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一年初,清朝軍隊以八旗調動駐地換防未名,逐漸像湖北、湖南和江西方向秘密集結。而後經過深思熟慮,多日討論,玄燁在琬瀠的授意下,在朝會上提出裁撤三藩,尤其是針對平西王吳三桂的一係列措施。猶如平地一聲驚雷,除了早已被知會的幾個大臣,其餘人等乍聞此言,心裏都是驚濤駭浪。
清軍入關後不僅需要對付李自成起義的力量,還需要應對南明政府的反抗,以及民間小股的反清組織。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吳三桂駐雲南,尚可喜駐廣東,耿精忠駐福建。二十年的發展使藩王已經形成很大的勢力,其中尤以吳三桂勢力為最,先帝過世時有不臣之舉,小動作頻頻。
都知道三藩必成心腹大患,但是有魄力敢提出撤藩的又有幾人。大臣們的心思也轉了很多,這可是皇帝登基以來,第一次獨自在朝會上提出重大的朝政策略。有的偷偷看了看皇太後的臉色。琬瀠一臉平靜淡漠的高坐禦座一側,絲毫看不出是讚同還是反對。但是見琬瀠打定主意不開口,不表態,眾大臣也隻能開始思索自己對皇上撤藩是何態度。不僅是撤藩之事關係重大,要小心抉擇。而且皇上今日行事,皇太後事先是否知曉,也是分外重要。若皇太後不知,那可就說明,皇上現在……
看著底下重臣先是一臉驚愕,複有小聲低語。琬瀠攝政多年,深知大臣們一旦爭執起來,朝堂不比菜市場安靜多少,對此早就淡定了。耐性十足,端看玄燁如何應對。先放手讓他去做,若實在不行,自己再搭把手。玄燁若能把三藩之事料理的差不多,那親政的問題也就不大了。
朝臣很快分成了兩派,大學士索額圖、圖海等多大多數朝臣都認為三藩不可輕易觸動,堅決反對撤藩。而兵部尚書明珠等人則力請徙藩。兩派爭論不休。索額圖和明珠的爭鬥現在就開始了麽!隻是明珠的族侄女納喇氏還僅僅是個貴人。現下二人之爭還不過是因為政見不和,尚未發展到一方提出的政見,另一方必定攻訐的地步。
琬瀠心裏冷笑一聲,國家大臣豈由的爾等輕謾,意氣用事。真到那時,任爾等蹦躂的多歡暢,也不過是深陷局中的棋子而已。反對撤藩的人數畢竟更多,逐漸占了上風,玄燁也力有不逮,麵色變得有些陰沉。琬瀠暗自想道,還是要多訓練訓練玄燁。真是不夠淡定呀,還需繼續修煉。便是心裏驚濤駭浪,麵上也應該不露分毫,這才可以使人不能從中窺見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給站在附近稍下方的紫陌使了個眼色。紫陌會意,輕輕比出幾個不顯眼的手勢。這時候,剛
才一直沒有說話的刑部尚書莫洛、戶部尚書米思翰等人也開口表示支持撤藩。這幾人都是在朝廷頗有分量的人物,局麵漸漸相持不下。
玄燁點遏必隆迴話,道:“愛卿你為三朝老臣,說一說你的看法。”遏必隆屹立多年不倒,而又能不讓上位者看成威脅。行事思慮自然不是現在的索額圖和明珠可以相比的,眼光準確,周全不少。遏必隆想起剛才的情況,索額圖和明珠,倒有幾分自己當年的意氣,雖然都是這一輩中的翹楚,但再自己眼裏,還隻是初生牛犢。明珠敢這樣直接和索額圖爭執,固然是因為他支持撤藩,又何嚐不是與宮中納喇貴人有孕相關呢?再說,納蘭家這幾代都不比赫舍裏家的根底,自然想要找機會立功。一個要進取,一個要守成。
隻是明珠,你的侄女還隻是貴人呢,竟然這麽快就和皇後娘家杠上。隻是皇後剛剛喪子,也不敢對有孕在身的納喇貴人做什麽。那樣皇太後和皇上首先就不能容忍。可是明珠,你是不是忘了,我遏必隆的女兒還是掌管宮務的純妃呢。我鈕鈷祿氏還未動手,你納蘭家倒是惦記上了。想起一直疼愛萬分的老來女,自己也是不想讓他入宮的,隻是皇命難為呀。聽女兒傳迴來的消息,皇後的一些做法似乎已經引起皇太後的不滿了。自己很傾向於穩妥一些,也不想支持撤藩。
又對比了皇後和納喇貴人之間的情況,倒是更願意支持索額圖。正要答話,看見皇太後依然鳳目微闔,驀然記起,皇太後攝政十幾年,一直對三藩,尤其是平西王吳三桂多番打壓。皇上今天突然提出撤藩,也許是皇上年紀漸長,想要越過皇太後掌控朝政。但是皇上和皇太後素來感情極好。自己更傾向於是皇太後默許,讓皇上豎立威信。思及此處,頓時冷汗,立即答道:“三藩之事,由來已久。此時若想解決,也是十分複雜,不能一時定論。隻是皇上為天下之主,若皇上已有決斷,臣等不可不從。”身為人臣,最糟糕的情況不是在朝廷爭鬥中落了下風,而是失去聖心,甚至被厭惡記恨。聖心在則聖寵在,聖寵在則屹立不倒。隻可惜很多人都不懂這個道理。
遏必隆果然不負圓滑之名,不直接表示是否同意撤藩,反而表了忠心。這樣無論撤藩是否成功,都都怪不到他頭上。玄燁見遏必隆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撤藩,但卻說出來這一番話,也還是很滿意的。有時候沒有態度也是一種態度。因此之後對純妃恩寵不少。鼇拜被迫告老之後,遏必隆的資曆和地位無疑在眾臣之中最高,他既然表示要一切聽從皇上決斷,別人也不好反駁了,隻是心裏怎麽想,會不
會陽奉陰違就不好說了。琬瀠見再繼續下去也沒有什麽結果,便要起身。琬瀠不喜太監服侍,紫陌又在丹陛之下。玄燁連忙上前伸手讓琬瀠扶著。
琬瀠淡淡開口道:“下朝吧,此事再議。”朝側門走去,剛走下台階,頓住腳步,輕描淡寫的道:“本宮以為,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吳三桂以眼睛有疾為借口,上書請解除總管雲貴兩省事務,以相試探。玄燁順勢命吳三桂將所管各項事務交出,責令雲貴兩省督撫管理。雲貴總督卞三元領命,然提督張國柱、李本深合詞請命平西王仍總管滇黔事務。玄燁依舊以體恤臣子,照顧吳三桂身體為理由,拒絕了這個請求。種種跡象,皆顯示他的決心。數月之後,平南王尚可喜上書請求告老迴到遼東老家,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經戶、兵兩部和議政王貝勒大867臣集議,認為如果尚之信擁兵留鎮廣東,跋扈難製,玄燁遂詔令盡撤全藩。琬瀠從旁提醒,尚可喜和耿精忠不同於吳三桂,可以稍加安撫。
吳三桂、耿精忠上書請求撤藩,其實是迫於形勢,並非本意。希往朝廷安慰挽留,就像明代沐英世守雲南的先例那樣。等到康熙撤藩詔命頒發下來,愕然失望,遂與其心腹聚謀,暗中部署兵馬,禁遏郵傳,隻許入而不許出,並勾結他省舊部,又與耿精忠聯絡應和,發動叛亂。三藩之亂,由此開始。
起初,琬瀠本打算以吳三桂窩藏前朝後裔為罪名,先發製人。但是玄燁愛惜羽毛,看重琬瀠和他自己的名聲,不肯如此。又加上以為吳三桂之子,耿精忠諸弟都宿衛京師,諒二人不能發動變亂,所以驟聞三藩叛亂,還不滿二十的玄燁,心裏還是慌亂不已。不過麵上不露,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沉著吩咐道:“宣將軍圖海、部尚書莫洛、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侍郎哲爾肯、學士傅達禮等人隨朕到養心殿覲見皇太後。”頓了頓,道:“讓索額圖也來。”皇額娘此時也肯定接到消息了,必然會在養心殿,準備議政。
琬瀠看出玄燁隱藏下的緊張,把他拉到身邊坐定,輕輕拍拍他的手背,對著底下聞訊趕來的眾大臣,道:“不必拘謹,都坐下吧。本宮想對三藩用兵久矣,隻是礙於先代的承諾,不好動手。如今他們先反了,倒不必浪費本宮十幾年的準備了”見玄燁放鬆下來,對他道:“你來主持議政。”玄燁恢複冷靜,畢竟還有有皇額娘在,自己可以放心動手。遂開始詢問眾人如今的情況,安排軍隊、糧草調度。
三藩既反,許多大臣請誅明珠等人,以平息三藩的怨恨
。玄燁大怒,騰的一聲從龍座上站起道:“爾等不思平亂,反倒讓朕向三藩低頭嗎?如今的情況,難道比先帝在時,鄭成功兵臨城下更危險嗎?更何況皇額娘攝政十幾年,國庫豐盈,萬民安樂,早不複入關之時的動蕩不安。鄭成功做不到的事情,吳三桂又如何能做到!”琬瀠見玄燁調理分明,擺出三藩必敗的理由,很能讓人信服,心中滿意。又有大臣出列道“臣等便是萬死也不敢讓皇上像反賊低頭。隻是凡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情因明珠等人挑唆而起,隻有處置了明珠,才能讓吳三桂再無‘清君側,誅奸臣’的借口。”玄燁一時語塞。
琬瀠把他按迴坐下,才道:“想要撤藩的也不是別人,首先就是本宮和皇上。愛卿如今知道了,想要把我們母子怎麽辦呢?”好笑的道:“吳三桂如今要清君側,你便提議殺忠臣。那他若要反清複明,是不是要咱們八旗都退迴關外才好?”擺擺手,示意請罪的那個臣子起身,道:“行了!還是開始商議怎樣清剿三藩吧。”
琬瀠將周培公調到前線戰場,玄燁問道:“皇額娘,這周昌到底有何能耐能讓您另眼相看?以他的資曆擔當此任有些太過了吧。”琬瀠困惑的道:“周昌?”思索片刻方才想起是誰,恍然大悟道:“你是說周培公呀!”上下打量著玄燁,當初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可是很火的。不過自己的兒子可比陳道明好看多了。意味深長的笑著道:“他可是我送吳三桂上路的利器呀!”看過清史和康熙朝電視劇的人大都知道周培公這個名字,這可是曆史上在清廷處在不利形勢下,能夠轉敗為勝的大功臣,和姚啟聖、施琅等人俱為康熙朝名將。
周培公也不負所望,勸降王輔臣,然後隨著大將軍圖海,率軍有長沙、嶽州等地逼近桂林。耿精忠腹背受敵,和尚之信二人反叛之心本就不強烈,隻是吳三桂叛亂之後,怕被遷怒清算,故而也相繼叛變。又見清廷派人招降,遂撤兵請降。
清廷接受兩廣、福建的兵力,對吳三桂形成合圍之勢。吳三桂猶做困獸之鬥,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叛軍的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從吳三桂叛亂開始,到其孫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時逾兩載,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作者有話要說:玄燁已經逐漸成長,女主還政不遠了
婆媳之間
清軍入關後不僅需要對付李自成起義的力量,還需要應對南明政府的反抗,以及民間小股的反清組織。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吳三桂駐雲南,尚可喜駐廣東,耿精忠駐福建。二十年的發展使藩王已經形成很大的勢力,其中尤以吳三桂勢力為最,先帝過世時有不臣之舉,小動作頻頻。
都知道三藩必成心腹大患,但是有魄力敢提出撤藩的又有幾人。大臣們的心思也轉了很多,這可是皇帝登基以來,第一次獨自在朝會上提出重大的朝政策略。有的偷偷看了看皇太後的臉色。琬瀠一臉平靜淡漠的高坐禦座一側,絲毫看不出是讚同還是反對。但是見琬瀠打定主意不開口,不表態,眾大臣也隻能開始思索自己對皇上撤藩是何態度。不僅是撤藩之事關係重大,要小心抉擇。而且皇上今日行事,皇太後事先是否知曉,也是分外重要。若皇太後不知,那可就說明,皇上現在……
看著底下重臣先是一臉驚愕,複有小聲低語。琬瀠攝政多年,深知大臣們一旦爭執起來,朝堂不比菜市場安靜多少,對此早就淡定了。耐性十足,端看玄燁如何應對。先放手讓他去做,若實在不行,自己再搭把手。玄燁若能把三藩之事料理的差不多,那親政的問題也就不大了。
朝臣很快分成了兩派,大學士索額圖、圖海等多大多數朝臣都認為三藩不可輕易觸動,堅決反對撤藩。而兵部尚書明珠等人則力請徙藩。兩派爭論不休。索額圖和明珠的爭鬥現在就開始了麽!隻是明珠的族侄女納喇氏還僅僅是個貴人。現下二人之爭還不過是因為政見不和,尚未發展到一方提出的政見,另一方必定攻訐的地步。
琬瀠心裏冷笑一聲,國家大臣豈由的爾等輕謾,意氣用事。真到那時,任爾等蹦躂的多歡暢,也不過是深陷局中的棋子而已。反對撤藩的人數畢竟更多,逐漸占了上風,玄燁也力有不逮,麵色變得有些陰沉。琬瀠暗自想道,還是要多訓練訓練玄燁。真是不夠淡定呀,還需繼續修煉。便是心裏驚濤駭浪,麵上也應該不露分毫,這才可以使人不能從中窺見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給站在附近稍下方的紫陌使了個眼色。紫陌會意,輕輕比出幾個不顯眼的手勢。這時候,剛
才一直沒有說話的刑部尚書莫洛、戶部尚書米思翰等人也開口表示支持撤藩。這幾人都是在朝廷頗有分量的人物,局麵漸漸相持不下。
玄燁點遏必隆迴話,道:“愛卿你為三朝老臣,說一說你的看法。”遏必隆屹立多年不倒,而又能不讓上位者看成威脅。行事思慮自然不是現在的索額圖和明珠可以相比的,眼光準確,周全不少。遏必隆想起剛才的情況,索額圖和明珠,倒有幾分自己當年的意氣,雖然都是這一輩中的翹楚,但再自己眼裏,還隻是初生牛犢。明珠敢這樣直接和索額圖爭執,固然是因為他支持撤藩,又何嚐不是與宮中納喇貴人有孕相關呢?再說,納蘭家這幾代都不比赫舍裏家的根底,自然想要找機會立功。一個要進取,一個要守成。
隻是明珠,你的侄女還隻是貴人呢,竟然這麽快就和皇後娘家杠上。隻是皇後剛剛喪子,也不敢對有孕在身的納喇貴人做什麽。那樣皇太後和皇上首先就不能容忍。可是明珠,你是不是忘了,我遏必隆的女兒還是掌管宮務的純妃呢。我鈕鈷祿氏還未動手,你納蘭家倒是惦記上了。想起一直疼愛萬分的老來女,自己也是不想讓他入宮的,隻是皇命難為呀。聽女兒傳迴來的消息,皇後的一些做法似乎已經引起皇太後的不滿了。自己很傾向於穩妥一些,也不想支持撤藩。
又對比了皇後和納喇貴人之間的情況,倒是更願意支持索額圖。正要答話,看見皇太後依然鳳目微闔,驀然記起,皇太後攝政十幾年,一直對三藩,尤其是平西王吳三桂多番打壓。皇上今天突然提出撤藩,也許是皇上年紀漸長,想要越過皇太後掌控朝政。但是皇上和皇太後素來感情極好。自己更傾向於是皇太後默許,讓皇上豎立威信。思及此處,頓時冷汗,立即答道:“三藩之事,由來已久。此時若想解決,也是十分複雜,不能一時定論。隻是皇上為天下之主,若皇上已有決斷,臣等不可不從。”身為人臣,最糟糕的情況不是在朝廷爭鬥中落了下風,而是失去聖心,甚至被厭惡記恨。聖心在則聖寵在,聖寵在則屹立不倒。隻可惜很多人都不懂這個道理。
遏必隆果然不負圓滑之名,不直接表示是否同意撤藩,反而表了忠心。這樣無論撤藩是否成功,都都怪不到他頭上。玄燁見遏必隆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撤藩,但卻說出來這一番話,也還是很滿意的。有時候沒有態度也是一種態度。因此之後對純妃恩寵不少。鼇拜被迫告老之後,遏必隆的資曆和地位無疑在眾臣之中最高,他既然表示要一切聽從皇上決斷,別人也不好反駁了,隻是心裏怎麽想,會不
會陽奉陰違就不好說了。琬瀠見再繼續下去也沒有什麽結果,便要起身。琬瀠不喜太監服侍,紫陌又在丹陛之下。玄燁連忙上前伸手讓琬瀠扶著。
琬瀠淡淡開口道:“下朝吧,此事再議。”朝側門走去,剛走下台階,頓住腳步,輕描淡寫的道:“本宮以為,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吳三桂以眼睛有疾為借口,上書請解除總管雲貴兩省事務,以相試探。玄燁順勢命吳三桂將所管各項事務交出,責令雲貴兩省督撫管理。雲貴總督卞三元領命,然提督張國柱、李本深合詞請命平西王仍總管滇黔事務。玄燁依舊以體恤臣子,照顧吳三桂身體為理由,拒絕了這個請求。種種跡象,皆顯示他的決心。數月之後,平南王尚可喜上書請求告老迴到遼東老家,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經戶、兵兩部和議政王貝勒大867臣集議,認為如果尚之信擁兵留鎮廣東,跋扈難製,玄燁遂詔令盡撤全藩。琬瀠從旁提醒,尚可喜和耿精忠不同於吳三桂,可以稍加安撫。
吳三桂、耿精忠上書請求撤藩,其實是迫於形勢,並非本意。希往朝廷安慰挽留,就像明代沐英世守雲南的先例那樣。等到康熙撤藩詔命頒發下來,愕然失望,遂與其心腹聚謀,暗中部署兵馬,禁遏郵傳,隻許入而不許出,並勾結他省舊部,又與耿精忠聯絡應和,發動叛亂。三藩之亂,由此開始。
起初,琬瀠本打算以吳三桂窩藏前朝後裔為罪名,先發製人。但是玄燁愛惜羽毛,看重琬瀠和他自己的名聲,不肯如此。又加上以為吳三桂之子,耿精忠諸弟都宿衛京師,諒二人不能發動變亂,所以驟聞三藩叛亂,還不滿二十的玄燁,心裏還是慌亂不已。不過麵上不露,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沉著吩咐道:“宣將軍圖海、部尚書莫洛、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侍郎哲爾肯、學士傅達禮等人隨朕到養心殿覲見皇太後。”頓了頓,道:“讓索額圖也來。”皇額娘此時也肯定接到消息了,必然會在養心殿,準備議政。
琬瀠看出玄燁隱藏下的緊張,把他拉到身邊坐定,輕輕拍拍他的手背,對著底下聞訊趕來的眾大臣,道:“不必拘謹,都坐下吧。本宮想對三藩用兵久矣,隻是礙於先代的承諾,不好動手。如今他們先反了,倒不必浪費本宮十幾年的準備了”見玄燁放鬆下來,對他道:“你來主持議政。”玄燁恢複冷靜,畢竟還有有皇額娘在,自己可以放心動手。遂開始詢問眾人如今的情況,安排軍隊、糧草調度。
三藩既反,許多大臣請誅明珠等人,以平息三藩的怨恨
。玄燁大怒,騰的一聲從龍座上站起道:“爾等不思平亂,反倒讓朕向三藩低頭嗎?如今的情況,難道比先帝在時,鄭成功兵臨城下更危險嗎?更何況皇額娘攝政十幾年,國庫豐盈,萬民安樂,早不複入關之時的動蕩不安。鄭成功做不到的事情,吳三桂又如何能做到!”琬瀠見玄燁調理分明,擺出三藩必敗的理由,很能讓人信服,心中滿意。又有大臣出列道“臣等便是萬死也不敢讓皇上像反賊低頭。隻是凡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情因明珠等人挑唆而起,隻有處置了明珠,才能讓吳三桂再無‘清君側,誅奸臣’的借口。”玄燁一時語塞。
琬瀠把他按迴坐下,才道:“想要撤藩的也不是別人,首先就是本宮和皇上。愛卿如今知道了,想要把我們母子怎麽辦呢?”好笑的道:“吳三桂如今要清君側,你便提議殺忠臣。那他若要反清複明,是不是要咱們八旗都退迴關外才好?”擺擺手,示意請罪的那個臣子起身,道:“行了!還是開始商議怎樣清剿三藩吧。”
琬瀠將周培公調到前線戰場,玄燁問道:“皇額娘,這周昌到底有何能耐能讓您另眼相看?以他的資曆擔當此任有些太過了吧。”琬瀠困惑的道:“周昌?”思索片刻方才想起是誰,恍然大悟道:“你是說周培公呀!”上下打量著玄燁,當初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可是很火的。不過自己的兒子可比陳道明好看多了。意味深長的笑著道:“他可是我送吳三桂上路的利器呀!”看過清史和康熙朝電視劇的人大都知道周培公這個名字,這可是曆史上在清廷處在不利形勢下,能夠轉敗為勝的大功臣,和姚啟聖、施琅等人俱為康熙朝名將。
周培公也不負所望,勸降王輔臣,然後隨著大將軍圖海,率軍有長沙、嶽州等地逼近桂林。耿精忠腹背受敵,和尚之信二人反叛之心本就不強烈,隻是吳三桂叛亂之後,怕被遷怒清算,故而也相繼叛變。又見清廷派人招降,遂撤兵請降。
清廷接受兩廣、福建的兵力,對吳三桂形成合圍之勢。吳三桂猶做困獸之鬥,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叛軍的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從吳三桂叛亂開始,到其孫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時逾兩載,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作者有話要說:玄燁已經逐漸成長,女主還政不遠了
婆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