邊侍候的趙宮正,道一聲乏了,奶娘便抱著寧陽迴了西憙閣。

    寧陽心裏雖還想著安陽的事,可最終卻覺得隻是自己看花了眼,暗道自己穿來不到一年,見識了宮中的一些事情就變得多心起來了。不過這種心思也沒能持續多久,因為元皇後發了話要奶娘教她學說話,一時間,西憙閣裏熱鬧了起來。

    雲桃和秋蘭的宮職最低,除了守夜,進不得屋子,便和四個小太監一起,在院子裏守著;芳兒和良兒伺候了點心水果,便規矩地立在屋裏。而此時屋裏吳英和奶娘的宮職都比月桂高,她也隻是端了熱茶來,便在一旁看著,教導寧陽學說話的任務就落到了奶娘和貼身的宮女吳英身上。

    教小孩子說話,若是放在尋常人家,隻怕是件尋常的事。可到了寧陽身上就變得複雜了起來,吳英和奶娘對望一眼,雙雙為該先學叫“母後”還是“父皇”為難。

    奶娘王氏進宮之前隻能算是良家出身,夫家隻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戶,一間小院,兩畝田地,二十二歲的年紀已有一兒一女,隻是家裏人口多,夫家公婆俱在,卻有兩個小叔子和一個小姑子年紀尚小,生計艱難,才想著找些活計做。正巧著內侍府招奶娘,她因為臉龐圓潤,身材有些豐滿,加上夫家娘家的人俱在人世,被認為是個有福的人,身體又康健有力,因而才得以入選點卯。隻是,在內侍府裏隻習過最基本的宮廷禮儀,知道見了什麽位份的人該行什麽禮,至於見什麽身份的人說什麽話這樣的事,不是教一教就能學會的。她入宮的時日尚短,這些尚不懂得。

    她隻道:“若是平常人家倒也不講究這個,可

    皇家到底是皇家,該讓公主學著先喊父皇才是吧?”

    吳英卻顯然有著不同的意見,她十三歲入宮,如今已有八年,說來已是宮裏的老人了。她對宮裏的規矩知道得最是清楚,哪位娘娘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什麽話能說,什麽事會犯忌諱,這些她都明明白白,隻是還是頭一次領這種差事。以前都是在各宮娘娘處當差,說起來還是頭一次侍候這麽小的主子。她想起武德帝的長女永陽公主便是德妃娘娘所出,當時她正巧在芳德宮中當差,永陽公主學話時先喊的是“母妃”。隻是吳英卻不敢把話說明,畢竟德妃是妃,元皇後卻是後。三公主現在是名正言順的皇後養女,若是把永陽公主學話時的事當做例子,隻怕愛生事的人會說三公主不該照妃子所出的公主的例。

    吳英心裏猶豫,臉上也帶了三分為難,倒叫寧陽看了個清楚,當下心中已是了然,便趁著這兩個負責教導的人還在猶豫的時候,自己咿咿呀呀地開口,道:“母……母……”

    奶娘和吳英一聽,頓時大喜,雙雙鬆了口氣。這可不是她們教的,是公主自己開口的。小孩子家自己的選擇最是純真,想必不會有人挑錯。於是,兩個人使足了力氣教她喊母後,往後的好多天,她都不停地母後來母後去。

    相對於奶娘和吳英的教導,寧陽倒是很想翻白眼。這事不是再清楚不過的麽?自然是該先喊母後的。她天天都要去給皇後請安,自然要先學喊“母後”,先學了喊“父皇”要喊給誰聽去?皇帝是多麽忙的人?且不提她來這裏快一年了見過他幾迴,就算學會了難免多心的人不會覺得小小年紀就是個會爭寵的,反倒不好。

    寧陽把“母後”喊得清楚了以後,才又開始學著喊別的。奶娘原隻是個農婦,開口的第一關過了,她便覺得剩下的就好辦了,先從身邊的事物開始認起便好,於是隨便拿起桌子上的茶盞點心就教著寧陽說,卻被吳英給攔住了。

    “可不能這樣,皇家有皇家的規矩。雖說公主已然開了口,可父母之後,識物也是有講究的。”說著,便迴身吩咐院裏的宮女太監都去幫忙拿東西。

    屋裏的太監宮女年紀都不大,芳兒和良兒最是伶俐,聽得這話早已按捺不住,一臉地喜意。聽了吳英的吩咐忙嬉笑著去了,屋外傳來雲桃和秋蘭驚喜的聲音,連帶著四個小太監都被拉去了。不一會兒,等如意、簪花、玉梳、胭脂、銅鏡、宮錦等物擺了一桌子的時候,寧陽就都明白了。

    這就跟民間的抓周習俗差不多,不過抓周是在小孩子周歲的

    時候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隻是寧陽還沒到周歲,而且正開始學話,擺這些東西要做什麽?這個真是有些東西跟她所熟知的有些出入。

    正想著,隻聽奶娘道:“咦?這不就是抓周麽?可是公主明明還不到周歲啊。而且這擺著的東西也少了點。”

    吳英笑道:“奶娘有所不知,宮裏講究吉事成雙。抓周前,皇子公主們開口說話時也要拿上一些東西,由奶娘教著說,看公主先學了哪樣。日後抓周時,兩相對照起來,才有個準頭。這規矩在宮裏叫做‘應天啟兒’。”

    奶娘這才明白過來,道:“宮裏就是不一樣,我說我們家那大寶子和二妞子學話時怎麽沒這規矩。這樣看來,宮裏的講究到底不是能比的。”她說著,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卻見吳英和月桂等一眾宮女太監隻是掩嘴笑,並不曾有嘲笑排擠之意,便麻利地抱了寧陽,開始從頭教著她說。

    寧陽這才明白,原來隻是抓周前的小測試,隻是沒想到,這大周皇宮裏的規矩這麽麻煩。她看著桌子上的東西,果真不如正式抓周的時候放的東西多,卻正好八樣,大多是女子所用之物,隻是有一條馬鞭甚是不搭調,而且,竟然還有一雙小巧可愛的繡花鞋。

    那繡花鞋顯然是小孩子穿的,做工極精致。桃粉的底子,上繡著淩波翠蓋的睡蓮,那睡蓮一隻雪白的花骨朵上,停著一隻翠色生生的蜻蜓,隨時都要飛走一般。此時已近秋末的時日裏,看得久了竟有一種撲麵而來的清爽氣息。整個鞋麵半個巴掌大,繡圖卻是栩栩如生,這般好的手工讓寧陽心裏讚歎,也就是在古代才能看到這麽正宗的宮繡。這哪裏是鞋子,簡直就是藝術品。

    寧陽隻顧看著那雙小巧精致的繡鞋,奶娘卻已經抱著她指完了一排的東西,見她不為所動,正急的滿頭大汗,一旁的芳兒和良兒也早就急的不行,握著拳頭一臉緊張,恨不得替她說。雲桃拉著秋蘭,伸頭神腦地往裏瞅,四個小太監也耐不住性子往裏瞧。

    卻聽著月桂笑道:“都還有沒有規矩了,主子再小也是主子,還不快都正經站著。”

    吳英笑道:“也罷,今兒也算是個喜慶的日子,隻是隻今兒一次,日後規矩還是不能少的。”

    話音剛落,雲桃歡唿一聲,拉著秋蘭就跑了進來,湊近了瞧。

    奶娘把一溜兒的八樣事物都念完了,看寧陽還是沒有反應,隻得從頭再教。她一個勁兒地指著東西,道:“公主,這是如意,如意,快說呀,如意。”指了幾遍,寧陽

    不張口,她便又往下指。寧陽正瞧著那鞋子,被她吵得有些不耐煩,左右不過是抓周前的小測試罷了,便指著那雙喜歡的睡蓮繡鞋道:“鞋、鞋……”

    她話一出口,奶娘大喜,吳英卻微微一愣。

    奶娘雖剛進宮不久,可以前隻是個平民百姓,別的本事沒有,察顏觀色卻是好手。當下便覺出了不同尋常,問道:“可有什麽說頭?”

    寧陽聞言也是心頭一緊,怎麽不是隨便說個就行了麽?原來還有說法寓意的?可別是什麽不好的。

    吳英卻很快便笑了,道:“自然是喜意。這些事物都是祈福的意思,這雙繡鞋是趕著給公主抓周那天穿的,如今選上了,正是大喜呢。這鞋麵上繡的是睡蓮,寓意公主日後會如那出水芙蓉,亭亭若仙。”

    奶娘聞言大喜,屋裏一眾宮人都對著寧陽施禮道喜,雖然知道她還小,聽不懂。但是禮數還是要做的。

    寧陽卻心裏暗暗起疑,真是這意思?若說這些東西都是祈福的意思,這個她倒是相信。隻是若都是祈福的意思,無論先喊了哪個都應該立刻道大喜,吳英為何要愣那片刻?

    她心裏不解,卻也覺得是自己大意了。可事情已成,又不知是福是禍,隻能等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我同是穿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妍並收藏你我同是穿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