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順治對於烏雲珠的喜愛並沒有曆史上傳說的那樣瘋狂和深厚,終究沒能力排眾議以皇後之禮下葬烏雲珠。順治輟朝五日,以宮女多人殉葬,禮儀規格仍然比皇貴妃的級別稍微高了一些。直到九月份下葬以後,所有事宜才基本完畢。隨後,琬瀠非常敏感的發現順治的情緒不對,不僅僅像是對失去愛妃而帶來的傷心,更像是一種倦怠。對的,是一種深深的倦怠,好像對周圍的一切失去了興趣。琬瀠心裏緊繃,烏雲珠並沒有像曆史上那樣是順治唯一的知己和救贖,順治對烏雲珠也並沒有付出一片瘋狂的真心,為什麽還會有現在的情況。

    琬瀠一方麵不解,另一方麵覺察到了嚴重的危機。如今順治陷入了這種莫名的情緒之中,絕大部分奏折都是自己直接批閱迴複,這是很有利的。如果順治一直保持這種情況,當然不用擔心。隻是,琬瀠十分害怕,萬一這種情緒導致順治的身體有了什麽不好,該怎麽辦。曆史上順治是死在董鄂妃之後的,但是這中間到底隔了多久,誰還能記得清楚。而且自己插入其中,將來的變數會怎麽樣,也是不好說的。

    自己曾經認為,兵權在掌握之中,就不怕有人翻天。但這是建立在順治平安無事的基礎上的。兵權的確在掌握之中,但是很大一部分是掌握在順治手中。自己一直致力於掌控軍權,但是自己幹政畢竟沒有幾年,走到台前的時間更短。能有現在的實力已經很不錯了。而且為了更進一步掌握軍權,自己把幾個心腹像是喀喀木等都派去領兵了,就算是愛星阿現在也不在京城啊。不行,他們立功已經不少了,還是盡快調他們迴京安排職位、接掌兵權的好。

    琬瀠從內庫挑了一副趙孟頫的字,拿去和順治一起欣賞。琬瀠道:“臣妾前幾天在內庫裏無意中看到的,知道皇上喜歡趙鬆雪的字,特地拿來和皇上一起欣賞。”順治見到,提起了一些精神,仔細把玩品味。趙孟頫,篆籀分隸楷草書俱佳,以楷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琬瀠最欣賞的書法大家倒不是他。琬瀠最欣賞、經常臨摹的是董其昌的字。董其昌的書法可以用十六個字來形容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園勁秀逸、平淡古樸。

    隻是董其昌是明代晚期的人,好像是在崇禎年間過世的,俱現在實在很近了。清朝入主中原,代替了明朝,不過剛剛立住根基,自然不願推崇與明朝聯係密切的大家書法,董其昌的字畫現在並不特別被權貴重視。但是董其昌的書法在後世是非常出名的,琬瀠前世喜愛和臨摹的也就是董書,尤其是行書和楷書。

    琬瀠和開

    口評了評這幅字,話鋒一轉,又道:“琬瀠見皇上最近總有些悶悶不樂,心中擔憂……”順治看向琬瀠緩緩歎息的說:“烏雲珠她去了。人,本來都是要離開的,不過先後早晚而已,誰都逃不過的。而會在什麽時候故去,更是沒有人能料想的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終究還是佛經中說的通透,寂滅無常幾字,道盡多少世事。”

    琬瀠心中咯噔一下,順治可不是後世的文藝小青年,引用幾句佛經是為了吸引小mm。他這樣說,顯然烏雲珠的死不知道觸動了他的那根神經,讓他更加沉迷佛家的消極思想了。琬瀠也隻能歎了一口氣。也怪不得自己嫁都嫁了,想要喜歡他,還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對情侶,如果女的心思細膩敏感,男的安慰開解她,還挺溫馨的畫麵。如果反過來呢?自己這個親眼看著烏雲珠咽氣的人還沒怎麽樣,那樣他一個大男人倒學起了林妹妹,傷春悲秋起來。哦,林妹妹現在應該還沒有出生吧。真是讓人想要磨牙~~~

    琬瀠也隻能咽下吐槽,一本正經的道:“佛經上也說了呀,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可見是寂滅還是無常,本也就是人自己想出來的。”所以,佛經也說了,人不要胡思亂想。

    又道:“皇上若是心中悲傷不樂,不如經常召見一些大臣清談。而且玄燁也很想皇阿瑪呢?他正是小男孩貪玩兒的年紀,整日在這宮裏見到的,翻來覆去不過那幾個人。皇上有空不如多教導教導他。玄燁如今已經開始讀論語了呢。明嵐也滿院子撒歡了。”

    、

    順治心裏有些愧疚,這段時間,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亂了心神和手腳,都沒有去看玄燁幾次。又聽聞玄燁開始讀論語了,很是高興。順治把心思轉到孩子身上,雖然也喜歡明嵐,但是終歸對玄燁更上心一些。順治在心裏已經確定了玄燁儲君的地位,召見大臣的時候,經常讓玄燁也陪在身邊,並且多次暗示,三阿哥會是以後的儲君。

    有一次,順治召見了幾位心腹之臣在禦花園閑談,玄燁和二阿哥福全也正好在禦花園玩耍,便一起過來請安。順治就把他們兩個都留下了。順治讓大臣們考較兩位皇子。福全雖然不得寵愛,也是有人細心教導的。兩個孩子迴答對於他們的年齡來說都很出色。

    順治很高興,就問兩個阿哥的誌向。福全很老實,也看的明白,迴答的是:“願為賢王。”玄燁則是迴答:“待長而效

    法父皇,黽勉盡力。”意思是要像順治那樣做英明的君子。順治就更高興了。賞賜了福全文房四寶,而把自己隨身攜帶的玉佩賜給玄燁。於是很快朝中就知曉了順治的心意和打算,根據風向考慮自己的戰隊。對於奏折上出現的明顯是女子字跡,更加保持了沉默。

    但即使有了玄燁了轉移他的心思,順治還是頻繁的把政務推給琬瀠,並且多次召見幾位有名的禪師進宮講佛。琬瀠讓吳良輔注意請進宮的禪師中間有沒有叫行森的。其他禪師估計沒有那麽腦殘,對勸人出家,尤其是勸皇帝出家沒有那樣執著和興趣。得知沒有以後,暫時放下心來,抓緊京城兵權的調動。特別是有幾個心腹,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是自己的人手,而且又有把柄可以隨時拿捏的住的,把這幾個放在重要位置上。底牌就是要隱秘才好用麽。其他人員也要逐漸調動,替愛星阿和喀喀木等人空出職位。

    琬瀠把心思都放在政務上,所以現在大唿後悔。起因是琬瀠無意間碰見順治和一位和尚談論佛法。那個和尚年歲不大,看起來也是法相莊嚴,很讓人有好感。但是他正在和順治說的,一點也讓琬瀠高興不起來。什麽人生六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什麽不信我佛,死後墮入阿鼻地獄。什麽佛法無邊,迴頭是岸等等。這不簡直是蠱惑人心麽!

    琬瀠便上前給順治行禮。順治拉著琬瀠一起聽禪,道:“這位是溪森大師,佛法精深。”溪森?琬瀠靈光一閃,問道:“令師是?”溪森宣了一聲佛號,道:“家師玉林秀禪師。”琬瀠抱有僥幸的問道:“聽說玉林秀禪師有位徒兒法號行森。”溪森道:“行森亦是貧僧的法號。”琬瀠無語。坑爹呀!怎麽木有人告訴自己溪森就是行森呀!看來吳良輔肯定也是不知道了,這不是貽誤敵情麽。

    溪森道:“貴妃若與我佛有緣,不如一起聽禪如何?”順治也道:“是啊,琬瀠。朕聽大師連日講禪,不覺往事如雲煙,真是難得頓悟呀!”磨牙,繼續磨牙~~~好不容易壓下情緒,琬瀠道:“本宮也曾研讀佛經,其中有不修今生修來世之說。皇上與本宮亦是富貴已極,來世能比今生還要顯貴嗎?”

    琬瀠這話有個小陷阱。溪森要是迴答是,在這個朝代的人看來,就人是有來生,也不可能比皇帝還有顯赫吧。如果迴答不是,溪森你的意思是指順治來生不是皇帝,有可能是乞丐豬狗嗎?估計溪森你也不敢這樣說吧。說了順治也不能接受吧。

    溪森微微想了想,道:“人生六苦,若是今生不肯修行,來世還要經手愛別離、

    求不得之苦。這便可以歸為三因三果之說了。”

    好,很好!看順治的神情,這話算是講到他心坎裏了。連琬瀠也想給他鼓掌了。如果在現代,溪森至少可以做個辯論隊員或者是律師。像是白馬非馬,說起來這種話題平常看來又有什麽意義,但是能講出讓人都反駁不得的歪理,那也是一種本事。

    順治有時候是優柔寡斷的,但有些時候也是執拗非常的,看來自己該早做安排了。琬瀠仍然還想努力一下,道:“如果隻修來世,今生又該如何呢?今生的人和事又該怎麽辦呢?如果來世之人,有機會得知今生之事,會不會為今生放棄努力而追悔愧疚,心魔叢生。與其去追求虛無縹緲的來世,為什麽不肯專注觸手可見的眼下呢。”

    “本宮實在無法把一腔赤誠交托於虛無與未定。如果非要醉心因果,才能得求超脫,本宮寧願不修來世,不度今生!”

    作者有話要說:暫時木有考慮好順治怎麽領飯盒,先讓他鬧一場吧。

    ps:感謝cailiuli116親,扔了一顆地雷。

    順治最後的反擊和灰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荒夕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荒夕顏並收藏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後最新章節